1983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任仲夷说新班子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本报讯 记者胡思升报道: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在新选出的广东省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新班子应当思想更解放,更敢于实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头脑不僵化、思想不保守、理论不脱离实际。应当更加勤奋,工作效率应当更高,文件要及时看,事情要迅速办,对矛盾和问题主动解决,不扯皮,不拖拉。应当更紧密地联系群众,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要向群众请教,不耻下问。


第4版()
专栏:

调解民事纠纷 促进安定团结
北京市总结人民调解工作,表彰95个先进集体、136个先进个人
本报讯 刘用亚报道:昨天,北京市召开人民调解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布置今后的工作,并表彰了95个先进集体和136个先进个人。
会议提供的材料表明:1982年,全市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展到1万多个,调解人员达7万多人,全市共调解解决民事纠纷77,000多件,占全年受理民事纠纷总数的95%。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加强了人民内部的团结,促进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的好转。
在贯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中,北京市各级司法部门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点,着重抓了基层调解组织的整顿和调解人员的培训工作。1982年,全市培训司法助理员、调解委员1,700多人次,培训调解人员近17万人次。经过培训,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提高。广大调解人员认识到,调解工作并非“婆婆妈妈”的小事,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团结的大事,对两个文明建设有很大作用。
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抓调解,更抓预防,力争使纠纷不发生、少发生、不激化。去年,全市结合调解工作开展法制宣传26,000多次,受教育者近115万人次。许多调解人员深入居民、社员家庭调查摸底,发现纠纷苗头及时解决,有效地预防了不少纠纷的发生。昌平县去年通过排队摸底,共查出纠纷苗头172件,就地解决的就有134件。
北京市的调解工作,不仅司法部门直接抓,各级公安、检察、法院和工、青、妇等部门也积极协助支持。许多单位把调解工作同开展“五讲四美”、“学雷锋、树新风”、“五好家庭”、制订“村规民约”等活动结合起来做,推动了调解工作的开展。


第4版()
专栏:

学习安珂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精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论员
安珂烈士的事迹广播以后,本台收到大批听众来信,热情赞扬安珂同志为维护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表示要向安珂同志学习。同时,来信中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安珂同歹徒搏斗的时候,那么多围观的人,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助他一臂之力呢?为什么凶手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逃之夭夭了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是很值得大家深思的。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在围观的人当中,有几个人见义勇为,挺身相助,安珂同志不致于被害牺牲。这再一次暴露出当前社会风气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少人害了一种恐惧症,面对行凶作恶的歹徒,不是挺身而出,英勇斗争,而是麻木不仁,袖手旁观,有的人甚至吓破了胆,呆若木鸡。歹徒正是利用了某些人的这种恐惧症,才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打出手,行凶杀人。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后来又在武汉重演了。共产党员杨威一面同歹徒搏斗,一面大声疾呼:“共产党员、革命同志帮我抓坏蛋!”当时,餐馆的十几名职工在场围观,没有一个人出来相助,有人竟然贪生怕死,不敢承认自己的钱包被扒窃。恐惧症到了这等地步,令人愤慨。
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几个害群之马并不奇怪,也不可怕,可怕的倒是某些人身上长的这种明哲保身的毒瘤。党的十二大提出力争在五年内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敢不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就是检验社会风气转变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我们有必要大力表彰和宣传安珂、杨威这样的先进人物,大力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高贵品德,谴责那种明哲保身、见死不救的丑恶行径。这不仅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需要,也是转变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在转变社会风气的斗争中,共产党员要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党章规定:“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之一。共产党员要学习安珂同志、杨威同志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带领广大群众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如果在坏人坏事面前畏缩不前,袖手旁观,那就玷污了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我们相信,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其他先进分子带头,群众就会跟上来,极少数的坏人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同时,正如安珂的母亲胡莘华同志所说的,我们希望这一惨痛的代价,能够唤醒、震动一些麻木了的灵魂。


第4版()
专栏:

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管理西藏大事
四名归国藏胞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
新华社拉萨4月20日电 (记者王长宽)四名归国藏胞今天在拉萨出席了西藏自治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式。
近年来归国定居的基甲·扎西多吉、平措旺堆、奴达和甲松江村四位藏胞,是由拉萨市和山南、日喀则、昌都地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为自治区四届人大正式代表的。在昨天下午举行的预备会议上,当他们第一次行使自己的权利,举手推选大会主席团成员、通过会议议程时,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在西藏社会科学院工作的基甲·扎西多吉对记者说:“1980年,在我决定返回离别了二十一年的祖国时,对于党的政策还半信半疑,作梦也没有想到今天会被选为人民代表,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管理西藏大事。我的亲身经历再一次证明:爱国不分先后。”


第4版()
专栏:

姬鹏飞宴请加蓬民主党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国务委员姬鹏飞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由民主党总书记的常任总代表、政治局委员莱昂·奥热率领的加蓬民主党代表团。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联部部长乔石出席了宴会。
姬鹏飞在祝酒时说,加蓬人民在加蓬民主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邦戈的领导下,坚持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提高生活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表示相信,代表团的来访一定会为加强两党、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莱昂·奥热在致祝酒辞时说,自从邦戈总统1974年首次访华以来,加蓬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加蓬民主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发展。中联部顾问张致祥、副部长蒋光化,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秘书长江右书,加蓬驻华大使姆希亚出席了宴会。
今天下午,代表团同江右书就共同感兴趣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座谈。


第4版()
专栏:

乔石同加蓬民主党代表团会谈
据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联部部长乔石今天上午同加蓬民主党总书记的常任总代表、政治局委员莱昂·奥热举行了会谈。
据了解,双方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对外政策。双方一致认为,这样的交流情况,互相学习,对增进两党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很有好处的。双方表示愿意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会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加蓬方面参加会谈的有政治局委员扎加里·米博托、恩赞巴·卡萨和代表团其他成员。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中联部副部长蒋光化等。


第4版()
专栏:

首都知名人士与华侨、华人学生联欢
本报讯 记者赵兴林报道:四月二十日下午,首都各界知名人士在政协礼堂,同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巴西、日本等国家的在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学习的一百四十名华侨、华人学生一起联欢。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前往祝贺并讲话。他向同学们介绍了祖国近几年在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并祝愿他们在国外的父母精神愉快,家庭幸福。


第4版()
专栏:

在京畲族同胞欢度三月节
本报讯四月十七日下午,在首都工作和学习的畲族同胞一百余人会聚于中央民族学院,欢度传统节日“三月三”。国家民委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到会向畲族同胞祝贺节日。会间,畲族山歌此起彼落,大家共吃“乌饭”(采摘一种野果,与饭同吃。据说畲族始祖盘瓠爱吃“乌饭”)。相传,三月初三是畲族始祖盘瓠遇难的日子;有的地区则说,它是公元八世纪初畲族首领蓝奉高率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军队,靠吃野果取得突围胜利的纪念日。千百年来,每逢这一天畲族同胞都集会盘歌、吃“乌饭”,除表示缅怀先人外,还有准备春耕、迎接丰年的含义。 (莺花)


第4版()
专栏:

刘凯宴请巴基斯坦国防学院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刘凯为欢迎巴基斯坦国防学院代表团来访,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刘凯在祝酒时赞扬这个学院为巴基斯坦军队和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代表团团长、巴基斯坦国防学院教官赛依德·尤素夫·拉扎海军准将称颂巴中友谊是当今世界睦邻关系的最好典范。


第4版()
专栏:

菲戏剧团在京首演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访问我国的第一个菲律宾戏剧团体西宁·西拉娥南(东方艺术)戏剧团,今晚在人民剧场演出了反映当代菲律宾人生活和社会矛盾的话剧《黑暗中的孤独》和《顿洛区的纽约人》。演出受到一千多观众的欢迎。


第4版()
专栏:

罗工人阶级政党成立90周年图片展览开幕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罗马尼亚工人阶级政党成立九十周年图片展览今天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罗马尼亚工人阶级政党成立于1893年3月31日,是罗马尼亚的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
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联部副部长李淑铮,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孙轶青和罗马尼亚新任驻华大使米库列斯库在开幕式上讲了话。


第4版()
专栏:

奇塞塞大使举行津巴布韦独立日招待会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津巴布韦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加布里埃尔·菲尼亚斯·奇塞塞和夫人今天在国际俱乐部举行招待会,庆祝津巴布韦独立日三周年。


第4版()
专栏:

《中国农民报》
△社论:正确理解“统”字,搞好生产服务
《湖北日报》△黄石市发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向导》共150期,完整无损,同时还发现
《中国青年》、《新湖北》、《大冶》等革命刊物
《工人日报》△全国总工会召开座谈会,讨论职工生活保险工作和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经济日报》△上海实行局长、经理、厂长项目责任制,保证引进技术一抓到底,限期见效
《辽宁日报》△阜新市红旗水泵厂在省内外用户集中地区建立产品信息村,并实行先使用后给钱,为产品打开销路
《文汇报》△上海已形成金山、高桥等4个供热网,向140个工厂、企业供应蒸汽,节约能源,减轻环境污染
《南方日报》△吴川县水清生产队成为造鞋专业村,过去劳动日不值一角钱,现在全年人均收入达1,750元
《健康报》△南京鼓楼医院妇产科坚持追踪诊治制度二十余年,最近辗转寻找一老人,为她治愈宫颈癌
《天津日报》△天津利生体育用品厂在整顿企业中坚持改革,生产管理更趋科学化,今年1、2月份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解放军报》△全军超额完成56.58%国库券认购任务
《光明日报》△电子学界知名学者、教授毕德显扶植中青年成长,品德高尚,总参党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第4版()
专栏:通讯

走访两千户 温暖万人心
——记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委书记加措边巴
“他是我们队上的人”、“他是我们家里人”,在西藏自治区洛扎县采访,到处可以听到藏族农牧民这样谈起他们的县委书记加措边巴。
奴隶出身的加措边巴,今年48岁了。他在洛扎基层工作多年,1979年担任洛扎县委书记。1980年5月,来西藏指导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对边境县洛扎尽快治穷致富提出殷切希望之后,加措边巴受到极大鼓舞。
洛扎,南接不丹,俗称“南方悬崖”。地处喜马拉雅山国内第三高峰——库拉康日山下。到处是层层叠叠的雪岭银峰和数不清的深沟大涧。全县三千户藏族人家,散居在4,0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内。不少的生产队和人家不通汽车,不通电话,是“雪拥大山马不前”的地方。
加措边巴认为,在这样的县工作,单靠开会、发文件和一般的号召是不行的。干部必须多吃苦,深入下去具体指导工作。因此,他让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的汉族干部多在县机关工作,自己带上藏族干部整天爬山越岭,走乡串户。
民间公社五队地处一架险峻大山的山腰,既不通汽车,也不能骑马。加措边巴想:越是这样的队越是需要干部去帮助。他手摸着山崖,一步一步地爬行,足足爬了两个小时,终于来到了这个生产队。队上的群众象过节一样拿出甜美的青稞酒、酥油茶来迎接他们的县委书记。老人们说:“‘县官’到民间,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他挨门挨户走访全队40户人家,问吃问穿,问致富的打算。他发现全队180口人只有一架氆氇机,一位老太太会织氆氇。各家都把自产的羊毛挂在房梁上,堵在窗户上。人们穿氆氇全靠拿粮食到外地去换。为了打开副业门路,他专程到盛产木材的拉康区订做了一批氆氇机,并派织氆氇的“行家”去传授技艺。从此,民间五队户户机杼声,以织氆氇为主,热火朝天地发展各项副业,改变了“有粮吃,缺钱花”的状况。
在一个风沙弥漫的日子,加措边巴风尘仆仆地来到海拔3,700米的吉德公社。他在走访农牧民家庭时,有个社员很生气地跟他说:“你们干部有权利,可倒霉的是群众。今后还要继续倒霉。”加措边巴一听话中有话,详细一了解,原来是区上个别干部“左”的思想没清除,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上划了线硬叫社员种冬小麦,13个月还不能成熟。他立即纠正个别干部的错误做法,同时,根据广大社员的意愿,又提出一套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发展农牧业的规划和措施。当他离开这个公社的时候,群众都拉着他的手说:“现在,县上与我们想到一起了,今后会有好日子过了!”加措边巴抓住这个事例,在大小会上反复讲要防止和纠正瞎指挥的做法,以此来推动全县各级干部更好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
加措边巴很善于抓“冒尖户”的典型,用它们冲破“左”的思想束缚,闯开致富的路子。“大能人”桑阿一家,原来是个有名的富裕户。“文革”中把他作为“山沟里的资本主义典型”批判,没收了他家的缝纫机。从此桑阿发誓不再富。放宽政策后,农牧民都看着桑阿如何行动。加措边巴决定和他交朋友,多次到桑阿家鼓励他重整旗鼓,大胆致富,起个“带头羊”作用,并具体地和他一家商订致富计划和措施。开始,桑阿有点顾虑。加措边巴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如果有人还批你,就找我!要挨斗我陪你!”书记大胆撑腰使桑阿很受感动。当场表示:“书记,你就看我桑阿的行动吧!”他把过去藏起来的氆氇机和各种上了锈的工具都拿出来。一家4口明确分工:桑阿自己重点搞农业;老伴主要织氆氇;儿子放牧;姑娘各方协助。经过一家人的日夜辛勤劳动,1981年全家总收入达1,600元,1982年总收入达3,024元,1983年桑阿制订了力争实现人均收入千元的计划。桑阿的变化带动了全社农牧民,家家户户在抓好农牧业的同时,做木碗、木勺、酥油桶、马鞍,拾野果,挖药材,五花八门地发展各项副业,出现了户户收入超千元、家家盖新房的新局面。去年县上召开“冒尖户”表彰大会,县委书记加措边巴特意叫桑阿戴上狐皮帽,穿上新氆氇衣到会上讲话。县委书记亲自为他和其他23名社员戴上光荣花。桑阿当场激动得直掉眼泪,说:“大家问我咋富的?是党的政策叫我富的,是我的朋友加措边巴帮我富的。今天党的政策是真的!咱放开富吧,富了光荣!”他的话对全县影响很大。
加措边巴也十分重视改变“困难户”面貌。他认为,不能在短期内尽快摘掉“老救济户”的帽子,全县就迈不开脚步。他经常教育全县各级干部要怀着热情真正把“老救济户”救起来。他首先自己做出榜样,不管走到哪个生产队,总是先到困难户家里,看他们的住房和家中的存粮,摸一摸他们的糌粑口袋。谁家房子湿,谁家缺多少粮和酥油,谁家搞副业缺羊毛刷子,他都清楚地记在心上,并同当地社队干部一起商量及时加以解决。然后同这些户研究如何搞多种经营,如何搞副业,具体制订治穷致富的家庭计划。
两年多来,加措边巴不辞辛苦,先后走访了全县两千多户人家。他和干部一道帮助810户人家制订了发展农副业生产的计划,初步改变了一大批落后贫困队和农牧户的面貌,并涌现出一批“冒尖户”。1979年全县人均口粮588斤,人均收入188元。1981年全县人均口粮633斤,人均收入302元,比1979年增长60%。1982年在大旱的情况下,除粮食减一些产以外,全县人均收入仍比1981年略有增长。现在全县家家户户盖新房,房前屋后到处挂满牛羊肉。
在洛扎县最边远的边巴区的一个山沟里,记者见到了加措边巴,请他谈谈自己深入农牧户的感受。他笑了,说:“谈什么呢?洛扎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全县3,000户我也只跑了两千户,工作还不细。今后我还要跑下去,真正把党的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
本报记者 孙明振 祖伯光


第4版()
专栏:图片新闻

“火娃”和他的爸爸
4月2日凌展两点多钟,在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产房里,一个婴儿降生了。护士们兴奋地对站在产房门前的一位满身泥水的军人说:孩子就叫“火娃”吧!
原来两小时前,合肥市妇产科医院不慎失火,139名产妇、病人和52个婴儿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正在医院照料临产的妻子的上海警备区某部司机、共产党员葛伦荣闻讯后,立即抱起灭火机冲向火海,配合医护人员转移产妇。待消防队员赶来,控制了火势,他才在别人帮助下把妻子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即又被送到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几分钟后,“火娃”就出世了。
这次火灾,没有一人伤亡。葛伦荣同志的风格受到人们的赞扬。
这是葛伦荣(右)在探望他的妻子和儿子——火娃。
新华社记者 徐光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