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开发新产品是轻工业的紧迫任务
轻工业部副部长 季龙
开发新产品要有创新精神,创出特色,产品才有竞争力,企业才有生命力。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批开发新产品,逐步限制、压缩、淘汰一批结构落后、不受欢迎的老产品,力争用三五年时间,使轻工产品面貌有较大的改变。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轻工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从偏重抓产值、产量转移到注重抓质量、品种上来。
随着社会购买力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消费者心理的变化,“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产品,现在有的“愁嫁”了;过去“四季抢购”的产品,现在很多是“应季选购”。一句话,人民群众购买消费品的选择性大大增强,市场供需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向轻工业部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一是求新,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新包装,适销对路的“四新”产品;二是求美,讲究造型、款式、画面、色彩、包装装潢,美观大方,赏心悦目;三是求优,讲名牌、讲优质、讲产品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信得过;四是求廉,经济适用,使用价值高,以满意的价格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轻工业如何适应面临的这一新形势?首要的是在指导思想上来一个转变。过去几十年,轻工企业基本上属于生产型的,重中间——生产,轻两头——新产品开发和经营销售。反正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供不应求,“紧张饭”、“现成饭”、“大锅饭”吃惯了,因而埋头生产,不关心销售,不注重新产品开发。现在不行了,以产定销变成了按需要组织生产,任何产品都要经受市场考验。只有经受住这个考验,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企业也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开发新产品成了轻工业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方面,老产品要更新;另一方面,要开拓新领域,发展新门类,把眼光放远,广开门路。开发新产品,特点是一个“新”字。要有创新精神,创出特色,产品才有竞争力,企业才有生命力。新设计的产品,在结构、性能、技术特征等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比老产品要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既要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源条件,发展一批填补国内缺门、水平较高的新门类产品;又要利用地方资源,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这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问题。如果产品单打一,没有新产品储备,一旦老产品滞销,新产品上不去,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居安思危,对轻工企业来说,即使老产品畅销,也不能放松新产品的开发,不能多少年一贯制,求稳不求新。
任何一个工业部门和企业,都要关心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社会需要。轻工业主要是生产人民生活需要的日用消费品,尤其要重视产品品种、花色的适销对路。必须把开发新产品作为上品种、上水平、增效益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从上到下,都要增强开发新产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都要把开发新产品作为自己的重要经营决策。
开发新产品,必须明确方向。轻工产品门类多,品种多,材料各不相同,工艺千差万别。但是,不论研制新产品,还是改进老产品,都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即紧紧围绕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要,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研制造型新颖、结构先进、安全可靠、独具风格、质优价廉、经济效益显著的日用消费品,以及色香味俱佳、富有营养疗效、符合卫生条件、携带开启方便、装潢美观大方的食品,还有适合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特需的新产品。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八亿农民、两亿城市人口,其中五亿妇女、三亿儿童、六千万少数民族,因此要力求做到适应各类消费对象的不同的具体需要。既要发展中高档新产品,也要发展广大群众需要的大众化新产品。
长线和短线,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是相互转化的。长线产品经过改革、创新,可以转化为短线产品;短线产品达到饱和期不作改进,就会老化,变成长线产品。开发新产品不能只看一时一地是长线还是短线,而要有发展观点。要重视市场信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抢在市场变化之前。有些企业,见什么是短线就上什么,一哄而上,结果产品刚出来就成了长线。这种倾向是值得注意防止和纠正的。
要做好产品更新换代的规划工作。我们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分批开发新产品,逐步限制、压缩、淘汰一批结构落后、不受欢迎的老产品,力争用三五年时间,使轻工产品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这就需要弄清现有产品的市场生命或作为商品盛衰过程的
“生命周期”,做到胸中有“数”。过去,轻工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生命周期”一般较长;现在市场商品供应趋于缓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相对缩短,增加了产品升级换代的迫切性。有些地区提出“质量第一,新字当头”,当一种产品进入陈旧阶段以前,就应当规划改进原有产品,或研制一种新产品来代替。江苏等地为了开发新领域,发展新产品,做到“四个一代”和“五个一批”,即: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规划一代;开发一批科研产品,创制一批名牌、优质产品,组织一批新产品投产,引进一批样品仿制,改革一批老产品。这是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依靠技术进步。要以新产品为龙头,积极采用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新工艺;把技术攻关,新工艺采用,国外新技术引进和消化,国内新技术推广与转移,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批量投产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等“一条龙”协调配套地抓起来。新产品开发,不能指望在老技术、老设备、老材料、老工艺的基础上来进行。因此,在制订新产品开发规划的同时,就要有明确的技术政策,搞好技术发展规划。为了促进新产品的开发,还需要注意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国家在信贷、税收、价格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予以扶植。(附图片)
沈阳市黎明铝制品厂生产的双喜牌压力锅质量好,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新华社记者 姜可运摄


第5版()
专栏:述评

愿好事不再多磨
——上海轻工业新产品试制投产中的问题
本报记者 郭伟成
上海的轻工业新产品素享盛誉。然而,去年以来面临各地轻纺工业的蓬勃发展,上海产品逐渐失去以往的好势头。上海产品如何更新换代、提高竞销能力,成了当务之急。
“更新换代谈何容易,要搞些新产品难呵。”在上海轻工业局科研处,主管新产品试制工作的李树蕃同志对记者说,“我们想改变这种局面,但是掣肘甚多。虽然国家对新产品试制、投产工作下的文件不少,规定也很多,但执行起来却是扯不完的皮,要打通的关节太多了。”他数着手指说,“组织领导、管理体制、计划考核、工商关系、流通渠道、成本价格等等,都给发展新产品的进度带来影响。最头痛的还是经费问题,谁都不肯掏钱。该上面拨的不拨、该企业掏的不掏。从试制到投产的衔接就难上加难了;技术改造的手续繁多、关卡重重。大家都说要搞‘一条龙’,可在我们这儿,龙头和龙尾常常接不上,中间还会脱节。”
去年,上海轻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KX型内藏闪光、电子程序快门的新型照相机,并通过了技术鉴定。产品交给了上海照相机三厂。厂里略加改进,降低了成本,预计市场价为每架140元。而进口的同类相机售价220元。上海的报纸发表了有关消息报道,说不久将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结果消费者四下打听、盼望这种新型相机早日投放。想不到“KX”的投产和投放真正成了一个“X”。轻工业局和厂里有关同志反复研究,认为要形成年产10万架的生产能力,需要投资150万元。去年,这个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第一类新产品的第一个项目。想不到送到上级主管部去报批时,有关方面对承担任务的厂是否合适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很自然地从第一类拉到第二类,上下开始了第一轮“扯皮”。老李告诉我,“KX型相机的快门是电子程序控制的,但是KX要出世所必经的程序却是相当多而又缓慢的。从厂到公司、从局到市里各主管方面、再从上海到北京,其间只要有一个环节提出异议,就可以卡住。这个重点项目的计划任务书至今还躺在旅途中的某一站。”
同样,列入上海轻工业局新产品重点项目107轻型摩托车尚未出世就已经投入了一场“障碍赛”。工厂需要投资60万元形成生产能力,苦于无处筹集,不得已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有钱不借,理由是摩托车噪音大、消耗能源,影响安全,不是发展方向。工厂不要国家投资,向银行借钱付利息,生产出新产品可以满足市场消费,这本是一件于各方都有利的事情,结果还是从去年拖到今年。直到最近才达成协议,由轻工业局从留成基金中拿出60万元来解决。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工厂有钱不肯花在新产品试制上,习惯于抱着老产品过日子。李树蕃同志说,“如果厂里的产品还能维持销路,对试制新产品就不那末重视了;如果产品暂时还能畅销,就更不重视了。如今要办成一些事情,总要扯皮。不是上面扯,就是下面扯。牵扯各方面关系的问题就更多了”。说到这,老李不无感慨地说,“这就是好事多磨嘛!”
但是,什么时候能让那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不再多磨呢?(附图片)
上海自行车三厂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庄德凯(右)研制成功杠杆连动式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轻快省力,适于载重和长途旅行。
新华社记者 徐义根摄


第5版()
专栏:工商知识

国外轻工科技发展概况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轻工产品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使轻工产品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使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引起了轻工产品质的变化。
合成化学工业特别是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纤维工业的成长,塑料工业的兴起,洗涤用品的发展,为轻工产品提供了新原料。
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如1980年世界石英电子表产量为1.25亿只,占世界手表总产量的42%。
随着生物化学工程的进展,酶制剂工业兴起。1980年,美国以淀粉为原料,用异构酶制造的高果糖浆产量已达190万吨(干基)。酶制剂工业还为洗涤剂工业提供了碱性蛋白酶,这是生产加酶洗涤剂必不可少的原料,现在一些国家约有三分之二的洗衣粉加有酶制剂。
▲重视市场信息,不断发展新产品、新花色、新品种。日本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经费,一般占销售额的2~5%,高的达7%。
日本精工舍手表的花色、款式有3,000多种,我国手表花色、款式仅有150种。英国“兰苓”自行车,已有2,500个花色品种,油漆色彩有50多种,我国永久自行车只有50多个品种。
▲重视原材料的开发与质量标准。国外企业为了生产优质产品,非常重视原材料的开发。农业原料方面,企业与农业结合,抓原料基地。制糖工业,工农双方都很重视甘蔗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方法的改进,以提高甘蔗含糖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工业发达国家玻璃工业的原料均由原料公司供应,原料公司对石英砂含杂质控制极严,以保证生产优质玻璃制品,西德霍文斯公司生产的聚氯乙烯有50多个牌号(我国聚氯乙烯仅有6个牌号),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约有600个牌号,保证了塑料制品丰富多采。
▲重视节约能源和降低原材料消耗。国外由于试制成新型的高级耐火材料,改进了熔炉结构,提高了熔化技术,每吨玻璃液油耗为100—150公斤,我国平均为280多公斤。陶瓷行业也由于采用了新式窑炉、高速喷嘴和陶瓷纤维耐火材料,少用燃料50%左右。美国造纸工业为了节约能源,采用了降低湿纸水分,回收干燥过程排气的潜热,加强设备的保温,提高废液浓度,以增加燃烧热量等多种技术措施,使一个企业的购入能源占总耗能比重,从1971年的63%下降到1978年的53%。
▲重视装备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了固定资产折旧率,设备更新周期从以往15~20年缩短到6~10年,加速新技术的采用和旧设备的淘汰。
轻工业部科技司供稿


第5版()
专栏:

她决心闯出一条新路
——记广西轻工业研究所女工程师雷爱祖
提起广西轻工业研究所中年女工程师雷爱祖,熟悉她的同志会自然地把话题转到研制营养珍品L—赖氨酸上来。
L—赖氨酸是人体营养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国际上虽然早已把L—赖氨酸用于食品营养强化,但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用人工生产它,这些国家又严格地控制着专利。国内用淀粉水解糖为原料来生产L—赖氨酸,成本高,不能满足需要。怎样才能大量生产这种营养珍品呢?雷爱祖日夜在思考这一问题。她想:广西是我国主要甘蔗产地之一,全区每年大约有10万吨甘蔗废糖蜜有待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如能用废糖蜜作原料,经过发酵,制成赖氨酸,不是可以为糖厂的综合利用找出一条新途径吗?她决心闯出一条中国式的生产赖氨酸的新路。她的这种设想,很快得到了研究所领导的支持。
雷爱祖是六十年代理科大学化学专业毕业生,对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知识接触得较少,尤其是工业上的设备、机械知识学得就更少了。为了挑起科研的重担,她整整花了三年的业余时间,刻苦自学了大学微生物专业的全部课程,又学习了《机械制图》,还掌握了英、俄两门外语,为翻阅国外专刊和文献提供了条件。然而,在试验过程中还要设计、绘图、制造、安装一整套生产赖氨酸的工艺设施,困难确实不少。她一边钻研理论,一边带领试验小组的同志实地试验,边干边学。
生产L—赖氨酸的关键,是要培养出优良的菌种。而诱变和培养菌种又需要在密封的无菌实验室里进行,试验条件比较差,实验室又闷又热。雷爱祖把床铺搬到了实验室,不分昼夜,经常呆在里面做实验。人一天天地消瘦了,眼眶也凹陷了下去,她全然不顾。雷爱祖心里想的是:现在正是试验成败的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到最后胜利!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雷爱祖和她的试验小组终于比计划提前4个月完成了诱变和培养菌种的任务,产酸率突破了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雷爱祖同志数年如一日,为我国轻工业的科研事业倾心尽力,做出了可喜的贡献。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她先后取得了《果酒催沉与澄清的研究》等5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了轻工业部、广西省科委和经委7项优秀科研成果奖及新产品“百花奖”,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在荣誉面前,雷爱祖谦虚地说:“我对党和人民所作的贡献还太少,荣誉只能作为鞭策我继续前进的动力,我要努力为四化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摘自《轻工与生活》)


第5版()
专栏:来信

不宜扶持酿酒专业户编辑同志:
最近下乡调查,发现实行“双包”生产责任制后,由于粮食增收,酿酒原料充足,酿酒专业户有发展的趋势。生产队原有的酒房都被专业户承包了下来,一些有点酿酒手艺的人,又办起了新的作坊。
现在,市场上白酒供大于销非常突出。小酒厂设备差,技术水平低,浪费粮食和燃料,酿出的酒有很多不合卫生标准。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应予调整和关闭。然而,一些农村的酿酒专业户,却得到领导部门的扶持。有的为他们解决燃料和销路问题,有的向他们提供贷款,等等。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应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
李仁魁


第5版()
专栏:

泥土变黄金
梁浩彬
江苏省无锡市的著名工艺美术品惠山泥人,栩栩如生,名传遐迩。惠山泥人相传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作品内容丰富多采,造型优美朴实,色泽鲜艳明丽。
惠山泥人分为二大类:一是传统的手捏泥人,这种泥人不用模印,全部用手捏制,神态逼真,动作潇洒,衣纹流畅。善于以摄取戏剧人物在特定情节中的表情和典型动作来表达主题内容。二为石膏工艺品,其制作采用模型浇铸,可以大批生产。造型简练,色彩鲜艳、艺术效果生动朴实。这两类泥人均以“重形抓神,神形兼备”的风格见长,以浓郁的民间色彩和江南情调,把艺术形象留驻在人们心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惠山泥人的主要原料只有粘土和颜料。粘土为惠山当地特产,土质细腻乌黑,极富粘性,可塑性强,不须烧,干燥后不易断裂,牢固度较强。手捏泥人的颜料是普通的广告色,石膏工艺品使用的是油漆。制作泥人的工具也很简单,一刀一笔一笃板而已。但泥巴一到艺人手中,便能“一刀而须眉如生,一笔而毫发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建于1954年的无锡市惠山泥人厂,产品远销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可换回外汇100多万元。真是“艺人巧手捏,泥土变黄金。”惠山泥人厂狠抓了产品的创新,每年创作300多件作品;同时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传统代表作品《大阿福》荣获了轻工业部颁发的优质品证书。大型手捏群塑《大闹天宫》、传统工艺品《麻姑献寿》、《九狮图》、现代作品《丝路花雨》以及实用和欣赏相结合的石膏卷笔刀等,在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附图片)
《大阿福》
《古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