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改进和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会长 马仪
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对现有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使国民经济各部门逐步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机器设备是主要的生产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推进技术进步,诸如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发展新产品,都需要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来保证。我们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整顿企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设备管理,更好地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
当前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情况和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在设备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对设备管理在认识上、工作上的片面性,形成了在设备管理上各管一段,缺乏系统的横向的有机联系,把设备的购买、使用、修理、更新、改造、制造分割开来,只注意购买、使用,忽略了合理选型、择优选购、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特别是如何使制造和使用相结合,缺乏得力的措施。
管理制度上存在吃“大锅饭”的弊端。购置设备,缺乏技术经济分析,用者不怕多,宁肯闲着,也不愿意调出以济国家急需。维修花钱再多也可以报销,要更新,费用却很不足,这很不利于技术改造。
修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设备维修力量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结构,与专业化修理结构相比,占用设备多,利用率低;占用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备件占用费用多,资金周转率低;工装占用多,机修质量低。这不但使维修工作的经济效益差,而且严重地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
不少企业技术陈旧老化,设备失修情况严重。机械工业的不少骨干企业设备役龄也已有二十多年,性能下降。甚至不少企业用巨额外汇进口的精密机床的失修情况也相当严重。
设备维修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业务培训跟不上。目前,由于企业老工人退休,新工人增多,设备维修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不少引进的国外七十年代水平的设备,出了故障后,许多工厂维修人员不敢拆,不会修。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认真解决。
从实际出发,努力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要提高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五”计划时期,我们实行了计划预修制,对建立我国设备维修体制,保证设备的正常维护,促进生产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体制孤立地把重点放在维修上的设备管理,不搞技术反馈,不参与设备合理选型、择优购置,分离制造和使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不重视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不能不严重影响设备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西方国家到了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由于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在设备管理的认识上出现了值得注意的重要变化,产生了设备管理综合工程学。它冲破了传统的观念,使设备管理不再被局限在维修管理的狭隘范围,而以设备的合理选型、择优购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技术反馈到更新报废的全过程为对象,提出对所谓“设备的一生”进行管理的新概念,以期收到最佳的经济效果。近几年,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日本的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和美国的后勤学等相继介绍到我国以后,一些部门和企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试点,取得了初步进展。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对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的领导。
这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首先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如何加强领导;二是企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领导。
就大中型企业说,要逐步把总机械师、总动力师配备起来。对设有总工程师的企业,在技术上,总机械师应当是总工程师的助手。因为设备管理涉及技术、经营、生产等各个方面,由厂长统一领导,但必须明确总机械师的职权,加强他的责任,这是企业管好设备的一个关键。同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设备管理人员,选拔那些年富力强的工程师、技师和技术员担任。
主管部门建立精干的设备管理机构,加强对设备管理的领导,管好几千亿元固定资产,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正处在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各部门、各地区情况不同,不能强求一致。应本着精简的精神,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加强领导。
第三,改革设备管理制度,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和维修体制的改革,要紧密结合企业整顿和调整来进行。要抓紧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一、采用各种维修方式和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维修的经济效益。要区别设备、装置的各种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维修方式,如改善性维修、针对性修理(项修)等等。
在大修理作业中,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价值工程、网络计划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大力缩短检修时间,提高经济效果。
二、大力推广设备的技术改造。
几年来,不少部门和企业注意了采用新技术,进行设备的改造。机械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对使用单位的服务。如为使用单位提供优质的元器件、组件,或者帮助使用单位改造老设备。上海机床厂为用户更换精密磨床零件或给用户提供精密零件由他们自己改装,从而提高了老机床的精度,这种作法很值得提倡。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设备更新。设备是否需要更新,应当认真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根据经济效益确定,不能简单地按设备役龄划线。修复使用比较合理的,就不要急于更新,坚持修中有改;改进工艺装备能满足生产要求的,也不要更新设备;只需更新个别关键零部件或单台设备的,就不要更新整机或整条生产线。实行设备更新,要注意设备质量和性能的改善,尽可能以效率更高的新设备取代落后的老设备。
第四,加强引进项目和进口设备的管理。
六十年代以后,我们引进了一批项目,“六五”、“七五”期间还要陆续建成一批引进项目,并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这些项目技术比较先进,设备结构复杂,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我们对有些引进项目是管得比较好的,但是仍有不少引进项目的设备管理问题很多,要花大力气来解决。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制订出一套适合我国情况的规章制度。制造和使用部门要同心协力,积极试制和供应进口设备的备品配件。对于那些不能制造或者制造不如进口合算的配件,要及时搞好进口工作。对于进口设备技术资料的翻译和管理工作也要加强,及时建立设备档案。同时,还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设备管理和维修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工作。


第5版()
专栏:书评

一本较好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读后
陶德麟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编写出版的第一本供高等学校哲学专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问世以来受到普遍的欢迎,笔者也从中得到不少教益。
一本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乃至广大群众的思想水平的作用是无需说明的。人们早就渴望编出这样的好书,并且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历史造成的状况,要在短期内全部满足这些要求是不现实的。人们欢迎《原理》,我想并不是认为它已经是一本十分合乎理想的教科书,而是认为它吸收和发扬了以往教科书和其他同类作品的长处,克服了它们的某些短处,从而在某些主要的方面前进了一步。
全面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是这类教科书应当满足的首要要求,在今天更有突出的意义。长期的“左”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原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十年动乱更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遭到空前粗暴的蹂躏。遗患之一,就是不少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一种漫画化或滑稽化了的理解,有的人甚至不相信马克思主义哲学,反而去盲目崇拜他们也并不怎么了解的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教科书的形式全面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恢复它的本来面貌和应有权威,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原理》在整体安排和具体论点的阐述上都力求全面准确,努力纠正流行已久的错误观点。例如编者针对脱离科学性去突出“革命性”的错误,着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针对脱离唯物论而大讲“辩证法”的错误,着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针对忽视联系而片面强调发展的错误,设专章论述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在量变与质变、同一与斗争、实践与理论、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等一系列关系问题的论述上,都做到了比较全面准确,避免片面性。
如果只限于宣布正确的论点而没有科学的论证,那只是格言汇编而不是教科书,只能教读者背诵结论而不能让读者从中学到哲学,这是读者最反感的。
《原理》的编者很注意这个问题。即使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命题,也没有当作“当然如此”的东西简单宣布了事,而是力求作出令人信服的论证,在“众所周知”的东西里讲出并非“周知”的道理,给读者以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启迪。例如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及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编者就不是采取简单骂倒和一笔抹煞的办法,而是从历史渊源、阶级根源、认识根源以及在不同具体条件下的不同作用诸侧面进行比较周详的分析,使读者懂得马克思主义者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对多年来大家感到不易讲清楚的问题(例如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编者也没有回避,努力作出了自己的论证。
哲学原理的研究和宣传落后于世界科学的发展,与当代人类知识状况不相称,是许多同志共同痛感的弱点。《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弱点:对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乃至某些边缘科学和横断科学的重大成果作了哲学概括,对现代科学提出的某些哲学问题作了回答,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某些流派也有所触及。这就使本书具有时代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反映世界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没有“国籍”的。但这不等于说各国人民不应该总结自己的独特历史经验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人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人现在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当总结迄今为止的我国历史经验,特别是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从这个宝库中提炼出更深刻的哲学道理。《原理》在这方面的优点也很值得重视。书中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以及两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细致分析,就是显著的一例。这是吃力而又易犯错误的工作,但编者还是知难而进。这对于引导读者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四化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将起良好的作用。
虽然我国学术界对辩证逻辑的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许多问题还需要长期研究和讨论,但编者考虑到读者的需要,还是增设了这一章,这应当说是一个创新。但编者对这一章的内容的处理是慎重的,很少涉及有争论的问题(例如有没有与形式逻辑相对立的辩证逻辑、推理形式的问题),而只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辩证思维的论述作了集中连贯的阐发。而这些知识对读者是很有帮助的,不少读者对这一章很有兴趣。
听到有的读者反映,《原理》在体系方面基本上还是沿袭“四大块”的“老框框”,比较“保守”。笔者认为,以往教科书的表述体系确有缺点,应该突破,哲学界有些同志正在致力于此,这是极有意义的工作,但很难一蹴而就。作为一本适应当前急需的教科书,与其匆忙地按照不成熟的新体系来写,似乎还不如暂时基本沿用已有的体系为妥。事实上这里说的体系并非指理论本身的内在结构,而是指表述的体系,也就是篇章节目如何安排的问题。这当然不能说与理论内容无关,但与内容相比毕竟是次要的。已有的表述体系也似乎还不好说已经到了无法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的程度。何况《原理》的编者在那些由于体系安排而可能引起割裂感的地方采取了一些文字上的措施,使读者不至于发生误解。这就使体系问题并未成为此书的一大缺点。至于改进体系的工作,当然也不会因为此书的问世而受到束缚。
《原理》也确有令人未能满意的地方。笔者觉得显著的缺点之一是虽然注意论证而论证终嫌不足,虽然力求准确而疏漏仍然不免。例如,在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把“科学证明”和“哲学证明”分开论述,本来意在创新,但可惜并未讲清这两种证明的原则区别何在。事实上恐怕也难于讲清,因为离开哲学概括的“科学证明”和离开科学成果的“哲学证明”都不可成为哲学命题的证明。编者在“哲学证明”的标题下讲述的内容也无非是对证明哲学命题提出了一些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没有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给以“哲学证明”。又如,对时空的无限性的论述仍然没有突破以往教科书中那种以描述代替论证,以机智的反诘代替正面的回答的不成功的老办法;把现代天文学的成就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分别说成对时空有限论的“反面否证”和“正面确证”,也似乎说得太绝对。至于对时空有限和无限及其对立统一关系原理的四点概括,笔者认为在概念上有混乱之处,举例也不尽得当。此外,《原理》在行文上虽有生动流畅血肉丰满的长处,但作为教科书似乎还应该更注意洗练一些。
总之,笔者认为《原理》是一本“大醇小疵”的优秀教科书,值得向读者推荐。本书将会在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后作更大的改进,其他优秀的哲学教科书也一定会接踵问世。我们还热切地期待着此书的姊妹篇《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更新的风貌早日呈现在广大读者之前!


第5版()
专栏:来信

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写些有关改革的理论文章
最近,我部在考虑对政治工作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函授作业时,打算出一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说明改革必要性的思考题,以提高大家对改革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投入到改革工作中去。为了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我们翻阅了近两个月来的报刊杂志,想在其中找点根据,受到启发,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文章太少了。
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一个突破口。要进行这项重大的工作,理论应该走在前头,起指导作用。党中央对改革制定的方针原则和政策的正确性,需要从理论上来阐述、论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改革的积极性,需要用理论来引导、激励;各行各业在改革中的发明创造和经验,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总结;对干部群众中没有认识清楚和尚未认识的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来探索、研究;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对搞好目前的改革十分必要,而且对今后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正确的理论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工作的伟大实践,将为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并将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党中央十分重视改革工作,广大干部和群众也在积极行动,社会科学工作者当然应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衷心希望他们多写些这方面的文章,报刊也多刊用些这方面的文章,以推动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放军某部 邵洪兵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四十二)

第三部分 做好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各项工作
第十四章 发展消费服务事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消费服务事业(上)
社会主义社会消费服务事业的性质和目的
同物质生产一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务生产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务生产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资本家所经营的服务业内部也剥削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在生活服务部门中,有大量的劳动是为剥削阶级奢侈的生活服务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服务事业内部不再存在剥削,它的经营目的已同物质资料生产一样,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服务事业已经避免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服务事业腐朽的一面。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消费服务事业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分工必将大大地深入和发展,消费服务事业也必将迅猛地发展起来,并且在国民经济中也将愈来愈居于重要的地位。在居民的生活费支出中,伴随着生活资料需要不断获得新的满足,会以越来越大的比重形成劳务商品的购买力,并且对这种服务的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消费服务事业会越来越成为保证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消费服务事业,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劳务有着与生活资料供应不同的功能,不是后者所能代替的。它是保证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包括提供良好的物质享受和文化休息的条件和方法,使人民得以更充分、更完善地享受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丰硕成果。
第二,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消费服务能够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为社会生产提供更多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劳动力。消费服务事业的发展,还能促使生活资料的流通和消费,为扩大再生产造成良好条件。
第三,它能使劳动者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消费服务的发展,不仅使更多的妇女能够参加社会劳动,大量地节省社会耗费在生活劳务方面的时间和人力,而且能使劳动者得以充分休息,恢复体力和脑力,得以合理地使用非劳动时间,从中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因而能够减少工时损失,使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内更好地劳动和工作,提高劳动效率。它还能把企业的后勤服务转变为社会化的服务事业,使企业大大减轻后勤负担,能够集中精力改善经营管理。
第四,可以为劳动就业开辟门路。消费服务项目繁多,行业多种多样,企业的规模一般不大(便于深入居民点接近群众),现阶段物质技术水平不够高,将来即使提高了,也需要保留相当部分手工技艺的人员,这就意味着这个部门有可能吸收大批劳动力。
第五,增加国家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服务事业是专门为人民服务的、以便民为宗旨的事业,所以一般利润率不高。但仍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有的行业,如旅游业,还能为国家提供大量外汇收入),有利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将来随着消费服务事业的广泛发展,这个部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肯定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消费服务事业的发展还能节省消费者的负担,如维修保养,延长生活资料的使用期限;租赁业务,使消费者不用去获取某种耐用品的所有权,只需花费少量的租赁费,就能取得使用权。
第六,扩大生活资料商品的销售。消费服务事业与有关的商品销售结合在一起,如耐用品的维修、生活资料消费前加工之类,都是扩大销路的重要条件。
第七,发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消费服务事业,处于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以自己在服务中的模范行为,良好的传统作风,优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发扬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而且用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直接教育人民群众,包括广大的青少年和儿童。
最后,有利妇女的解放。公共饮食业、幼儿园等消费服务事业,能够把琐碎的家务劳动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化的经济事业,这对妇女的解放是很有利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