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通讯

艰难的突破
程有志坚持玉米矮化育种研究纪事
本报记者 江山 本报通讯员 胡宗永
三十九岁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程有志,中等个,高额头,说话总是那么慢条斯理,办起事来却很有心计。他打1964年来到河北省涿鹿县,一直战斗在农业科研的第一线,搞过老梨树复壮的科学实验,水稻栽培改革,还热心多种农作物优种和杂交种的培育……被人们誉为“桑干河畔的土专家”。
这里,我们只是向读者介绍程有志培育矮秆玉米新品种的事迹。
程有志开始进行这项研究,还是1969年秋季的事儿。当时,温泉屯大队的千亩玉米,正丰收在望,一夜狂风,成片倒伏,好端端的玉米转眼变成了一片折弓烂箭。从那时起,他向自己提出了一个农业科研的新课题:尽快培育出抗风不倒、高产稳产的矮秆玉米品种来!
尽管国内外有一批农科所和科研人员从事玉米矮化育种研究,直到1969年,都还没有能够培育出理想的品种来。国内外玉米研究专家认为:目前玉米的育种和生产,正处于非常困难的“爬坡”阶段。这对于土专家程有志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进行矮化研究,首先要找到矮源材料。国内寻不着,国外无门路,只得靠自己动手。各种作物由于天然杂交和各种生活条件的影响,也会偶然出现具有变异特性的矮源材料,可要找到这样的材料,真是如同海底捞针呵!就在六十年代最后一年的秋收季节,程有志一天又一天地在玉米地里钻出钻进,他几乎踏遍了全村1,500亩玉米田的块块垄垄,普查了成百万株玉米。一天,程有志在收获黄色的“新双一号”玉米时,看到有一个呈紫红色、表现奇特的棒子。寻求矮源材料心切的小程,立即把它精心地采集起来。果然,这个玉米种,在第二年分离出了矮秆玉米。奇迹展现在小程的眼前:一棵棵玉米各自显示出了迥然不同的特性,植株有高有矮,棒子有大有小,而且有十三棵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矮秆纯合体。当小程把这些玉米棒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时,他的眉梢显示出欢乐。
程有志利用的这种矮秆玉米,属于隐性矮生单基因br—2。五十年代,一些外国的农业科学家对这种矮秆玉米也进行过研究,认为它具有叶片宽大密集、遮阴授粉不良、结实不好等缺点,没有加以应用。遗传学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不良连锁性状。那末,“连锁”能不能打破?br—2矮生基因能不能应用?小程坚信“实践第一”这个马列主义的真理,决心通过自己的科学实验,来写下矮生基因br—2应用研究的结论。
说不清是第几个夜晚了,程有志宿舍的桌上,摊满了书籍和稿纸。他正在查阅有关资料,努力汲取每一个有用的因素。
“性状互补原理”——当他在《遗传学原理》书中看到这一章节时,心房里射进一缕亮光。对呀!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渐渐地,一个粗略的方案在他的思考中形成了:可以通过许多代连续杂交、轮交、回交等育种手段,将高秆玉米的各种优良性状,逐步输入、溶合和转嫁到矮秆玉米上来,排除和改良不利性状,选育理想基因型。
怎样加快育种步伐呢?程有志在有关科技单位支持下,每年秋冬,到海南岛去抢种一季到两季玉米,进行北育南繁。北方的10月,正是秋风萧瑟,黄叶遍地,而南国的海岛,却骄阳似火,万木葱茏。在这里,小程同温泉屯大队科技组的伙伴们,又开始了一年之中的“第二个春天”。这些自幼生长在塞外的年轻人,到海南岛培育优种,是多么不易呀!这里终年炎热,晚间蚊虫成群,潮热难眠。程有志由于生活不习惯,胃病发作,湿疹满身。难忍的痛痒,使他吃不下,睡不着。为了不误农时,小程总是极力忍痛耐饿,抢着干活,一会儿也不停闲。眼看种子破土了,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禾苗。为了观察玉米每一个生育阶段的细微变化,小程常常提上一盒饭,成天围着玉米转。每长一个叶片,就作一次记录,在叶片上挂上标记。
程有志和温泉屯大队科技组的青年伙伴们,每年秋去海南,春返塞外,象守时的候雁,十二个年头,度过了二十四个“春天”,繁殖了二十四代种子。
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数学铺成的。年复一年,程有志和同伴们对玉米矮化育种先后开展了20个项目的研究,引用了600多种玉米材料,观察了7,200多个杂交矮秆组合,进行了85,000多次杂交试验,记录了288万个数据。更为艰巨复杂的,是对这些大量数据进行科学的演算和分析。例如,搞一次矮秆组合的方差分析,就要演算两天,另外,还要进行回归分析给予订正。程有志的演算工具,只有一支笔、一个算盘和一叠白纸。他就是用这中国古老的算术工具,进行着现代高等数学概率论的演算。
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建造成了科学的飞舟,把程有志带到了成功的彼岸。1982年9月24日,来自北京、辽宁、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等省市农科院、农科所、高等院校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聚集在温泉屯大队良种实验场的田间地头,观看正在茁壮成长的五十多个矮秆玉米自交系,欣赏由矮源材料杂交而成的矮秆玉米新品种。他们贪婪地寻觅着,兴奋地谈论着,因为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玉米矮化育种的突破,是玉米大幅度增产的希望!
瞧!那一排排齐刷刷的矮秆玉米,株株长穗,粒粒饱满;粗壮的秸秆比高秆玉米矮一大截;平伸的大叶,变成了斜立的短叶,叶片分布合理,株型紧凑,高度密植,每亩植株5,000多株,比高秆玉米多了一倍。
听!从张家口地区坝下五县14个试点上,频频传来矮秆玉米杂交种普遍获得丰收的捷报:经过连续三年的区域联合试验和生产示范,它的平均亩产达到1,200多斤;它抗风、抗旱、抗碱性能强,七级狂风刮不倒;在终年浇不上水的旱薄地上,它的产量超过当地当家品种20%以上;在不长庄稼的次生盐碱地里,它逮住了全苗。许多社员步行几十里,四处打听和争购这种矮秆玉米品种,推广这个玉米良种已提到张家口地区农业部门的日程上。
呵!在世界矮秆玉米育种史上,终于揭开了中国科技人员写下的新篇章!它凝聚着程有志十二年的心血和汗水,它闪耀着程有志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火花!


第5版()
专栏:

粮食专业户也能致富
李景成发展商品生产,搞好科学种田,通过合理用粮,提高粮食的使用价值,成了富裕户
陈应寰
“粮食不值钱,想富那里能?”一些同志,总是对粮食生产专业户能否富裕起来持怀疑态度。最近,我调查了贵州省普定县六谷大队粮食生产专业户李景成。他的实践和体会给了我很多启发。
李景成是布依族农民,全家9口人,3个劳动力。他承包集体耕地28亩,其中旱田13亩,土15亩。该户1982年收粮食27,650斤(混合粮,下同。其中稻谷19,250斤,杂粮8,400斤)比1981年的粮食总产增长63.1%,劳均产粮9,216斤。全年农副业总收入为6,295元(其中粮食折款收入3,461元,占全年农副业总收入的55%,加上主要靠粮食养猪的收入1,270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75.15%)人均分配收入612.92元,比上年增加收入333元。李景成通过发展粮食生产,成了富裕户。用他的话说:“粮是宝中宝,生财也有道”。
李景成在经营粮食生产中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商品生产转化。这个专业户1981年粮食总产16,950斤,但是提供的商品粮不多。1982年除如数完成粮食征购和超购任务外,又向国家多出卖了余粮10,136斤,加上在城乡集市上议价出售的大豆,总共提供的商品粮为11,586斤,比上年提高17.69倍。收入现金1,487.89元。该户提供的商品粮,占其全年粮食总收入的41.9%,人均提供商品粮1,287.33斤。此外,还向国家出售油菜籽1,700斤,花生920斤,大大提高了粮、油的商品率。
二,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李景成户自筹资金购买了一部汽油机,变手工戽水、车水为汽油机抽水,改变了生产条件,保证了13亩旱田全部灌溉。他还采取了精耕细作、选用良种、用地和养地结合等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1982年,该户粮食平均亩产987.5斤。
三,通过合理用粮,提高粮食的使用价值。如该户先把细粮换成粗粮,再用粗粮喂猪,养猪育肥,增加收入。两年来,该户先后加工了3,500斤稻谷,出售大米购回3,000斤包谷喂猪。1982年,该户售给国家的肥猪折合猪肉1,350斤,加上在市场议价出售的共1,700斤,现金收入1,270元。


第5版()
专栏:

开门闪窗迎春燕
潘永清 李淑善
在“全民爱鸟月”活动中,河南省太康县城郊公社广大农户家家开门,户户闪窗,欢迎春燕的来临。
燕子,是一种捕食多种农作物害虫的候鸟,秋末到南方越冬,来年春天四五月份回到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筑巢垒窝,繁殖后代。去年,城郊公社有近三千户社员家里垒了燕窝。由于燕子常把粪便拉在室内,一些社员就把燕窝掏了,有的关门堵窗不让燕子进屋。
最近,城郊公社广大社员听了有关保护益鸟,搞好生态平衡的广播,纷纷行动起来,拆除堵物,开门闪窗,欢迎他们的“老邻居”燕子来帮助自己搞好农业生产。一些安装玻璃窗的社员都自动拆掉一块玻璃,作为燕子的进出口。一些家有燕窝的社员都打了顶棚,或吊了接屎板,以保持室内清洁。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津郊所见随想
方放
不久前,我参观天津市郊区的几个“专业户”,有养鸡的、种花的、生产小五金的。那养鸡户是笼养,一间不大的房子,养三百多只鸡;铁丝编制的简易鸡笼,层层叠架,占地不多,收入很可观。我问:用多少人养?主人答:“只是一个不出工的老人照料,搞饲料等活,要等劳力出工回来干。”我有点奇怪,就问:“不是包了吗,还去哪里出工?”主人答:“还没让包哩!”访问另一家搞小五金的专业户,我又留心问,是否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回答和养鸡户类似。这户生产也很简单,一个类似修鞋机的工具,加工一种铆钉,据说是户主自己找关系给某企业加工的,没这个“关系”,想干也没门。
这些“专业户”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呢?本来想仔细调查一下,因为是大队人马参观,未及细问。回来和一些同志谈及,了解情况的同志说,天津市郊区不少农村还没认真落实生产责任制,农民有要求,上边不积极。有的同志风趣地说:生产队照样“大呼隆”,农民建起“专业户”,真好比“枯树发新枝”。
天津郊区所见,引起我的联想。去年在京郊密云水库附近了解到,这一带农民干活仍是“大呼隆”。我曾遇到几个社员赶车拉沙子,慢悠悠的,半天拉不了两车,一问,他们还是照旧记死工分。当时,其他地方“双包”责任制正搞得热火朝天,和社员闲聊,他们说:“我们这儿还没让那样干呢!”
我没有作全面情况的调查,只是一鳞半爪的零星所见。但是,这些片断的见闻,引起我一联串的疑问:为什么全国各地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蓬勃发展,而一些大城市郊区却不为所动或动得很慢?是郊区生产、分配条件不同掩盖了矛盾,还是有其他原因?……我并不认为只有“双包”才算落实责任制,问题在于农民对现行的生产管理形式是不是满意?如果大多数群众向往“双包”,不满意现行的老办法,那么,群众的这种愿望,是应当受到尊重的。
如果我看到的,确实只是一鳞半爪,并不反映全面情况;或是连这一鳞半爪所见,也早已发生变化,那正是我所期望的。


第5版()
专栏:工作札记

为专业户提供可靠的社会服务
中共江西省万载县委书记 杨封沐
农村中的专业户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零散资金、闲散劳力,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创造出高于一般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他们在为社会提供商品的同时,也要求社会为他们的生产提供服务。从我县的情况看,这些专业户都碰到了一个社会服务赶不上生产发展需要的问题。例如,有的专业户因得不到可靠的市场信息,看到什么赚钱就抓什么,结果产品常常滞销。有的养殖专业户因为不懂科学的饲养技术,得不到及时的禽畜防疫服务,造成大批禽畜死亡……这些都说明,专业户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可靠的社会服务。
为此,我们组织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力量扶植专业户,把专业户生产前、生产后和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项目都排了排队,他们需要什么,就尽力提供什么;缺少什么,就组织生产什么。县农业银行改革了原先只给集体单位贷款的制度,为专业户立户头,发放贷款,常收常放、随收随放,帮助专业户加速资金周转。香料植物“留兰香”一度是热门产品,很多农民都去栽种,没多久就出现滞销的苗头。县外贸局及时发出了留兰香过剩的信息,帮助一批专业户迅速转产,避免了损失。花炮生产,由于渠道少,一度产品积压。去年,除了外贸部门负责收购外,有关部门也配合大力推销,使全县花炮迅速销售出去。
我们还用牵线搭桥的办法,组织专业户之间互相支援、发展生产。如组织土纸、引线、红纸等专业户为花炮专业户服务;再如鹅峰、三兴两个公社的养鸡专业户,专门为其他公社养鸡专业户提供“三黄鸡”良种;潭埠公社运输专业户包下了另一些专业户的产品运输任务。事实说明,专业户开展互相服务性生产和协作,形成你需要我、我离不开你的状况,能促使专业户的生产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附图片)
粮食生产专业户的笑容  范 远摄


第5版()
专栏:

一项新的农业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的发展与成效
农牧渔业部科技司 胡昭玲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王耀林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农业科学适应范围广、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发展速度快的一项成功的引进技术,是使农作物大幅度提高产量、提早成熟、改进品质的有效措施。它对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受低温、干旱、无霜期短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是我国农业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发展概况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覆盖)是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的保护性栽培技术。1979年,首先在东北、西北、华北及南方部分地区48个单位,实行以蔬菜地膜覆盖为主的多点试验,供试作物40余种,面积为660亩。通过这些试验,初步探索出了适合于我国地膜覆盖栽培的管理技术。
1980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一步扩大到23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个市县,面积增加到25,000亩。在蔬菜地膜覆盖栽培进入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的同时,棉花、花生、水稻、瓜果等作物的覆盖试验示范也很快地展开,供试作物共52种,并取得显著的效果。1981年,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地膜覆盖栽培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面积约22万亩。地膜覆盖的作物面积中,蔬菜50%,棉花30%,花生约20%。各地共对72种作物进行了覆盖栽培试验,其中有推广价值的约35种。1982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77万亩,其中辽宁、新疆都在40万亩以上,山西、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发展也十分迅速,西藏高原也开始由试验到示范应用,特别是棉花、花生、蔬菜、甘蔗、水稻等作物,示范推广取得的进展更大。供试的作物80余种,应用于生产的有40种。
试验成果
通过研究表明,地面覆盖能早熟丰产的原因,在于它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把水、肥、光、热、气等影响产量与熟期的各单项因子综合协调在一起,发挥了比原来单因子更为明显的早熟增产作用。
地膜覆盖能充分而有效的利用太阳光能,贮存光热于土壤中,减少长波辐射与土壤水分气化热的损失,提高早春时节耕层地温2—4℃,提早7—10天达到种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
由于地膜的阻隔,切断了土壤水分自然蒸发的通路,提高土壤含水量1—3%,在早春能蓄水保墒。从这点看,地面覆盖栽培是一种以“保水”为主的经济有效的抗旱技术。
地膜覆盖能使植物根系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一系列变化。通过示踪原子对地面覆盖作物的营养吸收、运转、积累及代谢过程的研究,证实了这项措施,能加快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增强释放强度、充分发挥肥效。
地膜覆盖避免了因灌溉、降雨而引起的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使土壤保持疏松肥沃,处于均衡的湿润状态,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是一种科学的“促根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在蔬菜生产上一般可增产30%以上,同时品质有明显提高,果类蔬菜可提早五至二十天上市。地膜覆盖的棉田主要解决了全苗难、发苗晚的矛盾,促使棉花早出苗,早现蕾,早结铃,铃数多,铃量重,衣分高。1982年,辽宁、新疆、河南、山西等省(区)的地面覆盖棉田,均创出了亩产300斤以上的历史最高水平。花生也是地膜覆盖栽培有发展前途的作物,特点是覆盖栽培的花生结果多、果荚大、成果率高、籽粒饱满,一般增产30—50%。
辽宁、黑龙江等省,在下湿地和不灌水或少灌水的旱地上用地膜覆盖旱种的水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对我国水源紧缺地区发展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西、江苏、湖北、湖南等省应用地膜早稻育秧,苗足、苗壮、早熟增产,比普通农膜育秧每亩节约投资100元左右。
更有意义的是据江苏、山西、新疆、天津等地科研单位观察,地膜覆盖能减轻土壤上层盐分的积累,在中盐碱和轻盐地上,农作物保苗增产作用比较明显。这表明地膜覆盖栽培将为我国利用和开发盐碱地,扩大粮棉面积开辟一条新路。


第5版()
专栏:家民与生态

控制生态爆炸
丹瑾
人爱兰花,所以也爱有点象兰花的别种植物。1884年,一些人到美国的新奥尔良参观棉花展览会,发现那里的水风信子开着兰花似的花朵,以为很美,便带几株回自己的渔塘、溪流等处种植。从此,这种植物不受约束地大肆繁殖,很快就广布世界各地。我国许多水域也有它的身影。不过,我们不叫它水风信子,而是叫它水葫芦,也有人叫它是凤眼莲或洋水仙。它虽然霸占了不少池塘,但还没有引起大祸患。可是,在美国的路易斯安纳州、西非和苏丹等地,它已经泛滥成灾,堵塞了许多河道,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好方法去控制它。对于这种后果,当初欣赏水风信子的美丽并自愿帮它传播的人,大概没有料到吧。
许多生物都有惊人的繁殖力,在生态处于平衡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自然障碍或其它生物的抑制,生生死死,数量的变化不很显著。然而,某种生物一旦突然摆脱控制,便会跟水风信子一样,疯狂地繁殖起来,形成生态爆炸。
生态爆炸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远远不只水风信子似的堵塞河道、影响交通,更为严重的是破坏当地的生物结构,使一些动植物迅速死亡乃至绝种。位于大洋群岛上的纽西兰,原来森林密布,自从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猖狂繁殖以来,只过了一百多年,森林就遭到极大破坏,多半树木已经烟消云灭了。严重危及海洋动物生命的“红潮”,也是一种生态爆炸现象。海水中有一种微生物,名叫腰鞭毛虫,遇到适当时机,不断进行分裂,能在短短数天之内,使海水变成红色、粉红色或棕色。这种“红潮”形成之处,水味腥臭刺鼻,毒素溶于水中,鱼类集体死亡;人若喝一滴这种水,也会感到呼吸严重困难。在淡水湖泊和池塘中,有时由于水质过肥而水草猛增,也可使渔业蒙受巨大损失。这是因为,水草如果远远超过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需要,便会自然死亡,腐烂发臭,消耗氧气,散布毒素,使鱼不断死亡;鱼少草更茂,从而加剧恶性循环,严重时能使鱼类死光。
凡是有生物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生态爆炸。但这种爆炸是有条件的,主要是因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某种生物摆脱了天然的寄生物、捕食它的天敌以及其它控制,可以不受阻碍地随意繁殖。由于这个缘故,一种生物到一个新的地方,最容易引起生态爆炸。有一种真菌能使栗树枯萎,在我国,经过长时间的互相适应,栗树能够抵抗这种真菌的进攻,使它不能大肆繁殖,因而也就免除了枯死之忧。可是,本世纪初,这种真菌传到北美,那里的栗树无力抵抗它,它便以爆炸性的力量扩散开,使栗树枯萎死亡,濒于绝种。欧洲的一群野兔被带到澳洲,因无天敌捕食而肆无忌惮地繁殖,使澳洲人蒙受多年兔灾,至今仍未彻底消除;欧洲人则因外来的麝鼠疯狂蔓延而伤透脑筋。
引进良种是发展农、牧、渔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人民喜爱吃的玉米、白薯,便是祖先从外国引进的。近十几年来,又引进了德国牛种、非洲鲫鱼。在国内,各地互相引进更是常事。为了避免外来物种引起生态爆炸,我们引进时,应当进行严格检查,绝不能把有害生物带进来。即使在外地无害的生物,到了本地也应严加注意,一旦发现它有疯狂繁殖的苗头,而这种繁殖对当地生产有害,便要对它实行必要的控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