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也谈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赵履宽
人民日报最近发表了两篇关于改革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文章:赵守一《打开城镇劳动就业的局面》(1982年12月8日);庄启东、孙克亮《关于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探讨》(1983年2月23日)。我认为,这是两篇有说服力的、值得重视的文章。现在,就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问题,也谈一点看法。
大家知道,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前,我们实行“两扇门”的劳动就业制度,即除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有计划地安置就业之外,还鼓励劳动者个人自谋就业出路。这一制度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可惜,在这以后,我们的劳动就业制度变得越来越僵化,“文化大革命”期间,竟成为“统包统配”、“只进不出”、“勤惰不分”的就业制度。“中央文革小组”规定:“各单位一律不准自行招人。”这样,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人口一律由国家包下来(实际上又包不了),任何一个人,只要被劳动人事部门安置到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他就可以吃一辈子“大锅饭”,不论干好干坏,都“大体平均”地领取一份标准工资。这种制度,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并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很明显,我国城镇劳动就业制度已经走进了“死胡同”,非进行彻底改革不可了。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劳动就业方针,这就是:放宽政策,广开门路,劳动人事部门介绍就业、组织起来就业和个人自谋出路相结合。这是一条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方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对党中央的上述决策贯彻不力。为了开创劳动就业的新局面,当前应当大力发展真正的集体经济,适当发展个体经济,提高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就业人数在城镇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赵守一同志在上述文章中说:“如果我们的集体单位有力量把国营的职工吸引一部分过来,能把国营企业富余的工人转到集体里来,那是天大的好事”。这个看法是很有见识的。
以国营经济为主导,辅之以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集体经济的强大生命力,主要在于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此外,它还具有人员进出灵活、点多面广、小型分散、适应市场能力强等优点。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是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它对扩大劳动就业、方便群众生活,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注〕,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为了逐步达到这个目标,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我认为,应当遵循四条原则。
第一,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
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保障。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既要尽可能提高就业率,有计划地、稳步地使待业人员走上就业岗位,又要使已经就业的人员不断提高劳动效率,避免出现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这类浪费劳动力资源、腐蚀劳动者素质的现象。
第二,择优录用和自由择业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阶段,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企事业单位应当拥有一定的择优录用所需人员之权,劳动者个人应当拥有一定的自由选择职业之权,并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择优录用和自由择业,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劳动力的流动。国内外的正反经验都证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但也不堵塞个人“自寻婆家”式的合理流动。在积极支持和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同时,必须努力避免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劳动力不合理流动。
第三,劳动就业和职业培训相结合。
目前,我国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有人没事干(人找事)和有事没人干(事找人)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劳动就业和职业培训相脱节。有的待业青年在待业人员登记表的“个人专长”一栏内竟填写着“浑身是劲”的字样,由此也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代,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新旧职业的变更交替十分频繁。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把劳动就业和职业培训(包括就业前的培训和就业后的培训)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扩大劳动就业和提高经济效益。实行预备工制度,可能是把就业和培训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相结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全体人民富裕起来。但是,实行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制度,不仅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反而会导致共同贫穷。为了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切实可行的做法只能是:一方面,对已经就业的人员实行多劳多得的原则,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那些作了正式登记的、归劳动服务公司管理的待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由国家根据财力情况发给一定的生活津贴,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就可以妥善地处理经济效率和社会安定之间的关系。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充分就业”概念并不排斥一定限度内的失业。我们不能接受这种
自欺欺人的概念。社会主义国家所争取的充分就业,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从微观来说,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又要求就业的人,都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从宏观来说,全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第5版()
专栏:

关于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
朱培慰 王馥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战略任务,除了必须继续稳定和完善目前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外,还必须加速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
我国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试办农业机械化。三十年来,农业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教训也十分深刻。三中全会以前,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我国在农业机械化问题上搞一刀切,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严重脱离实际。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无偿投资和银行贷款,机具则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分配,采用统购包销办法,因而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办机械化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样办农业机械化,不仅带有很大盲目性,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当前,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正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农村集体经济中以户为承包单位的经营,已成为一个基本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机械化怎么搞?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党中央针对这一情况,对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1982年初,中共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指出:“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这是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也是非常正确的。
所谓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就是根据不同地区和作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农艺要求以及机器供应状况,按照农民的要求,先化什么,后化什么,先化那里,后化那里,认真加以选择,从而确定各个地区和各种作业农业机械化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速度和步骤。在当前农村新形势下,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它适应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家庭式的承包制(包干到户)巩固和发展的需要。其次,它有利于做到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安徽淮北的阜阳、宿县两个地区,地势平坦,人少地多,特别适宜机械耕作。实行双包后,农民个人和联户就购买了小型拖拉机两万多台。而皖南宣城地区则以水田为主,群众迫切需要排灌机械。1981年与1979年相比,这个地区的手扶拖拉机减少1万台左右,而小水泵则由2万多台增加到4万多台。这种因地制宜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农机具使用的经济效益。第三,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使农民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自己适用的农业机械,因此,也适应当前农村的购买力水平。
为了进一步贯彻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为此,要继续肃清“左”的流毒,进一步放宽政策,把选择农机化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民,让社队集体或农民个人、联户真正作主选择,不要由农村基层干部包办代替。同时,农机工业部门要面向农村市场,深入调查研究,生产出农民需要的农业机械。农机管理部门要根据农村新情况修订农机化区划,重新研究和拟定在我国不同地区实行机械化的方案,并当好农民选择机械化方面的参谋,做好示范、推广、技术传授和技术服务工作,以吸引农民,帮助农民选购好农业机械。
首先是对机具的选择。根据当前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生产规模小、地块较零散等特点,农民普遍要求的是小型、多用、质优、价廉的农业机具,即“一要小,二要好,三要价钱少”的农机产品。这些产品,一定要经过经济性、适应性、可靠性的鉴定和考核,而且必须是定型产品。今后应该立法规定,凡是没有经过鉴定、考核的农机产品,一律不能销售给农民。
其次,在作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各地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项目入手。现在,农副产品加工、排灌、植保、脱粒、运输以及北方的耕作、南方的旋耕等作业的机械化,已在广大农民中扎了根,化得比较普遍。但是,还有不少先进农机作业项目,目前尚未被广大农民认识或完全认识。例如,花生、棉花、蔬菜的机械铺膜,质量好,工效高,并省地膜,可获得显著增产;玉米精量、半精量播种,可达到省工、省种子田和苗壮的效果;水稻的机械育秧,具有抵抗寒冷、防止烂秧、早插早育、促进丰产的效果;城市郊区蔬菜喷灌,既可调节小气候,防止土壤板结,又可省水夺高产;机械深施化肥,可节省化肥,充分发挥肥效;机械修剪茶树,具有工效高、质量好的优点;等等。这些先进的农机作业项目,还需要做好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
从地区来看,应按照农业机械化区划,选择人少地多、机械化条件好,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商品粮基地和大城市郊区先行一步。条件较好的草原牧区,畜牧机械化也要加快发展。此外,林业、渔业和热带作物地区的机械化,也要有选择地相应发展。
在目前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要搞好有选择地发展农机化的工作,还必须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进一步调整改组农机工业。我国农机工业过去长期存在散、乱、差、费等问题。近几年来,由于贯彻了调整方针,按专业化协作原则进行改组,已取得不小成绩。但是,布点分散、批量小、型号杂、质量差、成本高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生产中重主机、轻配套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搞好调整改组工作,才能向农民提供各种物美价廉的农机具。
第二,要改革农机管理体制。当前,公社一级农机管理机构,要坚决把管理工作转到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轨道上来。服务对象不仅面向社队集体,更要面向千家万户。在省、市、自治区和地市两级农机机构改革中,我们认为,农机供销部门不要与机械制造部门合并,即不要搞产、供、销一条龙,否则农机供销部门往往只推销当地工厂的农机产品,容易搞农机产品地区封锁。农机供销部门看来与农机管理、修理部门合在一起,即管、供、修合一为好。这样,既使农机供销部门代表农民用户说话,也可使机械制造部门按农民需要进行生产。
第三,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的科学研究。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所要选择的机具、作业项目和地区进行细致的技术经济分析,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研究和拟定在我国不同地区实行机械化的方案。


第5版()
专栏:

实力活力压力
映光
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一句话:实力不等于活力。这句话是有针对性、有道理的。
“实力不等于活力”这句话,道出了过去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重投资、轻效益的情况。不少地方和部门总是希望他那里的建设项目搞得多一些,搞得大一些。投资要多,设备要多,流动资金要多,职工和管理人员要多,总之,实力要非常雄厚。但是,在基本建设中如何减少费用、缩短时间、提高质量,在企业建设起来以后如何使它充分发挥作用,相对说来,则不是那么重视,甚至很不重视。三十多年来,我们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很大,得到的实惠却比较小。这样的问题实在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在企业里,除了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即实力这个条件以外,还要有活力这个条件。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活力比实力更为重要。实力不等于活力。没有活力,实力会失去意义。有了活力,没有实力可以变为有实力,小有实力可以变成大有实力。有些企业,实力大得很,但是年年亏损,除了某些特殊原因,就是缺少活力。有些企业,原来实力很小,现在变得很大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非常有活力。
企业要有活力,就必须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进行改革,把过去那种使企业缺乏活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改变为使企业具有充分活力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劳动者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有了这个条件,社会主义的经济就可以很快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这种看法很不全面。说社会主义企业具有优越性是对的。但是,社会主义企业具有优越性和把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是一回事。有优越性,还仅仅是可能性,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了,才是现实性。因此,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研究解决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最能够使企业有巨大的活力,使社会主义企业的优越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包括内在的动力和外部的压力两个方面。所谓内在的动力,就是要贯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使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谓外在的压力,就是要使企业利润的增长真正建立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靠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第5版()
专栏:

亲切的形象 生动的教材
——介绍《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孙家衡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就要同读者见面了。回忆文章的作者大多是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朝夕相处的亲属至交、并肩战斗的同志战友,以及一些与他们有过交往的同时代人。这些作者凭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所见所闻,絮絮如话家常地记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战斗一生的各个阶段,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他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刻画了他们高贵的品格,为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平活动和革命实践留下了一份生动的教材和翔实丰富的资料,有些资料在一般传记和历史书籍中也是难以读到的。这些回忆文章不是宏篇巨著,但汇集在一起,就象是一幅幅生活的画卷,给我们再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学者、革命家和普通人的亲切形象,就象倒流的时光把我们带回到一百多年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身边。
我们从许多亲切动人的回忆文章中看到,马克思是一位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并发现真理的伟大学者。他有惊人渊博的知识,他的头脑“是用多得令人难以相信的历史及自然科学的事实和哲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博览群书,法学、哲学、历史、诗歌、艺术,“所有的知识对他都是不可缺的动力”。马克思长期在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里研读,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为工人阶级的八小时工作制而奋斗,但他自己的工作时间“在一昼夜中往往超过这个时间的两倍”。他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为了写《资本论》中关于英国劳工法的二十来页文章,“他翻遍了英国与苏格兰调查委员会和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资本论》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他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为人类找到了一把“理解过去和现在的钥匙”。
马克思既是学者,也是坚忍不拔的革命家。回忆文章的作者们总要提到他并没有整年整月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而是积极参与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他把自己的高度智慧都贡献给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因为他知道,“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他的名言之一就是“为人类工作”。他深切地同情工人阶级的疾苦,但是,这“并不是任何感情上的原因,而是研究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结果”。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读了这套文集,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他在四十年代同魏特林、“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在第一国际时期同巴枯宁斗争的场面。
作为学者和革命家,马克思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倾注了全部精力。许多人都知道他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作者,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缔造者,是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但是“对他的私人生活,对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几乎一无所知”。这套文集再现了马克思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音容笑貌,使我们看到了“他在朋友和妻子儿女之间的情况”。
与马克思患难相依、生死与共的燕妮,是一位品德崇高的女性。马克思奉献给她的“不是一般的爱,而是热烈的爱”。回忆文章的作者引用《圣经》中雅各和拉结的典故来形容当时象“疯狂的罗兰”一样的马克思为他美丽的燕妮等待了七年之久。他俩在童年时期一同玩耍,青年时期订了婚,到1843年6月才共同携手迎接生活的战斗。可是一年多以后即1845年初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他俩既要维持家庭生计,还要接待和帮助每一个流亡者,更要对付革命阵营内部的意见分歧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和诽谤。其艰难困苦的情景,如果不读这套文集,的确是很难想象的。
马克思这位科学伟人不仅和蔼可亲,而且非常喜欢孩子。在街上他常被一群陌生的孩子围住,同他们尽情嬉戏;在家里他被孩子们看作是慈祥宽厚的父亲、可以倾心交谈的顾问、游戏中的伙伴。“他和孩子一起玩时自己也象一个孩子”。
与马克思一起名垂史册的恩格斯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最可信赖的顾问。回忆文章的作者们总忘不了提到他们两人的伟大友谊。他们在精神上完全一致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从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到,他俩的友谊被比作希腊神话中达蒙和芬蒂亚斯的生死之交。在社会活动方面,他们象古罗马孪生兄弟格拉古两人那样勇敢杀敌,互相维护。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成了“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他完成了亡友的未竟之业,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又继续领导工人阶级战斗了十二年。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共有四册,每册都各具特色,还附有照片和精美的水墨画插图。值得指出的是其中有不少文章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表的。
文集的编译者把马克思的亲属——他的夫人燕妮、女儿爱琳娜、女婿保尔·拉法格和爱德华·艾威林、外孙埃德加尔·龙格——的十三篇文章以及马克思的父亲、恩格斯的父亲的几封信,编为第一册,用他们在家庭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常用、最亲昵的绰号作为书名:《摩尔和将军》。从燕妮的《动荡生活简记》中,我们看到了她和她的摩尔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所遭受的贫穷的折磨和反动派的迫害,了解了马克思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地同敌人斗争的革命生涯。可惜这些纪事只写到1865年3月。法国社会主义者保尔·拉法格的回忆文章,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了马克思为制定革命理论而废寝忘食的动人情景,看到了他和恩格斯生死与共的战斗友谊、对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最了解自己父母的小女儿爱琳娜在她的几篇回忆文章中追忆了她幼年时在父母身边的许多琐事,写得十分亲切感人。在这一册的附录中还有马克思家谱和恩格斯家谱各一份以及《马克思家谱说明》和《恩格斯家谱说明》,这些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家族中众多人物的关系。
第二册《我景仰的人》收有马克思的挚友李卜克内西的四篇回忆文章。李卜克内西从1850年至1862年一直流亡在伦敦,几乎每天都要去马克思的家里。在他的长篇回忆录《纪念卡尔·马克思——生平与回忆》中,马克思的形象十分生动逼真。这篇文章近十万字,过去发表时删节过半,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全貌。
文集的编译者把革命导师的同志战友、同时代人回忆马克思的二十篇文章编在第三册,书名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我们知道,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火种,使人类摆脱饥饿寒冷和黑暗。马克思以自己的创造性天才发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给劳动人民指出了一条摆脱社会压迫和贫穷的道路,他为人类建树的伟大功勋就象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火种一样。在这一册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学生和战友列斯纳回忆马克思对他的亲切教诲,马克思的“学术上的朋友”柯瓦列夫斯基介绍马克思在创作《资本论》过程中的严谨治学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库格曼医师的女儿弗兰契斯卡·库格曼、爱琳娜的密友玛利安·科明的两篇文章。她们作为晚辈,以隽永细腻的文学笔调描写了马克思家庭生活中的许多有趣情节,读后令人掩卷不忘。在这一册中,赫斯、布洛斯、伯恩施坦、科明、斯温顿等人的七篇文章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
革命导师的同时代人回忆和悼念恩格斯的24篇文章都收在第四册《智慧的明灯》中。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引用了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为纪念杜勃罗留波夫而写的诗句:“一盏多么明亮的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多么伟大的心停止跳动了。”读了这些记述恩格斯的理论创作、革命活动、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的回忆文章,我们觉得,象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智慧明灯”是永远不会熄灭的,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他们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本人的生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