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关于第三届金鸡奖的通信
林 群 钟惦棐
钟惦棐同志:
我是个普通的电影观众。喜欢看电影,也比较留心影评。由于对您的影评的信任,写信给您,请您听听一个普通观众对这一届金鸡奖评选结果的看法。
《骆驼祥子》荣获最佳故事片奖,是众望所归。我觉得,这部影片犹如一幅二十年代旧北京精细入微的风俗画、一首人力车夫跟命运苦苦抗争的感人至深的诗篇。这部影片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特色,导、演、摄、美、音浑然一体,总体艺术追求是和谐的,不失为近年来国产影片中较好的一部。《人到中年》是一部感人的好影片。看电影的时候,我有几次感情难以抑制,流下热泪,但冷静地评判这部影片,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成就和缺陷都是比较突出的。陆文婷的形象塑造十分成功,潘虹对人物性格把握的准确程度,达到可以称“她就是陆文婷”。但是,这部影片给人的印象是导演艺术功力不足,导演处理手法较零乱,一些重场戏的处理比较粗糙。如刘学尧夫妇出国前与陆文婷、傅家杰小聚那场戏,有直奔主题之嫌。刘学尧那些俏皮话,在玩世不恭后面是掩藏着深创巨痛的,是极其辛酸的,由于艺术处理不当,在剧院里竟引起观众一阵阵哄笑(这固然也反映了观众艺术欣赏水平的问题),恐怕是创作者始料不及的吧?此外,一些重要配角的表演较差,银幕上的姜亚芬太做作,刘学尧显得油滑,秦波太浅露,都失去了应有的性格光彩,与潘虹、达式常含蓄朴素的表演极不和谐。我认为,《人到中年》在艺术上是不完整的。
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已是第二次空缺了,令人遗憾,也令人费解。去年的表演中,我以为不乏合适的人选。孙道临在《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的表演,人物感情表达得准确细致,是他继《早春二月》后创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于是之在《茶馆》中的表演堪称一绝,李志舆在《勿忘我》中深沉真挚的表演与角色已难分彼此。至于编导上的缺憾,那是不应由演员来承担的。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张丰毅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
《骆》剧中斯琴高娃饰虎妞,可谓形神兼备、光彩夺目,而祥子则相形之下有些黯淡。有人归咎于影片中的祥子与原著走样。影片中的虎妞较之原著是大大走样的,但银幕形象仍不失为血肉丰满、内心世界复杂丰富的大活人。影片的戏剧结构完整,但比起原著完全以祥子性格发展为线索的结构,祥子的戏没有做足,似乎过于单纯,性格上的多面性表现得不足,这主要是编导的问题。
若撇开编导上的问题,我以为张丰毅的表演是十分出色的。祥子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演员不能运用夸张强烈的声调、表情和形体动作。张丰毅的表演朴实、生活化,分寸感很强,看似无戏实有戏,这一特点,在虎妞灌祥子喝酒、闹寿堂等戏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演员抓住了人物“事事不求人”这个性格核心,在憨厚质朴中演出了人物内在的要强、犟劲儿。电影中的祥子的步态体姿、或蹲或站、一笑一颦,都是本份、吃苦力饭的小伙子的样子,并且使人相信那是一个二十年代的洋车夫。这一点,对一个八十年代的青年演员来说,光靠气质好行吗?我相信,那必定是付出了艰苦的创作劳动、对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内心体验才演得出来的。我特别欣赏张丰毅的语言功夫。本来,“小云南”变成“老北京”已属不易,更难得的是,祥子的语言有性格光彩,祥子的语言,张丰毅总的处理是较沉较滞的,贴切地符合人物的性格基调,但有戏的地方,张丰毅绝不轻轻放过,一句“我慢慢攒,等攒够了数啊,我现钱买现货”,人物的拗劲儿出足了。闹寿堂一句反问刘四爷的“说谁呢?”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十分充实。在当前优秀青年男演员寥若晨星的情况下,张丰毅的出现是令人欣喜的。特别是在虚假做作的表演盛行的情况下,张丰毅这种真实内在、不哗众取宠的表演风格更是应大力提倡的。象这样的青年演员,为什么不能得到表彰?当前,青年男演员的表演水平偏低,我以为,这与缺乏奖掖扶持、评价引导有关。
以上浅陋之见,望予指正。
广东汕头市机电公司
林 群
3月19日林群同志:
评奖之后,又有奖评,来信提出的意见,我看是很好的。其中有一二处,也顺便讲讲我的意见。
《人到中年》诚然有如你说的缺点,但在三部提名为大奖的影片中,它是唯一反映当代生活的。这一点,不能不引起评委们的关注。既有缺点,又授予大奖,是否“题材决定论”?我以为不是。《大泽龙蛇》写我国早期工人运动,题材是过硬的,但连提名也没有,可见“金鸡”并不专为题材叫鸣儿。但题材,特别是当代题材,是否就不值得注意呢?还是应该注意的。尤其是有人以为写当代者多浅显,或易碰壁而有点畏难情绪的时候,“金鸡”不渝其奖掖当代题材的宗旨,意义也还是重大的。至于完满,应是比较而言。当代题材而又完满,固好;不可兼得,就在比较中取不尽完满者。上世纪的德国大文豪歌德就曾主张艺术家应该“向现在下注”。我们过去在这方面,持论有偏狭处。但在历史题材、现代题材和当代题材间,更着眼于当代题材,即在两点(过去、现在)论中持重点论,仍是当前和今后都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今年最佳男演员奖又轮空,评委们对此也颇伤脑筋。讨论时也注意到张丰毅,他的表演质朴而有意蕴,苗头确实是可喜的。但作为“最佳”,就还缺少应有的量的基础。达式常在《人到中年》中的表演,比之他过去显然是有质的进展,傅家杰笃实敦厚,克制和内向,也的确堪称他在表演上进入人到中年之作,对他具有划时期的意义。但在总体上,人们对于象他这样一个老演员的要求,自然又比这个更多一些。因此评委们仍寄希望于尔后。奖是鼓励,不奖是激励,在演技上从难从严,尤其是大奖,我看是可取的。这次评委中有三个老演员(孙道临、秦怡和王心刚),在这方面谈的都很认真。因而轮空比之不轮空,可能更符合我们当前的表演艺术的实际。
关于评奖详情,《电影艺术》将另有文章。你现在看见的是消息报道,只能简而且略。专此敬复,并祝你好!
钟惦棐
3月25日(附图片)
金鸡奖奖品 张明堂摄


第7版()
专栏:

大巴山中“野菊花”
——记一个山村个人图书室
碧野
鄂西北边沿小城竹溪县,座落在大巴山的崇峦迭嶂中。高山深谷盘肠路,高山之上有熊猴,深谷之中有娃娃鱼。秋日艳阳天,路两边山坡上是红火火的野山楂、黄灿灿的野菊花。
就在这大巴山公路旁,象盛开的一朵野菊花似的,出现一间小小的图书室。
这是“赵功华个人图书室”,一进门,就可以醒目地看见“欢迎看美书”五个端端正正的字。
土墙、泥屋,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兼作坊。赵功华是个篾匠,整天在家里做篾活。除了堆着篾片和竹器的一角之外,房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这小图书室里,摆着一些凳子,墙上挂着报纸,桌上放着期刊,书柜里排列着书籍和连环画本子。
赵功华很有心计。山村闭塞,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春天,只见野花寂寞地开放;秋天,只听虫儿凄凉地唧唧。青年社员们干完活以后闷得慌,容易玩邪。这一切,赵功华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想,国家要四化建设,山村要变富,应该让年轻人学点文化,钻研点科学,于是他开始计划创办一个小图书室。
赵功华年轻,不仅篾活细巧,而且办起图书室来也很有办法。他心思灵,嘴又能说,他这“个人图书室”的书柜,是从某个单位办公室借来的,书籍是从各处个人藏书募捐来的,期刊报纸是从各个订户阅读后搜集来的。
从图书室开办之日起,随着书刊报纸和连环画的日益增加,看“美书”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赵功华一边干篾匠活,一边管理图书。报纸随便看,书刊和连环画租费低廉,他用星星点点的收入购买新书。
自从有了这个小小的图书室,山村里的孩子们都跑来看连环画。小家伙们不吵不闹不打架,他们被“小人书”中的画面吸引了,安安静静地在小凳子上一坐就是半天。
年轻人把书刊借回去阅读,在午休或夕阳下,他们成群围拢在一起,一人念大家听,讨论作物栽培法和农业科学措施;在夜里,年轻夫妻在灯下一同阅读文学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描写。
赵功华之所以选择篾工活,是因为他小时腿有病,长大了干不了重活。可是现在每当山村里有哪一个大嫂或小姑要买一本裁剪书,他都当义务采购员,两腿吃力地爬山涉水,颠踬着到公社去找,公社没有,他又长途跋涉到县城里去找,总要千方百计地把它买回来交给她们,心里才踏实。因此,当年轻媳妇和姑娘们穿上花衣裳的时候,在欢欢喜喜中总要从心眼里感谢赵功华给她们买回来了式样美好的裁剪书。
而更加喜人的是,赵功华这个小小图书室,位于鄂陕两省交界的公路边,湖北省竹溪县与陕西省平利县之间来往的长途汽车,照常要在图书室门前停站。因此,这个小小的图书室无形中就成了候车室。候车的旅客只要投下一分钱的一枚镍币,就可以随你的兴趣阅读到书刊和连环画,既可增添一点旅行的情趣,又能增长一点知识。
赵功华就是这样每天守在这山村小小的图书室里,为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服务,为过往的旅客服务。
不要看“赵功华个人图书室”这么狭小,但它是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它不仅联系着山村的丰收,而且是联系着国家的四化建设,联系着全国出版社的繁荣,联系着画家精湛的艺术,联系着作家的才华,联系着科学家的智慧……
金灿灿的野菊花生长在大巴山的高寒山区。赵功华就象一朵野菊花似的,他有一颗金灿灿的心。(附图片)
插图 赵志芳


第7版()
专栏:

芭坛绽新蕾
王世琦
最近,辽宁芭蕾舞团来北京演出了古典芭蕾舞剧《海盗》、新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小型作品组成的芭蕾舞专场。
作为一个建团只有两年多、演员也很年轻的芭蕾舞艺术团体,他们的演出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那一组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节目,在芭蕾舞表现中国人民生活、具有民族气派和时代风貌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组节目,题材广泛,风格迥异,形式多样。有以情动人的反映教育失足青年的双人舞《新岸》;有诙谐幽默的批评违反交通规则的《马路上的杂技》;有寓言式的舞蹈《花猫与老鼠》;还有欢乐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北京喜讯到边塞》和儿童舞蹈《对花》等。
其中《海燕》、《春柳》、《星火》、《沐浴》这四个抒情性的双人舞,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作者发挥了舞蹈的形象思维,运用拟人化的写意手法,把自然景物的美提炼、概括为瑰丽多姿的舞蹈艺术的美。一对海燕在自由、轻盈地飞翔,随着音乐和灯光色调的强烈变化和双人舞的展开,这对海燕在暴风雨中击风搏浪,塑造了勇敢、矫健的海燕的艺术形象。《星火》通过微弱颤动的火光变成染红宇宙的熊熊烈火,形象化地揭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哲理。《春柳》和《沐浴》则通过鲜明的形象,给人以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美的感受。总之,这台晚会使芭蕾舞这一外来的艺术形式更接近人民生活了,和中国观众的审美需要更适应了。稍嫌不足的是,有些节目似有雷同之感。希望创作出更典型和富于个性的舞蹈语汇,取代那些一般化的常规动作;演员要加强芭蕾的基础训练。(附图片)
《北京喜讯到边塞》赵士英速写


第7版()
专栏:

编辑的一点心愿
胡容
一个编辑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我深深感到:莫过于经过自己辛辛苦苦编出来的书没人买,或买得很少;没人看,或看不到。
不可否认,一部书籍是否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关键在于书籍的质量。但是,对于我们编辑来说,抓好稿,出好书是我们时时都在努力去做的,虽然做得很不够。而目前面临的问题,有些并不完全是书籍质量不高所造成的。
读者常常认为一部书的印数多少,是由出版单位决定的,其实不然。按照我国多年来出版发行工作的惯例,出版社编好一本新书时,需要向各地新华书店征订印数,再进行汇总。因此,决定书籍的印数,出版社并没有主动权,而中间渠道就成为决定一本书命运的重要环节。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本书出版后,很快就卖完了,而广大读者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满足,有的打电话,有的写信,有的登门来找。但出版社只“产”不“销”,没有库存,对读者热切的渴望爱莫能助。
例如,目前我国农村在经济改革中,农村读者,特别是新一代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渴求变得日益迫切。我们出版了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水东流》。这本选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后人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我们曾设想,这本书的印数不会太少吧?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发行部门仅要了两万六千册。全国一共有数千个县城,数万个公社,一个公社还轮不到一本。
再如,北京出版社从1980年开始编辑出版的《北京文学创作丛书》,收集了首都部分专业和业余作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套丛书所包括的作家及其作品,大多数具有广泛的影响。因此,一经问世,很快就销售一空,许多读者纷纷给出版社和作家来信,为配备不齐这套丛书而感到遗憾。原因在哪里?这套丛书印数最多的也只有五六万册,大部分只有两三万册,有的甚至不足一万册。
为了把好书真正送到读者手里,我想除了编辑要认真组织好稿,提高书稿质量外,有关出版、发行部门是否也能从中找出一些原因呢?


第7版()
专栏:

一批文艺工作者赴广东深入生活
中国文联继在天津召开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座谈会之后,最近又与农牧渔业部联合组织一批文艺家赴广东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参观访问和深入生活活动。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司徒慧敏、彦涵、草明、李进、唐向青、林扬、刘湘如、姜彬、漠雁、吕厚民等二十人。他们将参观访问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海口市、兴隆华侨农场和榆林港,还将到南海县、通什农垦局、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植物园等单位了解当前农村的深刻变化以及农业生产建设和农民生活情况。 (李木山)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上海杂技团魔术队来京公演
较早在国家剧团进行体制改革试验的上海杂技团魔术队,最近来京公演《魔巾之舞》、《神秘的魔方》等新节目,其中潘连华表演的滑稽节目《球技》和朱文中兄弟的《口技》,曾在华东优秀杂技节目会演中获奖。
(京音)


第7版()
专栏:杂谈

《荀慧生艺事日记》的启示
萧枫
协助荀夫人整理完《荀慧生艺事日记》的第一本,颇有些感触和想法。
我看荀慧生的戏较晚,最早看的是他演的《红娘》,大概是1946年秋天在北平的长安戏院;没赶上他的黄金时期——“白牡丹”时期。解放后,在全国首届戏曲会演时,看了他与尚小云先生合演的《樊江关》。以后,又看过几次他常演的荀派戏,但从没有与荀先生深谈过。回顾在整理、品读他遗留下厚厚几十年日记手稿的那些日日夜夜,心情是很愉快的,得到了艺术享受上的很大满足。我仿佛置身于先生创造的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之中;又宛如围坐炉旁,听这位当代艺术家在娓娓动听地说戏。他的日记写得很朴素、自然、平易,甚而可以说是很“随便”,我完全被它吸引了。
荀派名戏很多,一般说有六大悲剧、六大喜剧。荀先生利用演出之余,每天记一段。在日记里,几乎把所有荀派名剧,从剧情结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刻画,直到具体的表演动作、唱腔的安置,乃至服饰的设计和化装的方法,从表演体会、经验,到一招一式,都作了很细致的记述。这对荀派艺术是可贵的艺术总结,特别是它出自荀派创始人之手,对研究戏剧流派和戏剧史就有很大价值。同样,今天和未来的演员们学戏时,这些具体的一招一式的讲解,对他们将更有实际帮助。在戏剧界,几乎每个成熟的演员都有几出拿手戏,都有几出大概可以留传下去的艺术珍品。如果能把这些拿手戏的创作和表演经验“从头到尾”地记述下来,那该是多大的好事啊!
荀先生从1909年登上戏曲舞台。他的舞台生活跨越半个多世纪,又时值国内外政治、社会大变动的历史年代,所以他的日记丰富多采,包罗万象,可以说反映了近六十年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读来能够增长很多知识。当然,更多的还是京剧方面的历史。作为京剧的四大名旦之一,他数十年来风靡南北舞台,记下了各个时期京剧演员的历史、生活、艺坛掌故、轶事等等。特别是有很多在文字记载上也查不到,连当事人都记不清了的事情,在日记中都可找到准确、具体、生动的记述。去年,当我把童芷苓、傅全香、李玉茹、刘长瑜和厉慧敏、许倩云等拜荀为师的时间和具体情况告诉她们时,她们自己也都记不清了。她们都感到这太珍贵了,立即把它记了下来。如果我们的演员都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记上几笔,这对后人从事艺术史的研究工作,该是多么难得的瑰宝啊!
读《日记》深深佩服荀先生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贵在持恒。他从1925年二十五岁时就开始写艺事日记,直到1968年受到林彪、“四人帮”迫害时止,其中除间断过短期外,数十年如一日,多忙多累,从未间断过。特别是在繁忙、紧张、跋山涉水的巡回演出时,不顾酷暑严寒,完戏卸装后,仍坚持写日记。他用毛笔正楷竖写,字迹整齐清秀,一丝不苟。
荀先生是贫苦农民的儿子,九岁学戏,没上过一天学,他正是在长期刻苦的艺术实践和自学中成为艺术大师的。他的文艺、书法、绘画造诣都很高。数十年坚持写日记,也是他学习提高的一个途径。如果我们的演员们,都能从年轻学艺时起就养成写艺事日记的习惯,那将会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