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延期闭幕
各国外长将继续磋商柬埔寨代表权问题
政委会和经委会开始讨论首脑会议宣言
新华社新德里3月4日电 预定在4日晚结束的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一直开到午夜,仍未能讨论完原定的各项议程。会议决定5日下午继续举行。
柬埔寨代表权问题是这两天会议争论得最激烈的问题,4日上午的会议已宣布结束这一问题的辩论。但是由于成员国已达成谅解,同意柬埔寨代表权问题将不在首脑会议上辩论,因此,外长们仍然需要就此问题进行磋商,谋求一项解决办法。
在今天下午的会议上,代表们同意向首脑会议建议接纳巴哈马、巴巴多斯、哥伦比亚和瓦努阿图为正式成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为观察员,多米尼加共和国为来宾。
在会议期间成立的政治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已分别着手讨论和修改首脑会议宣言草案的政治部分和经济部分的条文。
今天下午,经济委员会听取了77国集团主席法卢克·苏布汗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了关于不结盟国家之间协调行动的计划和77国集团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而提出的加拉加斯行动纲领。
据悉,由于辩论柬埔寨的代表权问题拖延了时间,关于协调局的组成等几项议程都还没有讨论。
新华社新德里3月5日电 不结盟会议政治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今天上午对东道国印度为首脑会议准备的宣言草案继续进行讨论。
政治委员会讨论了科摩罗要求收回至今仍在法国控制下的马约特岛问题,以及印度洋、巴勒斯坦、黎巴嫩和中东局势等问题。
会上决定设立关于印度洋和平区问题的工作小组,由印度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印度洋地区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毛里求斯、阿曼、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等国。南斯拉夫和赞比亚也应邀参加了工作小组。
会议发言人说,政治委员会成立了一个宣言起草小组,探讨了有关修改和补充首脑会议宣言草案政治部分的各种建议,以及国际关系中决定权的民主化问题。
经济委员会讨论了宣言草案中关于世界经济形势部分,以及不结盟运动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作用问题。委员会还探讨了在原料、金融、科学技术、粮食和农业方面进行合作以及为进一步扩大合作建立基础机构等问题。


第6版()
专栏:

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各国首脑陆续到达新德里
新华社新德里3月5日电 参加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国家和政府首脑今天开始陆续乘飞机到达这里。会议将于3月7日正式开幕。
预定今天到达的共有14位总统、6位总理。到达较早的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朴成哲率领的代表团。
3月6日将有38位代表团团长到达,其中有16位总统、7位国王或埃米尔、一位王储和五位总理。
尼加拉瓜总统和秘鲁副总统将在首脑会议开幕日到达。


第6版()
专栏:

新马外长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重申
民柬必须在不结盟运动中占有席位
新华社新德里3月4日电 新加坡外交部长达纳巴兰今天在这里说,在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上参加关于柬埔寨代表权问题辩论的约60个国家中,有30个国家十分明确地表示,必须让民主柬埔寨在不结盟运动中占有席位。
达纳巴兰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新加坡要求对开除一个不结盟成员国或停止其成员国资格的准则和程序进行全面的审查。如果不建立一种准则和程序,那么在哈瓦那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发生的事还会再次发生。他说,所谓哈瓦那会议关于让柬埔寨席位空着的“一致意见”是不存在的。当时根本就不存在一致。
达纳巴兰指出,哈瓦那会议就柬埔寨代表权问题所作出的片面决定是一个危险的先例。他强调说,新加坡和与它持有相同观点的国家这次在新德里所作的努力,是它们使不结盟运动引回到正确轨道的斗争的第一个阶段。“这是一场范围很大的战斗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华社新德里3月5日电 马来西亚外长加扎利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让民主柬埔寨的席位空着,是一种没有任何合法性的粗暴做法。他表示希望新德里不要继承这种污点。
他说,停止一个成员国的成员国资格的程序问题是重要的。如果这一基本问题不能得到澄清,那么一些成员国就会感到惶惶不安。柬埔寨的遭遇也可能落到别的成员国头上。
加扎利要求制订开除一个成员国或停止成员国资格的程序。他说,如果不结盟运动现在决定设立一个委员会制订这种程序,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将感到满意。三国外长今天上午举行了非正式会谈。
他表示希望,在不影响这次不结盟会议进程的情况下,继续就民柬席位问题进行磋商。


第6版()
专栏:

泰国舆论欢迎中国关于解决柬问题的声明
中国五点建议合情合理光明磊落
安莎社认为中国真诚谋求柬埔寨问题的解决
本报曼谷3月5日专电 记者王荣久、杨群报道:中国外交部3月1日发表声明,提出解决柬埔寨问题的5点重要建议后,连日来,泰国的报纸、电视台和有关人士对此发表了不少评论,认为中国提出的5点建议是合情合理、光明磊落的。
泰国外长西提3月3日对记者说,中国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出全部军队,由柬埔寨人民自己决定自己的问题的这一立场是与泰国和东盟国家一致的。中国谴责越南所谓逐年部分撤军是一个骗局的观点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观点也是一致的。越南曾多次说要撤军,但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任何行动。
《中华日报》3月3日发表社论,指出所谓“印支三国最高级会议”,“不过是一场丑剧而已”。越南提出的撤军先决条件,“完全是无中生有,颠倒黑白”,“是最无耻的诡辩,企图逃避它在即将举行的不结盟首脑会议上的被告(角色)。”社论说,“中国提出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建议,是根据一贯的主张和基本立场”,中国的“诚意是无可置疑的”。“中国的建议包括苏联应停止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的行动,正是显示了深切希望柬埔寨问题得到早日公平合理的解决。”
《民族评论报》在社论中指出,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是非常及时的。有的报纸在文章中说,中国的声明“非常明智”。
本报讯 安莎社3月3日发自北京的电讯说,此间分析家们认为,中国3月1日对解决柬埔寨问题发表的5点建议可以说明中国人真诚地希望在越南撤出这个东南亚国家的问题上找到某种办法。
报道说,据这些分析家说,这项建议最关键的是,作为恢复越中谈判的先决条件,越南必须发表声明宣布“无条件地”同意从柬埔寨撤走其全部军队。第二点建议说,苏联必须停止支持“越南侵略”,压河内撤军并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它通过的决议。
报道认为,中国主要关心的是它同越南以及同苏联接壤的边界能够保持安全,“北京正在真诚地谋求悬而未决的问题的解决。”


第6版()
专栏:

澳大利亚大选结束 工党获胜
本报讯 澳大利亚大选已在3月5日结束。据报道,选举结果表明,马尔科姆·弗雷泽总理被工党领袖鲍勃·霍克击败。弗雷泽已承认竞选失败,并辞去自由党领袖职务。
弗雷泽自1975年起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他说他对这次失败负全部责任并向霍克和工党表示祝贺。他希望工党政府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弗雷泽是在3月6日凌晨一点(当地时间)发表如上声明的。
据报道,根据大选的初步结果,工党已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席位,从而取得了执政党地位。
选举结果将于星期日最后揭晓,待各选区投票计算完毕才能获知确切数字。
霍克已在电视上宣布获胜,他说他的政府将是所有澳大利亚人的政府。
霍克现年53岁,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他以前是工会领袖,并于最近被推选为工党领袖。(附图片)
图为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鲍勃·霍克在发表竞选演说。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77国集团主席在不结盟国家经委会上强调
希望不结盟首脑会议采取措施振兴世界经济
新华社新德里3月4日电 77国集团主席法卢克·苏布汗今天在不结盟国家经济委员会上作了关于全球对话和日益恶化的世界经济形势的报告。
他说,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主张之一就是要求举行全球谈判。不结盟运动主张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他在报告中回顾了77国集团为促进全球谈判所作的一系列的努力。他指出所有77国集团和联合国安理会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倡议都未见成效。
他说,“没有能举行全球谈判的主要原因是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拒绝参加对话,特别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拒绝承认全球谈判的经济和政治的迫切性。”
他说,“77国集团为了发动全球谈判,一直采取坚定和灵活的立场。77国集团坚决维护进行协商的原则,同时在促成谅解方面具有灵活性。”
关于世界经济形势,报告认为现在“困扰我们的经济严重衰退已达到空前的危急时刻。”
他说,“世界经济面临连续停滞不前、衰退、萎缩的第四个年头”。
报告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下降,初级商品的价格下跌,以及外债的增长等等情况表明,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掠取了上千亿美元。
他说,“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形势面临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77国集团坚信全球谈判以及它的有效性。”
他表示希望,这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将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振兴世界经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短期和长期需要。


第6版()
专栏:

苏丹社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尼迈里对苏丹中国友好关系发展感到自豪
据新华社喀土穆3月5日电 苏丹社会主义联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昨天晚上在喀土穆友谊厅闭幕。
会后发表的一项公报说,这次会议通过了苏丹社盟主席尼迈里作的关于《1983至1989年的全面政治纲领》的报告和社盟新的基本章程,选举了社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主席。
这次大会还作出了一系列决议。关于苏丹的外交政策,决议说:“苏丹外交政策遵循睦邻友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但反对和抵抗一切危害苏丹安全和稳定的企图和阴谋。”
新华社喀土穆3月4日电 苏丹总统、苏丹社会主义联盟主席加法尔·尼迈里在今晚举行的苏丹社盟全国代表大会上说:“我们对苏丹和中国之间不断发展的友好关系感到自豪。”
尼迈里是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驻苏丹大使宋寒毅向大会宣读中共中央给这次大会的贺电后说这番话的。
尼迈里说:“苏丹和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对不结盟运动及在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犹太复国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等国际问题上观点完全一致。”
尼迈里以大会全体代表的名义感谢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贺。尼迈里还请宋寒毅大使转达他和全体代表对胡耀邦总书记和中国共产党的良好祝愿。


第6版()
专栏:

苏联占领军加紧袭击和轰炸喀布尔郊区等地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4日电 侵略阿富汗的苏联占领军最近加紧袭击和轰炸喀布尔郊区以及巴达赫尚、楠格哈尔和洛加尔省的一些地区。
据阿富汗新闻和文献中心今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苏联军队为了使游击队无法利用喀布尔周围的村庄对喀布尔进行攻击,正在把当地居民赶出自己的家园,企图制造无人区。由于连续不断的轰炸,代赫萨卜兹地区的居民被迫离开家园,到巴基斯坦去避难。有400户人家已到达白沙瓦,有50名老人和儿童在长途跋涉中死去。
本报讯 据来自白沙瓦的消息:苏军正在阿富汗强行拆迁主要公路两侧的村庄并建立军事据点,企图缓和其公路运输遭受袭击的威胁。
在喀布尔、坎大哈及一些北方省份,公路两侧60米以内的村舍均被迁移,数以百计的房屋被拆毁,环绕大城市还建立了军事据点。据点中配备大量轻重武器,其中包括射程达12公里的大炮。
在此之前,苏军已将战略公路两侧的树木灌丛砍伐一空。


第6版()
专栏:

匈副总理接见我政府贸易代表团长
中匈签订1983年度换货和付款协定
新华社布达佩斯3月4日电 匈牙利政府副总理马尔亚伊·约瑟夫今天在这里接见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代表、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陈洁,双方就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进行了友好谈话。马尔亚伊说,双方要更好地相互了解,根据需要与可能,寻找发展合作的新途径。
同一天,匈牙利外贸部部长韦赖什·彼得也接见了陈洁。
新华社布达佩斯3月4日电 中国和匈牙利1983年度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今天下午在这里签字。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代表、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陈洁和匈牙利外贸部副部长、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奥姆布鲁什·亚诺什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据悉,中匈两国今年的贸易额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第6版()
专栏:

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在伦敦开会
新华社伦敦3月4日电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部长奥泰巴今天在这里宣布,石油输出国组织全体成员国石油部长将于7日在伦敦举行会议。
他是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八个成员国在伦敦举行了两天的非正式会谈后对记者说这番话的。
他说,石油部长们已就石油价格和产量问题达成了初步谅解。
据悉,上述八国的石油部长们将在本周末进一步磋商,为7日会议作好准备。(附图片)
3月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8个成员国结束了在伦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非正式会谈。图为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在会谈后答记者问。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波兰公布去年经济情况公报
本报讯 据波兰《人民论坛报》报道,波兰统计总局最近发表了关于1982年波兰社会经济情况公报。
公报指出,“1981年底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加剧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紧张”。由于“战时状态的实施制止了对经济的破坏,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整和生产恢复创造了条件”,因此,“1982年在不少领域形势正在逐步改善”。
1982年工业生产下降规模逐步缩小,公营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下降2%。采掘工业生产增长10%,加工工业生产下降3%。煤炭生产一直处于高水平。钢、化纤、纸张生产也不断上升,发电量比1981年增长2.2%。
农业总产量1982年低于1981年,但谷物收成却高于1981年,其产量为2,120万吨,比1981年增长7.6%。畜牧业产值减少了5.8%。
对外贸易方面1982年的出口额比1981年增长12%,进口额比1981年下降了10.5%。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中,进口值减少了27.4%,出口值增长了0.9%,贸易顺差为1,247亿兹罗提。由于美元汇率的提高,以美元计算的外债“从1982年初的255亿减少到1982年底的248亿”。同苏联东欧等国的贸易仍然存在逆差。
1982年职工名义收入提高63%,而实际工资有所下降。市场供货量减少,但居民基本食品和卫生消费品凭证供应是得到保证的。


第6版()
专栏:

四周斡旋又告流产 哈比卜返回华盛顿
本报大马士革3月5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于昨日结束了在中东长达近4周时间的穿梭活动,奉召返回美国。哈比卜的调解使命,如前几次一样,再度遭受挫折,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美国总统里根对以、黎撤军谈判的“迟缓”,表示“失望”。
据观察家们认为,哈比卜的这次中东使命主要是为了打破以、黎撤军谈判的僵局,弥合双方的分歧,促使有关各方达成一项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的协议。据报道,当哈比卜2月8日来中东时,他带来了新的撤军建议。根据这项建议,外国军队在10周内分阶段全部撤出黎巴嫩,第一阶段的撤军在耶稣复活节前进行。几周来,哈比卜一直在黎、以之间穿梭斡旋,进行所谓“平行的谈判”,但收效甚微。黎、以、美三方每周两次的谈判在实质性的问题上仍未取得进展。黎巴嫩和以色列在关于“安全安排”和“相互关系”两个主要问题上仍然存在根本的分歧。
2月21日美国总统里根在一次讲话中宣称:如果以色列从黎巴嫩撤出它的军队,美国准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证以色列北部的边界安全。里根的这一建议遭到贝京当局冷嘲热讽的拒绝。2月28日,在哈比卜与黎巴嫩总统阿明·杰马耶勒举行了两次会谈之后,黎巴嫩方面提出了一份黎、美共同文件。该文件包括了黎巴嫩政府在关于撤军谈判几个主要问题上的立场和建议。但当哈比卜向以色列转达这一共同文件时,又遭到以色列外长沙米尔蛮横无理的拒绝。在随后举行的黎、以、美三方第19次撤军谈判会议上,以色列态度更趋强硬。会后,黎巴嫩代表团发言人指出,在关于“安全安排”和“相互关系”问题上,以色列的立场是“不妥协的”。以色列继续要求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观察哨”,开放边界和人员、货物的自由流动。所有这一切表明以色列仍坚持不撤军的顽固立场,妄图迫使黎巴嫩政府接受其丧权辱国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消息灵通人士认为,“除非确信黎、以谈判会取得真正的进展,哈比卜将中止在黎、以间的穿梭外交。”
人们认为,美国政府召回哈比卜,表明他的这次中东使命再一次宣告流产。


第6版()
专栏:新闻分析

石油跌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陈特安
英国、挪威和尼日利亚2月中旬相继宣布轻原油降价一举,在世界上引起强烈的反响。舆论认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有可能触发一场大规模的“油价战”。石油输出国组织8个国家的石油部长3月3、4日两天在伦敦进行非正式磋商,为下星期一召开的该组织所有13个成员国会议讨论油价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都希望避免“油价战”,而且各方也都在为稳定国际石油价格、维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团结而努力。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说:“我们不会参加油价战,而要想法制止产油国之间的这种趋向”。刚宣布降价的尼日利亚也表示,它削价也是出于无奈,希望石油输出国组织尽快达成一致意见。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墨西哥也竭力主张稳定油价,并推迟了降低油价的决定。
素称“工业血液”的石油,仍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一种能源,它的情况如何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观察家们认为,这次石油价格下降的含义,主要不在价格本身,而在于由此带来的影响。
石油跌价对世界经济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人们众说纷纭,估价不一。普遍的看法是,石油跌价对世界经济有利有弊。
对处于衰退中的西方经济来说,西方舆论认为,石油跌价预计会给它“注入新的活力”。美国政府官员和经济界人士几乎都把石油跌价当作有“广泛的积极”含义的“喜讯”来欢迎。财长里甘说,随着油价下降,所有物价都会下跌,包括美国的利率也会下降,从而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处境和减少失业。纽约摩根保证信托公司的经济学家们计算,如果油价每桶下降5美元,美国一年就可节省270亿美元,从而会使美国的贸易赤字减少80亿美元。对于一半左右的石油消费靠进口的西欧共同体国家来说,油价下跌可以减少它们的经常性收支赤字。如果每桶油跌价5美元,那么今年它进口石油的费用就可节省106亿美元。同时,油价下跌还可以使它降低工业成本,增加出口竞争能力,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利率的下降,鼓励消费和增加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回升。对于宣布北海石油降价9%的英国,油价下跌意味着1983—1984财政年度的财政收入会下降约7.5亿英镑。但它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北海石油降价有利于英国工业成本的降低和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当然,西方国家对石油跌价也有担心的一面。拥有巨额石油美元的第三世界产油国是西方银行的重要存户和重要的商品市场。阿拉伯联盟中的7个主要产油国,1980年从共同体进口额高达370亿美元。油价下跌势必使它们减少存款、压缩进口,甚至从西方银行提取存款,回笼资金以应国内财政之需,这是西方国家所不能等闲视之的。
石油跌价对进口石油的第三世界国家也是有好处的,如巴西、阿根廷、印度等国的国际收支都会大大改善。但对第三世界产油国来说则很不利,首先是会直接给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带来财政困难。198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收支盈余达1,120亿美元。但从1982年开始却出现了它成立二十二年来的第一次经常性收支逆差。如果油价每桶下跌4美元,预计今年将出现226亿美元的逆差。油价下跌还会使一些依赖石油收入而又债台高筑的第三世界国家更难偿还债务。这势必使国际债务危机更加恶化,加剧国际金融体系的动乱,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而使整个西方经济陷于更加困难的境地。无怪美国能源专家斯特弗斯惊呼:“现在我们发现,如果有什么情况会破坏世界经济的话,那就是石油价格下降”。
据美国能源部估计,资本主义世界今年每日石油供应量是4,460万桶,每日石油需求量则是4,500万桶。可见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还是基本平衡的,而且国际石油储备也已开始出现减少的状况。同时,西方石油公司对油价暴跌可能引起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剧烈动荡也不能不有所顾忌。由此看来,石油价格的下跌虽然已是既成事实,但暂时还不至于出现竞相大幅度暴跌的局面。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莫桑比克总统访问民主德国
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三月三日至四日应邀对民主德国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结束时发表的新闻公报赞扬了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萨莫拉已于四日离开柏林,前往新德里出席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美国航天飞机推迟首航
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承担今年的主要飞行任务,原定一月二十日首航,但从去年十二月以来,连续发现它的三台主发动机燃料泄漏,四次被迫推迟。三月一日,美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为了更换三个发动机上有裂缝的管道,要花去一、两个星期。一位发言人估计,发射时间可能推迟到三月二十九日。
意第一艘航空母舰将于六月下水
意大利“加里波的”号直升飞机航空母舰将于今年六月在意大利东北部的蒙法尔科内下水,并将于一九八五年编入意海军舰队,这是意大利第一艘航空母舰。
巴西戈亚斯州教师坚持罢教
巴西戈亚斯州公立学校教师的罢教目前已波及该州九十八个城镇,参加罢教的教职员工已增加到三万二千人。罢教是从二月二十日开始的,教师们要求支付拖欠他们的工资。罢教影响了全州八十万学生的学习。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