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党中央决定重新发表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向雷锋学习的题词
据新华社北京三月四日电 三月五日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二十周年。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发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同志关于学习雷锋题词的手迹。(附图片)
(本栏照片为新华社发)


第1版()
专栏:

青少年学雷锋先进代表座谈当代青年向雷锋学什么?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攀登科学文化高峰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曲建崇、何平)八十年代的青年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什么?出席今天全国青少年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们认为,学习雷锋,不但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还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科学文化、掌握为人民服务本领的“钉子精神”,这是时代向青年一代提出的新的要求。
来自工厂、农村、学校、部队、服务行业、科技战线以及汉、回、蒙古、藏、壮、维吾尔、傈僳等不同民族的学雷锋大军的光荣排头兵共50名代表聚会在一起,汇报他们学雷锋的丰硕成果,交流学雷锋的经验和体会。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王兆国主持了座谈会。他说,二十年来,雷锋精神在全国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人们,使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雷锋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升华,凝聚了新的结晶。雷锋精神已经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发展成为无数先进人物先进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代表有:“当代保尔”、模范共青团员张海迪,八十年代的活雷锋朱伯儒,雷锋班班长王显荣,“共青团号”公共汽车售票员梁玲,为抢救国家财产被烈火严重烧伤的大学生王喜臣,被誉为“吕梁山下拥军花”的少先队员代表吴文英,科技战线的劳动模范孙先锋,雷锋家乡的代表、雷锋公社雷锋大队团支部书记刘红,七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汉族五保户老人的蒙族女社员拉给,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殡葬工人周昌贵,为保卫国家财产与歹徒英勇搏斗的女青年朱利华,致富不忘国家和集体的青年农民万名岐和带领青年进行共产主义义务劳动的广州金花街团总支书记冯海添。
许多代表在发言中深有体会地说,如果说自己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与雷锋精神对自己的启蒙、教育和鼓舞分不开的。雷锋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也将永远是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楷模。
代表们说,由于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时代又向我们青年一代提出了较之雷锋时代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但要学习雷锋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崇高思想品德,而且要学习他刻苦钻研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钉子精神,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雷锋那样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和力量。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说,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做共产主义者,应该成为当代青年最响亮的口号和实际行动。


第1版()
专栏:

首都社会科学界人士和经济工作者隆重集会
纪念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慰问孙冶方同志亲属
许多地方的干部和群众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悼念
本报讯 记者艾丰报道:昨天,人们按照孙冶方同志临终前的遗愿,没有用眼泪和花圈悼念他;首都600多位社会科学界和经济界人士用研究他的理论观点和赞颂他的高贵品格,来纪念这位十天前才故去的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了孙冶方同志纪念会。会场未披黑纱,不响哀乐。鲜红的会标下,翠绿的常青树丛中,遗像上目光炯炯的孙冶方同志,仿佛把微笑投向与会的每一个同志。
党和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宋任穷、许德珩,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周培源、钱昌照,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荣高棠以及孙冶方同志夫人洪克平同志出席了纪念会。邓力群同志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梅益首先介绍了孙冶方同志的革命经历和学术贡献。
作为一个理论家,孙冶方被人称为“不怕下地狱的人”。1963年底当康生、陈伯达要对他下手时,有人劝他风声紧要小心点,他回答说:“风声是什么?我不是研究气象学的!”1975年4月,他被监禁七年后出狱的时候,立即宣布:“我一不改志,二不改行,三不改变自己观点!”梅益同志特别指出,打倒“四人帮”后,孙冶方同志积极地参加了理论战线上的拨乱反正的斗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尤其是1979年9月动手术后,他同疾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仍然用全副精力关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继续进行创造性的经济理论研究工作,三年多来除撰写和整理《社会主义经济论》等三本著作外,还动手写了23篇经济论文。在他的文章中,对党在新时期经济方针的确定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见解。孙冶方同志以自己卓越的研究成果,推进了我国经济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1年就和孙冶方同志相识的钱俊瑞同志在发言中说,我再也不用眼泪,而要用我的心血和脑汁来纪念我这位非常敬爱的在人世间共同战斗五十二年的老战友。他犹如一株劲松,挺立在万仞山巅。孙冶方骨头最硬,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称孙冶方同志为“我的前辈,我的老师”。他说,孙冶方同志既是坚持真理的模范,又是遵守党的纪律的模范。他受过那么多的不公正的、错误的对待,但他对党从无任何怨言,仍以赤子之心,忠诚于党的事业。他提出主要从三个方面学习孙冶方同志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第一,他的高度的原则性,在理论研究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第二,他的良好的学风。他是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三,他坚强的党性。
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同志回忆了孙冶方同志的最后岁月和他留下遗言时的情景。孙冶方同志在遗言中写有这样几句话:“我死后,……不反对经济所的老同事,对我的经济观点,举行一次评论会或批评会。对于大家认为正确的观点,希望广为宣传,但同时对于那些片面的、以至错误的观点,也希望不客气地加以批判,以免贻误社会。”于光远同志说,他在病情恶化,嘴里吐出带血的粘液讲话已很困难的时候,还在询问家属,他的遗言交出了没有。这是他最后一次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学者对党、对社会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责任感,更使我们十分感动。今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准备召开孙冶方经济思想座谈会。在会上发言的同志表示,要为实现孙冶方同志的遗言而努力。
宋任穷同志最后作了即席发言。他说,孙冶方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对他的经济理论进行认真的讨论和研究,用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这将是我们对孙冶方同志的最好纪念。
薛暮桥、钱俊瑞同志还宣布,一些孙冶方同志的生前友好发起成立“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会”。
纪念会上,尽管人们用理智极力控制着内心感 情的波澜,一些人的眼里还是涌出了泪水。
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李光茹、周长年)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许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对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之情。
3月1日孙冶方同志遗体火化前,习仲勋、王震、乌兰夫、杨尚昆、宋任穷、胡乔木、姚依林、邓力群、谷牧、乔石、许德珩、张劲夫,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陆定一、胡愈之、周培源、钱昌照等,先后来到北京医院,向孙冶方同志的夫人洪克平同志等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很多与孙冶方长期并肩战斗过的同志更是哀思依依。正在厦门参加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资本论》学术讨论会的全体代表发来唁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到了孙冶方同志故乡无锡县玉祁公社和他小学时的母校,以及各地经济学术团体、统计部门、银行、大学、报社和社会各界人士发来的两百多封唁电、唁函。
“刚毅温文久病身,全抛心力为求真。春蚕到死丝方尽,启发新生一代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昌照悼孙冶方的诗,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之情。(附图片)
首都社会科学界人士和经济工作者六百多人隆重集会,纪念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 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社论

再接再厉夺取农业新丰收
春临大地,新的农业年度开始了!亿万农民满怀信心,投入夺取今年农业新丰收的战斗。
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十分喜人。去年全国粮、棉、油、糖、烤烟、茶叶、猪牛羊肉等主要农牧产品的产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比1978年增长26%,增长速度之快,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去年农业的全面大丰收,进一步解放了我们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看到,我国农业的潜力确实还很大,真正是方兴未艾。我们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农业丰收的经验,抓政策,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责任制;抓科学技术,开展农业科技活动。从春耕、春播一开始,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促使农村经济更加欣欣向荣。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二大精神的头一年,是执行“六五”计划的第三年。夺取今年农业的新丰收,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促进各条战线改革的顺利进行,关系十分重大。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使我们完全有信心继续把农业搞上去。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还存在着生产资料短缺、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少数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科学教育比较落后等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目前出现的北方冬暖雨雪偏少和南方冬寒雨雪偏多的反常气候,对越冬作物生长不利。因此,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能稍有松懈,应当更加振奋精神,兢兢业业,立足于抗灾夺丰收。
“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六五”期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要达到7,200亿斤;争取到本世纪末粮食基本过关。这个任务相当艰巨。今年,我们要继续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首先要稳定粮田面积。要鼓励老商品粮基地继续发展粮食生产,并开辟和建立新的商品粮基地。要重视发展粮食专业户,并在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供应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待,鼓励他们对耕地进行投资,实行集约经营。同时,要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农业要“翻番”,农民要尽快富裕起来,主要靠多种经营。重点要抓两条:一是养殖业,二是林果业。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责任制的推行,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正在改变。要及时地把剩余劳力投入到各项专业生产中去,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创造财富。 
全国的中低产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改造中低产田,可以大大发掘增产潜力。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抓好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和大地植被,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逐步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需要大量的投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要重视扩大劳动积累,也要注意加强对农业的投资,千万不要因为这几年的丰收而放松对农业的经济支持。
继续进行农业技术改造,是夺取今年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我国农民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村也有丰富的品种资源。近几年,传统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有了许多重大突破,有些项目在国际上取得了领先地位。问题是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很差,约有三分之二没有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是一个重大的损失。必须下决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今年要加快改革农村科技体制,建立和健全以县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巩固和发展农村各种类型的科技联产承包制、科技专业户、技术专业服务公司等等;广泛推广良种、复合肥料、地膜覆盖、植物保护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
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有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密切协作配合。工业部门多年来帮助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作出了出色成绩。今年一方面要继续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加工机械、化肥、农药、柴油、农用薄膜等生产资料,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新的工业门类,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改进加工工艺,增加吸收农副产品的能力。目前出现的某些农副产品积压、限购现象,工业上的加工、贮运能力不相适应是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轻纺工业和食品工业方面尤为突出。我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扩大农副产品的出路。
春耕生产即将展开,各级领导同志要走到生产第一线去,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各省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试点。一定要作出适当安排,在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分工合作,既要抓好改革,又要抓紧生产,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再接再厉,夺取今年农业新丰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