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述评

评越南的几个惯伎
新华社记者 黎 明
东盟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外长第四次会议刚刚结束,越南就对东盟国家进行无端攻击,说东盟“抱住陈旧的完全错误立场不放”,“充当了北京的喇叭筒”。它还把因“区域对话”遭到冷遇而产生的恼怒倾泄在中国身上,攻击中国“反对柬埔寨人民的复苏”,等等。
尽管这些攻击和诽谤都是人们听腻了的陈词滥调。然而,从中倒可看出越南近几年来的一些惯用手法。
第一,无论什么会议,只要是谴责越南侵柬、要求越南撤军的,越南就冠以“中国喇叭筒”的帽子,斥之为受中国的“操纵”,“充当中国的工具”。但是,尽管如此,越南仍然逃脱不了在国际会议上受审的地位。这次东盟外长会议在柬埔寨问题上所持的正义立场是东盟五个独立和主权国家的外长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自主决断。越南的这一攻击是对东盟国家主权的亵渎。这再一次暴露了它的不可告人的用心,那就是用“中国喇叭筒”的大帽子来威吓敢于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堵住别人的嘴,逃避对它侵柬罪行的谴责。
第二,谁要是提越南从柬撤军,越南就以“反对柬埔寨人民复苏”来反击。多年来,越南把自己视为柬埔寨人民的“救星”,似乎是河内侵略军给柬人民带来“自由”和“新生”。然而,无可辩驳的事实是:越南在柬的侵占彻底破坏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数以十万计的柬埔寨人沦为难民,柬埔寨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被越南糟踏殆尽。难道这些就是所谓柬埔寨人民的“新生”吗?
在越南散布这些歪曲事实论调的同时,国际上竟有人说越南对柬埔寨现在和将来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言论不仅同刚刚发表的第四次东盟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外长会议的联合声明相矛盾,也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和联大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决议的。所谓“十分重要的作用”只不过是用以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幌子。这同过去殖民主义者打着“保护国”的旗号奴役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又有什么两样呢?
第三,千方百计用“区域性对话”来抵销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和联大有关决议。这是越南近两年来外交活动的中心。最初,它提出“区域性会谈”,后又提出“关于东南亚的国际会议”,接着,又提出排除韩桑林在外的越、老与东盟五国之间的会谈,最近又提出越、老与东盟中的不结盟国家新、马、印尼会谈。越南提出的建议可谓不少,但没有一条是触及撤军这一本质问题的。在20万越军驻扎在柬埔寨的前提下,同越南“会谈”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柬埔寨问题的要害是越军的侵占,要想真正解决柬埔寨问题,
就必须撤出越南军队,让柬埔寨人民行使自决权,这不仅是解决柬埔寨问题唯一正确办法,也是衡量越南各种建议是否真有诚意的一个尺度。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又炮击叙军在贝卡的阵地
叙总理揭露以色列可能入侵叙利亚
瓦赞说黎巴嫩不拟在撤军谈判中作更多让步
新华社贝鲁特3月28日电 据黎巴嫩电视台广播,以色列军队今天清晨在两个小时内连续两次炮轰贝卡谷地西部的叙利亚军队的阵地。
据发自贝卡的报道说,以色列和叙利亚军队都加强了各自的阵地,以色列军队近日来还进行了实弹演习,军用飞机在贝卡谷地上空飞行。叙以军队在贝卡地区的分界线上双方大炮不时互相射击。
新华社大马士革3月29日电 据大马士革电台广播,叙利亚总理卡西姆今天说,以色列对叙利亚的侵略是可能的,“叙利亚准备对付这种侵略”。
卡西姆是在叙利亚内阁会议上讲这番话的。他在谈到以色列对叙利亚日益增强的威胁时说,这种威胁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近,由于以色列坚持要在黎巴嫩南部实行联合巡逻,致使黎、以、美三方撤军谈判停步不前。叙利亚和以色列又在黎巴嫩贝卡谷地加紧了各自的军事部署。此间观察家认为,随着天气转暖,叙利亚、以色列军队再次在贝卡地区发生冲突的危险性在增大。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贝鲁特消息:黎巴嫩总理瓦赞昨天宣布,黎巴嫩在同以色列的撤军谈判中不准备作出更多的让步。
据黎巴嫩通讯社报道,瓦赞总理同美国总统特使哈比卜会谈后对记者说:“我们已做到黎巴嫩可以作出让步的限度,我们决不能超过这一限度”。
他说,哈比卜这次来黎巴嫩,“没给我们带来什么新东西”,但是,黎巴嫩并没有对问题获得解决失去希望。
据黎巴嫩官方人士透露,要达成撤军协议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障碍,其中包括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傀儡部队哈达德民兵的前途问题。以色列坚持要哈达德民兵作为一支部队控制南部地区,以此作为安全安排的一部分;而黎巴嫩认为,至少要有一部分哈达德民兵并入黎巴嫩政府军,而不能作为一支独立部队,置于哈达德的领导下控制黎巴嫩南部。
哈比卜自21日再次返回中东后,这是第三次来贝鲁特进行穿梭。他还同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和前总理萨拉姆分别举行了会谈。会谈后,萨拉姆对记者说:“事情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们不能达成协议……我们就不能无休止地继续进行谈判”。


第6版()
专栏:

抗议以色列当局制造学生中毒事件
约旦河西岸居民同以色列军警激烈冲突
本报大马士革3月30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周国铭报道:自上周以来,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杰宁地区连续发生多起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截至昨天,已有500多名学生中毒被送进医院。巴勒斯坦居民的抗议活动已从杰宁扩展到了约旦河西岸其他地区。
中毒事件发生后,以色列当局立即派军队关闭和封锁学校,并宣称已组成一个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但以色列军事当局对事件真相讳莫如深,拒绝向外界提供任何细节。调查委员会甚至宣称“在病人中间没有证明是中毒的任何迹象”。然而谎言掩盖不了事实。一位名叫扎哈的女生说:3月27日清晨,她闻到一股滴滴涕的气味不久,她的双眼就模糊,开始恶心呕吐。据一位医生说:“实验室的化验证明,这种气体类似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来反对盟国时放的毒气。”以色列地方当局也不得不承认,有人在教室的窗帘上撒了化学毒品。在一所学校的窗台上发现有一种奇怪的黄色的粉末。杰宁市市长揭露说:“这是定居点的犹太移民毒害了这些学生,是他们最近以来一直侵犯阿拉伯居民的恐怖活动的一部分。”
28日,纳布卢斯、拉马拉和哈利勒等城市的巴勒斯坦居民群情激愤,举行大规模示威。他们向以色列军车投掷石块,焚烧汽车,与前来镇压的以色列军警发生流血冲突。在纳布卢斯,有一名示威者和两名以色列士兵受伤。
中毒事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28日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制造学生中毒事件,要求联合国派调查组调查中毒事件的原因。驻突尼斯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强烈指责以色列必须对中毒事件负责。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卡利比指责以色列使用化学毒气是为了阻止学生在纪念巴勒斯坦日时可能举行的示威。伊斯兰世界联盟秘书长穆罕默德·阿里说:这已成为以色列在阿拉伯被占领区所犯的灭绝人性的罪恶行径的一部分。


第6版()
专栏:

苏联议会代表团结束对叙利亚访问
新华社大马士革3月28日电 据大马士革电台广播,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捷米尔别克·科绍耶夫为首的苏联议会代表团结束对叙利亚的一周访问,今天离开这里。苏联代表团在访问期间同叙利亚人民议会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并受到阿萨德总统的接见。
科绍耶夫对记者说,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公正和平应该以阿拉伯非斯首脑会议的决议和苏联提出的召开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的建议为基础。他说,苏联坚决支持叙利亚反对以色列的扩张政策。


第6版()
专栏:

英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陈慕华
陈慕华举行答谢宴会招待英国人士
新华社伦敦3月30日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今天上午在唐宁街十号首相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宾主就进一步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和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会见是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
撒切尔夫人重申,英国珍视对中国的友谊,并将积极增进两国的合作,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陈慕华表示对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感到高兴,并且相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英两国的经济、贸易和友好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
会见时在座的有中国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梁畊。
新华社伦敦3月29日电 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今晚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举行答谢宴会,招待英国政府官员和工商企业界人士。
宴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陈慕华在宴会上祝酒时说:“在过去几天里,我同英国政府官员以及工商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并参观了一些工厂企业和港口设施,使我们对英国工业的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这次访问,我们看到了英国经济界对于发展中英两国之间经济技术合作的良好愿望。我相信,我们双方就扩大中英经济合作与贸易的可能性所进行的探讨,将导致将来在经济合作与贸易中的具体成果。”
英国工业大臣詹金在讲话时指出,陈部长的这次访问为今后中英经济贸易合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英国贸易大臣科克菲尔德勋爵、英国能源大臣奈杰尔·劳森、中英贸易协会主席纳尔逊勋爵和48家集团副主席杰克·佩里等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出席了今晚的宴会。(附图片)
撒切尔夫人会见陈慕华,宾主热烈握手。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民柬电台批评谢松在河内的言论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就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在河内的言论发表评论指出,如果法国政府真正希望柬埔寨恢复和平、独立和中立,东南亚地区恢复安全和稳定,那么,就应该停止向越南提供一切援助,并向越南施加压力,迫使它按照联大有关决议从柬埔寨无条件地全部撤军。
评论说,谢松27日在河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关于法国不希望由于越南军队撤出柬埔寨而导致民柬重新掌权的言论,不仅违反联大决议、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准则,而且有损于法国人民的声誉。


第6版()
专栏:

海湾国家希望同埃及复交
新华社科威特3月29日电 海湾国家领导人和舆论最近发表讲话和文章,表示希望早日同埃及恢复和发展友好关系。
卡塔尔、科威特、伊拉克和约旦等国领导人不久前在新德里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会晤,商讨了恢复关系问题,受到海湾舆论的热烈赞扬。
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指出,把埃及孤立于阿拉伯队伍之外,只会使阿拉伯遭受损失,使以色列得到好处。科威特外交部的一位官员也说,埃及是一个有4,500万人口的重要国家,必须使它回到阿拉伯的怀抱。
沙特王储阿卜杜拉最近对科威特一家报纸说:“如果阿拉伯国家向埃及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就不可能同它恢复外交关系。”
科威特《舆论报》呼吁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为了阿拉伯民族的利益、目标和共同的命运,向埃及伸出手来”。这家报纸还要求海湾阿拉伯国家带头同埃及复交,因为“开罗是他们的天然的和唯一的支持者”。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报纸《黎明报》也呼吁阿拉伯国家不要对同埃及复交提出先决条件。


第6版()
专栏:

谢松在伊斯兰堡谴责苏联占领阿富汗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29日电 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今天在这里谴责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
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无论如何,苏联占领阿富汗都不能被认为是正当的。他说:“一切努力都应该为了结束对阿富汗的不能接受的占领。”
谢松还说:“我们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和他的私人助手的努力,能找到使苏联军队撤出的解决办法。”
他赞扬了巴基斯坦政府安置阿富汗难民的工作。他说:“如果数百万阿富汗难民得不到足够的安身之处,阿富汗人的苦难将更加深重。”
他认为:不久前在新德里举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所通过的经济宣言,“给人以深刻印象”。他说:“我们有义务考虑和重视这一宣言中的每一项建议。”
谢松是28日由河内途经新德里到达伊斯兰堡的。
齐亚·哈克总统29日晚会见了谢松。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秘书长结束对苏联访问
新华社莫斯科3月28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佩·德奎利亚尔昨日抵达莫斯科开始对苏联进行访问。
德奎利亚尔今天在会见苏联联合国协会的代表时指出,“尽管联合国宪章多次提到裁军,但在联合国成立以来的年代里,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取得进展”。
德奎利亚尔还说,他是应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的邀请来苏联访问的。他将同苏方讨论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裁军问题。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他还将和苏联领导人讨论阿富汗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3月29日电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结束了对苏联的三天访问,于今晚离开莫斯科。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在离开莫斯科前,今天在苏联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在苏联访问期间,同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和葛罗米柯就阿富汗问题和其他广泛的国际问题举行了“坦率的”会谈。
他在回答记者们的问题时说,“我认为苏联支持我为解决阿富汗问题所作的努力。”但是,“如果我说安德罗波夫先生明天就会把军队撤出阿富汗,我想你不会那么天真。”


第6版()
专栏: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签定两国联合协定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的黎波里消息:据利比亚民众国通讯社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28日说,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已经签定一项关于两国实行联合的协定,并且指出,这是向实现利、阿两国合并迈出的一步。
卡扎菲是在托布鲁克举行的庆祝最后一批英国军队撤出利比亚十三周年的集会上发表这一讲话的。他说,这项协定是在利比亚第二号人物贾卢德最近访问阿尔及利亚期间,应阿尔及利亚的要求而签订的。
他强烈谴责美国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和对利比亚的威胁。
他说:“利比亚革命和伊朗革命是对美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是强大的伊斯兰革命高潮的开始,这个革命高潮将摧毁美国的利益。”
他在谈到中东问题时说:“即使巴勒斯坦人承认所谓的以色列,或者以色列人承认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我们也决不承认一个侵略的种族主义国家的存在。”


第6版()
专栏:

苏联打算修建通往喀布尔的铁路
本报讯 据伦敦《国际铁道杂志》报道,苏联正计划在阿富汗修建第一条铁路,并将其与苏联的铁路网连结起来。该报认为,苏联计划修建这条铁路的目的,在于解决苏联占领阿富汗后出现的后勤供应等问题。
报道说,苏联和阿富汗当局在过去两个月里签订了一项协议,规定通向喀布尔的这条铁路将按类似苏联的铁路体系修建,轨距为1,520毫米。该杂志主编理查德·霍普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计划修建的阿富汗铁路的类型将决定该国的发展方向。
这家专门报道铁道问题的杂志还说,苏联去年在苏阿交界处的阿姆河上建成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桥。这使得苏军及其装备头一次能由铁路直接运入阿富汗领土。现在计划修建的铁路的第一期工程长250公里,将通到喀布尔以北150公里的战略要地普勒胡姆里。以后还将把铁路延长到喀布尔。
该杂志认为,“建成直达喀布尔的铁路将大大减轻为在阿富汗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需解决的后勤供应问题”。


第6版()
专栏:

友谊·合作·学习
中国新闻代表团
1月的埃及正处于凉季,又赶上几次埃及多年罕见的阴雨,凉意是浓的。可是埃及朋友们对中国新闻代表团的热情款待,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情,早把那一点儿寒意赶走了。
到达开罗的当天,我们就同埃及新闻工作者工会的人士欢聚到午夜。到中国访问过的埃及新闻界老朋友找到了叙旧的机会,新结识的朋友对中国近年的变化更是感兴趣,人们问长问短,好多人表示愿意到中国亲眼看一看,也希望中国同行多去埃及访问。
埃及副总理兼外长阿里、农业部长瓦利、经济兼外贸部长赛义德、国民议会议长塔列布、协商会议主席哈基姆都分别接见了代表团。埃及的地方官员对我们也极为友好。我们访问地中海畔的阿里什市时,正好天阴下雨,工作繁忙的西奈北方省省长挤出时间,夜晚在他的办公室里同我们谈了西奈收复后的情况。
使我们难忘的还有那些天真活泼的埃及小学生。在开罗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里,一群由教师带领的孩子向我们招手致意。有的拿出本子要我们签名留念,有的要我们教说中国话“你好”,还有的从口袋中掏出花生要我们吃。
埃及议长塔列布在接见代表团时说得非常真挚:“埃及永远记住中国的立场,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没有野心,这与超级大国不同。这是埃及的舆论,你们可以到街头去听听。”确实,我们在访问中多次听到埃及朋友回忆周恩来总理几次访问埃及的情景,谈论埃及在同霸权主义和侵略者的斗争中得到中国一贯的同情与支持。埃及朋友认为赵紫阳总理最近对埃及的访问,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经济是埃及政府非常重要的任务。埃及官员希望中埃两国能加强经济上的合作。农业部长瓦利充满信心地向我们介绍埃及今后几年发展农业的设想和计划,同时向我们论述两国在农业方面进行合作的广阔前景。瓦利部长说:现在中国在埃及办的农业项目有养鸭和淡水养鱼两项,成绩很大,但只在一个省的范围,希望推广到一切可以养鱼养鸭的省去;埃及还有一种生长期短、一年两熟的中国良种水稻,可是也不普遍。他希望两国能在水稻栽培方面进行合作,使埃及26个省中能有七八个省种上中国良种水稻。瓦利部长从桌上拿起一束秆部粗硬的小麦说,它是埃及的新品种,耐高温,可以在摄氏30度到35度、甚至40度的气温条件下种植,他准备不久访华时把这束小麦带给中国供作试验之用。
农业是中埃两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深信它有着广阔的前途。埃及政府的各经济部门都有自己的发展计划,按照政府的方针,去建设自己的国家。经济兼外贸部长赛义德说,埃及非常愿意利用各种可能,加强同中国的经济往来。
埃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
位于开罗和伊斯梅利亚之间的萨里哈拉农场,占地达5.6万费丹(每费丹约合我国6.2亩),是一个改造沙漠的成功典型,曾多次受到穆巴拉克总统的表扬。这里干黄的沙地上,出现了排列整齐的小果树和西红柿株,树根旁铺着软塑料制的滴灌系统。从尼罗河引来的流水正在一滴一滴地滋润着沙地上的新生命。另一种喷灌系统是用电作为动力并能自动控制的。这里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豌豆地里,碧绿的蔓上已经结荚。
据农场的工程师说:“这个农场除了种植蔬菜、果木等高价值农作物外,还种植小麦、土豆、花生等等;另外还饲养了6,000头奶牛,1万头肉牛,大批的鸡,每年可产蛋4,500万个;农场还办起了加工厂;而全场职工只有2,000名。这个农场投资高,可是收入也不小。据介绍三年之内就可全部收回投资。
苏伊士运河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效率的。运河总管理局设在伊斯梅利亚,它有1.4万名经过严格职业训练的职工。一年前,它装置了电子导航设备,进一步保证了每天约60艘船只安全通过这条172公里长的运河,也使埃及每天平均得到3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从导航室里的荧光屏上可以看到从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亚这段运河上所有船只的活动景象。导航室的工作人员全是埃及人,昼夜24小时值班,一年来没有出过事故。埃及朋友为苏伊士运河的管理工作达到世界水平而感到自豪,并且认为它说明第三世界的管理能力并不比西方差。
距离苏伊士城17公里的运河隧道的管理也是先进的。苏伊士运河把亚非两个大陆分割开来,这个长达1,400米的运河隧道又在运河河床下面7米的地方把两个大陆连接了起来。只要一个人工作的控制室中,22个荧光屏分段监视着隧道中的交通情况,还有许多仪表分别记录着隧道内温度、湿度、通风、空气成份的变化。隧道内设有消防、为儿童服务等各种设施,还装有100多部电话,供检查设备和发生意外时之用。管理站的工程师说,隧道中的某些设备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有待改进,表现了对待工作的科学态度。
埃及利用古迹为旅游事业服务,也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开罗附近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的神庙和古墓,阿斯旺低坝湖中的古庙遗址,……可以说从尼罗河口上溯,沿岸几乎到处都有古迹,到处都可供游览。开罗金字塔和卢克索神殿的声光表演,增加了这些古迹的神秘庄严感。现在,旅游业每年为埃及增加6亿美元外汇收入。埃及在旅游方面投资继续被列为重点,到1981年底已批准兴建116个项目,计划从国内外筹集资金9.2亿埃镑,投资数量之大仅次于化学工业而居于第二位。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周恩来总理生前经常用这句话勉励访问外国的人注意学习外国的先进东西。可惜,我们在埃及只是走马看花。上面这一小束芳草又怎能代表埃及大花园中的各种鲜花呢!(附图片)
在埃及伊斯梅利亚渔场帮助工作的中国专家和埃及工人,对捕到的亲鱼编号,称体重,加强科学管理。
新华社记者 于小平摄


第6版()
专栏:

3月29日,36名巴勒斯坦女学生,由于中毒被送进纳布卢斯市的医院治疗。这次中毒事件于上周末发生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的杰宁地区,中毒人数达500多人。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