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放开手脚多养奶牛
本报评论员
充分利用草原、草山、草坡和农作物副产品养牛,特别是多养奶牛,可以提高城乡人民的营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业。
黑龙江奶牛饲养业能够迅速发展,关键在放开手脚,打破牛奶生产由国营包办的局面,实行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齐齐哈尔市组织了奶牛合作联社,实行奶牛个人所有、分散经营、收入归己、统一管理,他们供应的鲜奶达全市商品奶的35%以上。陕西等省发展奶山羊,走的也是这条路子。这样做,投资少,周转快,易饲养,省劳力,可以广泛利用各种青饲料。
黑龙江省的经验说明,解决大城市群众吃奶紧张问题,办法是有的,就是将城市近郊养奶牛和广大农村养奶牛结合起来。有的大城市牛奶供应越来越紧张,就是因为上述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根据我国粮食、资金等条件,不可能走用大量粮食喂牛以获取高额产量的路子,也不能靠单一经济形式加快奶牛的发展速度。我们的优势是人多,要把发展奶牛的基点放在八亿农民身上。广大农民有了养牛的积极性,国家又及时从牛源、饲料、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以扶持,就会促进养牛业的大发展。那时,就象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样,源源不断的牛奶,就会汇流到城市,汇流到食品加工部门,城乡人民就可得到充足的鲜奶和奶制品。


第2版()
专栏:

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 以户养为主
黑龙江加速发展奶牛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刘颖报道:黑龙江省奶牛生产连年出现高速度、大发展的新形势。据1982年底统计,全省奶牛存栏达到13.7万头,比1981年增长41.9%;鲜奶产量达到41亿斤,比1981年增长54.2%。乳制品总量达到24,646万吨,比上年增长35.3%。全省各地乳制品已敞开供应,大中城市群众吃奶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为了适应奶牛生产发展的新形势,黑龙江对发展奶牛生产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改变过去养奶牛以国营、集体为主的方针,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以户养为主,积极扶持社员家庭养牛。同时采取以奶换料的方法,社员每向国家交4斤鲜奶供应1斤精料,每养一头奶牛划给1—2亩饲料地,大力发展养牛专业户、重点户。在调整农副产品价格的同时,相应的提高了鲜奶收购价格,高价收购黑白花种公牛,发放养牛贷款,扶持群众养奶牛。到1982年底为止,全省城乡户养奶牛,比上年增长将近一倍,占全省奶牛总头数的50.4%。饲养奶牛的专业户、重点户达到2.2万户,饲养奶牛4万多头,比1978年增长20多倍。全省建立起以奶牛为重点的家畜繁育改良中心站,集中饲养优良种公牛,为全省各地提供冷冻精液,目前奶牛基本普及了冻精配种。


第2版()
专栏:

山阴县扶持农民养奶牛
本报讯 记者王艾生报道: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省山阴县采取实际措施,热情扶持农民家庭饲养奶牛,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山阴县有荒滩荒坡47万余亩,县委和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热情扶持农民个人饲养奶牛。县、公社和大队办的牛场大量为农民提供奶牛牛源,使他们就地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奶牛;县有关部门从地方财力中拿出40万元,作为扶持农民养奶牛的专项贷款;划出5,000多亩荒滩荒坡给养奶牛户作饲料地;县、公社和大队的牛场在奶牛配种、科学饲养、防治疫病、鲜奶收购等方面,为养奶牛户传授技术,提供方便。同时,县有关部门还帮助农民养奶牛户解决一部分建造牛舍的地基和用材等问题。
截至1982年底止,这个县有903户农民养起奶牛,共饲养1,180头。1982年农民家庭养奶牛产奶19.4万公斤,出售肉牛237头。总收入19.2万元,全县养奶牛户,户均收入212元。老羊寨铺农民李二民,养奶牛四头,其中一头年产鲜奶1万斤。


第2版()
专栏:

“及时雨”喜降奶牛村
甘肃科技报记者 胡延清 本报记者 何东君
兰州市近郊的花寨子公社五里铺大队,是遐迩闻名的奶牛村。村子里有个年逾花甲的周宗老汉,是养奶牛的一把好手。
不料,前几天,他的一头产奶最多的红花牛不明不白地死了。老汉把死牛剖腹一瞧:竟是一截三寸长的钢丝从胃里穿过刺破了心脏。兽医告诉他,牛吃料囫囵吞,极易咽下混在草料中的铁钉、钢丝之类的硬东西,这种病叫牛创伤性网胃炎,不好诊断且难治疗,死亡率很高。周宗老汉丢了2,000多元牛本,损了一棵“摇钱树”,本来就够伤心的了,听兽医这番话,又担心旁的奶牛也得这种病,坐卧不安。周老汉一家出了事,惹得全村犯了愁,二十多户养牛专业户都为近二百头奶牛的安危担忧。
消息传到中国农科院兰州中兽医研究所,领导布置科技人员迅速赶到奶牛村。
“奶牛村”的社员听说科技人员有“绝招”治牛病,都赶来看究竟。周宗家的牛棚里,人围得里外三层不透气,就连公社兽医和公社领导也闻讯赶来。助理研究员何国耀和李志敏牵住一头黑白花奶牛,老何把一个铅垂线似的吸引器插进牛嘴,送到牛胃里,不到二分钟,又拉了出来,好家伙!只见上面吸附着一枚二寸多长的尖头钉子,还有锋利的三角铁片和许多铁碴。大伙见了,发出一片啧啧声。老何又连续做了六头奶牛,都取出了有危险性的钢铁异物。周宗老汉长长出了口气,感激地说:“这下可去掉了我的一块心病!”
这时,养牛专业户们你拉我拽,抢着把老何他们往自己家拉,有的急忙赶回家牵奶牛;公社兽医王平一看着了急,抢前一步拉住老何,请求老何当场把这手“绝招”传授给他。
老何对社员们说:“我先把技术教给公社兽医,他学会后再挨家挨户给大伙服务好吗?”社员们鼓掌称好。奶牛专业户韩荣高兴地说:“这真是科技‘及时雨’喜降奶牛村。”


第2版()
专栏:

养牛为南丹县带来两大好处
本报讯 通讯员龙照强报道:广西南丹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养牛业。去年这个县外销4,500头牛,存栏牛数仍比1981年增长11%,其中有三个公社增长20%以上。
南丹县气候温和,草山、草场多,当地农民历来有养牛的习惯。近两三年,这个县在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后,普遍采取分户喂养,牛的繁殖率和仔犊成活率显著提高。全县共有母牛近2.4万头,去年一年就繁殖小牛8,300多头。县里为发展养牛业,贷款扶持养牛户,并进行科学技术指导,加强防病治病工作和提供优质种牛。
养牛业的大发展,给南丹县农民带来了两大好处:牛的商品率提高了。去年外销耕牛超过1981年一倍多,增加了社员和集体的收入;农家肥多了,减少了购买化肥的投资。现在,这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用肥大部分靠牛粪。


第2版()
专栏:

湖西公社养牛场实行公有户养
本报讯 福建省漳浦县湖西公社养牛场实行“公有户养”责任制,两年时间,奶牛就从26头发展到118头。
湖西公社有三万亩草地,1981年初县畜牧业局投资办了养牛场。公社决定把这些牛包给六户社员饲养,集体不盖牛舍,也不派专职干部管理。去年全场养牛产值达45,550元,盈利21,600元。按合同规定,纯收入由集体、个人各得50%,饲养员户均收入330元。车荣武


第2版()
专栏:

江苏省铜山县注意发展耕牛养殖业,图为一牛市的兴盛景象。肖瑞清摄


第2版()
专栏:

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
陕县电器厂依靠科学技术起飞
本报讯 记者黄少良、通讯员茹生金报道:河南省陕县电器厂由于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该厂生产的耐火纤维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价格低廉,受到上级领导部门和用户的称赞。
为什么一个150人的县办小厂能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尖子呢?三年多前,该厂还发不出工资,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才使他们懂得了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使工厂大变样。他们除了给知识分子提了级,定了职称,安排了职务外,还努力给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过去有人说,知识分子整天写写画画,值得把他们捧得那样高?工厂领导首先向职工介绍了本厂靠知识分子研究试制成新型耐火纤维而起死回生的事实,又讲了这些新产品对社会的贡献:目前耐火纤维在我国主要用于工业窑炉的内衬材料,一般可节约电、油、煤20%到30%。全厂一年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1,000万元。这样的贡献,当然包括工人、干部的劳动,但知识分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职工们都能正确地对待知识分子。厂领导还努力为知识分子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例如为技术人员购买、订阅科技书籍、杂志,并配备了一定的实验设备和测试设备。同时还建立了一支技术服务队,专门为知识分子提供各方面的服务,不让他们为找一个小零件、一瓶试剂或处理一件小事去浪费时间;外出人员还肩负为科技人员提供产品信息以及应用领域里新课题的线索,使他们开阔眼界。
这个厂还尽可能帮助知识分子解决生活问题,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党支部书记王文才,主动给科技人员当“后勤部长”,房子、孩子,吃粮、烧煤,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原来准备给书记、厂长的房子,分给了工程师。工厂领导也同样关心来厂参加协作的科技人员,不让他们因为离家而感到缺这缺那。由于没有后顾之忧,这个厂8名科技人员在两年多时间里,在厂外科技单位专家的帮助下,完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8项新工艺、7项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


第2版()
专栏:

凡立功都受奖 立大功受重奖
地质矿产部设立“地质找矿奖”
本报讯 通讯员李威尧报道:为了激发地质系统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地质找矿效果,为四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地质矿产部最近颁布了“地质找矿奖励试行办法”。规定今后凡是为国家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矿床的集体或个人,将按贡献大小,得到2,000元至3万元的奖励。
“地质找矿奖励试行办法”根据矿床规模、国民经济意义、工作难度不同,分为四等:找到国家急需、贵重、重点矿种的大型工业矿床,大型油、气田或有重大突破意义的工业油、气井,找到可供开发的大型地热田,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严重缺水的城市查明大型水源地,均可获得一等奖,授予奖章,发给奖金2万元至3万元;二等奖授予奖章,发给奖金1万元至2万元;三等奖授予奖章,发给奖金5,000元至1万元;四等奖授予奖章,发给奖金2,000元至5,000元。
奖励办法还规定,凡获得地质矿产部一至四等找矿奖的个人,分别记一、二、三等功,发给立功证书;两次荣获一等奖、记一等功者,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三次以上者,授予功勋地质找矿者的称号。“地质找矿奖”评审奖励将每年进行一次。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提倡“一分利”
河南开封市有一位“蒸馍吕”经营的饮食店,不光馒头蒸得又白又胖,火候足,味道好,而且他卖的一斤粮票五个的蒸馍,加起来有一斤六两多。因此出了名。尽管在一条深巷子里经营,天天却能卖出200斤面的馍。他常对人说:“一分利撑死人,十分利饿死人”。正因为他老老实实遵循“一分利”之经,薄利多销,生意越做越兴隆,日子越过越富裕。去年,“蒸馍吕”被评为市劳模。
“一分利”之经值得提倡。推而广之,定能赢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良好信誉。
周广义


第2版()
专栏:

长春一些饭店、商贩哄抬物价
《市场》报发表社论《乱涨价者都该罚》
本报讯 今天出版的《市场》报在第一版刊登消息,反映长春一些饭店支持个体商贩哄抬物价。据调查,数百名无证商贩所卖的食品,都是从国营饭店、集体饭店、粮店及主副食品加工门市部,以零售价买出来的。这些商店好些食品不零售,专给无证商贩卖高价,有的还签订合同,内外勾结。
《市场》报为此发表了社论《乱涨价者都该罚》,指出在这件事上,首先该批评和处罚的是国营商店。国营商业是各类商业成份中的主体,只要国营商店遵守国家物价政策,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就能够稳定物价,即使有一些商贩卖高价,也容易解决。现在长春某些商店居然同无证商贩配合起来,哄抬物价,怎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有关部门怎能视而不见,不给予严肃处理呢?这件事也说明,加强对个体商贩的管理和整顿是十分必要的。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车辆拥挤路一条 十万乘客呼声高
武昌通往武钢的交通困难何时解决?
在武汉市生活的人们都知道,武汉钢铁公司职工有10万之众,16路公共汽车是从武昌通往武钢的唯一线路。这条线路设有11个车站,沿途经过车辆制造、纺织等大型工厂和10多所大学、中学。据有关部门统计:16路公共汽车每天客运量夏季14万人,冬季17万人,节假日期间高达23万多人。群众普遍反映,搭这路车实在艰难。尤其在上下班时间,这路汽车实际上成了接送职工的“专车”。由于客流时间高度集中,加上沿途各站乘客上得多下得少,车内外拥挤不堪,秩序混乱,抢车、扒车、飞车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叫苦连天。抱孩子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外地来武汉的客人,更是无能为力,只好望车兴叹!
在今年“全民文明礼貌月”里,武汉公共汽车公司多次调查研究,想方设法减轻客流对16路汽车的压力。在16路汽车上工作的司机、售票员,也力争开文明礼貌车,服务态度不断改进。然而,他们的努力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武汉市有关领导部门体察民情,给予足够重视,下决心加以解决。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公路条件差。16路汽车行程30里,其中四分之一的公路条件极差。从武昌积玉桥至武昌车辆厂,每小时通行近千辆机动车,路面窄的地方只有8米多宽,路线呈“Z”字形。人车混乱,道路堵塞。据武昌区公安局交通中队统计,从1980年来,这条路段发生452起事故。可见,对这条路进行认真改造,拓宽路面,人车各行其道,才是治本之计。本报记者 张砚


第2版()
专栏:

山西农村涌现四万林业“两户”
本报讯 近两年来山西省农村陆续涌现出4.48万多个林业专业户和重点户。他们有的集体承包植树造林或育苗地,有的在划定的自留荒山上承包造林绿化。去年,林业“两户”共造林70多万亩,占全省造林面积的18%;育苗7.4万亩,占全省育苗面积的10.2%。“两户”发展较快的社队,一两年内就完成了宜林荒山的造林任务。


第2版()
专栏:

在民航和空军的大力支援下
十一个省区飞播造林四百万亩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入春以来,在中国民航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大力支援下,我国南方11个省、自治区飞机播种造林全面展开,截至3月下旬,已飞播造林400万亩。
今年春季飞机播种造林的特点是播点多,范围广,速度快,质量高。这与中国民航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贵州、安徽、陕西省民航局的领导同志亲自到机场指挥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飞播质量。安徽省民航局建立飞播档案,按时到播区调查出苗情况、采集标本、拍摄照片,从中分析原因,不断提高飞播成效。


第2版()
专栏:

江西出现一批粮食专业户
本报讯 江西省的鄱阳湖商品粮基地去年涌现了一大批商品粮生产专业户、重点户。其中有两个县,向国家交售万斤粮的农户就达1.5万多个,商品粮率都在50%以上。其中交售4万斤以上的农户,商品率都在80%以上。


第2版()
专栏:

上海建立群众绿化协作组织
160个群众绿化协作组,正活跃在上海市一些工厂、机关、学校和医院,他们积极开展绿化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出了成绩。
协作组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般20至25个单位为一组。参加协作组的到目前已有3,100多个单位。绿化协作组还组织各单位之间在苗木供应、品种交换、除虫机具调配等方面互通有无。
西藏绿化寺庙环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著名寺庙哲蚌寺和色拉寺周围,今春又新栽各种树木5,000多株。目前,哲蚌寺已栽种桃、梨、苹果等果树10,000多株,其他树木100亩。色拉寺去年果品收入48,000多元。
新疆百余万农户领到林权证
今年植树节前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有110多万农户领到林权证,占自治区全部农户的65%。拿到林权证的各族社员高兴地说:“有了这个绿本本,劲头就更大了。”
(据新华社)
▲四川东方电机厂三月二十三日通过了我国目前最大的稀土钴永磁发电机的技术鉴定。这台容量为七十五千伏安的稀土钴永磁电机,是东方电机厂和沈阳机电学院、清华大学、电子工业部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的。这台永磁电机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稀土钴永磁电机之一。
▲黑龙江省鹤岗矿务局分别提前七天和十四天完成了今年第一季度原煤生产和开拓掘进计划。到三月二十三日,全局已生产原煤三百三十一万八千五百吨,比去年同期增产百分之五。
▲贵阳火车站为个体户开办鲜货托运业务。受到当地农民和个体经商户的欢迎。他们还专门为进城经销农副产品的农民增设了售票窗口,以便让当天需要返回的农民乘客都能买到火车票。
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民开始讲究家庭和周围环境的美化。北京郊区双桥公社社员顾广通培植了100多个品种、1.3万多盆鲜花,供农民选购。
刘晓非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