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八国财长达成协议 货币危机暂告平息
经三天激烈争吵,西德等五国货币升值,法国等三国货币贬值
本报布鲁塞尔21日专电 记者林军、姚立报道:参加欧洲货币体系的共同体8国财政部长经过3天艰苦谈判,21日就中心汇率的重新调整达成协议,从而使由于抢购西德马克而引起的西欧外汇市场上的一场风波暂告平息。
会议达成的协议是:5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西德马克升值5.5%,比利时法郎升值1.5%,卢森堡法郎升值1.5%,丹麦克朗升值2.5%,荷兰盾升值3.5%。3个国家的货币贬值,它们是:法国法郎贬值2.5%,意大利里拉贬值2.5%,爱尔兰镑贬值3.5%。各国中央银行立即据此进行调整。
自本月上旬西德大选和法国市政选举结束以来,西欧外汇市场上刮起了一股抢购西德马克的狂风,致使马克汇率急剧上升,上周末突破欧洲货币体系规定波动幅度。而法国法郎等货币的汇率却不断下降,达到波动幅度的最低限度,使西欧外汇市场上出现了动荡局面。为应付这种局面,法国、比利时等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向外汇市场投放了大量的外汇,以支持本国货币的地位。据报道,截至上周为止,法国中央银行已抛售了230亿法郎的外汇,比利时中央银行也抛售了360亿比利时法郎的外汇。
然而,这些措施只给外汇市场带来了短暂的稳定,动荡的局面又重新出现。西德马克坚挺,法国法郎疲软给欧洲货币内部的各种货币间的关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重新调整已势在必行。对此,法国财政部长认为,外汇市场的紧张局面主要是由于马克汇率上升过高引起的,因此,按照欧洲货币体系的规定,西德马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要么是马克升值,要么降低利率,以稳定外汇市场。但西德却不同意单方面采取措施,认为如果马克升值,那么法郎也要相应地采取贬值措施,双方各走一半路。但法国社会党政府上台以来,法郎已两次贬值,现在不愿再付出第三次贬值的代价,双方争执不下。17日,西德银行决定将马克贴现率从5降到4,希望能止住马克汇率的上升。荷兰、瑞典、奥地利银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收效甚微。法国法郎和比利时法郎仍处于十分疲软的地位,马克汇率的上升势头仍在继续。于是,在西德的要求下,共同体8国财长决定提前举行预定21日召开的会议,研究调整欧洲货币体系中心汇率的具体方案。
在历时三天的讨论中,各方争吵激烈,第一天甚至进行到午夜两点。最后,因为21日下午共同体要在布鲁塞尔召开今年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如果21日上午仍不能达成协议,将影响首脑会议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西德不得不各自作出了让步。
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于1979年。其主要目的是建立欧洲统一货币——“欧洲货币单位”,争取较稳定的汇率,在欧洲建立一个稳定的货币区,以摆脱美元的控制和影响,推动西欧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按照规定,欧洲货币体系内部货币之间维持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除意大利里拉外,其它几种货币间的上下波动幅度不能超过中心汇率的2.25,而各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比价的变动正常与否,看其是否超过了彼此货币间汇率规定波动幅度的75,超过这一限度,有关国家便要采取必要措施。上周末,马克已达到了86,大大超过了这一限度。
此次中心汇率的调整是人们早已预料到的。去年以来,法国的外贸赤字已高达930亿法郎,而西德同期的贸易却出现了510亿马克的入超。法国12个月里的通货膨胀率达9%以上,而西德却在3—4%之间。两国悬殊的经济状况导致两国货币间过大的差距。为支持法郎地位,法国自去年11月以来已向外汇市场投放了770亿法郎,这样的形势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从根本上说,这次中心汇率的调整是目前西欧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经济困难的反映。因此,仅仅调整中心汇率还不能根治经济上的痼疾。
3月19日,欧洲共同体财政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讨论重新调整欧洲货币汇率的问题。这是法国财政部长德洛尔离开会场时,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意大利工人围绕工资问题展开的斗争
于业海
围绕工资问题的斗争,一直是意大利工人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多来,以工会为一方和以企业主组织为另一方,经过长达19个月的紧张谈判和较量,才于今年1月下旬勉强达成了一个暂时的妥协方案。按照这一方案,随着物价上涨而自动增加的工资补贴将减少15%,作为交换条件,资方同意在1983年职工平均每月增加工资2.5万里拉(约18美元),1984年平均每月增加3.5万里拉(25美元),1985年平均每月增加4万里拉(27美元)。但是,这个协议的达成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意大利总工会表示,在实施这一方案的同时,还需交给全国职工讨论,一些重要城市的工人也已表示不同意。
这场斗争是由意大利企业主企图取消“滑动工资制”而引起的。近几年来,意大利垄断资本一再试图把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转嫁到工人身上。为此,他们大造舆论,声称“滑动工资制”是里拉不稳定的主要缘故,必须对这一制度“进行深刻改革”,同时威胁工会说,如果在劳动费用这一问题上达不成协议,就不谈判其他问题。去年6月,企业主的全国性组织——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突然片面宣布,自1983年2月起取消“滑动工资制”。这一行动使劳资矛盾骤然激化,工人和工会组织起而进行反击。意大利总工会的《工会评论》指出,取消“滑动工资制”无疑是一个政治阴谋,事实上是对劳动人民和工会的直接进攻,是对整个工资制度的进攻,从而损害全体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利益。代表全国三大工会的统一联合会声明:“工人的一丝一毫的权利、成果和权力都不准备放弃”。劳资双方尖锐对立。去年6月25日,全国1,400万职工举行8小时全国性大罢工,抗议资方取消“滑动工资制”的企图。这次罢工和游行示威是十三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使全国整个生产活动陷于停顿。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企业主的企图未能得逞。
意大利的“滑动工资制”是1975年开始实行的。这是意大利工人为反对通货膨胀、维护自身利益,经过斗争取得的一项成果。“滑动工资制”,亦称“工资指数化”,即按照消费物价上涨的指数,自动调整工资。在意大利,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对劳动人民的一大威胁,从七十年代起,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特别在1973—1975年经济危机后,通货膨胀率高达16.3%,1980年又达到21.2%。职工的工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被通货膨胀率所抵销。意大利3个全国性总工会(意大利总工会、意大利劳工联合会和意大利劳工联盟)在全国1,400万工资劳动者的支持下多次发动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和游行示威,迫使意大利企业主组织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终于同意从1975年开始实行“滑动工资制”。
在物价猛涨情况下,“滑动工资制”成为保卫职工工资实际购买力一个武器。
但是,工资按“滑动工资制”每半年调整一次,而严酷的现实却是,物价先上涨,工资后调整,工资“滑动”总赶不上物价高涨。
1979年,意大利工会代表在同资方谈判中强烈要求把每半年调整一次工资标准改为每3个月调整一次。这一谈判进行得十分紧张、激烈。室内谈判桌旁劳资双方代表在激烈地讨价还价,室外3大工会联合发动全国性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对资方施加压力。最后工会取得了又一个胜利。
意大利工人几年来围绕工资制进行的斗争,一直吸引着整个西方劳工界的注意。他们的斗争将是长期而艰苦的。


第7版()
专栏:

南共联盟中央全会讨论新闻工作
要求更多宣传共盟纲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等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8日电 南共联盟中央委员会3月14日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讨论南斯拉夫的新闻工作。南斯拉夫报纸16日公布的全会通过的决议强调新闻应当全面、及时和真实,强调发表文章要负责任。
南共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迪·贝洛夫斯基在会上作了主要发言。他指出,讨论新闻工作这个题目,并不是对报纸的整个工作不满,而首先是希望进一步用自治的方式改造新闻体系,使新闻体系同有组织的社会主义自治力量统一战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必须消除过去遗留下来的消极的东西,以及某些新闻单位表现出来的错误思想和失误。他要求新闻工具更多地宣传南共联盟的意识形态和纲领,宣传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以及南斯拉夫的成就,使人民特别是青年对社会主义自治充满信心。
贝洛夫斯基发言后,有18位中央委员发了言。全会通过了《关于新闻工作的迫切问题和共盟的任务的决议》。
决议指出,新闻工具是有组织的社会主义力量的统一战线的积极论坛和强大的政治工具,必须制止民族主义、小市民自由主义和教条主义立场的保守的、敌对的意识形态打入新闻阵地。
决议责成从事新闻工作的全体共盟盟员必须发挥报刊的创造性作用,必须坚决地、毫不妥协地反对任何形式的乱用新闻工具的行为,反对使新闻工具私有化、控制和垄断新闻工具的行为,反对对新闻工具施加压力。
决议指出,新闻工作的复杂性、责任和作用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专业能力。


第7版()
专栏:

塞内加尔和赞比亚欢迎石油降价
据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最近作出的降低石油销售价格的决定在非洲一些石油进口国受到欢迎。
据塞内加尔《太阳报》报道,塞内加尔自1980年以来每年进口原油约80万吨,为此,1981年花费680亿非洲法郎(1美元合333非洲法郎),1982年花费700亿非洲法郎,“购买石油的支出使塞内加尔的负担加重,有可能使得为发展作出的艰苦努力完全抵销”。报道认为,这次油价的下降,是对贸易逆差达930亿非洲法郎的塞内加尔经济输氧。
《赞比亚时报》17日发表文章说,关于石油降价的决定对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赞比亚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赞比亚不应该放过降价带来的好处。文章指出,石油降价可使赞比亚全年节省数百万克瓦查(一克瓦查合0.84美元)的外汇支出。据透露,赞比亚1982年进口石油8万多吨,支出2亿克瓦查的外汇。近年来进口石油所支出的外汇占外汇总收入的30%。石油年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28%。石油降价后,赞比亚的经济困难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指出
欧洲经济回升前景尚无法确定
据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布鲁塞尔消息:欧洲共同体委员会17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经济回升、利率降低和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多年来第一次为欧洲经济持续回升提供了机会,但是摆脱历时三年的衰退、实现决定性回升的前景还远非确定无疑。
委员会要求共同体国家领导人采取行动,把有利的前景变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其中包括要求共同体内经济实力最强的西德、英国和荷兰放松它们的紧缩计划,同时在国际上降低贷款利率和本国货币的汇率。


第7版()
专栏:

沙特建设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村工程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利雅得消息:沙特阿拉伯建成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村工程。
这项工程是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实验性电力网,它为首都利雅得西北大约50公里的村庄阿卢雅纳、阿朱拜拉和阿哈杰拉服务。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沙特阿拉伯科学技术中心最近在利雅得为太阳能村工程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讨论了太阳能利用、高温效应和能量损失等专题。讨论会邀请了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参加。
这项工程是1981年兴建的。它的整个系统最近连续运转过250小时未发生任何故障,这证明它是可靠的,效率是高的。这个系统有四个主要部分——阵列场、控制系统、能量储存系统以及太阳能数据收集系统。所有这些都设在大约67,180平方米的场地上。
由160块矩形光电池太阳能收集器构成的两翼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台子上。两翼上有256个圆形的硅太阳能电池、32块菲涅耳透镜和组件箱、太阳跟踪电子设备和驱动装置。


第7版()
专栏:

苏联加速推广农业集体承包制
本报讯 据苏联报刊报道,最近,苏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例会,讨论了加强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集体承包制的组织工作问题,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和主管部门在农村广泛推行集体承包制。3月19日,主管农业的苏共中央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全苏农业会议上说,应该把今年作为普遍推行农业集体承包制的开始阶段,以期在本五年计划期间,把这一先进组织形式在苏联所有农村牢固地建立起来。他说,苏联农业和畜牧业目前面临着提高产量、产品率和基本投资效率等尖锐问题,需要实行“直接同最终成果相联系的劳动组织和刺激形式”。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实行集体承包制。
最近几年,实行集体承包制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逐渐增多。去年5月苏共中央全会就作出了在农村推行集体承包制的决定。但是,迄今推广承包的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苏联多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的劳动组织和报酬制度同生产成果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影响产量和效率的提高。苏联《农村生活报》报道说,莫斯科近郊的“银池”国营农场长期以来没有获得好收成,“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机手对于田间作物产量的提高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根据指令劳动,他们的报酬只取决于耕作面积的大小。后来有一个小组试行了集体承包制,头一年就获得了全区最高产量,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4%,大豆提高40%,青玉米提高了13%。
实行集体承包制较好的地方,产量有明显的提高。在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早在1977年就有27个植棉单位采用了集体承包制。1981年该共和国的锡尔河州实行承包制的集体,每公顷收获的棉花比全州平均数多8.5公担。承包小组成员平均生产的产品价值比全州的平均指标高2.5倍。
苏共中央肯定了实行集体承包的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他国家农业企业的工作经验,并且指出,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土地、技术设备、其它物质资源和农业投资等,需要对生产的组织工作采取崭新的态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最迅速地实行经济核算,提高干部们对更充分地利用内部潜力、加强计划纪律、国家纪律和劳动纪律的责任感。而集体承包是实现这些任务的有效形式之一。


第7版()
专栏:答读者

石油输出国组织和油价
问: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如何组成的?石油的国际标准价格是如何由每桶1.8美元涨到34美元的? ·李 元·
答:世界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价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少数大石油公司操纵和掌握。第三世界的石油出口国为抵制石油公司压价,1960年9月由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五国在巴格达举行会议,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一致维持每桶原油1.8美元的标价。这一基价一直维持到1971年2月。
石油输出国组织后来扩大到14个成员国,即上述五国加上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加蓬、厄瓜多尔和突尼斯。
1971年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为提高油价,同23家大石油公司进行激烈斗争,每桶原油的标价从原来的1.8美元提高到2.18美元,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首次提价。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对美国实行禁运,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把原油标价提到每桶5.12美元。
1974年1月,每桶原油标价再提高到11.65美元。
1979年1—2月,由于伊朗政局变化,石油供应短缺,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980年1月把每桶原油价格平均提到26美元。
198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在石油价格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沙特阿拉伯坚持每桶原油32美元,另外的石油出口国要求提高到每桶36美元。北非几个产油国则坚持41美元。最后决定允许“最大限度的”价格可达41美元(但实际售价曾达到过42美元);每桶原油的平均价格在1981年1月为35美元。
1981年5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在油价问题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会上,沙特阿拉伯把它的原油价格每桶提高2美元,达到34美元。
1983年3月,在英国、挪威削减油价、尼日利亚也大幅度降低油价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伦敦举行会议,于3月14日决定把原油价格从每桶34美元降到29美元。
·亚·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代表团和海湾合作委员会
讨论确定双方合作发展的具体目标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8日电 据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今天宣布,由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对外关系司副司长勒夫率领的共同体委员会代表团,将从3月19日至23日访问设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海湾合作委员会总部,讨论确定共同体和海湾国家合作发展的具体目标。这次访问是继共同体委员会主席加斯东·托恩去年6月在布鲁塞尔同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阿卜杜拉·比沙拉会晤之后又一次共同体同海湾石油国家的接触。


第7版()
专栏:

阿根廷政府采取新的反通货膨胀措施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18日专电 记者管彦忠、李志明报道:阿根廷经济部17日晚上宣布了一项反通货膨胀措施,1,031家列入名单的大企业须严格按照政府规定的逐步降级式提价限度调整产品价格。同时,这些企业可得优惠贷款。
新措施规定,这1,031家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累计提价为29.5%,从3月15日起提价限度为:第二季度9%,第三季度8%,第4季度7%。已经超过第一季度提价限度的企业必须在今后的几个月内把产品的价格调整到规定的水平。遵守上述规定的企业可以按月息6%的优惠利率获得流动资金贷款(现行利率为11%),每月贷款数以该企业支付工资总额的20%为限。不遵守提价限度的企业将受到制裁。
年初以来,阿根廷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生活费用上涨最为突出。1月和2月上涨指数分别为16%和13%。商店橱窗里的商品标价几乎每两周一变。实际工资下降。政府受到工会要求增加工资的强大压力。政府一再准备实行更加严厉的物价管制,又遭到了深受高利率之苦的企业界的激烈反对。政府的这一新措施,是试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既能抑制通货膨胀又不过分打击生产部门的目的。阿根廷政府的上述新措施是打算把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60%以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大致相符。今年2月,阿根廷的年累计通货膨胀率已高达244.6%。
此间报界普遍对政府的新措施持保留或批评态度。有的评论指出,去年9月到年底政府曾8次宣布经济措施,每次都因效果不佳而放弃或名存实亡。这一次自然也有人感到怀疑。由于新措施没有包括原来预料的关于增加工资的内容,工会表示强烈不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