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谈谈“书荒”
韦君宜
关于“书荒”,我们已经喊叫多年了。近来不能说完全没有好转,一家包办的发行体制有所松动。新华书店的经营也有改进。但是,有的情况却又有恶化。印书速度比以前更慢了。
书是精神产品(作家写作、编辑阅稿),同时,又是物质产品(印刷厂印刷、书店出售)。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
从出版情况来看,截至1982年夏,仅北京,就有127家出版社,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53%,比1981年增加了20家。每社都有一个不小的摊子。按规定,许多社应出书的范围并不算大,而摊子既成,不能关闭。不另外想法打开销路怎么办?于是越过范围出书者有之,想方设法抢稿者有之,不顾影响专投市场所好者有之。这是精神生产部门的问题。
期刊这两年来猛增。全国已出版2,800种刊物(北京占892种,据说还在上升)。大量刊物的出现,不能不影响图书的出版。这些是物质生产部门的问题。
既是物质生产,不应完全不考虑物质生产的规律,单说一句“精神产品应由国家补贴”,是无法使书籍生产(一种物质生产)得到繁荣的。先从出版社说,一切书全按其内容和所用纸张多寡,全国统一定价。即:外国古典书最贵、中国古典次之、中国现代创作又次、政治小册子最便宜,而且又不问印数多少对成本高低的影响。这样,在工价、纸价都已增涨的情况下,现代创作、政治小册子以及印数少的专业书就必然要赔本,从而影响出版部门的积极性。
在流通环节方面,过去书店确是统得太死。但是,除此毛病,我们的购销制度也有问题。每本书发行前书店仅凭不到100字的内容介绍拍板定购。这实在也是“瞎子买牛”。最好是每种书初版只印5,000至10,000册,分发各书店去卖。卖得好的立即再版,卖不出去的,出版社和书店赔钱也还有限。这个办法的实质就是编辑、流通、印刷三个重要环节实行信息反馈,是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的原则的。如果能办通,出版社也会同意。但是,我们的另一重要环节——印刷,目前对此却完全不能适应。
印刷力明显供不应求。现在北京127家出版社,却总共只有26家公开营业的印刷厂。刊物又多,都要抢时间出版。北京最大的印刷厂新华印刷厂包印36种刊物,每年要印429期。除了印刊物,还要接紧急任务,致使书稿只能在厂里排队。由发稿到出书一般要一年,有的长达二三年,比写作一本书还要慢。如果是印关于先进技术的书,损失了时间就是损失了价值!
而与此同时,在京的一些部门办的45家印刷厂却任务吃不饱,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这些都是机关所有制。另外,外地印刷厂由于社少厂多,印刷能力常大于承印力量而吃不饱。但由于我们的配纸、发货、运输、技术力量配置……各个环节都是按块分割而转动不灵,因而去外地印刷也不大行得通,于是出现了这种状况:就连全国现有的并不先进的设备,也是有的设备闲置,有的必要的书却没地方去印。
这些问题要解决,必须实行改革,首先是经济体制上的改革。最必要的应当是国家计划的指导,不宜使出版编辑工作受利润牵制而自由竞争,影响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办企业的原则。
印刷业之所以长期停顿不前,技术不能改造,与我们现行的体制实在大有关系。手工照相排字技术至今已引进二十年,一直没有积极推广。工厂采用先进技术没有动力,老用落后技术也没有压力,加上工价不合理,纸张管理不合理,造成严重浪费,工厂与出版社缺乏对等的合同约束,一没办法就用行政命令,实际盈亏对工厂影响并不大。至于那些由于块块分割、机关所有,而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印刷厂,更是明显由于受了体制的牵制了。这些,是造成出书慢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书荒”,必须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着手。而目前书出得这么慢,主要问题是在物质生产方面。我们要承认它是物质生产,真正得把印刷厂当企业来经营才行。
〔编者附记〕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买书难”,读者呼声强烈,要求迅速改进。我们今天发表韦君宜同志的文章,是希望引起各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注意。我们希望有关出版、印刷、发行方面的同志和广大读者能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7版()
专栏:剧评

话剧《懿贵妃》观后
马少波
河北省承德地区话剧团最近在京演出的话剧《懿贵妃》(孙德民同志执笔),引起了首都观众的兴趣。我想这原因,不仅是由于写了有名的“辛酉政变”,而是它以咸丰十年(一八六○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皇帝仓惶逃到热河避暑山庄,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为背景,通过宫廷内的夺权斗争,塑造了青年时期的那拉氏这个蛇蝎其心的艺术形象,揭示出对于坏人坏事必须防微杜渐、不可姑息养奸的生活哲理。古人曾说过:“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见《申鉴·杂言上》)从这段历史事实看来,防既不足,救又不力,更不足以言戒,致使那拉氏掌握清朝军政大权祸国殃民四十八年!这戏所揭示的哲理,发人深省。
剧本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虚构,大体上入情入理,符合历史面貌。戏的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全剧用咸丰防那拉氏在他死后恃子为蛮的遗诏贯串始终,形成了伏脉千里、波澜跌宕之势,这构思是巧妙的。
承德地区话剧团是一个中青年演员生气勃勃的艺术集体。饰演懿贵妃的青年演员蒋宝英,对人物理解较深,表演富有节奏感,她刻画这个“辛酉政变”的女主角的狡猾的性格、险恶的用心和时而锋芒毕露、时而雍容闲雅的变化莫测的气度,是成功的。青年演员许亚芝表演皇后的温良暗弱和青年演员王丽表演丽妃的端庄娴静,都比较生动。饰演肃顺的老演员阎本安感情充实,内心体验和形体动作都使人感到圆熟、自然。整个戏舞台作风严整,导演构思比较新颖,大部分演员的表演力求准确,无矫揉做作之感,这是难得的。
话剧《懿贵妃》和原作者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由于艺术形式的不同,处理上各有千秋。比较起来,我认为电视剧发挥了电视艺术的特长,扩大了生活场景,增强了环境的具体感,但是有些细节的处理,似不如话剧。如:关于肃顺某些细节的处理。“辛酉政变”,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外国势力干预的宫廷政变,其实质,毕竟是一场封建王朝内部的权力之争。肃顺虽然对英、法侵略中国怀有敌意,有别于那拉氏、奕?,也只是清朝廷的忠臣。电视剧写肃顺痛骂那拉氏一伙卖国之后,在悲歌伴唱中慷慨赴死的镜头,渲染过浓,几乎给人以反帝爱国英雄的感觉。关于曾禄(僧格林沁)出卖肃顺一节,本系艺术虚构。话剧写他出于察时度势,权衡个人利害,作出投靠那拉氏的抉择,比较合乎情理;电视剧写他因那拉氏暴力绑架和重金收买而叛卖,对于深居内宫的后妃和拥有重兵的封疆大吏的描写,不甚准确。咸丰病危时,丽妃从侍,本来无可指责,话剧写那拉氏出于妒忌,在皇后面前进谗挑拨,原是表现她的害人之心。电视剧则用掩帐熄烛的特写镜头表现咸丰病危纵欲,就把那拉氏的进谗变成了出于爱护病人而仗义执言,就和剧作原意大相径庭了。话剧用咸丰遗诏贯串全剧,在剧情进行中丝丝入扣;电视剧里围绕着遗诏的冲突则给人以时断时续之感。电视剧增加了“戏中戏”昆曲《双下山》,原无不可,但是女演员上台,丑角俊扮,是这以后的事,这样表现当时的宫廷舞台,就缺乏真实感了。话剧《懿贵妃》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如肃顺与杜翰、曾禄在避暑山庄后妃中秋赏月设有御座的环境里商谈机密,不甚适宜等。相信经过不断加工,精心琢磨,定会更加完美。


第7版()
专栏:电视之窗

对电视剧《懿贵妃》的几点意见
章文灿 李玉林 庞万秀
看了电视连续剧《懿贵妃》以后,我们感到,它把一些重要史实歪曲了。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在某些次要细节上可以允许虚构,但主要情节必须符合历史真实,不能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试举例如下:
一、咸丰临终,那拉氏(后来的慈禧)确系在场,并接受了“同道堂”印章。咸丰临终前一些年,那拉氏经常代批奏摺,足见咸丰对她是基本上信任的。《懿》剧则改为她被摒于被召见者之外,是不被信任的。
二、肃顺等三人用“搁车”,也就是“撂挑子”的办法,强迫那拉氏同意发布痛驳董元醇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明发上谕,《懿》剧则把它颠倒了过来。
三、“辛酉政变”时,逮捕肃顺是由奕譞等人主持,依靠的是胜保的军队。而《懿》剧则说成是僧格林沁干的。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咸丰根本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明君”,肃顺也不是什么好人,在他与那拉氏和奕?的权力之争中,我们不应该轻率的支持哪一边,而应根据史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那拉氏、奕?、肃顺等人之间的矛盾、斗争作出正确的分析。
《懿》剧在一些小情节中也有不少失实之处(例如暗示那拉氏与奕?关系暧昧之类)。拍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首先要尊重历史的重要史实。


第7版()
专栏:

《小伙伴》观感
张雅心
《小伙伴》的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小小侧面,生动地再现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瞬间。画面上没有草原和牛羊群,仅从儿童的丰满形象,舒适合体、崭新的蒙古族长袍和腰带,反映出了牧区人民生活的变化。
置身于画面前景的小牛,温顺而又俯首帖耳地卧在墙脚下和小朋友靠得很近很近,调皮的孩子虽然手持木杆,可小牛犊不怕不惊,较好地体现了“小伙伴”这一主题。
稍嫌不足的是,儿童和小牛还缺少感情上的呼应和动势上的转化,情趣也还不太饱满。


第7版()
专栏:山川风物

古丈茶
萧离
一位久离家乡的湘西老作家,曾把手边所余不多的古丈茶装了一点,送给他一位半师半友的老教授。那位老教授闲暇时只是隔着玻璃瓶欣赏里面雀舌般的珍品,非得等到良朋至友而且懂得品茶的同好到来,他是舍不得轻以待客的。茶泡出来之后,先且不饮,而是交口称赞那逐渐展开来的一旗一枪,然后观察茶汤的变化,直至变成清亮的淡绿色,有时上面还漂几点若有若无的油花,这才举杯对饮。先微苦,再转甘,最后满口香醇,经久不去,饮客们这时已经为茶“醉倒”了。这种古丈茶有时也被三两五两地寄往万里迢迢的异国,远离祖国的亲朋,首先感到的是一种温暖、一种骄傲,有时狠了狠心,邀十位八位相知来分享这种古老的中国物质文明的赐予,接着,外国朋友们连忙翻开地图,在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堆里认真寻找,直到惊呼出生疏而又生硬的地名:“古丈!古丈!”然后共同为古丈干杯!
古丈茶,这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文县的名产,我这个古丈人当然喝过多年了,别人问起一些有关的情况来,也还能非驴非马地应付一通,但真要谈到关于它的点滴“真知”,还得感谢早些时在县城里一次难得的机会,几位制茶老师傅集体给我上的那堂课。全部制作过程中从“摘叶”、“头锅(高温杀青)”、“二锅(焙去水分)”、“三锅(收水,做条)”、“四锅(提毫)”、到“收锅(“冲”香味)”,每一道工序,都须付出最大的耐心和辛苦。特别是焙制阶段,察颜观色,掌握火候,简直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地步。
茶叶讲究处不外“内质”和“外型”。前面所说的焙制过程,当然也不光是为了“外型”。至于“内质”,那就还得靠天时、地利,人力当然也会起些作用,但光靠人力是无济于事的。古丈多含磷肥的红砂土,老茶区的二龙庵,新茶区的狮子口以及县办的龙天坪茶场等,都属于气候温和、少风、多雾的向阳山坡,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上等的“内质”。
古丈茶的历史,在《古丈坪厅志》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大约始种于清末,据说是由沅陵的界亭引种而来,初“种于山者甚少,皆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种。”光绪三十二年署古丈抚民同知董鸿勋大事提倡,“民间颇用鼓舞”,“杨圭珽乃于汪家坪种茶万本”,并说:“将来亦一大利源也”。事实果如所料,不仅古丈,包括湘西其他几个县的茶叶,确已遐迩知名。而古丈茶,早年曾被称为“贡茶”,它是不是进过京、入过贡,不敢肯定。解放后,古丈茶进京而且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露过脸,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旧闻了。
古丈茶,随着湘西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定能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题 图 胡家模摄(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泰国影片《翠彩》
为了促进中泰两国文化交流,我国首次译制的泰国彩色宽银幕故事片《翠彩》将于3月下旬开始在全国映出。泰国电影代表团一行届时将来我国参加该片在北京的首映式。
《翠彩》的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的泰国。聪明美丽的贫家幼女翠彩,从小随父母沿街卖艺行乞为生;后因行船遇难,父母双亡,被邻居理发匠乃端收为义女。翠彩与乃端之子德恩年龄相仿,朝夕相处,感情越来越深。不久,乃端因生活困难,把翠彩献给一个亲王家。亲王喜她能歌善舞,把她送入艺术学校深造。翠彩长大后,成为远近闻名的舞蹈家,但她依然迷恋着幼时的伙伴德恩。亲王儿子贪图翠彩的美色,将她骗入密室,奸污了她。随后,王妃又将她送给一个将军。不久,将军逃往国外,翠彩又靠卖艺为生。后来,翠彩生了一个女孩,她为了不玷污德恩而隐居他处。德恩却因失去翠彩而精神失常,放火烧掉家园。几年后,翠彩遇到失去记忆的德恩,她用幼时的舞蹈唤醒了德恩,并使德恩的父母重归于好,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终于团聚了,他们决心在一起迎接命运的考验。
这部影片情节单纯,脉络清楚,艺术手法比较朴素明快,编导善用歌舞来烘托气氛和刻画人物,具有浓郁的泰国民族风格和色彩。 (一文)(附图片)
德恩与翠彩朝夕相处,感情日深 中国电影公司供稿


第7版()
专栏:知识角

我国古代女子足球诗画
启星
近年来,国际间的女子足球成了一项时髦的运动项目。而在我国,二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了女子足球运动。
据史籍记载,我国的足球运动起于战国之时,比较可信的说法当在汉代。河南省南阳地区曾经发现一块刻着女子踢足球的汉代画像石(如右图)。画中的一位女子右臂上举,左臂下摆,右脚运球,体态十分矫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足球形象了。
到了唐代,足球运动中出现了“白打”这一专用词。所谓“白打”,就是不设球门的对踢。女子足球也有白打。唐朝诗人曾经描绘过当时女子足球的情景。韦庄的《长安清明》写道:“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是指宫女或宫中妃嫔玩着相互对踢的足球。
宋代女子踢足球也很流行,一些日用器具上,如铜镜、奁盒和陶瓷枕上,往往描绘女子足球以为纹饰,颇有赞助提倡的意思。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宋代陶枕(如左图),枕面就画了一幅女子足球图。图中的女子双手把长裙掀在腰后,身子稍往前倾,举足踢球,显得十分用力。
直至清朝,女子足球还很盛行。当时京城常能见到女子踢足球。李渔曾经维妙维肖地描述了一场女子足球赛:“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婵娟,汗沾粉脸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翠袖低垂笼玉笋,红裙曳起露金莲,几回踢罢娇无语,恨煞长安美少年。”清中叶以后,女子足球逐渐消失,以致到今天谈起我国古代早有女子足球不少人都感到生疏。(附图片)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文明之师》
反映部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报告文学集《文明之师》,即将由解放军文艺社编辑出版,杨尚昆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秦基伟同志撰写了序言。该书共收报告文学20篇,写的都是北京部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中有:雷锋式的干部李俊甲;坚持太行山区植树的离休老干部张子严;与癌症搏斗的某部干事张玉才;从基督徒到共产党员的某医院副院长刘醒华;还有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的好妻子段兰英等。这些作品力求从新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人物形象。 (董葆存)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曾祖荫、黄清泉、周伟民、王先霈编注)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选注者将近年来收集到的大量的中国历代小说的序跋材料,精选出五十多篇,每篇都作了详细注释和说明,有些篇还在正文之后,附录一篇或几篇可以跟正文互相印证的材料。(定价0.84元)(二得)


第7版()
专栏:文艺新书

《台海逐寇记》
《台海逐寇记》(曾德厚著)是一部描述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宝岛壮丽史实的通俗历史小说,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0.88元)。它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西方殖民者进行大规模反侵略战争的壮阔场景,歌颂了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 (莫默)


第7版()
专栏:

“小伙伴” 陈国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