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越南又玩花招抛出所谓“七国”会谈
民柬坚决反对 菲泰认为必须导致撤军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外交部3月15日发表声明指出,越南外长阮基石最近在新德里抛出的“区域会谈”的建议,实质上是越南兜售多年的所谓召开地区“国际会议”的旧货色,目的在于继续对抗联大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决议,长期霸占柬埔寨,进而向外扩张。
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的这项声明说,如果河内确有解决柬埔寨问题的诚意,它就应该尊重联大连续四年通过的决议,从柬埔寨撤出全部侵略军,让柬埔寨人民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声明重申,民柬联合政府是柬埔寨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民主柬埔寨是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民柬联合政府将坚持按照联大有关柬埔寨问题的决议来解决柬埔寨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本社驻马尼拉记者报道:菲律宾外交部长卡洛斯·罗慕洛今天说,菲律宾不能同意和越南对话,除非这能导致从柬埔寨撤军的行动。
菲律宾通讯社援引罗慕洛的声明说,越南已建议要和东盟国家就印度支那问题进行对话,但那只是转移人们注意力的把戏,以便证明越南对柬埔寨的占领有理。
罗慕洛说,越南在最近结束的新德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提出的这一建议,是“在重放一张破了的老唱片,只不过这次音调不同而已”。
罗慕洛说,因为越南占领柬埔寨粗暴地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而且这一行动剥夺了柬埔寨人的自决权,所以,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会谈。
菲律宾外交部长说,然而,东盟国家外交部长下周在曼谷会晤时,可能要讨论越南这一建议。
另外,据本社驻曼谷记者报道:《星暹日报》16日报道了泰国外长西提的谈话。西提说,在下周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上,将讨论越南这一建议,但是,这个由七国参加的会议将不会很快就召开。
当记者问在柬埔寨问题上越南是否改变了态度时,他说,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作进一步研究,因为目前的一切情况尚未明朗。虽然越南建议不让韩桑林政权出席会议,但是东盟仍需要估计越南的态度。
西提接着说,东盟国家与越、老两国要谈柬埔寨问题,就必须作出谈判的一些规定。他认为,双方的此次谈判是属于联合国大会和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的一部分,因此双方的谈判将不致于使联合国大会和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就此停顿下来。双方的会谈要在何时举行,必须事先得到联合国和关于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的通知。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证人和一些国家人士在挪威听证会上
以亲身经历和事实揭露苏军在阿暴行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3月16日电 奥斯陆消息:“国际阿富汗问题听证会”今天下午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结束。在这次为期4天的听证会上,8名来自阿富汗的证人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人士以亲身的经历和目睹的事实,愤怒揭露了苏联侵略军在阿富汗所犯下的残暴罪行。
多尔·莫哈曼原是喀布尔以北一个村庄的村长,他在第一天的听证会上说,今年1月,在苏联坦克和直升飞机对他的村庄发动的一次进攻中,数百名村民被打死,数千人被抓走。他说,在去年6月的另一次进攻中,连一位藏在寺庙中的80岁老太太也被苏联士兵拉出来用刺刀刺死。他本人在那次进攻中也被一颗子弹击中而变得半身不遂,这次他是坐着轮椅来参加听证会的。他说,他的村庄曾有数千所房屋,在苏军的进攻下,那里已变成一片废墟。其他一些证人也以类似的例子证实,苏联是在有意识地把一些有抵抗运动活动的地区变成无人区。
阿富汗工程师阿卜杜勒·拉希姆在听证会上揭露说,有一次他曾亲眼看见苏联坦克把50余名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儿童赶进河中,使绝大多数人丧生,只有4个人游到了河对岸。他说,苏军正在把阿富汗北部的一些十至十二岁的阿富汗儿童运往苏联。
在15日的听证会上,证人们以大量事实揭露了在阿富汗的监狱中“犯人”所受到的残暴对待。曾在喀布尔的警察学校担任过教官的证人阿尤布·阿西勒说,在由12名苏联顾问控制的内政部所属的监狱里,至今已有1.2万人被拷打致死或被枪决。一位22岁的医学院女学生法里达·阿米达作证说,1981年4月她由于阅读了一张传单而被捕,在监狱里被折磨了4个月。她说,她曾被关在一个放有尸体的牢房里过了3个夜晚,这种恐怖的牢房把许多妇女都吓疯了。
这次听证会是由挪威议会各党派人士组成的一个委员会发起的,在经济上得到挪威外交部的赞助。组织委员会除了邀请阿富汗人和一些国际阿富汗问题专家作证之外,还设立了一个由印度、西德、美国、瑞典和挪威等国人士组成的陪审团,向证人进行询问。组委会也曾邀请喀布尔政权的代表出席听证会,但未得到答复。
这次听证会主席、挪威保守党议员比耶尔恩·斯托德朗格说,举行这次听证会的目的是让人们知道阿富汗在苏联占领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让人们自己作出结论。挪威前外交大臣克努特·弗吕登伦也在听证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不应该忘记苏联目前正在阿富汗进行的这场侵略战争。(附图片)
“国际阿富汗问题听证会”会场。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炸毁输气管道
本报讯 据报道,上周,阿富汗游击队炸毁了向苏联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并至少击毙了57名苏联及卡尔迈勒部队士兵。据新德里的西方外交官说,阿富汗游击队还击落了一架军用运输机。


第6版()
专栏:

越南军官承认越军使用化学武器
日本人士访民柬解放区
新华社罗马3月16日电 据意大利《新日报》今天报道,一名逃到泰国的越南下级军官承认,越军自1977年年底以来曾多次在老挝和柬埔寨使用苏制化学武器。
这名军官对该报记者说,1977年底至1978年初,越军在老挝使用了化学武器,毁掉了约100平方公里的丛林,使那里的任何生命“不复存在”。1979年以后,越军又在柬埔寨的一些地方使用了大量化学武器,仅在湄公河上的邦占一地就投下了700枚瓦斯弹。据这名军官说,这种瓦斯弹爆炸后,立即散发出一股深黄色烟雾,人吸进去后马上会感到咽干,咳嗽,5分钟后昏厥,严重者半小时后即死亡。
这名军官还说,越南军队从1970年起就得到了苏联的化学武器。1977年至1978年,苏联供应给越军的炸弹中三分之一是用于化学战的特殊炸弹。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由加藤教授率领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日本代表团一行7人,3月8日至11日访问了民柬解放区。
广播说,在访问期间,日本友好人士会见了民柬红十字会主席英蒂丽,向民柬红十字会赠送了医疗器械、药品,参观了医院、商店、学校、村庄和寺庙,亲眼看到民柬联合政府卫生和社会事务协调委员会成员秀臣为伤员作手术。
广播说,日本人士表示,日本人民将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与主持正义的人民一起,支持柬埔寨人民的抗越斗争,直到最后胜利。


第6版()
专栏:

美国西欧欢迎伦敦会议协议
苏联降低油价使产油国不安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最近两天,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官方和舆论对石油输出国组织就石油价格问题达成协议表示欢迎。
美国财政部长里甘14日发表声明说,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每桶石油的基准价格降低5美元的决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他认为,油价下跌将意味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并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是“一针强烈的兴奋剂”。
西德联邦经济部一名发言人15日说,石油降价无疑会刺激西德的经济和减轻发展中国家的支付负担。他说,波恩高兴地看到一场油价战得以避免。
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同一天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油价并在生产配额上达成新的协议,对稳定市场作出了一个“受欢迎的贡献”。巴黎的商业报纸预计,石油降价的决定可能使法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1%。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估计,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石油价格能使共同体国家今年的石油开支减少100亿美元。委员会的经济学家认为,石油降价将给遭受衰退打击的工业以心理上的鼓舞,但要估计对经济复苏的持久影响仍为时过早。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开会讨论降低油价期间,苏联再度降低石油价格,增大第三世界产油国的困难,使它们感到不安。
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8日起在伦敦举行会议,当天就传出该组织打算降低石油价格的消息。3月9日,苏联通知它的石油合同客户,将乌拉尔原油的价格每桶降低1.25美元,定为28美元。而同一天,在西欧现货市场,乌拉尔原油每桶售价只有27美元。这个价格比石油输出国组织14日确定的原油基准价格还低两美元。
苏联是世界重要产油国。1981年,它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7.8%。苏联石油的主要市场是东欧国家。但近年来,苏联由于农业生产不佳,每年要花巨额外汇从西方进口大量粮食,这笔巨额开支的主要来源就是向西方出口石油。据认为,苏联为了保证从西方获得外汇收入,继2月份的降价之后,再度压低油价。
此外,苏联再度降低油价,实质上是要同第三世界产油国争夺世界市场,这将增大这些产油国的困难。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和矿产部长奥泰巴3月15日就苏联降低油价发表谈话说,“降价竞赛”将使“大家都受到损失”,“对任何方面都没有好处”。欧洲工业界人士也担心苏联此举可能引起“油价战”。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赫尔辛基消息:芬兰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发言人16日说,苏联已经把它向芬兰出口的原油价格降至“每桶28美元左右”。
这位发言人说,“该决定是今天(16日)作出的,从3月初起生效。”他还说,芬苏双方为此举行的谈判进行了几天,谈判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在此以前,从罗马、伦敦也曾传出过苏联原油降价的消息。苏联降低原油出口价格的消息,是在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14日将每桶原油的基准价格定为29美元前后传出的。
芬兰国家石油公司每年从苏联进口原油800万吨,在西方国家中是苏联石油的最大买主。


第6版()
专栏:

东盟国家对石油降价又喜又愁
本报香港3月16日专电 记者周毅之报道:东盟国家对石油输出国组织削减油价的决定,表示欢迎,认为有利于稳定物价、降低利率和促进经济复苏,但也担心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
新加坡的《南洋·星洲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的贸易与工业部长说,“油价下跌对全世界肯定有利”,“不过,就短期说,油价下跌会影响我们产油邻国的收入,从而影响我国同他们之间的贸易”,还将影响“在我们周围同探油有关的活动和我国的炼油产量”。
据泰国《星暹日报》报道,油价降低将使泰国每年省下26.69亿铢。但是,石油降价,中东各国购买大米的能力随之降低,对泰国的米市场影响很大;同时还影响到在中东各国谋生的泰国劳工的职业和大量泰国侨汇收入。
菲律宾《世界日报》报道,马科斯总统15日下令冻结一切原油产品价格。他说,原油每桶降低5美元,1983年菲律宾可以节省3亿美元。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刊登消息说,原油降价,将使印度尼西亚的岁收减少16亿美元以上,印尼的石油生产今年2月下降到刚超过100万桶;而两年前,它的石油产量曾经达到每天161万桶。


第6版()
专栏:

泰国国会表决两个修宪草案均未通过
据新华社曼谷3月16日电 泰国国会特别会议持续一个多月的修宪辩论,今天宣告结束,两个修宪草案都未获通过。
泰国国会特别会议今天上午继续开会,三读表决由暹罗民主党主席蓬·伦巴硕威提出的修改宪法草案。结果因赞成票没超过半数而未获得通过。接着,会议于今天下午一读表决社会行动党主席克立·巴莫提出的另一个修宪草案,也因支持票不过半数而遭到否决。
特别会议是在2月10日召开的。泰国宪法规定,一项提案必须经国会三读通过。泰国现行宪法是1978年制订的。其中有三项临时条款牵涉到大选方法、上议员(军人占多数)在议会拥有表决权的期限及常务官担任政府的政务官的权利等问题。蓬针对这三项条款提出了包含把“联区单号”选举法改为“分区单号”选举法,延长上议员在国会中的表决权,常务官可以担任政务官等内容的修改草案。经过激烈的辩论,蓬提出的宪法修改草案分别于2月18日和28日在国会特别会议上获得第一读和第二读通过。今天上午国会特别会议进行三读表决,结果获得赞成票254张,差10票才达到超半数的最低票数,因此未能通过。
在今天上午对蓬提案的三读表决时,共拥有176个下议员席位的三大执政党——社会行动党、泰国民族党和民主党联合起来投弃权票,这对表决起了较大影响。
蓬的修宪草案未获通过后,国会特别会议于下午续会,进行一读表决克立提出的修宪提案。这个提案只修改选举法,未提延长上议员权利的期限。因此遭到上议员的反对,赞成票只有159票,也未获通过。
近一个月来,围绕着支持或反对修宪问题,在国会内部各党派展开了辩论和活动。在国会外则有少数人进行反修宪的绝食斗争,部分群众分别举行支持或反对修宪的集会。针对这些情况,泰国总理炳·廷素拉暖15日发表谈话说,不论国会对修宪草案表决的结果如何,希望各方都能接受国会表决后作出的决定,维护国内安宁,不做任何违法的事。
内政部长西蒂·集拉罗今天在会后对记者说,泰国将在今年6月12日如期进行大选。


第6版()
专栏:

在黎巴嫩的美意部队遭到袭击
新华社贝鲁特3月16日电 据黎巴嫩电台广播,驻黎巴嫩多国部队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意大利部队这两天在贝鲁特分别遭到伏击,多人受伤。
今晨,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贝鲁特机场附近公路上巡逻时,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投掷了两枚手榴弹,以致4名士兵受伤。
昨晚,当意大利士兵乘车执行日常巡逻任务时遭到别人用火箭和冲锋枪的袭击,5名士兵受伤,有两辆吉普车被击毁。
今年来,多国部队在贝鲁特遭受过4次袭击,其中两次是法国部队。


第6版()
专栏:

日本开始第十次统一地方选举
本报东京3月16日专电 记者孙东民报道:日本第十次统一地方选举16日拉开序幕,以此为开端,日本列岛开始进入为期40余天的“选举季节”。
日本统一地方选举一般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各地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这次选举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知事选举、都道府县的议员选举,“十大政令指定城市”(类似中国的直辖市)中的两个市长选举和9个市的议员选举;第二阶段包括一般城市、特别区、町、村的地方自治体首长的选举和地方议员的选举。
在日本,今年被看作“选举之年”。除了统一地方选举外,6月份还将举行参议院改选,甚至还传闻要进行参众两院同时选举。因而这次统一地方选举就成为今年各政党之间进行“政治大决战”的开端。各政党从今年年初起就开始准备,16日知事选举活动开始以后,日本七大政党的领导人都走上街头,开始声援竞选活动。
统一地方选举是日本政治活动的一个风向标。第一,从参加知事选举的候选人来看,多党联合推荐某一候选人的倾向比上次选举(1979年4月)更加明显。在13个知事选举中,多数出现了保守政党、中间政党联合起来与共产党对峙的局面。神奈川县的知事选举出现了七大政党联合推举现知事继任的“无风选举”(即无争夺选举)。日本舆论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在经济尚不景气的情况下,各地方自治体财政拮据,政策选择幅度相对变窄的严峻现实,因而,在政策论争方面,各候选人的主张主要集中在行政改革、社会福利、教育和青少年等问题上,缺乏各自的“特色”。第二,从选民的态度来看,一系列舆论调查都表明,选民超越政党投票的意识更加强烈。多数选民投票的标准主要看候选人的品格和实际能力,其中,最重视的问题是与选民切身利益有关的福利问题、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第三,反映到候选人身上,则是相当一部分人是以无党派的身份参加竞选的。迄今为止,在全国47个知事中,无党派知事已从十年前的23人,增加到37人。人们分析,以上情况有可能对今后的日本政治产生微妙的影响,其动向值得注意。


第6版()
专栏:

西方金融市场对石油降价反应骤变
本报讯 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油价和份额达成协议后,世界货币金融市场发生波动。
第一天,鹿特丹石油现货市场没有引起什么反应,因阿拉伯轻质原油基准价格已回升到每桶28到29美元。但在西方货币市场上美元比价有所下跌,金价上升。
第二天,欧洲货币市场形势突变,黄金价格暴跌,美元比价随之上升。
在苏黎世,黄金价格每盎司从前一天的434.5美元跌到418.5美元,跌了16美元。在伦敦,每盎司从431美元跌到420美元,跌了11美元。


第6版()
专栏:

印军对阿萨姆邦高哈蒂全面管制
本报讯 据报道,印度军队16日对阿萨姆邦的大城市高哈蒂实行全面管制。管制当局有权对继续进行暴力活动的任何人进行搜查、逮捕和射击。
在依靠邦警察和准军事部队维持秩序无效后,国大党政府采取了这个进一步措施。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新加坡两家华文报纸出版
新加坡两家最大的华文报纸《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合并后联合出版的《联合早报》和《联合晚报》创刊号16日与读者见面。《联合早报》报头刊有两个日报的原名。《南洋商报》是福建省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1923年创办的。《星洲日报》是胡文虎1929年创办的。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巴西发现两块大块金
巴西淘金者若泽·里巴马尔在亚马孙丛林的秃山金矿发现两块大块金,其中一块被认为是本世纪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块金。这两块块金分别重32.9公斤和25.9公斤。巴西政府发给若泽·里巴马尔奖金110万美元。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芬兰大选临近 各党竞选纲领差异不大
据认为大选后组阁将面临困难
本报赫尔辛基3月15日专电 记者刘绪民报道:芬兰将于3月20日和21日举行4年一度的议会选举。出乎意料的是,在大选前夕,这里看不到西方国家通常那种竞选气氛,各个主要政党之间在内外政策上也没有展开激烈辩论。人们关心和议论较多的却是大选以后如何组阁问题。
芬兰是个多党制的国家,全国有社会民主党、联合党、中间党、共产党等十多个政党。在上次大选中,社民党获得23.9%的选票,联合党获21.7%的选票。最近的几次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社民党和联合党的支持者将会增加,中间党保持不变,共产党和其它一些小党将会下降。
在各党的竞选纲领中,几乎都把多边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作为主要内容,但并无多大差异。各党都表示要奉行传统的所谓“巴锡基维—吉科宁路线”,即芬兰人自己所说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因此,在对外政策上似乎没有多大辩论的余地。尤其是社民党和联合党两大党之间近年来的政策界线更是模糊。在这次竞选中,社民党和联合党又都不约而同地援引宪法中“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规定作为各自的一个竞选口号。
在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芬兰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而实际增长不到1%,失业率为6.5%,通货膨胀率为9%以上,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面对困难的经济,竞选中的各党都提不出任何有力措施。这也就是在经济政策上辩论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大选后的组阁问题倒是一大难题。近半个世纪以来,芬兰政府的组成大都是以中间党和社民党两党为主体的。从目前总的形势看,下届政府由社民党和中间党组成的可能性仍较大。自科伊维斯托当选总统以来,社民党的地位得到了加强。
但大选以后能否继续维持目前这种社民党和中间党联合政府的格局,还要看它们能否取得三分之二议席的多数。否则,社民党在组阁问题上将会遇到一些制肘和困难。一般认为,芬兰大选后的组阁谈判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索尔萨总理不久前曾经预言,“组阁谈判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第6版()
专栏:随笔

伊凡,回来吧!
陈有为文 方成画
黑沉沉的夜,笼罩在阿富汗的偏僻山地。从苏联直升飞机小分队的营房里,传出了电吉他的声音。在灯光下,几个年轻飞行员默默地盯着墙上,那里贴着他们妻子、情人、孩子和父母的照片。照片上端,有一行横写大字:“我们热爱你们并等待你们”。随着徐缓而低迷的琴声,飞行员们的心,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脉,飞向了俄罗斯的草原和城市……
对在阿富汗的苏联军人情况长期保持缄默的苏联报纸,由于军人亲属的信件雪片似地飞来,最近不得不派出记者去阿富汗前线采访,发回若干战地通讯,来安抚成千上万的军人家属的心。除了为这些莫斯科的“子弟兵”的所谓“英勇战斗”照例吹嘘一番之外,他们也不会忘掉作一些颇为动情的描写,诸如苏联军人如何想念亲人和希望亲人“等待”他们等等。
不过,这些宣传家们无法回答,苏军家属们更无法知道,究竟他们要“等待”到何年何月,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重温天伦之乐。这场战争虽然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可是至今谁也望不到它的尽头。连一封普通的家书都得辗转往返两三个月,那些军人家属怎能不为自己的丈夫、兄弟、儿子或父亲的命运担忧呢?
尽管莫斯科报纸不断宣传什么“军人义务和国际主义义务”,夸奖跨越国境的苏联飞行员、坦克兵、火箭手和驾驶员“为了另一国人民的幸福去建立功勋”,可是照片上的那些亲人,那些可能名叫微拉、奥丽加或彼得洛夫娜的妻子和情人,或者在伏尔加河畔工厂、西伯利亚集体农庄中工作的父老们,很难相信用苏联的炸弹、炮弹去屠杀阿富汗的妇女、儿童,毁平阿富汗的村庄,竟是为了阿富汗人民的
“幸福”。他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为了苏联的“安全”,就得把他们的小伙子伊凡、米沙、安德烈和瓦西里派到这个遥远的山国去打仗,去忍受那炽热的夏日旱风和冰冷的严冬雨雪。明明是侵略扩张,又谈得上什么“国际主义”。
她们和他们等呀等,又等得了什么呢?十万侵阿苏军,现在已有成万死伤。这意味着,那些日夜盼望等待的家属,最后得到的只不过是缺胳膊断腿的残废人,血肉模糊的尸体,一包焦黑的骨灰,甚至是一张令人饮泣的报丧通知单。而对于那些至今还活着的军人来说,谁知道哪一个白天或晚上,由飞行员驾驶的直升飞机会在火光一闪的炮声中成为倒栽葱,在荒野中行进的士兵会成了阿富汗游击队的靶子,一命呜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那些白白死去的军人的妻子或母亲,说不定还在夜梦中盼着自己的亲人哩。
一个苏联农村妇女最近从苏密州杜宾卡村写信给莫斯科《红星报》说,“哪个做母亲的不想更多和更详细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如何生活和服役的”。从这句普通的话语里边,人们可以感觉到这个慈母的殷切怀念和深情。而在这一片深情之中,人们不难听出反映成千上万苏联母亲的一种不敢直言的呼声。这个呼声就是:不要再让她们的儿子为虚假的“国际主义”去作无谓牺牲了,快把这场莫须有的战争结束,让她们的伊凡、阿列克赛们回家吧!(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