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述评

正当的要求
新华社记者 李长久 郭勇
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3月12日通过的《经济宣言》中重申,不结盟国家将为推动全球谈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继续努力。这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
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仍由工业发达国家所左右。在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上,这些国家仍然控制着国际商品市场。它们提高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压低进口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并且采取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形势不断恶化。据美国《时代》周刊今年1月10日一期报道,从1980年到现在,世界原料和初级产品(不包括石油)价格下降了35%,降到了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巴西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糖的价格从每吨495美元降到120美元,下降了312%,赞比亚出口的铜从每磅值95美分下降到69美分。文章援引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的话说,坦桑尼亚1981年进口一辆载重7吨的卡车,就要比5年前为进口同样一辆卡车多出口三倍的棉花,或者多出口两倍的咖啡或九倍的烟草。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约占发展中国家总出口的85%,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再加上发达国家限制或减少进口,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方面不仅连年逆差,而且逆差数额日益庞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1979年为402亿美元,1980年达775亿美元,而1981和1982年都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欠下累累外债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猛跌,固然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债务的泥潭;而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提高,则使这些国家在这个泥潭中越陷越深。近几年来,美国为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实际利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上,其他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也相应提高了利率。据美国报刊报道,自1976年到1982年前期,伦敦银行间拆放利率(大部分国际债务利息据此而定)从6%上升到15%;而利率每上升1%,发展中国家每年支付的利息就要增加2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因此越滚越大。据世界银行统计,这些国家未偿还的中、长期债务,已从1979年的3,825亿美元增加到去年年底的6,260亿美元。目前已有40个国家无力还债而不得不要求延期偿还债务。正如墨西哥总统在37届联大会议上所指出的,原料价格的猛跌和利率的提高,使穷国受到双重打击。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提出并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其实,改革不公正和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既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和财政上的困难,也有助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不仅向工业发达国家提供石油、原料和初级产品,而且是这些国家的广阔市场。因此,有些工业发达国家对全球谈判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财政困难也比较同情。但是,由于少数经济大国不愿放弃垄断地位,不愿触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致使举世关注的全球谈判陷入了僵持状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进程也停滞不前。现在,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再次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会议除重申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并加强彼此的经济合作这一原则外,还要求进行全球谈判。这一顺应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心愿、顺应世界广大人民的心意和世界潮流的要求,必将赢得世界舆论越来越普遍的支持,而使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顽固维护者陷于越来越孤立的境地。


第6版()
专栏:

胡启立率中共代表团拜会法社会党和法共领导人
新华社巴黎3月15日电 由书记处书记胡启立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14日在巴黎法国社会党总部,拜会了该党第一书记若斯潘、国际书记洪辛格、全国书记普鲁托等社会党领导人。双方在友好的交谈中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两党之间的关系。
15日下午,中共代表团在法共总部与法共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格勒梅茨、政治局委员贝特朗等法共领导人进行了友好会晤,双方就两党今年合作计划的具体实施交换了意见。
中国驻法国大使曹克强参加了上述会见。
中共代表团是在参加意大利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后回国途中于13日抵达巴黎的。


第6版()
专栏:

阿游击队在昆都士省袭击敌军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14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今天报道,阿富汗游击队2月底在靠近苏联边境的昆都士省袭击敌军,打死卡尔迈勒军队士兵41人,苏军18人。在达什特阿尔奇区阿姆河边的一次战斗中,4个阿富汗游击小组打死苏军13名和卡尔迈勒军队士兵41名,其中包括3名苏联军官和1名卡尔迈勒军队的指挥官,炸毁敌军坦克两辆。
2月27日,游击队在昆都士省南部用迫击炮和火箭筒袭击一支敌军车队,击毁坦克一辆和军用卡车两辆,打死车上的所有敌军。游击队还在昆都士市中心区袭击一个敌军哨所,打死苏军士兵5名。
另据阿富汗新闻社报道,2月17日,苏军在塔哈尔省的纳赫尔恰曼地区焚烧了当地农民的小麦仓库67座,7万公斤小麦被烧毁。游击队于2月24日还击敌人,打死打伤苏联—卡尔迈勒军队士兵30名。


第6版()
专栏:

科威特第一座跨海大桥竣工
本报讯 科威特的第一座跨海大桥——布比延桥于3月初建成通车。这座大桥是1981年10月由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与法国布维克公司以技术劳务分包合同修建的。
布比延大桥全长2,383米,桥高49米,桥面宽18米。大桥共有59孔,其中58孔跨径40.16米,主孔跨径53.82米,高出水面27米。大桥分上下四个汽车道和两个人行道。这座跨海桥把科威特及其位于波斯湾阿拉伯河口的布比延岛连结起来。科威特首相曾到大桥工地视察,并对工程质量表示赞扬。


第6版()
专栏:

我法律工作者代表团结束访问印度
新华社新德里3月15日电 由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朱剑明率领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在结束了对印度为期11天的访问后离开这里回国。
代表团是应印度律师协会的邀请前来访问的。14日,印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钱德拉丘阿和法律、司法和公司事务部副部长吴拉姆·纳比·阿扎德会见了中国代表团。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捣毁拜林越军指挥所歼敌八十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柬埔寨国民军3月9日攻入马德望省拜林镇,捣毁越军一个团级指挥所,歼敌80人。
广播说,国民军特工队分成四路向拜林镇靠近,9日清晨5点,战斗打响。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国民军打死越军35人,打伤45人,捣毁越军一个团级指挥所,击毁营房十一座,炸毁迫击炮两门,发报机一台,步话机两台。战斗结束后,国民军胜利撤回基地。
另据广播,国民军和游击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后,3月3日发动进攻,解放了马德望省蒙县铁路沿线的戈德鲁和普迭桑卡塞两个越军据点。4日早晨,越军企图反扑,遭到国民军回击。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侵柬越军飞机最近在马德望省五号公路以南诗梳风和拜林地区施放化学毒剂。
广播说,3月6日上午七点三十分,一架越军飞机在5号公路以南的诗梳风地区盘旋,撒放黄色和白色的粉末,飘落在村庄和田野。有五人中毒死亡,46人严重中毒。


第6版()
专栏:

海湾产油国一致认为
伦敦协议有助于稳定世界石油市场
据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据外国通讯社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海湾成员国认为,该组织14日在伦敦会议上通过的油价和产量协议,有助于稳定世界石油市场。
在王储阿卜杜拉的主持下,沙特阿拉伯14日举行内阁会议,讨论了伦敦会议协议。会后发表的声明说,这个协议使国际石油市场避免陷入彻底的无政府状态和严重的价格战。
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亚马尼14日在伦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为了使部长们达成协议,维护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团结,海湾成员国作了妥协,同意降低尼日利亚原油的差价。亚马尼相信,由于伦敦会议达成的协议,世界石油市场在短期内就可以稳定下来。亚马尼说:“当市场稳定了,我们就开始研究维持供求平衡的长期战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部长奥泰巴14日晚在伦敦对记者说,在伦敦会议上,每个成员国都为达成协议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他说,伦敦会议给阿联酋的份额是日产110万桶,但阿联酋至少需要生产150万桶。他说:“为了表达我们的牺牲精神和良好的意愿,也为了帮助实现石油市场的稳定,我们接受了给我们的份额。”奥泰巴说,把基准油价从34美元降到29美元,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对世界石油市场作出的“巨大贡献”,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
科威特石油大臣萨巴赫15日说,为了稳定石油市场,科威特不会把目前较低的石油产量增加到超过伦敦会议上给它确定的份额。


第6版()
专栏:

今年将因此少收外汇十四亿美元
墨西哥决定降低石油价格
本报墨西哥城3月15日专电 记者姚春涛报道:今天,墨西哥各报均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墨西哥政府关于降低原油出口价格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在昨天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伦敦会议协议后迅速作出的。决定说,墨西哥将保持每天150万桶的原油出口量,地峡轻油从原来的32.5美元一桶降为29美元,玛雅重油从原来的25美元一桶降为23美元。在墨西哥,这两种油历来是以各占50%的比例混合出售的,因此每桶原油的出口价格实际降了2.75美元。
各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特别指出,原油降价将使墨西哥今年损失13.75亿美元外汇收入,但由于国际利率的降低,今年墨西哥可望能少付15亿美元的外债支出。这表明,墨西哥不会因石油降价而增加国际收支逆差。


第6版()
专栏:

石油降价使印度节省大笔外汇
苏联又降油价
据新华社新德里3月16日电 据此间报纸报道,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降低油价,印度每年将节省35亿到40亿卢比,从而使印度能增加外汇储备。
本报讯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从伦敦传出的消息说,苏联已将它的石油价格降低到每桶28美元,事实上,它在欧洲某些港口销售的原油价格是每桶27美元,这比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油价还低一美元或一美元以上。欧洲工业界人士担心这可能再度引起“油价战”。


第6版()
专栏:短评

团结一致渡过难关
世界石油供过于求,石油出口国竞相落价,一场灾难性的“油价战”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经过协商,就油价和各国生产份额问题达成了一项协议,避免了一场危机。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权益、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掠夺方面,作出过可贵的贡献。从1973年10月以来,它们在掌握本国石油资源的背景下,把十分不合理的原油基准价格从六十年代的每桶1.80美元逐步提高到1980年底的42美元。油价的上升曾刺激了世界石油产量的上升,同时也压缩了对石油的需求,再加上三年多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持续,世界石油过剩越演越烈,油价也逐步下跌。要稳定现行的油价,就必须大量减少市场上的石油供应;这就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共同来限制产量。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石油输出国组织就达成过一项限制产量的协议,只是个别成员国迫于国内经济困难,不愿遵守协议。另外,一年来世界石油市场供应过剩,特别是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国家不断增产石油,使得任何想使原油价格保持在34美元的努力都变得不现实。石油输出国组织这次决定一面把油价削减15%,同时限制产量,正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但是,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需求量远远落后于供应量,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油产量又逐步下降到只占西方石油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它们对油价的控制力量已大大减弱。这就要求它们必须更严格地遵守协定,团结一致地行动,特别是在限制产量方面。因为石油产量如不加以严格限制,基准油价就不可能保证。
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团结一致渡过难关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它还得到象墨西哥这样的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的合作。在西方世界经济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世界石油市场的兴旺也将逐渐露出曙光的背景下,这个组织的各成员国只要不自乱阵脚,安全地渡过难关将不会成问题。关键仍在于行动的一致。


第6版()
专栏:柬埔寨通讯

基层游击队
杨木
暹粒省栋拉山下丛林深处传来一阵密集的自动步枪声,接着,又响起几声点发。正在与我谈话的民柬国民军某团团长奔姆坐在行军吊床中侧耳静听了一会之后说:“这不会是越军的枪声。按照我们的计划,今天上午应该举行克瓦乡基层民兵授枪仪式,大概是……”他刚说完不久,一名民柬哨兵穿过艳阳高照的林中空地向团长报告说:“接到前方电话:克瓦乡基层游击队队员们刚领到新枪,就高兴地试起枪来了!”
说起民柬的基层游击队,可以形容它是“老队新编”吧。也就是说,一些地区早就出现自发成立的抗越游击队,但国民军有计划地领导和组织它们,却是从1981年开始。侵柬越军企图“速战速决”地鲸吞柬埔寨的战略失败后,就转而用军事“大扫荡”和政治上的残酷镇压来对付柬埔寨的爱国军民,六号公路沿线以及接近民柬国民军的地区尤其如此。越军通过种种途径获悉越占区人民支援国民军的渠道后就迫害村民,妄图割断这些渠道。许多青壮年男子被迫逃入山林,自发地组成许多抗越游击小组。1980年—1981年旱季,民柬国民军深入到暹粒省腹地之后,就大力支持这些小组的活动并把它们扩编成为有较好武器装备的游击队。
栋拉山下的克瓦乡原有一个仅10多人的地下游击队。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打击敌人。1982年4月,游击队员们在附近的普列狄克村伏击越军,毙敌8名。他们还协助国民军侦察敌情,把村民献出的粮食收集起来,输送给国民军。1982年9月,民柬国民军解放了克瓦乡,这支游击队扩大了队伍并于11月11日主动出击芝灵县邦罗乡的60名越南驻军,打死敌人1名,伤3名。12月,当我们随国民军访问该乡时,领到新枪的30多名游击队员热烈地欢迎我们。
荔枝山下的人民也是被“逼上梁山”,组成游击队的。山下的达暹村的农民曾向民柬国民军提供粮食。越军发现后决定于1982年5月某一天夜间按照“黑名单”逮捕近百名“通敌分子”。谁知走漏了风声,“黑名单”上开列有名字的人就互相报讯,迅速逃离,然后在森林中集合起来,共谋出路。他们在深山老林里吃葛根和野薯,度过了最困难的淫雨时节。接着,正式成立了一支近百人的游击队,转战于荔枝山下的广阔地带。在近半年的游击活动中,他们共毙敌30人,打伤40人。这年11月底,当我们访问这个村子的时候,经过整编后公开活动的基层游击队40多人,在队长带领下列队迎候我们。他们现在的装备颇为精良,个个精神饱满。谈到越军可能再次进攻荔枝山区时,一位身材不高、步履矫健的队员说:“我们的家属因为我们参加了游击队而受到越军的残暴迫害。越军如果再进村,我们一定家破人亡。所以,我们游击队誓死保卫家乡,并且配合国民军把前线不断向南推移,使荔枝山区成为国民军可靠的根据地。”这名游击队员说出了“保家”和“卫国”密切相关的道理,表达了基层游击队员们的心声。
现在,在暹粒省8个县中的大多数地区已组成地下和公开两种形式的基层游击队。这些队伍不但在军事上构成对越军日益增加的威胁,而且成为宣传和组织群众、向国民军输送兵员的一支力量。
方兴未艾的基层游击队活动是柬埔寨人民抗越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有一天,基层游击队会出现在越军占领区的各个角落,成为威震敌胆的巨大力量。(附图片)
暹粒省荔枝山达暹村的农民宾玛愤怒控诉越南侵略军的残暴罪行。他两次被越军抓去坐牢,惨遭毒打、电刑,至今遍体伤疤。 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摄


第6版()
专栏:

赤道几内亚漫忆
乐祖德
每当想起赤道几内亚,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座青翠秀丽的海岛,眼前似乎又展现出层层苍翠的山峦,硕果累累的可可和咖啡林,以及一座座幽静美丽的城市,一张张热情友好的笑脸……
头一次来到赤道几内亚,正值雨季。当飞机渐渐飞近比奥科岛(原费尔南多波岛)时,我就被斯蒂贝尔峰雄伟瑰丽的景色迷住了。这座海拔3,007米的高峰,巍然耸立在波光潋滟的几内亚湾。雨后,山顶染上一抹淡红色的夕阳,仿佛在微笑着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首都马拉博位于比奥科岛,有8万人口,平时,这是一座十分宁静的城市,街上车辆稀少,因此,在这座绿环翠覆的都市中,处处可以听到百鸟和鸣。而在“海湾旅馆”观望赤道海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紧靠海边,海风吹拂,椰影摇曳;海礁沉浮于波涛之中,海云飞升于苍穹之上。披襟纵目,始信赤道风云,分外壮观。
来到赤道几内亚的人,只要到各地走走,就不难发现,这个面积仅2.8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年平均气温约25℃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多达3,000毫米;比奥科岛上的火山土十分肥沃,这里极少自然灾害,因此有着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然而,在前总统马西埃统治的十一年中,国内矛盾尖锐,经济凋敝,田园荒芜,主要物产可可、咖啡和木材等都大幅度减产。1979年8月,以国家革命人民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奥比昂中校为首的最高军事委员会推翻马西埃的统治,掌握政权后,宣布恢复民主,保障自由,复兴经济。
新政府决心恢复农业生产,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奥比昂特别强调发展粮食生产,以改变目前粮食80%依靠进口的状况。
我曾到过比奥科岛上的卢巴港,这个大西洋上的天然港湾,曾被一个超级大国的捕鱼船队以交付少量劣等鱼虾的代价长期占用,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新政府执政后不久就收回了卢巴港,并购买了一艘机械化捕鱼船,决心为自力更生地解决食品问题而努力。最近,在比奥科岛附近的水域中,又发现了海底优质石油矿,这为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在赤道几内亚大陆部分木尼河省首府巴塔市,我曾参观马西埃当年的行宫——“非洲宫”。宫中陈设模仿欧洲皇宫的式样,金碧辉煌,富丽豪华,其中宴会厅别具一格:三面无墙,仅排列着一些图案形的石柱。我起先感到诧异。后来,在一个暑热的夜晚我再到“非洲宫”参加赤几国宴,一阵阵清风从外面宽大的花园吹进宴会厅,顿时使我感到凉气爽肌,幽香沁人,于是又佩服建筑师的匠心独运。这座富丽堂皇的昔日禁宫,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活动的场所之一,也成了马西埃骄奢淫逸的证明。
每次来到赤道几内亚,纯朴而热情的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更是使我永远难忘。一次,我陪同中国武术团到这里访问,每到一处,群众都载歌载舞地夹道欢迎;尽管当时那里缺少食品,人们还是杀鸡宰羊款待客人。每当席上出现“青岛啤酒”时,我们就感到特别亲切。这些啤酒是随着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而远涉重洋来到赤几的。赤几朋友经常热情地赞扬中国与赤几之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我结识的巴塔医院副院长恩索加先生,就是中国派到赤道几内亚的医疗队培训出来的医助之一,曾成功地进行了100多例外科手术。他热情地对我说:“我们过去没有自己的医生,现在我之所以能掌握医术,就是中国和赤几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结果。”当然,这只是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中的事例之一。而中国和赤道几内亚的友好合作关系,如今正在不断结出新的成果。(附图片)
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街景。 乐祖德摄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冰岛解散议会并提前大选
冰岛总理居纳尔·索罗森14日宣布解散议会,提前在4月23日举行大选。冰岛上次大选在1979年12月举行,按规定新的大选应在今年底举行。埃及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埃及目前正在举行一次在埃及“武装部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演习13日开始,预定17日结束。拥有最现代化军事装备的部分空军、空运部队、突击部队和伞兵部队也参加了演习。
葡萄牙出租汽车司机示威
葡萄牙数百名出租汽车司机14日晚在里斯本举行示威和集会,要求政府采取治安措施,保证出租汽车司机的工作安全。据报道,葡萄牙全国各地最近几天接连发生袭击和杀害出租汽车司机事件。
东京交通事故增多
去年东京死于交通事故者超过了400人。这是1974年以来八年间所没有过的现象。今年的情况比去年更糟。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反行车限制速度的规定。 (据新华社)
美司法部调查巴比事件
3月13日,美国司法部下令全面调查美国情报机构帮助纳粹战犯巴比一事。该部发言人说:最近,有人说美国政府于1951年协助巴比逃至玻利维亚;“对有关政府文件的核查表明,上述说法有足够根据,应该进行全面调查。”
(本报讯)


第6版()
专栏:

有15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国际听证会,自3月14日起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会上放映了有关苏军在阿富汗使用化学武器的电视片。一些阿富汗证人在会上就狱中囚犯受到酷刑提出控诉。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