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谁能管人
富强
据说,在首钢的企业整顿中,一项干部任命几乎成了“爆炸性新闻”。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拭目以待,引起不大不小的一阵冲击波。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被任命者是个搞技术的“老九”;二是他任职于干部处。这第二条恐比第一条还要使人震惊。因为那干部、人事管理部门历来是举足轻重的。你一个搞技术的,如今要去管人,能管得了,管得好吗?然而人家也要问,管技术的管不得人,难道管人的人倒是天生管人的人吗?
其实也真不必担心,我们先前的许多管人的人,并没有生下来就会管人,他们大多管过机器和庄稼,管起人来,不也有管得好的么?再说那位引起“爆炸”的“老九”处长,上任以后坚持干部“四化”原则,选拔和调整干部,不讲情面,不讲关系,不讲资历,当好领导的参谋,唯才是举,仅一两年之内,就使首钢的干部队伍发生了根本变化:中青年技术干部,在厂长中占81.8%,在生产副厂长中占93%。为首钢开创新局面推举和配备了一批年富力强,有朝气,有干劲的精兵强将。
看来,干部的“专业化”并不是可无可有的一条。这种“专业化”,既包括通晓组织人事工作本身的学问,也包括通晓特定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前不久,我到某地出差,遇到一位物理系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工作三个月,还没找到“婆家”,到县人事局报到,被分配到生物制药厂。她提出所学非所用时,人事科长却脸一沉:“怎么不对口!物理和生物能差多远?”如此管人者,真使人哭笑不得。
古人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开创新局面,干部是关键。而要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亟须打破老框框,大刀阔斧,打开人事工作的新局面。从这点上讲,首钢的“爆炸性新闻”,爆炸得好!其影响所及,将是很深远的。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散文可以虚构吗?
陈大远
问:散文是否允许虚构,所谓散文的“升华”是指什么?
答:我读过一些散文,也写过一些散文,却没有研究过散文。所以说,如果把散文作为研究中的一种文学形式问题,那我只是一知半解。
散文,在我国的习惯说法,是同韵文、骈文相对而言的。说得宽一点,除了诗、词、曲、赋以外,一切无韵无律的文章,象人物传记、回忆录、记事文、抒情文、游记、寓言、神话,甚至连原始形式的小说,都可以列入散文之内。就拿流传了三百多年的散文选集《古文观止》来说吧,《项羽本纪赞》、《屈原列传》,不过是史书中的一个章节、历史人物的传记;感人甚深的《陈情表》,只是一篇“退休申请书”,《祭十二郎文》则是一篇“悼词”;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柳子厚墓志铭》,不过是碑记、墓志;甚至那些纯属政论性的《贾谊过秦论上》、《出师表》,也可以列入散文之林而毫无愧色。散文的形式直到现在,也仍然是非常广泛的,不过把小说、报告文学分离出去了。
散文的形式既是如此多种多样,那么它是否允许虚构,就难以蔽之以一言了。我觉得,回忆录、人物传记等等,是不能虚构的,必须尊重历史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如果失掉它的真实,也就失掉了文章的生命力。至于寓言、神话之类,作者往往托物以言志,借象以抒情,那当然是可以虚构的,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基的《卖柑者言》,我虽然没去考察,但看来似乎是出于虚构,而又都是绝好的散文。
但是,散文并不是小说,也不都是神话、寓言之类的文章,它主要还是来自真实的生活。我认为,散文的主要支柱是真实而不是虚构。
至于说,散文怎样能够从真实生活当中升华到比较高的文学境界,这一点是我在创作中梦寐以求,可惜还没有求到手的三昧。不过我也有个想法,那就是作者需要把感情全部倾注在自己所要表现的物象里去。散文不同于小说之处,在于作者的感情可以用各种方式,包括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在散文里,有时写的是人物,有时写的是事件,或者写一种现象,或者写一个概念,甚至一花一草都可以成为描写的对象。不过,必须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地倾注给它,否则,它就是没有灵魂的人物,没有血肉的事件,没有形质的现象,没有物性的概念。那样,它虽然是真实的,但它还是没有得到培养的野草闲花。


第8版()
专栏:

侨乡春意
柯原

在罗湖桥头,涌来了,
涌来了,缤纷的人流。
趁着桃花正开的早晨,
趁着春光烂漫的时候。
是醉了吗?是醉了吗?
脚步乜斜,泪在脸上流,
呵,春风是母亲的手指,
轻轻拭去泪珠,多么温柔。
当年是一缕孤苦的云,
狂风吹逼,向海外飘走,
远了远了,不见故乡的帆影,
只在梦中,听到渔歌声悠悠……
岁月如流,流走了凄苦岁月,
流来了笑语重逢的时候,
祖国呵,可还记得当年的惜别泪,
今朝都化作了溢满欢乐的酒……

清溪上横卧着道道彩虹,
织出了蔗红桑绿人欢笑。
海外游子,云山迢迢寄深情,
为故乡修起一座座桥。
桥呵,可是海外游子的心化成,
枝叶伸海外,扎根在祖国的怀抱,
深深爱恋着养育自己的故土,
风雨中就能永葆洁白的情操。
桥呵,可是海外游子的耳朵,
在倾听山歌路上飞,渔歌水上飘,
熟稔的乡音似浓酒醇厚,
能慰藉海外生活的寂寥。


第8版()
专栏:

小店之夜
徐子芳
踏着积雪,我一脚跨进这座极不显眼的知青小店,已是晚上9点。按照这座城市的习惯,一般店门在7点左右就关了。如果这时你想上街买点啥急需品,非得把心急碎了不行。
自打去年起,我们这条远离市中心的偏僻小街,有了这座知青小店,买东西就方便多了。尤其是夜间照常营业,深受顾客的欢迎。
“您要买点什么?”
我正想着,一位烤着炉火的满头白发的营业员,见有人进店,忙站起来客气地问道。
她大概是在煎中药吧。窄窄的店堂里,弥漫着一股浓烈苦涩的中药味。火炉上端,煨着一个泥瓦药罐。
她也是待业知青?我好生纳闷。
“称二斤钙质饼干。有吗?”
“是这样,同志。春节快到了,几位退休老干部买东西不方便。这会,孩子——哦,营业员他送货上门去了,请稍等片刻。对不起。”
“你是干什么的?”我有点不高兴。
“实在对同志不起。这钙质饼干的价格我还不太清楚。”
我本来是急于回家的。现在索性耐着点儿等那位“营业员”吧。
由于职业的习惯,我忽然对“白发知青”带病工作的“精神”感到了兴趣。于是,我绕着弯子故意取笑问道:“您待业多少年了?”
“白发知青”先是愣了愣,当她明白了我的话的讥讽意味时,禁不住动情地笑了起来:“您把我当成‘待业知青’了?嘻嘻,有白了头的‘知青’吗?”
“这么说,您是……?”我口吃起来。
“是来探亲的。”
“那么营业员是您的……?”
“我的女儿。”她平静地说着,眉宇间却藏着一股骄傲和喜悦。
我被她说懵了。“女儿上班,难道还能不回家,有什么必要探亲呢?”我好奇地问她。
“提起这鬼丫头,是没治了。”她突然叹了口长气,然后回转身,把炉子门封死。估计中药熬得差不多了。
我心里又是一惊:“原来您这中药是替您女儿煎的?”
“可不是。她害了眼病,差点就失明了。幸亏找到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把她的眼保住了。可是医生特别关照说,这种眼病身体来不得一点累,否则,是要重犯的。可那犟性子,就是不听,连医生开的中药她也没有时间去煎,甚至忘得干干净净,十多天过去了,药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家里。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得每天早晚两次在家给她把中药煎好,药汁装进小保温瓶里,按时从家送到店堂。
“常常我送药来时,鬼丫头不是忙着接待顾客,就是送货上门去了。我也不能老守在身边。这样她就常常忘记喝药,急得我只好到店堂里来求她。”
“所以,您就把中药罐子带到了店堂里,帮着她煎,看着她吃了?”我明白了,深情地望着这位可敬的老妈妈。
这时,一位头裹浅红色围巾的姑娘进了店堂。她颀长的身材,上穿一件深红色风雪衫,一绺刘海鬈曲着,两颊冻得红红的,嘴里喷着热气。一进门,就亲热地叫道:“妈,我回来了。”
妈妈朝我努努嘴说:“这就是她,甜甜。”
“妈妈您真是……”叫甜甜的营业员抿嘴笑了,是幸福还是喜悦?我看得正入神,一个柔和的声音问道:“同志,您想买点什么?”啊,她连身上的雪花也未及掸一掸,就做起生意来了。
夜越来越深,看来顾客是不会再有了。我买了饼干,正准备举步,甜甜忽然问道:“妈,你卖了奶粉吗?怎么少了两袋奶粉?”
“我吃了。怎样?鬼精灵。要多少钱?算好了,我赔你。”当妈妈的说着走了过来,一边逗着女儿,一边翻开一个本子,那儿放着奶粉钱,“你去数数看看。”
甜甜认真点清了数目,只见她转怒为喜,红着脸说:“是您代卖的?谢谢了。”
“刚才有个同志说他的孩子断了奶粉,在家饿得直哭呢。我就按平时的价格卖给他了。这位同志要买钙质饼干,我不知价,所以未敢卖。快来喝药吧。要不然又要凉了。”她疼爱地说。
“不,等一会儿。妈,刚才我送货时,碰得一位退休老同志急需二斤红糖……”甜甜说着,已经称好红糖。一瞬间,她就出了店门,朝着白茫茫的世界走去。
“甜甜——你的药——”小店门口响起母亲的呼唤。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故事大王》画库出版
新蕾出版社开创低幼读物出版新局面,为低幼儿童精心编辑了一套儿童故事画库——《故事大王》。第一辑已经出版。
这套画库将系统地向小读者介绍古今中外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故事,如革命传统、儿童生活、益智、民间故事,以及童话、寓言和笑话等。既有名著,又有创作。图画生动,有益有趣。
《故事大王》画库形式新颖,装潢精美。40开本,每辑5册,盒装成套。体积小,容量大,每辑可容50个故事。积累数辑,可成一个小小画库。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修正观点
历史学家邓广铭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根据马泰来一文所揭示的李若水《捕盗偶成》诗,修正了自己所坚持的看法,认为“宋江等人之曾投降是确有其事的”。看到这消息心头不禁为之一快。所快者,是历史学家在学术讨论中的求实精神。在新的有力的材料面前,他勇敢地修改自己的观点。这种风格,远远胜过一个学术观点的得失。
据说有人给年轻人传授一种成名秘诀:坚持一种错误的学术观点,不管对方如何持之有据,这样就会引起各方面的注意。这种秘诀是不是真能流传下去,很值得怀疑。但是,在学术研究中,即使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却硬是咬住一种观点不放,接二连三地撰写文章,还又非得别人发表不可,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
颂葵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无妨看看
看电影《人到中年》,想起小说发表时曾引起过争论。那不同意也不过是过去常套的公式:我们是那样对待知识分子的吗?
这次争论似乎也只限于文艺界,很少有干部参加,特别是人事干部和领导干部,如果去征求他们的意见,那回答大概还是“太忙,哪有时间看小说”?
然而,这都是与工作相关的。
还是以《人到中年》为例。如果我们有些人事干部、领导干部能忙里偷闲读读这篇小说,那么,认真想想如何关心和对待中年知识分子的问题,现在也就不会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过头了”的说法,甚至罗健夫、蒋筑英可能还在和我们一道为四化出力。
如果有些同志仍然认为自己抽不出时间读书,那么,就作为余闲消遣,去看看这部电影,不过一两个钟头,怎么样? 李固阳


第8版()
专栏:

迎渔汛〔版画〕 王晶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