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金日成强调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斯坦鲍利奇说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不可改变
新华社平壤3月14日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13日在这里说,不结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创造条件,举行首脑级会晤,以磋商在相互的经济交往中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
他是在欢迎以总理托马·桑卡拉为团长的上沃尔特救民委员会和政府代表团的宴会上说这番话的。
金日成主张,不结盟国家应当加强斗争,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建立在自主、平等基础上的新国际经济秩序。
金日成说,朝鲜认为,在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不结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是最重要的。不结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高举集体自力更生的旗帜,以互通有无为原则,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托马·桑卡拉在讲话中说,上沃尔特呼吁在朝鲜土地上驻扎军队的外国撤走自己的军事基地,让朝鲜人民自己自由决定自己的命运。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13日电 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斯坦鲍利奇今天强调指出,南斯拉夫对在新德里召开的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整个进程和取得的成果十分满意。
由斯坦鲍利奇率领的南斯拉夫代表团,在出席这次会议后,于今天下午回到贝尔格莱德。斯坦鲍利奇在机场上向南斯拉夫报刊、电台、电视台发表声明说,这次会议显示了不结盟运动的团结。会议是在民主的气氛和相互尊重与协商一致的精神下进行的。会议再次表明,不结盟运动的根本原则是不可改变的,是作为共同行动的唯一基础被普遍接受的。
斯坦鲍利奇指出,这次会议全面地讨论了当代世界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了作为不结盟运动今后行动基础的决定。不结盟国家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尽一切努力制止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不利进程。
斯坦鲍利奇说,这次会议表明,不结盟运动一年比一年强大,并成为影响巨大的一支独立的和非集团的力量,对解决世界上的棘手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南斯拉夫《战斗报》3月11日发表社论指出,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再次表明,绝大多数不结盟国家坚决主张坚持不结盟运动的根本原则,主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一切问题,主张维护不结盟运动的独立和不结盟性质,不作任何人的后备军,不作任何人的传声筒。


第7版()
专栏:

不结盟国家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立场
据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13日电 阿根廷总统雷纳尔多·比尼奥内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在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阿根廷维护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立场得到了不结盟国家的支持。
比尼奥内总统是在参加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以后回到阿根廷时发表上述讲话的。
他说,不结盟国家对阿根廷这一立场的支持已经写入了会议最后通过的《政治宣言》中。对此,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第7版()
专栏:

巴基斯坦和肯尼亚总统强调恢复阿富汗独立
呼吁外国军队立即撤出阿富汗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13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和肯尼亚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今天在一项联合公报中呼吁立即从阿富汗撤出所有外国军队,恢复阿富汗的独立和不结盟的立场。
这项联合公报是在肯尼亚总统结束对巴基斯坦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后发表的。
公报说,只有在承认阿富汗人民有权选择社会制度,并且创造条件使阿富汗难民安全和荣誉地返回家园的前题下作出的政治解决,才能在阿富汗实现和平。
公报说,公正和稳固的世界秩序只能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
公报说,两国对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两国认为,不结盟国家需要继续加强团结和相互合作。
公报说,发展中国家要为实现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共同努力,并且要采取共同的立场和加强合作来增强在南北对话中的实力,使之取得积极的成果。
公报还谴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继续非法占领纳米比亚,并表示支持在南非反对种族主义政权的解放运动。


第7版()
专栏:

一些国家领导人要求建立印度洋和平区
新华社新德里电 在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不少国家领导人重申把印度洋变为和平区的要求。
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说:“为执行关于宣布印度洋为和平区的宣言所作的努力收效甚微,而大国在本地区的对抗却不断升级。”他要求在1984年在科伦坡召开讨论印度洋成为和平区的国际会议,作为实现宣言的第一步。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认为,如果超级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能够排除,那么迪戈加西亚岛的问题无疑将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孟加拉国部长会议主席艾尔沙德赞同在科伦坡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来讨论防止大国在印度洋的争夺、保证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问题。
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在讲话中指出,苏联的军事存在,使印度洋的安全与稳定进一步恶化。
毛里求斯总理贾格纳特表示毛里求斯对于超级大国不断增加它们在印度洋的军事力量深感担忧。他重申毛里求斯对迪戈加西亚岛拥有主权。
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门格斯图对美国在印度洋、海湾地区和非洲之角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军事活动表示关切。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马谢尔重申莫桑比克支持印度洋成为一个非军事区和非核区。


第7版()
专栏:

津巴布韦政府不同恩科莫在国外会谈
新华社伦敦3月13日电 津巴布韦新闻和邮电部长内森·沙穆亚里拉今天在这里说,津巴布韦政府现在不同出走的反对派领袖恩科莫会谈,会谈只能在津巴布韦举行。
沙穆亚里拉在记者招待会上重申,津巴布韦政府保证,如果恩科莫回国,他将是安全和自由的。他还将有机会同穆加贝总理等政府领导人会谈。
沙穆亚里拉谴责恩科莫散布有关津巴布韦局势的谣言。他说,津巴布韦的局势是稳定的,恩科莫的家乡马塔贝莱兰省的社会秩序已经恢复正常。
沙穆亚里拉在去西德参加卡尔·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途中,在这里短暂停留。


第7版()
专栏:

友谊花长艳
严勇士
尼日利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年前,她就有了自己的文化。著名的“诺克文化”、“伊费文化”和“贝宁文化”,都以雕刻为主要特征,在非洲占有独特的地位。
如今,当尼日利亚副总统亚历克斯·伊费尼丘库·埃奎梅博士来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之际,对尼日利亚的美好回忆,又使我心情激动。是的,我曾两次随艺术团访问这个美丽的国家,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80年元旦,我随安徽杂技团抵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进行友好访问。尼政府对我国杂技团来访十分重视,给予热情友好的接待。尼文化部官员多次强调,尼日利亚文人政府执政不到三个月,中国政府就派杂技团来尼演出,这是对尼新政府的极大支持。元月12日晚,杂技团在总统府进行了专场演出。沙加里总统偕夫人、埃奎梅副总统偕夫人以及总统府官员等300多人出席观看。演出结束,沙加里总统、埃奎梅副总统上台同演员会见,一一握手,感谢中国演员不辞劳苦演出了精彩节目。沙加里总统说:“你们的访问演出加深了业已存在两国之间的友谊。”埃奎梅副总统也热情地说:“欢迎杂技团下次再来,到尼日利亚各州去演出。”
在拉各斯的几场公演中,中国演员均受到尼日利亚人民和驻尼使节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尤其感人的是,每当观众看到车技、顶碗、滑冰、钓鱼、魔术等节目时,台下总是一片欢腾,掌声雷动。演出结束,观众往往恋恋不舍地围住演员握手祝贺,不断地赞叹:你们表演的“太好了”、“太不可思议了”,“太令人惊奇了”。有的尼日利亚朋友还要求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杂技演员。
在巴达格里镇,杂技团拜会了当地大酋长奥巴。奥巴在宫里以接待贵宾的隆重传统仪式接待了我们,并把所辖各级大小酋长召来相陪,与中国客人共饮棕榈酒,畅述友情。在酋长花园中的沙地上演出时,酋长及各级官员不停地鼓掌,连声称赞中国杂技艺术的优美精湛。他说,过去从电影上看过中国杂技,还以为那是特技摄影,今天一看,果真名不虚传,令人敬佩。
在著名的拉各斯大学,校方组织了1,200多名校属小学学生观看演出,稚气的孩子们对中国艺术家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腾雀跃。校长说:你们的演出对加强中尼友谊很有意义,孩子们不仅会把今天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他们的父母和亲友,而且多年之后,他们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也会想起童年时曾和中国艺术家们的欢聚。
中国艺术家不仅把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带给尼日利亚人民,而且还向尼日利亚人民学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尼日利亚的乐器很丰富,有弦乐器、管乐器和鼓等打击乐器。不同部族都有自己本地特色的乐器。尼日利亚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人民。
尼政府为杂技团举行了招待会,为了更好地促进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破例地把招待会安排在国家剧院屋顶花园里。在苍茫的夜色之中,伴随着阵阵音乐,中尼两国艺术家一起坐在花丛之中,俯视着华灯齐放的拉各斯市,举杯倾谈,共叙中尼友谊。尼日利亚艺术家跳起了富于民族色彩的舞蹈,热情奔放,无拘无束,和谐自然,给人以欢快、乐观、有力的感受。真是主客同乐、气氛炽热。
1982年11月,中国山西杂技团赴尼访问演出了20多天,除在首都拉各斯演出四场外,还到边远的城市索科托、卡杜纳、卡诺演出。索科托是沙加里总统的家乡,卡杜纳、卡诺也是尼日利亚有名的大城市,素有北方经济文化中心之称。那里的人民亲眼看到中国的杂技艺术,反应十分热烈。在索科托首场演出,观众竟达5,000人以上。我国杂技演员的精采表演赢得了高度评价和声誉,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埃奎梅副总统目前正在我国进行访问,衷心地祝愿他的访问圆满成功,祝两国人民友谊的花朵越开越鲜艳。(附图片)
安徽杂技团在尼日利亚总统府演出后,沙加里总统和埃奎梅副总统同杂技团全体成员合影。


第7版()
专栏:

不明飞行物迫使火车停驶15分钟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13日专电 据本地报纸报道,3月9日晚,在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以南250公里处,一个不明飞行物使一列火车停驶15分钟。
本蒂利亚火车站站长对当地记者说,飞行物飞行的速度很快,转了几个转,发出类似喷气飞机的震耳响声,同时射出耀眼的强光,使火车司机无法行车,只得停驶。


第7版()
专栏:国际札记

人的价值观
这件事发生在英格兰中部地区。
一辆汽车跌入冰河,车中人无计脱身。三名上班路过的工人见义勇为,奋身跃入冰水,将车中人救离险境。他们上班迟到了。三人所在的伯金斯柴油机公司因此扣了他们的工资。
资本家是冰冷的,不动感情的;他把一切都淹没在追逐利润的冰水之中。在资本家看来,工人救人,与公司无关;上班迟到有损公司利益,这比人命更重要。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物议,于是,公司表示“关注”(因为公司的声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一位发言人出面说:“如果这些人觉得冤枉,我们可以同他们的工会谈判。”
工人哪里赔得起谈判的时间?还是工人们凑了点钱,弥补了被扣的工资。
不同的人,价值观就是如此不同!
·黄 晴·


第7版()
专栏:

匈牙利外贸处境不利
本报讯 不久前,匈牙利外贸部部长韦莱什·彼得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匈牙利去年的对外贸易情况。他说,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经互会国家采取了硬性措施,使得匈牙利的国际支付能力极为紧张。去年,无论是在卢布区,还是在自由外汇区,价格比例对匈牙利都不利。在卢布区,匈牙利的出口商品上涨的价格低于进口商品上涨的价格;在自由外汇区,去年的出口商品价低于1981年。
韦莱什·彼得说,1982年匈牙利的对外贸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据南通社报道,韦莱什·彼得在这次会上说,去年是匈牙利自1956年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匈牙利在国外市场上遇到了得不到外国信贷、贸易条件恶化和关税保护主义等问题。韦莱什说,匈牙利去年在同自由外汇区进行的贸易中,出超额达5.16亿美元。但是,他估计今年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年头。


第7版()
专栏:

美国环保局的风波
乐山
美国环境保护局长安妮·伯福德下台了。这是近几个月来发生在华盛顿的一场风波的高潮。
环境保护局是七十年代初美国新设立的政府机构。它的任务是执行联邦有关控制和减轻空气、水、固体废料、噪音、辐射污染的法律。由于美国石油化学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化工合成产品的产量从1941年的10亿磅增为1977年的3,500亿磅。为此,美国国会在七十年代先后制订了空气洁净法,联邦水污染控制法,规定对违犯法律的人或企业课以巨额罚款,最高额每日达5万美元,并判处当事人以有期徒刑,最多可达10年之久。
环境保护局这个新设立的政府机构,经费比较充裕,它的工作职位被认为是个“肥缺”。
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设立了数达16亿美元之巨的“超级基金”,由环境保护局分配支用。它的主要用途是清理分布美国各地的1.4万多个化学废料堆。虽然近年来美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取得一定成绩,但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而且愈来愈严重了。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化学品已有5万种,其中3.5万种被认为有害于人类健康。现在美国每年产生的化学废料达770亿磅,只有10%得到妥善处理,至少有一半废料“到处乱倒”或“偷偷地倒掉”。化学垃圾已经成了美国的一颗“定时炸弹”。
这种情况使环保局,特别是它的负责人受到纷纷指责,说他们任用私人、玩忽职守、滥用经费。国会的一些小组委员会从去年9月就开始对环境保护局的工作进行调查,并要求调出该局的工作文件进行审查,环境保护局长伯福德自恃有白宫的支持,一直顶着不交。国会曾表示要以“蔑视国会”罪对伯福德进行起诉。
现在,继环保局的两名副局长和一名高级官员被总统免职以后,伯福德又被迫下台了,国会调查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伯福德在使用“超级基金”时有无故意拖延、刁难以避免对民主党州长候选人有利的情节。看来这也是与明年总统选举不无关系的一场风波。


第7版()
专栏:加拿大通讯

石油跌价声中的涨价
本报记者 许德迁 马海亮
在国际石油市场一片跌价声中,加拿大的国内油价从3月份起反而每桶上涨了4加元,致使人们日常交通和取暖等费用随之上涨,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实际上,在国际石油跌价的形势下,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处理国内石油价格的问题上,面临着两难的处境。
长期以来,加拿大国内石油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市场价格。1981年9月,联邦政府为了协调西部产油省和中部工业省之间的利益,确定逐步提高油价,每半年提价一次,但最高也不得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75%。当时估计,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将会节节上升,但出人意料,近两年来石油价格疲软,最近国际市场价格更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降到了每桶29美元。加拿大国内油价仍根据原协议的规定按时上涨,本月加拿大国内油价已涨到24美元,超过了国际油价的75%,达到80%以上。在汽油零售价格方面,由于各省征收汽油税,汽油的实际价格已大大高于美国,以至在边境地区,出现了居民去美国加油的现象。现在摆在联邦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要不要把国内油价仍然保持在国际市场价格的75%以下。对此,各省对原协议的解释大相径庭。产油省认为,协议精神只是保证国内油价上涨幅度不致于太快,而根本没有规定降价。工业省则认为,按照协议规定国内油价应该降低。最近联邦总理特鲁多就油价问题同主要产油省阿尔伯塔省总理举行了会晤,但未取得一致意见。
国际市场油价下跌对加拿大经济究竟利多还是弊多,人们的看法也大不相同。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利多弊少。他们说,油价下跌能导致通货膨胀下降,人民购买力提高,促使经济较快回升。有的经济学家估计,如果国内每桶油价降低一加元,就可使通货膨胀率下降0.5%,如果国内油价今年维持在每桶27加元,在今后三年内不超过32加元,1985年的加拿大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多增长2.5%。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油价下跌弊多利少。由于近两年来国内油价未能按联邦政府原先估计的速度提高,加拿大整个能源工业在五年内的收入将比原计划减少810亿加元。如果国内油价还要下跌,联邦政府今年的财政赤字将由300亿加元增加到400亿加元,有可能加剧通货膨胀,推迟经济回升。此外,加拿大石油工业现已处于困境,最大的多姆石油公司负债总额高达710亿加元。如降低国内油价,将进一步增大石油工业的困难,甚至有可能推迟1990年实现石油自给自主的目标。
据新闻界人士透露,目前已提出考虑的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主张维持协议规定的提价限额,另一类主张放宽或取消限额。联邦政府对此难以作出选择。舆论认为,加拿大将于明年举行大选,在大选以前,联邦政府不大可能对这类敏感问题提出自己的明确主张。即使今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也只能对国内油价作某些技术性的调整。比较重大的决策,看来需待大选之后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