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这样对待揭发问题的同志公平吗?
本报记者 金德龙 本报通讯员 谭德初
我们来到门头沟区了解董树林信中反映的问题时,第二调查组副组长于成明同志对我们说,刘素敏、董树林反映区物资局问题的第一封信是在1981年8月5日,而刘素敏的工作调动在同年8月1日。两届调查组组长、区计委主任李琏同志也告诉记者,对刘素敏不存在打击报复问题。
我们当即翻阅了保存在区委纪委的刘、董二人的全部揭发信,果然没有找到署名“群声”和“伊群”的来信。但是,两个调查组的调查汇报竟也没有写明刘、董二人开始写信的准确日期。这是无意的疏忽吗?我们曾花费很大的力气,想找到这两封信。但是,这两封信却不翼而飞了。刘素敏、董树林究竟在何时写的信呢?我们顺藤摸瓜调查下去。从第一调查组副组长、区物资局局长倪维勋和第一调查组成员王家甡同志那里得知,他们都在刘、董揭发材料的专集中,看见过刘、董夫妇在1981年7月写的那两封信。而且这两封信是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批转给李琏同志查办的。然而,当时李琏同志并没有查处区物资局的问题。
为什么不去查处呢?难道区物资局的某些领导人没有什么问题可查吗?后来的调查证明,当然不是的。原物资局副局长冯敏全为了给亲属建私房,白白拉走一卡车木料和苇箔;他用的3卡车砂子,只付了1元钱。为了建房备料,冯敏全、建材公司经理杨俊廷等人还无偿地调用局里的汽车,司机和装卸工的工资、奖金都由单位支付。可是他们这种侵占国家资财的行为,竟得到了一些领导人的批准!
1981年6月,建材公司盘点货物时,发现上半年亏损玻璃49箱、木材近10立方米、空心砖近7,000块,价值近万元。尽管有人认为这次盘点不准确,但物资丢失被盗却是公认的。
这些货物究竟如何丢失被盗的呢?两个调查组认为,这是由于制度不严、管理不善造成的。记者来不及翻看建材公司的所有账目,只是查对了1981年的玻璃业务账,发现这一年12月16日,建材公司曾花费2,000余元购买了本单位的20箱玻璃。当我们询问这批玻璃的下落时,经理杨俊廷说,这批玻璃已转入公司门市部零售了。由公司仓库转入门市部零售的玻璃,过去都是使用内部调拨单,采用转账的形式。为何这批玻璃偏偏要以“购买”的形式转入门市部呢?而且,这批玻璃是真的转入门市部了吗?随后,我们翻遍了建材公司门市部的玻璃入库单,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单据。据建材公司仓库保管员讲,公司领导人只是将这批玻璃的提货单交给她,并没有从仓库里取走这批玻璃。那么,这批玻璃究竟哪里去了?
1981年7月,刘素敏、董树林将物资局的问题,向有关领导同志写信反映。此后,刘素敏的日子就难过了。7月31日,区物资局决定成立下乡下厂服务队,建材公司唯一的业务开票员刘素敏被确定为服务员。8月1日,建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国起正式通知了她。这时,刘素敏尽管身患眩晕症、低血糖、贫血和低血压等病,还是同意了。但是,后来听说这次下乡下厂,不象以前那样用汽车送,而是让她骑自行车去东奔西走。刘素敏感到身体难以支撑,便向副局长冯敏全提出调换工作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刘素敏意识到这是打击报复的开始。她对吴国起说:“你们这样干,就是打击报复。我要上告!”当时,刘素敏的口袋里正揣着病假证明(据她说是为了防止有人毁掉病情证明,当时没有上交病假条),她带病上访了。6天的病假,5天用在写材料和上访的路上。为了缓和矛盾和恢复身体健康,刘素敏决定享受四年一次的探亲假。
刘素敏探亲走后,吴国起、杨俊廷等人作出决定:刘素敏回来后,暂时不让她插手工作,先做自我批评。吴国起告诉记者,这一决定得到了冯敏全的同意。9月1日,刘素敏上班了,她万万没有想到,等待她的是“停职反省”。
为了恢复工作,刘素敏找遍了建材公司、区物资局、区计委和区纪委的领导人。区纪委和计委的有关同志曾三番五次找物资局的领导人,要他们先恢复刘素敏的工作。但是,有关领导人却坚持说,能上班就得下乡。当月发放工资时,公司领导人又扣发了刘素敏的5天半病假工资。虽然刘素敏再三说明她有病假证明,但也无济于事。而且,她“停职反省”期间,因“没有贡献”,她的奖金被“分”给了别人。
刘素敏除了上访以外,还有哪条路可走呢?在门头沟区,该找的人她全找过了,但她仍然是“停职反省”。无奈,她向北京市有关部门呼吁。这一年9月25日,《北京日报》的内部刊物上刊登了刘素敏、董树林的来信,市委领导同志在信上作了重要批示。10月9日,门头沟区委纪委、计委、物资局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可是,就在10月底,物资局副局长祁兆瑞让局政工科孙景丽等人找刘素敏谈话,仍要刘素敏下乡。按他们的话讲,刘素敏下去一段时间再说。刘素敏拒绝了。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调查组证实了物资局某些领导人侵占国家资财的行为,但是刘素敏的境况丝毫没有改变。刘素敏、董树林继续上访。12月20日,建材公司党支部向物资局党组写了请示报告,责令刘素敏在10日内作出检查,否则就停发工资。
刘素敏、董树林来回不停地到北京市有关部门上访,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过度的劳累和精神上的折磨,使刘素敏的身体每况愈下,常常晕过去。有一次,刘素敏晕倒了,建材公司原出纳员李淑明将她送进了医院。就是这样一点应有的同情,在某些领导者看来,也是不能容忍的。1982年1月,吴国起对李淑明说:“限你3天交账!”记者问吴国起:为何要调动李淑明的工作时,吴振振有词地说:“为的是培养年轻人!”可是,李淑明当时才三十岁啊!
刘素敏的处境越来越困难。1982年2月,刘素敏、董树林在绝望中再次投书《北京日报》。来信立即转给了市委领导同志。市委领导同志马上给门头沟区委打电话,明确指出:一、恢复刘素敏的原工作;二、再派工作组调查。在市委领导同志督促下,刘素敏的工作恢复了。应当指出的是,原先“暂时不让她插手工作”的决定,竟“贯彻”了近半年。
3月1日,由区委纪委、计委、劳动局、财税局成立了第二联合调查组。然而就在3月10日,冯敏全写信给中央书记处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信中,他责问市委领导同志与刘素敏是什么“关系”?责问《北京日报》究竟得到董树林什么“好处”?并且还要有关部门查清市委、《北京日报》与董树林的“关系”。扬言要查出“后台”,给予处理。这就怪了!大约在冯敏全看来,只有对人民群众的申诉不闻不问的领导者才是好“官”,党的宣传机构也不能反映群众的呼声和冤屈!冯敏全同志对市委领导同志和《北京日报》的态度尚且如此,那刘素敏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刘素敏的工作虽然恢复了,但她被扣发的病假工资和奖金直到记者前去调查时,还未补发。市纪委领导同志曾多次明确指示,必须将扣发的病假工资如数补还,但区物资局的某些领导人竟长期顶着不办。
关于董树林来信中提到的有些当事者“升官晋级”的情况,记者作了了解。1982年11月,冯敏全担任了门头沟区经委副主任;建材公司党支部书记吴国起担任了区物资局办公室主任。门头沟区委的一个负责同志说:这是平级的工作调动,不是“升官晋级”。
第二调查组经过9个月的调查,结论仍是不存在对刘素敏打击报复问题。但是,记者不禁要问一句:这样对待他们公平吗?


第5版()
专栏:

我们揭发问题,遭到打击报复
长期以来,我局某些领导人利用职权,任意侵占国家资财,局属建材公司的物资经常被盗丢失。一九八一年六月,建材公司盘点货物时,发现上半年“亏损”物资上万元。我们怀疑,我局有个盗窃团伙。
为了堵塞漏洞,追回国家的资财,我和爱人刘素敏(建材公司业务开票员)于一九八一年七月分别以
“群声”和“伊群”的化名,先后向《北京日报》和门头沟区委领导同志写信反映。没想到由此招来一连串的打击:有关领导人借机调动了刘素敏的工作,扣发了她的病假工资和奖金,还让她停职反省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数十次上访,上百次信访,虽然市、区委领导同志十分重视,门头沟区有关部门两次派工作组调查,但是,此案至今没有结果。我们在痛苦中熬煎,打击报复者却升官晋级。
北京市门头沟区物资局
董树林


第5版()
专栏:新风集

只图我们党有个好党风
我省临沂电业局供电所收费班副班长、共产党员马春山,参加工作二十六年来,没旷过一次工,没请过一次事假,累计加班13,600多小时而不计报酬,已连续十三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不久前,他又被评为全国供电系统为用户服务优秀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
马春山担负着临沂城区和周围13个大队的抄表收费任务。他牢固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思想,正确处理收费与交费的矛盾,努力做到对用户情况熟悉,态度和气。他把到职工家里抄表收费的时间安排在中午、晚上或节假日;把到社员家抄表收费时间安排在阴雨天或吃饭时间,减少了跑空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认真为用户服务,有些事不在他的工作范围内,他也热心去办。用户要修灯线、修电表、换电表、换保险丝或加装分表等,他都及时帮助解决。在他负责工作的地段内,有孤寡老人11户,马春山常利用抄表收费的机会,帮助这些老人料理家务、写信、买药,已坚持七年多。
马春山接触用户多、熟人多,托他办事的人也多,但他坚持原则,一律照章办事。他学习水电部制订的《供电职工服务守则》之后,给自己订了“约法三章”:一是不开后门,不徇私情。有的用户偷电受到查处,找他说情;有的亲戚让他协助找工作;有的熟人找他要电器材料,他都一一拒绝了。二是不吃请。有一次,他给一个姓李的用户装电表,用户准备了酒饭表示谢意,马春山躲到亲戚家,用户又带着酒饭赶去,后经他耐心解释,终于说服了用户,撤回了酒饭。三是不受礼。
二十多年来,他从未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他全家5口人,住房只有15平方米,有的同志对他说:“临沂城里城外,谁不知道电业局有个马春山。你就不会托熟人把家属的户口转到城里,盖上几间房子,置点家具?”也有的用户说:“你要盖房子,我们给你砖瓦木料。”他都婉言谢绝了。有人问他:“你这样认真,到底图个啥?”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只图我们党有个好党风!”
山东省电力局 楠湖 宗中 金殿


第5版()
专栏:心里话

不应歧视上门女婿
我从小死了父亲,由母亲抚养成人。由于母亲年迈,我不忍离去,故招赘南通市碳素厂医生陈学高上门。
我是生产队的会计,在队里的经济问题上坚持原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我的职责所在。由于曾经拒绝住在我队的国家职工钱再全(在南通市碳素厂工作)一家要扩占自留地和住宅地等的无理要求,因此,他多次上门寻衅斗殴,持刀行凶,骂我爱人陈学高是
“野种”,骂我的小孩为“小野种”。还强把我们赶出十二队好几天,并且扬言:“一定要杀掉小野种”,不让“野种”在十二队发财,等等。气得我爱人走投无路,多次劝我离婚,把小孩带走,免得世世代代在这里受罪。我向有关领导反映过多次,大队、公社、工厂也进行了教育和处理,但至今仍有闲言闲语。难道上门女婿就低人一等,该受人欺负吗?
江苏如皋县葛市公社佘圩十二队 丁正芳


第5版()
专栏:街谈巷议

赞“超员凳”
上个月,我到外地出差,由于任务比较急,顾不上选择车次和考虑有无座位,买了张车票就上车了。不料,偏偏遇上列车超员,欲求一席之座而不得。我只得站在车厢里,在颠簸和拥挤中熬过了这段旅程。到达目的地时,确实疲惫不堪了!但一想到我国人口众多,交通运输一时难以适应客观需要,也就没有什么抱怨了。
公毕返京时,我乘的是38次列车,不巧又遇上超员,心想这回又得练“站功”了!偶一低头,忽见身边摆着几只小板凳,还以为是别的旅客自带的,不敢贸然借坐;随后仔细一看,凳上有铁路标记和编号,询问了列车员,才知道是他们特地为旅客预备的“超员凳”。于是我欣然就坐了。坐在这小凳上,虽谈不上舒适,但较之长时间站立,毕竟好多了,一种“雪中得炭”之感油然而生。
列车超员了,列车员在播音室说几句请大家谅解或动员旅客互相让坐之类的话,也可算是尽到了责任。但38次列车的列车员同志们想旅客之所想,在车厢里设置了“超员凳”,这实在是个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这比之用广播喇叭来关心旅客,更胜一筹。你会看到,那些站立不安的旅客一旦找着一只小凳,顿时安定下来;你又会看到,当有人给站立者递过一只小凳时,双方点头一笑的友爱精神;你还会看到,当一个坐在座席上的小旅客要同坐在小凳上的年长者交换座位时,人们投来的赞赏目光。此时此刻,几只小板凳使列车上素不相识的人们之间,显得更加和谐了。
列车上出现“超员凳”,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精神文明建设中迸发出的一个小小的火花,愿它越燃越旺。
北京 李楚栋


第5版()
专栏:问事窗

表兄妹和表姐弟能否结婚
问:我姐姐有个在部队工作的儿子,于1980年和我大女儿通信。开始是互相鼓励工作和学习,后来发展到恋爱关系并要求结婚。
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精神,我曾予以制止。但他俩都不理睬,并立下了山盟海誓,非结婚不可。不知我这样作是否干涉了女儿的婚姻自由?
四川沐川县1号信箱 荣 华
答:荣华同志对待女儿婚姻问题的态度,是符合1980年颁布的新婚姻法的规定的,不能算干涉婚姻自由。新婚姻法规定的“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是具有生物科学的理论根据的。
我国由于传统观念,把同胞兄弟的子女认为是同一家族,所以,堂兄妹结婚是被禁止的。但两姐妹的子女,或两兄妹(姐弟)的子女,按旧传统则认为不属于同一家族,而允许姨表兄妹(姨表姐弟)或姑表兄妹(姑表姐弟)结婚,这是错误的。因为从遗传学角度来看,给予两兄弟、两姐妹,或兄妹、姐弟的子女的遗传影响,都是一样的。
在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婚配(近亲婚配)之间,往往有某些遗传单位——基因是相同的。例如,表兄妹之间的基因有八分之一可能是相同的。如若表兄是某些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表妹就有很大可能也是这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虽然他们本人均非患者,但婚后生患儿的可能性就显著增大。如半乳糖血症近亲婚配的子女,发病率为非近亲婚配的19倍左右。如若表兄妹其中一方或双方有遗传病患者,婚后子女发病的机会就更多。因此,近亲结婚所生的后代,早死、先天畸形和其他严重缺陷的发病率,都高于非近亲结婚者。更重要的是,增加一名患者,就会在以后的世代增加不少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这不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命运,而且还影响到世世代代;不仅有害于自己的子孙后代,更有害于国家与社会。
希望荣华同志能再耐心细致地用科学根据来教育和说服女儿。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崔应琦


第5版()
专栏:

接受读者批评整顿客运秩序
1月29日你报第五版“来信综述”中,批评我公司长途汽车经常发车晚点,个别服务人员还殴打乘客。这及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认真整顿一次客运工作秩序,争取迅速扭转服务质量差的状况。
公司党委书记在看到报纸的当天,就到汽车一队主持召开了党支部委员会,接着又分别召开了公司书记、经理和客运科长等会议,决定采取三条整顿措施:一是发动职工围绕着客车晚点和殴打旅客
等问题,检查服务工作中的差距,树立“旅客第一、服务第一、信誉第一”的职业道德观念。二是对去年12月以来发生的发车晚点和殴打旅客事件进行检查处理,要求各队、站写出检查情况报告,重点问题由公司派调查组帮助查清;对责任者根据情节和检查态度分别给予经济制裁或纪律处分,并向被打旅客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三是重申和落实客运规章,建立监督关系和违章记录,倘再发生汽车发车晚点和殴打旅客事件,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河北沧州运输公司


第5版()
专栏:答复反应

504次列车改进茶水供应办法
你报1月29日第五版《再整顿一次车船秩序》的“来信综述”中,反映我段504次列车9个小时没有供应开水,情况属实,我们虚心接受批评。
为了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我段于2月1日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车队干部和责任者作了检查。决定扣发这个车队的一部分奖金,并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一、车班应减少茶水员的附加工作,茶水员应集中精力保证茶水供应。
二、在旅客超员,茶水无法送进车厢时,车班应组织人员利用大站停车时间,在月台上送水入车厢。
三、每个车厢的列车员,都应经常准备一小壶茶水,供老弱病残旅客急需时使用。
四、今后对无故不保证供应茶水者,要给予经济处罚以至行政处分。
长沙铁路分局长沙客运段


第5版()
专栏:立此存照

猜不出
——四川广元县城内
姚荣杰 摄
大街之上,有人表演立劈甘蔗。技艺果然惊人,钢刀闪处,蔗皮纷纷落地。于是有人鼓掌,竭力助威;有人微笑,表示赞赏。
于是,干净的大街上添了一堆垃圾。
人们千猜万猜猜不出,练好这门技艺,对个人,对国家,对生产,对文明,到底有什么好处?
——编者附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