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四川以专业户重点户为主
为春季造林提供足够的树苗
本报讯 记者毛朝敬报道:四川省农村采取以专业户、重点户为主的育苗办法,为今春植树造林准备了充足的树苗。
近年来四川省涌现出专业、重点育苗户10万多个,共培育出松、杉、檀等树苗46亿多株。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8亿株,大苗、壮苗增加了70%以上。
为了给今年春季植树造林打好物质基础,四川各级党委、政府把多育苗、育好苗作为抓好植树造林的“突破口”,各级层层动员、安排育苗任务,省、地(市)、州、县先后派出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社队,狠抓育苗任务的落实和技术指导。同时,全省许多社队纷纷选择有育苗经验、技术的农户,在集体机动地上承包育苗任务,或者安排有技术、有经验的农户,把包粮食改为包育树苗,签订育苗生产、供应合同,实行责任制,保证了育苗的数量和质量。
目前,大批树苗正源源运往绿化现场,大规模的春季植树造林运动正在全省广泛兴起。


第2版()
专栏:

打开思路搞活湘西山区经济
本报记者 安子贞
编者按:这几年,山区经济建设有所发展,但要进一步搞活经济,使山区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同志往往忽视群众的利益,而抽象地谈论国家利益,以此来定政策、立章程的情况多;而站在全局立场上,把经济搞活,既使国家有利,也使农民有利,以此来定政策、打主意、立章程的情况不多。今天本报发表的关于搞活湘西山区经济的调查,反映的就是上述情况。离开群众的利益,讲抽象的国家利益,就是没讲到点子上;不想政策,想别的问题,就是没想到点子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各级领导要认真做调查研究,打开思路,改革那些不利于生产发展,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章程、制度;放宽政策,落实措施,切实地为山区农民办几件好事。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会加快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的步伐。
湘西山区主要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这里山多地少,历史上以林副产品为主。1958年大炼钢铁和以后的单一抓粮食生产、毁林开荒,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50年,湘西山区林木蓄积量为9,900多万立方米,到1978年只剩下5,300多万立方米。1979、1980两年,森林破坏也很严重。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布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指示,当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在贯彻执行中,处理了一些毁林案件。但是,有些地方破坏森林的歪风仍然时起时伏,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不高。据了解,除了人为的破坏因素以外,当地在政策和商品生产、流通措施上卡得过死,限制得过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间伐材、困山材亟待处理。在湘西一些地方,绝大部分干部和农民,对党中央、国务院的紧急指示是热烈拥护的,对乱砍滥伐的歪风十分厌恶。但是,破坏森林毕竟是少数人的不法行为。一方面对确实存在的乱砍滥伐现象,非加以制止不可;另一方面,在山区也确实有相当一大部分间伐材、困山材需要处理。据湘西自治州统计,全州有抚育性间伐林面积100多万亩,每年可伐木材10万立方米;怀化地区也有近10万立方米。现在,这些木材无论是原木或加工的竹木制品,都不准外运,群众意见很大,说是“树在山上烂,人在家里穷。”
关于竹木小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渠道问题。竹木小产品是湘西山区农民的重要生产项目,据怀化地区供销社统计,这些产品占全地区供销社收购额的40%。1980年,供销社经营拌桶、犁耙、木水瓢等31种竹木产品,投放资金1,993万元。这些小宗产品,大多用的是非规格材,或者是不计材的松蔸、杉尾等杂木。现在强调木材和竹木制品由林业部门统一经营,而林业部门一时又无办这些事的机构、设备和人员。现在,这些产品已基本停止生产,农民减收很多。
对林果产品统得过死,农民多产不能多得。湘西是我国盛产桐油的基地,历史上曾达到年产40万担。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农民以油换粮,有“一船桐油下河去,十船大米上山来”的说法。湘西的一些小城镇,就是以经营桐油为主逐步形成的。到前些年,湘西地区每年只生产桐油十几万担,作为派购物资由粮食部门经营。这两年,桐油有所发展,湘西自治州一地,好年成每年可收14万担。但这些产品派购任务是一年一定,水涨船高,收购办法是按国家牌价付款,每斤桐油奖粮1斤。当地领导机关认为这样收购不合理,希望恢复以油换粮的办法,或增加奖励粮的比例。湘西自治州这几年发展了一些柑桔,产量逐年增加,但由省到州、县、公社,派购任务层层加码,给农民留下自销的数量很少,市场管理、交通、公安等部门,层层设卡,无论在当地销售或外销都困难重重。柑桔发展了,生产者实际得益不多,积极性受到影响。
我们同当地干部座谈这些事,一些同志认为,湘西生产以林果为主,有的地方平均每人只有三分水田,靠发展粮食,永远也翻不过身来。但林果受益不多,农民要吃饭,就在三十度以上的山上开荒种粮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他们提出一些搞活山区经济的建议,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经济办法的比重大一点。对林果产品适当减少派购任务,增加农民自销量;或派购任务定个基数,几年不变;或允许完成合理的派购任务以后,农民用桐油、茶油等经济作物向邻近产粮区调换粮食。这样做,既可使有关领导机关减轻一些忙于筹集统销粮的负担,又有利于发展山区经济,农民也高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
二、责任制的形式多样一点。湘西国营林场比重很小,大多是集体经营,可以实行专业队(组)经营,联户经营,一部分也可以承包到户。承包到户的,计算好现有的积蓄量,一包几年,规定增加积蓄量的数字和分成比例,到时兑现。会同县在一些公社试点,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特别是经济林,搞几统一前提下的分户承包,效果显著。责任制的核心,是把林业建设和生产者的利益联系起来,这在林业也要因地制宜,不一定拘于一种形式。
三、采伐控制严一点。前两年这里搞木材议价议销,森林破坏很大。1981年以来,贯彻中央有关指示,关闭木材自由市场,情况有好转。目前,国家采伐任务大,农民自用材很多,还有地、县、社建房即地方用材,耗材也很多。除必须保证完成国家采伐任务外,地方用材、民用材应严格控制。特别是地方用材,由某个领导人批个条子,就大砍大伐,应追究责任。
四、流通渠道活一点。现在,竹木及其制品的流通已基本停顿,杜绝了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严格控制采伐的前提下,怎样把竹木及其制品的流通渠道搞活,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竹木由林业部门统一经营,怎样理解?怎样实行?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有一套具体措施。总之,不是把渠道关死,而应当想办法做到“活而不乱”。会同县以木材公司为中介,搞了十个加工点,去年加工木制品3,000立方米,一立方米自然材加工后可赚30元。农民从林木生产中得到利益,才能积极发展林业。大家认为,“一管就死”的办法,不利于加强森林保护,不利于搞活山区经济。


第2版()
专栏:评论

植树绿化也要改革
春风送暖,各地的植树运动开始了。
不少人担心,年年植树不见树,植来植去光秃秃。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多年来有的地方只抓植树,不抓管理,似乎树木栽下去,就会自然成材。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路旁的小树,新芽初绽,亭亭玉立,在春风中婆娑起舞。可是时隔不久,就被猪牛羊生吞活剥,剩下残枝秃桩了,有的还被连根拔起。这样,光去追求那些无生命的数字,不加强管理,不是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无所获吗?
看样子,绿化工作也要改革。要实现绿化,领导要得法,作风要踏实,法规要健全,措施要跟上。这就需要实行几个相结合。一,长远规划和当年工作相结合。从省、地、县到社队及各企事业单位,都应有十年、二十年的规划,并据此部署当年的植树造林工作。二,主管部门和各级组织相结合,使绿化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善始善终。三,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国家植的树归国家,集体植的树归集体,个人植的树归个人,明确林木所有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四,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对植树绿化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大力表扬,予以奖励;对破坏植树绿化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和惩罚。
只植不管,达不到绿化的目的。我们切不可再搞形式主义,单纯追求植了多少,而要重视活了多少,造林面积多少,绿化面积多少。这样干它五年、十年、二十年,祖国就会到处绿树成荫了。


第2版()
专栏:

广辟就业门路 发展多种经营
大连阀门总厂创办知青农工商联合公司
本报讯 记者邢犁夫报道:大连阀门总厂广辟就业门路,发展多种经营,创办知青农工商联合公司,3年多来,共安排待业青年650多人次,这家公司1982年的产值为323万元,利润为68.6万元,向国家纳税26.3万元,每人年平均收入1,002元,今年一月份产值237万元,利润5.8万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
大连阀门总厂是一家中型企业,现有职工2,070人。从1979年下半年起,他们改变了送知青下乡和厂社挂钩的作法,变“包袱”为财富,开办知青农工商联合公司,厂里派出17名干部和技术人员、15名老工人,领导和帮助青年们租借大连华侨农场40多亩果园和荒山,办了农场。以后又根据本厂和社会需要,见缝插针,扩大经营范围,发展工业、商业、服务业,到目前,这家公司已成为四队
(畜牧队、果树队、副业队、武术队),五厂(机械加工厂、木器加工厂、翻砂厂、化工厂、教具厂)三店(两个知青商店、一个服装加工商店)、一旅馆的综合企业。
这家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公司领导班子和总厂一年定一次利润承包,公司和所属厂、队、店两级核算,也是利润承包。从上到下,利润完成的多,多奖;完成的少,少奖;完不成的,罚款。由于责任明确,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家、集体、个人的获利逐年增多。就业青年按月发工资,并享受医疗、副食补贴等公益福利待遇。


第2版()
专栏:市场随笔

注意针头线脑
谭素芳
1月8日,四川省江津县举行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为了装订试卷,急需几根大针。教师走遍城关大小商店,都买不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最后在城关西门口的个体商贩摊上买到30个。虽然不能开发票,不能报销,也只好买了。
一根针,一分钱,确是小生意。大公司大商店不要瞧不上眼,如果都去追求利大的、卖钱多的,群众生活需要怎么满足!


第2版()
专栏:

四平市对青年实行先培训后就业
本报讯 吉林省四平市对青年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既扩大了就业门路,又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1980年到1982年,全市共组织各种训练班103个,培训青年5,155人,已就业的4,775人。四平市对青年实行就业前训练的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劳动服务公司具体组织,采取了多种形式:
一、成立市就业训练中心。训练中心设有财会、刺绣、理发、烹调、木器家具、铸造、电器修理等13个专业、17个训练班,参加学习的青年854人。就业训练中心还设立了技术指导站,聘请各方面有专长的社会知名人士担任顾问,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
二、企事业举办训练班。市劳动服务公司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办了58个训练班,参加训练的青年2,917人。
三、街道劳动服务公司举办培训学校和训练班。对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技术训练和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共办7个专业、19个训练班,参加训练的青年884人。
四、大力提倡和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个人办学,或以帮工、带徒的形式向青年传授技艺,目前已办10个专业,参加训练的艺徒有500人。
松 新


第2版()
专栏:

沈阳市铁西区工商局态度鲜明
张淑坤揭发本饭店违法事件受奖励
本报讯 记者赵文泉、通讯员于杰报道:沈阳市铁西区工商局最近召开发奖大会,对大胆揭发本单位高价出售营业用粮的张淑坤,发给奖金予以奖励。
张淑坤是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道二饭店的保管员。去年5月,她主动向工商管理部门揭发本饭店高价转卖营业用粮问题,并将未入账的2,350元现款、2,000斤粮票一起交给区工商局。工商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立案查实,该饭店从1981年5月至1982年4月间,以熟食品价格出售营业用粮57,620斤,总共获得非法收入4,270元,工商局按照有关规定全部予以没收。
张淑坤揭发违法事件后,饭店的主管单位——启工街道企业公司却以“错误人人有份”为由,撤销她保管员职务,调离饭店,扣发半年奖金。张淑坤在压力面前坚持斗争,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去年12月中旬,经过区有关领导部门的复查,使这一错案得到了纠正。


第2版()
专栏: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咨询工作
民建和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格来、姚赣南报道:中国民主建国会、全国工商联“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咨询工作座谈会”,8日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任委员胡厥文在会上讲了话。他说,两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两会组织已派出240多人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咨询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胡厥文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方向正确,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任委员胡子昂,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出席了会议。统战部副部长江平在会上讲了话。


第2版()
专栏:

千亩“曹州牡丹园”
闻名中外的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县,最近兴建了一座“曹州牡丹园”。这座牡丹园包括菏泽县赵楼公社的赵楼、李集、何楼三个大队的部分花田,总面积为1,000亩。
菏泽历籍曹州府。这里花农栽培牡丹,自明朝开始,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去年,上级有关部门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拨出专款,在牡丹之乡兴建“曹州牡丹园”。目前,牡丹园四周新修了一米半高的铁栅栏,又仿照明代建筑,新建了两座高约10米的大门。雕花绘彩,古朴典雅。门上“曹州牡丹园”五个鎏金大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赵楼、李集等三个大队挑选经验丰富的花农,分别组成三个专业队,负责牡丹园花卉的管理和培育。入冬前,他们还修葺和扩建了近500平方米的温室,培养了几千盆奇花异草。现在,这座牡丹园栽培的牡丹,共有500多个品种,绝大部分生长了五年以上,有的珍贵品种已经生长了二十五年。据负责“曹州牡丹园”建设的同志说,今后牡丹园内还将陆续建造亭榭、假山,养些珍奇的禽兽虫鱼,争取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准备迎接大量中外游人。
岳宗周 苏桂兰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说贫道富
成山
实行责任制,打破大锅饭,一些人先富起来了。有人瞪大眼睛问:“社会主义不是讲共同富裕么,怎么弄出先富后富来了呢?”
不错,社会主义最终是要共同富裕的。但共同富裕的过程不是大家排成一线齐步走。万事万物皆有先后之序,致富也不例外。实践告诉我们,齐步走,由于有懒汉、滑头在里面扯着、绊着、挡着、堵着,那是走不成队列的。
如今的富裕是建立在积极劳动、“各尽所能”的基础上。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想一样富,既不合理,也不可能。
实行按劳分配,“劳”不同,“分配”自然不等,这种差别正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旧社会,穷的穷,富的富,是劳者贫,闲者富;穷的多,富的少;富的剥削了穷的。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从不劳而获到不劳动者不得食,真正是换了人间。
其实,打破了大锅饭,勤劳能干的富了,偷懒耍滑的收入少了(这会逼着他们勤奋起来),这恰恰有利于促使多数人早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有什么不好呢?如果有人能劳而不劳,他收入少些不是天公地道的吗?当然,对这种人今后要加强教育,拉他们一把,让他们走到致富的行列中来。


第2版()
专栏:

抚顺西露天煤矿自营企业第一公司雕刻厂的青年在老艺人帮助下,利用煤炭伴生的矿物质煤精和琥珀雕琢出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 苗 明摄


第2版()
专栏:

广西陆川县古城公社今年计划植树6,000亩,公社苗圃工作人员正在加强树苗管理,为春季造林备好壮苗。  新华社记者 周家国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