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大山的女儿
——访全国人大代表、扎根彝族山区的知识青年巫方安
(一)
十九年前,17岁的巫方安是个充满理想的青年。她为雷锋精神所感召,高中毕业后,决心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人民服务。1963年冬,她和自己的好朋友孙传琪一起,从成都市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南坪公社落户。
这里,没有大米吃,终年吃的是洋芋、荞麦和玉米,巫方安要经常忍受肠胃病的痛苦。平坝上的人来到这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山村,连走路都要气喘,而体重只有35公斤的小个子巫方安,却要背水、担粪爬山坡。但是,在困难面前,两位姑娘没有却步。她们亲眼看到彝族山区的贫穷和彝族同胞生活的困苦,更感到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因而扎根山区的决心更坚定了。她们向老乡学习彝语,办文化夜校,组织农业科研小组,成立文艺宣传队,还为放羊的孩子办“早读班”。
可是,两年多以后,“十年浩劫”开始了。巫方安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背着“黑五类”的重压,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然而,她绝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二)
1970年,巫方安和在本州越西县农村插队的成都知识青年胡志学相爱了。结婚时,巫方安提出了个条件,要小伙子迁出原来所在的汉族队,同她一起到彝族队落户。这样,他们又来到了越西县中所公社和平大队。
巫方安的丈夫当山村小学教师,巫方安当农民。山区缺医少药,彝族同胞还是用迷信办法来对付疾病的痛苦,生了病,就求毕摩(巫师)送鬼,多少人因此送掉了性命。“我必须学会治病”,巫方安下了决心。劳动之余,她刻苦攻读医药书籍,并请求妈妈资助,在成都买了些医治常见病的药品,在家里办起了个简易医疗所,一面继续学习,一面给群众治病。春天来了,她不辞劳苦地上山采药,回来熬成汤,放上红糖,给老乡送到地里当茶喝,预防疾病。她还背着药箱到各村寨去为孩子们打预防针。平时,她更是把彝胞的病痛挂在心上,有些疑难病症治不了,就把病人送到山下公社医院去,使有病的人及时得到了治疗。
彝族群众是非常珍爱孩子的。在贫穷和卫生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生个孩子,是全山寨的喜事。但是,过去沿袭下来的接生方法非常落后,婴儿成活率不高,这是山区彝族最为忧心的事。巫方安从小就怕见血,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因为手指划破了一个口子就大哭起来。现在,面对彝族乡亲的疾苦,她不顾一切地学会了接生。她关心寨里的每一个孕妇,随时了解、检查她们的妊娠情况,遇上难产妇,就亲自陪她们上医院。十多年来,经过她的照料,保全了许多彝族产妇和婴儿的生命。
1976年,曾死过三胎的社员阿生阿角第四次怀孕了,全寨的人都为她担心,阿生阿角自己也很悲观。巫方安多次鼓励她,劝她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经过检查,原来这个孕妇的骨盆小,需要做手术。临产那天,巫方安和丈夫把阿生阿角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产妇和婴儿都得救了。喜讯传到山寨,全寨一片欢乐。
(三)
在彝族农村生活久了,巫方安逐渐认识到,要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必须改变粗放的耕作方法。山寨里过去未修过厕所,人们随地便溺,既不卫生,又浪费了肥料。巫方安带动群众修厕所积肥,逐渐改变了过去遗留下来的不施人粪的习惯。不仅粮食增产了,山村的卫生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她又和群众一起试验成功带状栽培法,全大队粮食产量1973年比1970年增加20,000多斤。
1974年,巫方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过年来担任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出席了四届全国人大会议,聆听了周总理关于“四五”计划的报告。党的信任,群众的希望,巫方安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会议结束,巫方安专程前往简阳县访问在农村蹲点的著名土壤学家、西南农学院教授侯光炯,诚恳地请求老教授收她为学生。老教授欣然答应她的请求,带着她到田间参观大窝栽培法,到农民家参观沼气池。
从简阳回来,巫方安一面向社员宣传沼气的好处,一面和丈夫动手挖起沼气池来。他俩天天挖,老乡们好奇地天天来看。巫方安修的沼气池产气了。她点燃了沼气灯,点燃了沼气炉,煮上了洋芋、挂面,接待一批批前来参观的社员。巫方安还有意识地用沼气池的发酵肥和厕所肥做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沼气池的肥效比普通的肥料更好。社员们这才完全相信了沼气技术,纷纷要求巫方安帮他们建沼气池。只两年时间,这个过去连厕所都没有的地方,沼气池遍布全村。
新鲜事一个接着一个。1981年,和平大队有了“自来水”。过去这里的群众年年为冬干春旱人畜饮水困难一筹莫展,更苦了彝族妇女,她们要爬几个坡,拐几道弯,才能背回一桶水,天寒的时候就更困难了。有几个冬春,巫方安都在考虑为群众解决用水问题。她看到山上有个“一碗水”的泉眼,泉水向外喷涌,长年不枯,可是水流出以后就散失在地里,人畜都没办法饮用。为什么不把这泉水积起引下山来呢?巫方安和大队党支部商量,决定动工修引水工程。他们得到县上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巫方安和乡亲们一起干。从山上铺下来3,000多米长的水管,在4个生产队各修一个蓄水井。这样,群众不出村,就可以喝到甘甜的泉水了。接着,巫方安又和干部们商量引电进村。现在,和平大队已经点上电灯,电动粉碎机、磨面机已经代替了笨重的碾盘和舂米的木臼。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的居民也开始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了。
现在,巫方安又在试验养鸡和养鱼。我们到她家时,她正在收拾鸡舍,那高大的鸡笼里,有本地鸡、良种鸡。小小的鱼池里也放进了几百尾鱼苗。她说,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地里那点活不够干了,得帮助社员们想办法发展副业。
(四)
巫方安这些年来就没有回城的机会吗?她说:“机会也有一些,领导上关心我,曾动员我报考大学、调干;妈妈也让我回成都,可是我都谢绝了;我一想到这里的群众还需要我,想到他们有病时,得有人给打针送药,想到他们对我的好处,我就哪儿也不想去了。”巫方安的妈妈是位老教师,她虽然思念女儿,却很尊重女儿的意志,写信勉励巫方安做“大山的女儿!”
我们访问过这个彝族山寨之后,告别了巫方安。走出寨子,山上潺潺的流水声和枝头啁啾的鸟鸣声,是这样悦耳,这样诱人,仿佛是在歌唱山寨的明朗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在赞颂巫方安那样的“大山的女儿”。
本报记者 沈纯
本报通讯员 严志泉 陈廷鑫(附图片)
和平大队彝族社员阿生阿角,过去怀过三胎,婴儿都在难产中死亡。在巫方安的关照下,第四胎婴儿成活,取名英洛医生,现已七岁。这是巫方安同他们母子的合影。
陈廷鑫摄
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巫方安同彝族群众结下深情厚谊。困为彝族姑娘热情帮助巫方安收获丰收的玉米。


第4版()
专栏:短评

好儿女志在四方
巫方安做“大山的女儿”的事迹,令人感动。这种为祖国和人民利益献身的崇高精神,值得青年一代很好学习。
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姑娘,不留恋大城市的生活,用自己的艰苦奋斗实践自己的理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传播文化和进步的种子,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的面貌贡献自己的青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要大力发扬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好儿女志在四方,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高尚情操。今天,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伟业,更需要发扬这种献身的精神。
我国青年都应当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象巫方安那样不留恋大城市,不贪图安逸的生活,响应祖国的号召,服从组织的分配,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一切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同当地人民群众一道英勇奋斗、艰苦创业。我国青年一代中具有这种献身精神的人越多,我们事业的进步就越快,四化伟业的实现就大有希望。


第4版()
专栏:

杨尚昆强调新时期学雷锋要适合当代青年特点
人人争当雷锋式革命军人
引导青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自我牺牲精神;在学习上要有“钉子”精神;要有高度的整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据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说,新时期学雷锋要有新发展,希望全军指战员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向雷锋学习的活动,造成人人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个个争当雷锋式革命军人的浓厚空气,努力开创军队建设的新局面。
这是杨尚昆同志就学雷锋、学先进,进一步搞好军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同《解放军画报》记者谈话时提出的。
杨尚昆同志说,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纲领,需要千万个新的雷锋;我们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需要千万个雷锋式的革命军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这对于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促进党风军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杨尚昆强调,新时期学雷锋要有新发展。现在的青年,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求知欲强,善于思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是四化建设的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为了适应青年的特点,我觉得,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要着重抓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广大青年象雷锋那样,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力量的源泉。共产主义事业不是渺茫的,是实实在在的。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要组织广大青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他们深刻理解共产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还要教育广大青年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各部队的特点、任务结合起来,把革命理想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海军提出“爱舰爱岛爱海洋”,空军航空兵提出“热爱祖国蓝天,保卫祖国领空”,陆军边防部队提出“爱祖国,爱边疆,爱各族人民”,这些口号都很好,反映了我军指战员高尚的情操。
二是引导广大青年象雷锋那样,在学习上要有“钉子”精神,刻苦钻研科学文化与业务知识。每个同志都要认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对军队建设的战略意义。战斗力不仅包括人的觉悟和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也包括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文化技术。四化建设需要人材,青年渴望成才。我们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满足广大青年强烈的求知欲。
三是要引导广大青年象雷锋那样,具有高度的整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他说,当然,学习雷锋远远不限于这三个方面,我只是就新时期学雷锋应该着重抓好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杨尚昆还谈了当前开展学雷锋活动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他说,除了上面讲的以外,在形式上要更加着眼于青年的新特点。譬如,要注重实效,紧密结合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干,不要追求表面上的红火热闹;要引导青年把学习雷锋和学习当代的其他英模人物结合起来;要认真开展各种为青年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广大青年受到熏陶。


第4版()
专栏:

丰富供给 减轻民负
赵紫阳等同志参观全军农副业生产和绿化展览
本报讯 记者欧庆林、翟启运报道:“丰富供给,减轻民负”,这是赵紫阳总理参观全军农副业生产和小菜展览之后的题词。他还向全军指战员提出:“解放军要做绿化祖国的模范。”
2月28日晚,赵总理步入灯火辉煌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四楼大厅,同万里、宋任穷、姚依林、张劲夫、李强等同志一起参观展览。接着,他们参观了全军绿化展览。赵紫阳仔细看了各部队的展品,边参观边与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政委王平交谈。他高兴地说:“这个展览丰富多彩。军队把农副业生产搞好了,利国利民利军”。
参观中,赵总理看到各种腌制的小菜,问:“这些小菜上没上市场?”“用糖用料腌制,成本高不高?连队能吃到吗?”他还饶有风趣地说:“你们的小菜到市场上卖,我就去买。”他对北京部队在华北平原引种成功的“汕优二号”杂交水稻,很感兴趣。他说,这种水稻移到北方种,是个新闻。这种水稻对温度要求高,北方种能行吗?北京部队某部负责同志详细向他汇报了去年引种的情况,他说,去年华北地区温度比往年高,今年你们再试验一年。
近两个小时的参观结束后,赵总理对洪学智、王平同志说,军队农副业生产,第一成绩很大,第二潜力也很大。你们的粮食平均亩产才400斤,要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人员要减少一点,要搞专业化、机械化。军队采取了什么办法来调动积极性?地方是责任制,搞承包,军队也可以包,但和地方要有不同,不是谁包收入就归谁,可以搞些奖励。他还说,不要再扩大面积了,主要是挖掘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第4版()
专栏:

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连秋同志逝世
据新华社北京电 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人民解放军原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黄连秋,因病于198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
黄连秋同志是湖南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指导员、团政委、县委书记、地委书记、旅政委、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和许多重大战役、战斗。他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干部。十年内乱期间,他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4版()
专栏:

象牙海岸外长阿克一行到京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象牙海岸共和国外长西梅翁·阿克和夫人一行应我国政府邀请前来进行访问,今晚乘飞机到达北京。
象牙海岸是西非地区的国家。阿克外长这次访问是奉象牙海岸总统乌弗埃—博瓦尼之命前来与我进行有关中象建交问题谈判的。
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和外交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机场迎接阿克外长。


第4版()
专栏:

今日报纸要目
《南方日报》△胡耀邦同志视察海南,指示加快海南岛开发和建设,号召全岛居民,人人争先,个个奋发,把宝岛建设得更加宏伟壮丽
《文汇报》△中共上海市委、市府昨日举行座谈会,追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
《经济日报》△铁道部部长陈璞如文章:“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国农民报》△项南同志说:福建准备把绿化荒山荒地任务包给农民
《中国青年报》△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
《旅游报》△中国旅游展览在北京民族宫揭幕,26个省、市、自治区用图片、实物和模型介绍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
《北京日报》△北京市运用多种形式逐步展开群众性学习、宣传新宪法活动
《四川日报》△内江县委为防止生产队等向社员乱摊乱派费用,做出五项规定,减轻农民负担
《陕西日报》△陕西省发出科技人员到秦巴山区工作的号召后,省内外科技人员纷纷来信报名
《冶金报》△鞍钢积极发展低合金钢,年产量已达百万吨
《解放日报》△宝钢关键工程——宝钢长江引水工程正式动工
《辽宁日报》△本钢公司向本溪煤炭局所属社队煤矿投资500万元,自力更生解决能源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