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南京市纪委查处分房建房中的违纪问题
查清一件 处理一件 公布一件
据新华社南京电 中共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认真查处党员干部在分房建房中的违纪问题,查清一件,处理一件,公布一件。
去年11月中旬,南京市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领导认真检查处理党员在住房建房方面的违纪问题。市纪委的领导干部则重点抓住一些影响较大的违纪事件进行查处。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乙烯工程指挥部材料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徐克锦,利用职权,侵占国家已经征用的土地,擅自动用指挥部的工程建筑材料和运输工具,与别人合盖了一幢面积为23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侵占国家财产达5,600多元。情况查清后,市纪委及时批准了南化公司党委关于开除徐克锦党籍的决定。徐克锦现已被撤销行政职务,由检察院立案审查。
对于房管部门干部在住房上营私谋利的错误,市纪委更是抓住不放,严肃处理。南京市玄武区房管所副主任张广银,利用自己掌管部分房权之便,要挟有关单位把他看中的住地的房主人搬走,使自家住房越来越宽。他还私自为亲友和“关系户”安排了12处住房,并且曲意奉承,为上级扩建新建住房超过了规定面积。市纪委除同意市房管部门党组织给予张广银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外,还提出,张广银多占的住房要退给原单位,他经手为上级新建扩建的住房中,超过规定面积的部分,一律收回另行分配。
对领到居住证而超过三个月不住进去的,限期要求将房证交回,由房管部门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对应收回的住房一律收回,分配给缺房户。


第3版()
专栏:

县委带头积极开展思想斗争
乐清县基本刹住几股歪风
本报讯 记者吴克强报道:新调整的浙江乐清县委领导班子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带头端正党风,使全县一些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受到了打击,毁田建房的歪风基本被刹住。
乐清县原是一个“老大难”县。这里的经济犯罪活动猖獗,毁田建房的歪风严重。近几年多次受上级党委和报纸批评,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去年6月新任职的县委主要领导人带着问题调查研究,发现乐清不“清”的根源在于县委内部不“清”,“老大难”难在“老大(领导)”身上。例如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县委的一些主要负责人对犯罪分子和腐化变质干部纵容支持,迁就姑息,少数领导成员还带头搞不正之风。因此,不解决县委本身的问题,要搞好全县党风,带好民风是不可能的。县委严肃处理了原县委包庇的县二轻局偷税漏税、打击报复一案,为此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和县级机关干部大会,总结经验教训,决心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从此,县委振奋精神,加强对打击经济犯罪斗争的领导。他们抽调了115名干部,分成16个组,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领深入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为了刹住毁田建房的歪风,县委常委召开了四次民主生活会,由每个常委成员亮底交心,并把每个人的发言印发到基层,发动群众对县委领导成员进行监督和帮助。有一名毁田建房的常委被免职,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他有类似错误的领导成员也作了自我批评,并立即在行动上改正。县委的行动带动了一级一级的干部改正错误,拆基还田,使毁田建房歪风基本刹住。


第3版()
专栏:党风小议

陈光保敢摸老虎屁股赞
小晴
广东省海康县县长陈光保,在处理非法建私房的工作中,“从做官的抓起,从蛮不讲理的人抓起,从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抓起”。无论是同事还是老乡,只要有问题,一律铁面无情,秉公查处。他公开宣称:“不怕打击报复,打死了当烈士;也不怕丢选票,当不了干部就回乡种田。”结果,长时间被视为“老大难”的问题解决了。群众由此得出结论:海康有希望!
有些问题看似不大,硬是不易解决,原因常常出在做官的、蛮不讲理和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身上。干部本是人民公仆,如果利用职权谋私利,影响尤为恶劣,还可能成为坏人坏事的挡箭牌和保护伞。胡搅蛮缠和老虎屁股摸不得的人虽是少数,却树立了一种极坏的“样板”,不仅影响安定团结,还败坏社会风气。不处理这些违法乱纪的人的问题,就无法真正调动起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陈光保敢摸老虎屁股坚决处理非法建私房问题上,至少可以学习三条:
一、正人先正己。陈光保所以能有一腔正气,在于自己坐得正,行得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不谋私利。因此,说话就有威信,办事就有力量。
二、敢抓难点、硬点。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在慎重稳妥、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专抓那种反映最强烈、行为恶劣、没人敢碰的“钉子”,处理一个,就可带动一批。党风、社会风气就会明显好转。
三、抓准问题,咬住不放,雷厉风行去处理、解决,坚持到底,决不半途而废。风气的扭转,新局面的开拓,都将由此实现。
有了陈光保这样的革命精神状态和作风,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还有什么歪风不能刹住呢?


第3版()
专栏:

吴忠县马英等滥占耕地建私房受处分
本报讯 记者崔诚五报道: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最近严肃处理了一批党员、干部和职工非法占用耕地建造私房的错误。对无视党和国家规定,滥占耕地建房的51名党员、干部和职工,一律限期搬出,将房屋折价归公;对其中错误严重、影响恶劣的古城公社党委书记马英等四人,分别给以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和党内严重警告等纪律处分。
为了严肃党纪国法,吴忠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除将非法占地建造的私房全部折价归公外,还报请中共银南地委批准,给马英以撤销党内一切职务的处分;给吴振华以撤销党内职务并建议撤销其行政职务的处分;给李世俊和王垣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第3版()
专栏:

领导作表率 让房成新风
——汉西车站分房纪实
武汉铁路分局汉西车站领导干部在分房中带头让房,秉公办事,全站出现让房新风。
汉西车站是近几年兴建起来的单位。在1,100多名职工中,等房结婚、无房和住房紧张的占30%。去年10月,两幢六层楼的新住宅建起来后,许多职工眼巴巴地盼着能搬进去。和车站有往来的“关系户”及某些部门的领导也盯着它,想从中捞上几间。
刚经过整顿的车站党委感到,分房事关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事关民心的安定。他们向全站宣布了三条决定:一、房子分配权交职代会;二、领导干部不准批条许愿,不得插手子女、亲友的分房;三、党团员要发扬风格,用实际行动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站党委书记王大明,首先带头执行党委的决定。新住宅竣工后,他先后接到10多个熟人、领导的条子和电话,要他帮忙搞房子,都被他婉言推辞。熟悉他的人还知道,老王三代七口人,挤在两间住室,离车站远隔两条江,上下班需花三个多小时,好多同志劝他搬进新宅,可是他连张申请住房表都未填。书记带了头,车站其他7名主要领导干部,没有一个在分房中批条子、走后门的。党委委员、站工会主席肖洪德,三代六口人,住房面积二十多平方米。新房竣工后,他耐心做家属的工作,放弃要房。
一级带一级,党委领导作了表率,各车间的领导也争先让房。货场5名领导,都是家大口阔,住房狭窄,符合分房条件,但他们都将自己的名字,从分房表格中划掉。
车站二十多户住房拥挤的职工,也纷纷争着让房,全站出现让房新风。客运车间职工张冬英,住房困难排在全站第二位。在公布分房名单前,她硬是找领导将自己的名字换掉。她说:“只要车站党风正,还愁住不上新房。”现在,60套新房,完满地分给了那些急需住房的职工。全站无一人找领导吵闹,无一人写信告状。一些没有分到新房的职工说:“看到车站党风在好转,比咱住上新房还高兴。”
王国群


第3版()
专栏:

商业部离休干部积极为改革献策
本报讯 商业部在机构改革中离休的老干部,离休不坠改革之志,继续为商业战线的改革出力献策。
在去年的机构改革中,商业部有26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退出领导岗位。离休后,这些老同志积极参加有关学会和司、局组织的专题调查研究。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的8位理事(包括4位原副部长级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达16人次,每次都写出有一定价值的调查报告。商业政策研究会的成员,写出调查报告15份;其中,5个研究题目确定由原副部长、司长、局长5人牵头,组织力量进一步深入调查。这些老干部承担任务后,精神振奋,勇于负责。原粮食部购销局副局长司枕亚同志深入广东、福建等省,调查糖料奖售粮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资料和见解。原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王兴让同志除积极参加商业经济学会、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两个组织的活动外,还从发展商品生产出发,研究发展养牛、养羊事业和供销社体制改革。
许多老同志,深入农村、牧区、山区,生活朴素,工作扎实,受到地方同志的好评。


第3版()
专栏:编后

向“余热发光”的离休干部致敬
商业部老干部离休不坠改革之志,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中,深入农村、牧区,写出了数十万字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很好的改革建议。太行山区吕梁山区老革命离休后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读了这些报道,使人对“余热发光”的离、退休干部油然而生敬意。
这些离休老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牺牲;建国之后,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披荆斩棘,做出巨大贡献。为了保证党的事业更好地发展,在他们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之时,又高高兴兴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继续从事有益于人民的工作,这种高贵品德和革命精神实在很值得学习。
各省、市、自治区正在精简机构,又有成千成万的老干部退居二、三线。安排和做好离休老干部工作,既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和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克服阻力,把这件事抓紧、抓好。
1983年的春节到了,祝光荣离休的老干部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第3版()
专栏:

离休回太行、吕梁山区的老红军老八路
让余热为地方建设作贡献
本报讯 记者叶旭林、通讯员岳高报道:在太行、吕梁山区的一大批离休老红军、老八路,发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主动给工厂、农村社队、学校、街道和商店当“参谋”,为促进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新贡献。去年以来,许多休养干部被评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模范辅导员、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在革命战争年代,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大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军或八路军,勤勤恳恳奋斗了几十年。近几年来,他们当中有千余名年老体弱的同志听从党的安排,从四面八方回到故土离职休养。但他们牢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誓言,“离而不休,余热生辉”。他们当中许多人经常给青少年讲革命传统,有120多人担任了学校义务辅导员;一些长期从事医务工作的同志,主动到城市医院、卫校、农村卫生所当编外医生和义务教员;一些“老后勤”还到商店、粮站等服务单位,帮助站柜台;许多优秀政工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共同肃清“左”的思想影响,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前年春天,长治县高河公社决定全面实行生产责任制时,有个大队党支书认为这是“走回头路”,撂下挑子不干。武装部离休干部董喜顺先后七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这个党支书提高认识以后,甩开膀子带领全队社员积极推行生产责任制,连年生产获得大丰收,小麦平均亩产比原先超产一倍。


第3版()
专栏:

怡然不服老 从容度晚年
——访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
本报记者 王谨
春节前夕,我们访问了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同志。
李淑一同志的儿子柳晓昂同志把我们让到客厅,边倒茶,边说:“妈妈近来身体不大好,住了一个多月医院,最近才回家。你们等等,我去里间叫她。”
我环顾了一下客厅。只见客厅西面墙上的正中挂着柳直荀烈士的生前照片,两边挂着用镜框镶嵌的两首词,一首是毛泽东主席1957年所作的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首是李淑一同志1976年12月为毛主席诞生83周年所赋的词。这两首词是上海一位书法家特为李淑一同志手书的,笔力雄浑、苍劲。
正当我默默吟诵着这两首词的时候,李淑一老人在柳晓昂和顾阿姨搀扶下走过来。她今年八十二岁高龄,步履有些不便,但精神尚好。
她从毛主席赠送的那首著名的词谈起,称赞柳直荀烈士的为人和品质,继而回顾了自己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里艰苦备尝的经历。李淑一同志记忆力尚好,她回顾往事时,不仅记得时间、地点、人名,而且对事件中的一些重要对话也能复述出来。她说:
“1928年,直荀到天津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在他三十岁生日时,他托在上海的二弟给我转来一张化了装的照片,照片的背面题有两句唐诗:‘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既表现了他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也是对我这个做妻子的激励。
“1929年上半年,直荀写信给我,让我设法去天津。长沙的国民党特务偷拆了直荀的来信,随即逮捕了我。特务们极力想从我口中得知我丈夫的下落,他们蛮横地斥问我:‘你能感化洋人,为什么不能感化你丈夫?’他们说我能感化洋人,是因我当时在长沙有名的艺芳女子中学教授外籍教师学习中文。我严正地驳斥了特务的诘问。特务们见从我口中得不到什么,就把我关入长沙市司门口女子监狱。
“半个月后,父亲和公公凭着他们在当地的声望,找了三个铺保,才把我保出狱。此后,我就和直荀失去了联系。特务们监视我,不准我离开长沙。在这种逆境下,我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一边继续教书,直到长沙解放。
“直荀殉难的消息,过去我只听到过传言,一直未得到证实。1952年4月26日谢觉哉同志给我回信,我才知道直荀是1932年在洪湖牺牲的。捧读来信,我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为党为人民努力做好工作,告慰忠魂。”
李淑一同志告诉我们,解放后她继续在长沙任教,直到1959年退休。
坐在一旁的柳晓昂同志插话说:“那时我妈妈58岁,身体不好,退休后搬到北京住。”
说到李淑一同志退休后的情况,在场一直很少吭声的顾阿姨插话了,她说:
“李大姐虽然退休了,但她哪里闲得住。她既和湖南文史馆保持联系,还义务担任了居委会学习小组长,定期组织街道的家庭妇女、退休职工学习政治,学习文化,一直坚持了十多年。”
顾阿姨来自江南水乡,跟李淑一同志已有25个年头了。她接着说:“‘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不象学校,孩子们不好好念书,李大姐就把院子里左邻右舍的孩子叫到家里来,辅导功课。李大姐是个热心的人,什么事都愿意管,院子里有些双职工的娃娃们没人看,她就义务帮助带娃娃,孩子们亲切地叫‘奶奶幼儿园’”。
“粉碎‘四人帮’后,妈妈的社会活动更多了”,柳晓昂同志接过话茬说,“她既要经常接待来访者,或被人请去作报告,还要在中央文史馆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尽管年纪大,还坚持读书看报,坚持写日记。有时兴味高起来,还喜欢作作诗,有的诗还被报刊编用了。”
我问李淑一同志,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没有?李淑一同志连连摆手说:“没有,没有!这些年,党和政府对我很关心。在住房、医疗、副食供应诸方面都给予我照顾,逢年过节,还派人看望我,或请我参加招待会、茶话会,等等。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关心,经常勉励子孙们为四化事业努力工作和学习……”
我们起身和李淑一老人握手道别时,不禁想起她近年来发表的诗作中的两句:“怡然不服老”,“从容度晚年”。这不正是李淑一同志晚年的写照吗?


第3版()
专栏:

上海举行老干部迎春联欢会
二月七日,上海一千多名退出领导岗位的老干部喜气洋洋地来到市政府大礼堂,参加老干部迎春联欢会。
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市长汪道涵等领导同志到会表示慰问。参加联欢会的除了离休干部外,还有顾问和故世老干部的家属。(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北京举行优抚对象座谈会
中共北京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二月七日举行烈、军属、残废军人和复员军人代表座谈会。
座谈会充满团结、愉快的热烈气氛。大家一致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工作,争当四化建设的模范和改革的促进派。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广西注意解决离休干部、遗属的困难
广西壮族自治区已有近五千名老干部离职休养。其中厅局级以上干部百余人。
去年十一月,自治区党委常委开专题会议,研究春节期间慰问老干部的工作。在开展慰问活动前,区直机关有关领导走访了离休老红军、老干部和已故老红军老干部的遗属一百七十多家,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于生活上确有困难的离休干部及遗属,给予适当的困难补助。
桂老


第3版()
专栏:

空军兰州医院热情关心离休的老红军,经常派出医护人员到驻地附近的红军大院巡诊。自去年10月以来,每月定期上门诊病,受到革命老人和群众赞扬。 吴东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