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书后
唐振常
蔡建国同志编选《蔡元培先生纪念集》。在编选过程中,每承垂询,得知他的编选计划,并预读全稿,深感纪念集之出实有必要,写此书后,略述所感。
蔡元培在中国是一个有卓越贡献的人,值得我们纪念的人,也应该是历史学家着重去研究的人。可是,十年动乱之前的十七年中,对他近乎冷淡,只出了一本不甚完备的选集,纪念文章自然不经见,研究文章也很少。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十年动乱不要说了,连孙中山都不提了,哪里还有人敢提起蔡元培?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蔡元培方为人所注意。1980年3月5日,首都各界隆重举行了蔡元培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1982年10月15日,蔡元培铜像落成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近年来,研究蔡元培的论文也多起来了,教育论文选和一部简单的年谱出版了。由不正常到了正常,人们是忘不了历史的。
事情自然不应也不会到此为止,纪念有时而尽,研究则应无穷。对于蔡元培的研究,似乎只能说方开其端,今后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本纪念集所收文字,绝大多数为蔡元培逝世时其故旧之作,现在结集尽管很不完备,但终究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则此集之出,非徒为逝者生前亲友故旧怀旧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研究蔡元培的参考材料。一个人死了那么多年,还为生者所怀念,是弥足珍贵的。犹忆王芸生先生生前对我说过一桩事:1979年,他受托主持全国政协召开的征集蔡元培资料的会议,出席会议者皆蔡元培学生与友人,其年龄均已七老八十,而一提蔡先生,座中皆老泪纵横,情不能禁。这种感情之发,我们不能说只是由于私人关系,而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蔡元培是值得纪念的人,历史不能忘怀他。蔡元培生前,多少年来,无论识与不识,提起他都称蔡先生而不名,闻者闻蔡先生而知为谁何,称者知人皆必知其所指。这是一个充满尊敬与热爱的称呼。时至今日,其门生故旧仍沿此称。
蔡元培是民主主义革命家,是兼融中西的思想家,是毕生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是培植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倡导者。如何评价蔡元培,周恩来挽蔡元培联可谓确论。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和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蔡元培以排满而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和当时许多狭隘的反满派又不一样,他在1903年写《释“仇满”》,反对种族之见,反对贵种贱种之别之说,提出“要之无满不仇,无汉不亲;事之有利于满人者,虽善亦恶;而事之有害于满人者,虽凶亦吉。此则纯乎种族之见者也”。他的起点就比人高。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接受和领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是以不断前进。他是一个翰林,这样的人物,辛亥以后都成遗老,而他是一个革命者。同为翰林而参加辛亥革命的还有一个谭延闿,而谭延闿之末路又如何?蔡元培始终是一个爱国者,对帝国主义侵略无比义愤。抗日战争之前,劝汪精卫放弃卖国行为以至泪洒酒席之上(要知道他是一个不大容易动感情的人)。抗战军兴,以病息影香港,力疾写抗日的《满江红》词,为人传诵。这些,都说明蔡元培志在民族革命的爱国行为。说蔡元培不断前进,自然他也有停顿甚至失误,1927年清党案之提出即是,这是不能讳言的。作为研究者,一应对此加以分析判断,二应从蔡元培一生所为作全面观察。辛亥之前,他办教育办报纸,宣传革命,领导同盟会上海分部和光复会,而且身体力行,参加军事训练,制造炸药。辛亥之时,远在国外,闻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立即致书吴稚晖,谓“故彼之出山,意在破坏革命军,而即借此以自帝。”一眼看透袁世凯。出任教育总长,以反对袁世凯之独裁而辞职。二次革命,急忙从国外回来参加。以后出长北京大学,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护法,而其所作所为,皆与北洋军阀政府相对抗,1923年为罗文干案辞职,高唱不合作主义,是其著者。1926年归国,参与北伐事宜。1927年之参与清党是历史事实,蔡元培本人亦不见得同意对此予以回护。1934年他在一张对他此举予以回护的报纸文章上批道“于我多恕词”,此中即带有自责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他此后和国民党政府越来越离心离德,这是主流。1932年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积极为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与先进分子而奔走,可谓拍案而起。至此,蔡元培表现了他政治上的最大光辉,走向了他当年列名清党案的反面。保障人权是蔡元培的重要思想与主张,一生秉此行事。对学生运动,他有自己的看法,“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为他所提出,他并不赞成因参加爱国行动而影响学业,但是一当学生被捕,他则认为这是蹂躏人权,总是挺身而出,尽一切努力营救。因罗文干案的辞职亦起于他反对人权之无保障。后来的事实教育了他,他所参加的国民党政权原来是最大的人权蹂躏摧残者,他义无反顾地与之作斗争。他的行动表明了他所追求的是民主政治与自由权利。“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符合蔡元培的实际。
评价蔡元培,最重要的,应是研究他在中国教育、科学、思想、文化上的贡献。他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极为卓越,而影响又极其深远。他委身教育事业有其思想基础。“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引自高平叔著《蔡孑民先生传略》第2页)培养人才以为改革政治,是其明确目标。首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提倡新思想,遭堂董之恨而辞职。以后,任教南洋公学时,发生近代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学生退学事件,“论者谓为孑民平日提倡民权之影响”。(同上,第4页)办爱国女校这一中国最早之女子学校,是蔡元培倡男女平等说的体现。办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公言革命无所忌”,直将革命与教育合而为一。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与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均为时甚短,而对于改革教育初见端倪。蔡元培教育工作上最伟大的贡献,当然是在北京大学。十年校长之任,实际在校五年,把一个腐败不堪的旧北大改造成为焕然变色的新北大,新潮流新思想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其影响所及,绝不止于北大,而在于全国;其所改革者亦不止于教育,而在于整个文化。有人说:“北大之所以为大,因为有了一个蔡先生。”这须得加以补充:蔡元培之所以为大,在于他的兼容并包思想。但是,兼容并包并非无所选择,实际上他的兼容并包正是为了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在科学事业上,在文化事业上,蔡元培的贡献都是巨大的。至于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人才,更为人所熟知。
作为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蔡元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早年习举业,后治小学及经史,甲午之后留心西学,涉猎之面渐广。传统的思想文化观逐渐改变,对西学日益吸收。他总是感到不满足,不断进取,思想境界不断开拓。教育总长卸任之后,竟然作为一个学生到德国学习,一去四年,逐门功课认真地学。以后多次出国,他总是认真学习,所涉之面愈广。蔡元培不是国粹派,但也反对盲目照搬西方。对于中西文化,他主张作比较研究,择善而从,蔡元培自己说过:“学人难,惟通人更难。学人惟守先待后,通人则开风气者。”蔡元培是学人而兼通人,其主要的功绩表现在他所做的许多事都开风气之先。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之出,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少材料,它的出版,除了表现国家对历史的尊重,亦必为读者和研究工作者所欢迎。
1983年1月4日


第5版()
专栏:

个体经济大有可为
貊琦 天义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镇个体工商业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不少干部对城镇个体经济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认识不足,一系列政策没有认真落实,它的发展还受到种种阻碍,不够顺利。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看法,似乎个体经济只能与落后的手工劳动相适应,随着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随着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个体经济就会消失。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有片面性的,它对个体经济的生命力是估计不足的。
首先,从生产领域看,现代化的大生产并不绝对排斥和消灭小的个体性质的生产。随着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不断产生出按专业化生产进行新的社会分工的要求。一方面,采用最新技术的大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必然把那些适宜于厂外加工的工序和零部件,交给较小的企业以及个体劳动者进行加工制造;另一方面,那些批量小、变化快的不适于大企业生产的小商品,也依然需要由中小企业及个体生产者来提供,这又使个体经济起着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
其次,从流通和消费领域看,生产社会化必然促使生活社会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构成也发生变化,吃、穿、用所需要的各种劳务将越来越由家务劳动转变为社会化的劳务,并要求适应不同需要的消费品能够及时地供应给不同的消费者。这就要求投入商业和生活服务业的社会劳动急剧增加,要求从事某些零售商业和服务业的个体经济有一个相应的发展。在许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事实正是如此。据统计,1979年美国服务业(主要是没有雇员的个体小店)就业人数为1,704.3万人,占非农业部门就业总人数8,948.2万人的19%。(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济统计手册》第120页)另据有关材料,1979年日本一二人的小商店占全国商店总数的60%。这说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尽管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但大企业并没有包罗一切,个体经济仍继续存在,并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它本身所具有的规模小、经营分散、方便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正弥补了资本主义大企业的不足。所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个体经济一方面不断地被大生产排挤和吞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从大生产的缝隙中大批地分泌出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适应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显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
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而且生产力发展状况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又很不平衡。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要在保持全民所有制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注意发挥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的积极性。可以预见,即使将来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生产高度社会化了,个体经济也仍然具有存在的价值。
从过去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看,个体经济曾先后依附于各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不同,今天我国的个体经济依附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满足人民各种需要,而且有利于推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推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第5版()
专栏:

《外国政府体制丛书》陆续出版
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外国政府体制丛书》开始陆续出版。这套丛书是知识性读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编审组负责组织编写。它有选择地介绍了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治体制、政府机构、职权划分、工作制度,以及干部制度方面的录用、考核、升降、待遇、培训、退休等有关制度和规定。同时对与政府机构有关的立法、司法、咨询、监察和半政府性的重要经济文化机构等,也作了简要介绍。
整套丛书约有十五种左右,介绍的主要国家有日本、南斯拉夫、法国、英国、罗马尼亚、美国、印度、意大利、苏联、西德、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阿根廷等。《日本政府体制与官员制度》、《南斯拉夫国家机构与干部制度》已经出版。即将出版的有《法国政府机构与公务员制度》及《英国行政机构和文官制度》。 (建华)


第5版()
专栏:

梅林的哲学论文集
《保卫马克思主义》出版
弗兰茨·梅林(1846——1919),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又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最好的而且几乎是唯一的哲学通”(普列汉诺夫语)。他的《保卫马克思主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不仅有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还有一些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一些哲学家(如洛克、伏尔泰、斯宾诺莎等)的涉及哲学史的文章。
其中也有些文章是反对资产阶级哲学的,如批判尼采;另有一些是评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如施特劳斯、鲍威尔、费尔巴哈、拉萨尔等的哲学学说的。
(吴国英)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二 章讲求劳动有效性 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节 劳动有效性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劳动有效性
劳动有效性是一个特定的量的概念,它指实践活动带来的效益和实践中所消耗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劳动有效性的大小,在效益为既定的情况下,同所消耗的劳动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某一活动的劳动有效性= 此活动带来的效益在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
在这里我们说的活动并不一定是经济活动,所说的效益也不一定是经济效益,因为即使是非经济的活动,也有劳动消耗的问题,因此劳动有效性的概念都可以成立。如果我们只考察经济活动,那么在这个公式右方的分子就成为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所考察的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那么这个公式右方的分子可以改成某种产品的数量。
按照劳动有效性的定义,取得同样的效益,所消耗的劳动少,劳动有效性就大,所消耗的劳动多,劳动有效性就小。有些人使用这样一种表述方式: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这种说法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是不确切的。正如在赛跑中,不能要求用最短的时间跑完最长的距离,而必须首先在时间和距离中固定一个,如固定一百米的距离,谁的速度快,谁就先跑完,谁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在比较劳动有效性的大小时,也一定要固定一头去比较劳动消耗的多少。不固定一头,劳动有效性就不可能是一个定量的概念。
从劳动有效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就发展出一套概念、一套指标、一套计算公式。运用这些概念、这些指标、这些公式可以进行有关劳动有效性的各种计算。
劳动有效性指标举例
下面我们举一些劳动有效性指标的例子:
(甲)从劳动消耗角度考察的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一)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指标,即劳动生产率。它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
(二)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指标。一般有以下几种:
(1)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它们是用产量去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而得。
稀缺资源的消耗量应该单独计算。
(2)原材料利用率。它一般以一定量的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数量来反映原材料的利用情况。
(3)单位产品生产设备消耗量。一般把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作为消耗量,被同一时期的产量去除,用来反映单位产品中消耗掉的生产设备磨损量。
(4)设备生产率。它是单位时间内单位设备的产量,如机床台时产量、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等。
(乙)从劳动占用角度考察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厂房、设备、工具、原材料、燃料、在制品等等的占用情况。它们主要是:
(一)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它一般是年度定额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与同期总产值之比。
(二)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金。它一般是固定资产年度平均原值与同期总产值之比。
(三)每百元流动资金或固定资金提供的产值。这是上述两个指标的倒数。
(丙)用经济核算指标来反映劳动有效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经济核算的目的是督促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有效性。经济核算指标,如成本、利润、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如同其他货币指标一样,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的大小。
(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它是近似地反映生产中劳动消耗的指标。其数值是企业生产一个产品平均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二)单位产品的利润。它是社会主义企业出卖产品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和税金之后的余额。利润越高,劳动消耗越少。但是利润反映劳动消耗比成本还更近一层。所以,利润是更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三)成本利润率。它是用单位产品的成本去除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利润而得。它从劳动消耗角度综合地、但是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
(四)资金利润率。它是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个角度同时考察劳动有效性的指标,反映占用资金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资金利润率高,劳动有效性就大。
(丁)投资有效性指标
投资有效性是对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的净产品所采取的投资方案所作的关于投资节约程度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经济核算指标来近似地反映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有效性。
(一)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的涵义是:某个项目的基本建设资金能从投产后获得的利润中收回来的年限。计算方法是:基建投资总额被平均每年能回收的利润额去除。投资回收期的倒数称为投资有效系数。回收期越短或投资有效系数越高,投资有效性就越大。
各部门都有惯用的标准回收期和标准效果系数,用以衡量具体项目的回收期(或投资有效系数)之合理与否。还要根据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经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标准回收期和标准投资有效系数进行调整和修订。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要考虑到占用资金的时间因素,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建设期间占用资金进行利息计算。利息率一般根据标准投资有效系数来确定。利用国内外贷款进行建设时,应该采用贷款利息率。
(二)补充投资回收期。在评价投资有效性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某个基建项目,存在两种方案,甲方案的投资比较多,但投产后的成本费用比较少;乙方案的投资比较少,但投产后的成本费用比较多。对这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把投资和成本费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所利用的指标叫做补充投资回收期,它的倒数叫做投资的相对有效系数。
补充投资回收期的意思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差额(即甲方案比乙方案多支出的投资)在多长时期内可以用两个方案成本费用的差额(即甲方案比乙方案节约下来的成本费用)收回来。补充投资回收期等于或小于标准回收期,结论就倾向于甲方案;如果补充投资回收期大于标准回收期,结论就倾向于乙方案。换句话说,补充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投资大的方案;补充投资回收期长,则有利于投资小的方案。
(三)折算费用。这是人们对投资有效性进行比较时常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折算费用=成本费用+(标准投资有效系数×投资费用)
在做多种方案比较时,每个方案都换算成这种可以直接比较的数值。数值低的方案被认为投资有效性较大。
对劳动有效性进行计算、分析和论证
从上面所举的关于劳动有效性指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劳动有效性进行计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论生产或者投资,不论采取怎样的经济活动(甚至其他活动)都要注意劳动有效性的大小,要对它进行计算和分析,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事情,例如进行一项大的建设项目,确定一项重要的经营方针和政策,更要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论证做这件事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能否取得我们预期的经济效益。这种计算和分析,也是对我们准备进行某种经济实践活动的技术经济方面的科学论证。这种论证应该在事先进行,把论证的结论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计算、分析和论证时常被称为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这种计算、分析也可以在事后来进行。事后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做过的工作的效益作出评价,这是对工作做出总结的一个必要依据,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醒我们今后改进工作,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经济工作是一项细致工作,是一种需要精打细算的工作。在有关经济效益问题上要算各种帐,其中关于劳动有效性的帐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效益有一个算什么、怎样算的问题,需要有一种专门学问来研究这种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关于劳动有效性,也有一个算什么、怎样算的问题。
本章执笔 许庆斌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37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