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
各国代表强烈谴责苏越占领阿富汗柬埔寨
新华社日内瓦2月11日电 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39届会议的许多国家代表强烈谴责苏联和越南继续武装占领阿富汗和柬埔寨,并且呼吁所有外国军队立即从这两个被占领的国家撤走。
巴基斯坦代表阿加·希拉利指出,苏联继续武装干涉阿富汗是对所有国际法准则的明目张胆的违犯。巴基斯坦代表还驳斥了苏联代表在发言中声称的所谓在阿富汗存在着“外来干涉”。
他说,除了苏联自己以外,在阿富汗从来也没有发现过任何其它外来势力。
菲律宾代表阿蒙多·马纳洛说,在柬埔寨,通过虚伪的选举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柬埔寨人民的自决权利被剥夺。他指出,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建立是恢复柬埔寨民族自由和国家尊严的重要因素。他说,柬埔寨问题的全面政治解决应该以撤出所有外国军队和尊重柬埔寨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基础。
民主柬埔寨代表戴孙华在会上揭露说,越南梦想在苏联的军事装备的支持下统治整个印度支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南甚至使用化学杀人武器,杀害柬埔寨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日本代表也在发言中谴责了越南继续对柬埔寨进行军事干涉。她指责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不仅无视基本人权和自由,而且破坏了东西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威胁。
美国代表在会上揭露说,苏联扶植的阿富汗傀儡政权很不得人心,只是由于苏联在阿富汗不断加强军事活动,它才得以维持。美国代表还说,苏联目前在阿富汗的军队已经增加到十万零五千人。
此外,英国、西德、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代表也在会上谴责了苏联和越南对阿富汗和柬埔寨的武装占领,并且要求苏联和越南立即无条件地从阿富汗和柬埔寨撤军。


第3版()
专栏:

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在安理会上发言
痛斥以色列的扩张主义政策
新华社联合国2月11日电 在11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纷纷谴责以色列在阿拉伯领土上不断建立定居点,要求以色列全部无条件地从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走。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扎赫迪·拉比卜·特齐在发言中说,以色列正在通过经济和地理上的手段来扼杀巴勒斯坦人民。
他表示希望安理会能够采取行动,以结束目前中东局势的不断恶化。
叙利亚代表迪亚·阿拉·法塔勒说,以色列在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已经建立了33个定居点,并且还在黎巴嫩南部建立定居点。法塔勒指出,安理会必须对以色列的行动进行谴责,并且根据联合国宪章对以色列实行制裁。
埃及代表艾哈迈德·哈利勒强调,以色列的行动削弱了在中东实现和平的可能性。他指出,以色列将当地阿拉伯居民撤走的办法不可能维持这些地区的和平。
南斯拉夫代表伊格纳茨·戈洛布在发言中说,南斯拉夫完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在他们自己的领土上自由、独立地生活的决心。
他说,以色列必须从它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阿拉伯领土全部撤走。
印度代表克里希南说,以色列继续推行其在非法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建立定居点的计划,这是以色列藐视国际法和国际社会的又一例证。
他指出,以色列企图把它非法吞并的戈兰高地和非法占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永久化。
安理会将于14日继续开会,讨论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设立定居点的问题。


第3版()
专栏:

卡尔迈勒政权内讧加剧
执政党一省委书记被暗杀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12日电 据喀布尔电台2月8日广播,阿富汗执政党——人民民主党的乔兹詹省省委书记阿卡杜勒·拉扎克7日在办公室内遭到暗杀。
这家电台没有说明他是被谁暗杀的。阿富汗各抵抗组织都否认与此事有关,它们认为拉扎克死于卡尔迈勒政权内部斗争。
据悉,1月29日,在阿富汗靠近巴基斯坦的一个边境镇上,阿执政党内部两派发生了一场混战,交火中双方都有数人受伤。一部分军官被送到坎大哈。这是人民民主党最近一系列内讧事件之一。连总统府内都发生过因为这种冲突打死军官的事。
人民民主党内长期存在着两派——人民派和旗帜派。卡尔迈勒上台后,拚命地扶植他的旗帜派,并在中央领导机构内安插了大批他的亲信和亲属,因此引起人民派的不满。
苏联占领当局过去表面上对阿党内两派持中立态度,最近则公开支持旗帜派,打击人民派。今年1月,苏联人杀死一名亲人民派而反旗帜派的高级军官,并支持卡尔迈勒对政府、军队和宣传机构中不满卡尔迈勒的人员进行清洗。上一个月,喀布尔电台有13人逃到巴基斯坦。


第3版()
专栏:

民柬电台发表评论揭露
越南策划万象“首脑会议”不过是一场闹剧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发表评论指出,越南最近宣布“印支三国首脑会议”即将在万象举行。这表明,越南要抢在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之前召开这次会议,其目的是要使越南侵略柬埔寨合法化,并阻止不结盟运动恢复民柬的合法地位。
评论说,越南侵略柬埔寨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国际上处境非常孤立。将在3月初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必将有更多国家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主张邀请民柬参加会议。因此,越南企图通过制造韩桑林政权是独立政权的假象,来对抗不结盟运动要求恢复民柬合法地位的呼声。
评论指出,目前越南在柬埔寨战场上处境困难,旱季以来民柬部队在各战区接连挫败越军的扫荡计划。越南即将在万象召集的这个“首脑会议”只不过是一场闹剧。世界上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大多数不结盟国家绝不会被河内当局的政治伎俩所欺骗。
据报道,1982年7月在胡志明市举行的“印支三国外长会议”曾宣布要在去年底在万象举行“印支三国首脑会议”,以后未能如期召开。去年12月10日,“印支三国副外长”在万象会晤,宣布“首脑会议”将在1983年春举行。


第3版()
专栏:

贝京偷天换日拟将沙龙改任不管部长
以色列朝野围绕沙龙去留问题展开激烈斗争
本报大马士革2月12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报道:2月11日,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迫于形势的压力向贝京提出辞职,但要求保留他在政府内担任部长的职务。在提出新的接替人选之前,国防部长一职暂时由贝京兼任。沙龙的辞职并没解决以色列目前的政治危机,围绕沙龙是否在政府内仍保留职位的问题,以色列朝野各派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
据以色列电台报道,沙龙提出辞职后,利库德集团在贝京的主持下举行会议,一致同意贝京政府关于执行调查报告的决定,但绝大部分成员表示应把沙龙留在政府内。以工党为首的反对党则反对沙龙继续留在政府内。工党领袖佩雷斯说,让沙龙留在政府里是“与调查报告的建议相违背的”,“工党反对对调查报告这种歪曲的解释”。以色列议会外交国防委员会一成员说:“沙龙在政府的留职是一种计谋。”以色列舆论也指出:如果沙龙继续在政府留职,他将仍是一个不挂名的国防部长。以色列一些反对党表示,除非沙龙彻底离开政府,否则他们将在议会对贝京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
据报道,贝京有可能让沙龙留在政府里担任不管部长,并由以色列驻美国大使摩萨·阿伦斯接替沙龙担任国防部长。一位美国消息灵通人士说,阿伦斯对此暂时不作评论,但正以积极态度看待此事,待沙龙的地位明确以后才能表态。贝京政府将于2月13日举行内阁会议讨论国防部长人选和沙龙未来的地位等问题。
昨天,以色列数千名群众为在反政府示威时遭恐怖分子手榴弹袭击遇难的一名死者举行葬礼,以色列政府和议会一些重要成员也参加葬礼。贝京政府呼吁全国保持镇静,防止暴力行动升级。前国防部长魏茨曼说:“这是一个悲剧。以色列目前正处在灾难的边缘。”


第3版()
专栏:

一个“纪念日”两出对台戏
受政府支持的集会宣扬军国主义 社会党总评集会坚决反对
新华社东京2月11日电 今天是日本法定的节日“建国纪念日”,日本全国许多地方举行了庆祝和反对这一纪念日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集会。
据报道,约有42个都道府县、400个团体举行了庆祝集会;在28个都道府县61处举行了反对的集会。
在东京,约有1,900人举行了庆祝建国纪念日仪式的集会。这一集会是由民间团体主持的,但是由总理府、文部省和自治省作后援,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历届首相中第一次给这一集会发了贺电,政府还派总理府总务长官丹羽兵助作为代表出席,并讲了话。集会负责人在会上把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亚洲的口号——“八纮一宇”竟然说成是“和平主义的理想”,强调目前“正是应该冷静考虑国家、宪法和靖国神社的时候了”。共同社说,今年庆祝活动的特点是国家活动的色彩十分浓厚,充满了“复古情调”。
日本社会党、工会总评议会和护宪联合等组织今天在东京涩谷车站广场举行街头演说会,强烈反对日本政府作这种活动的后援;由市民团体、工会等组织的“纪元节”问题联络会议举行了约有700人参加的“反对军事大国化、维护思想自由”的群众集会;有的群众组织还举行了示威游行。
在东京街头,由于右翼分子的阻挠,日本社会党等组织的街头演说一度被迫中断。
“建国纪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大战前的“纪元节”。当时的日本执政者曾利用这个节日鼓吹军国主义,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战后,这个节日一度遭到否定,1952年,当局又把2月11日改为“建国纪念日”。


第3版()
专栏:

美自备卡车司机全国性罢工结束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2日电 美国自备卡车司机10日结束了为期11天的全国性罢工。
这次罢工是为了反对美国国会最近通过的关于增加汽油税和养路费的法案。罢工使美国的水果和蔬菜运输一度受到影响。


第3版()
专栏:

美国务院就所谓湖广铁路债券问题发表声明
为地方法院无理判决和政府立场辩解
新华社华盛顿2月11日电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龙伯格于2月10日宣读了国务院就所谓湖广铁路债券问题发表的声明,为美国地方法院的无理判决和美国政府关于此案的立场进行辩解。
声明说:“1979年11月,一些持有中国政府1911年为修建湖广铁路发行的债券的个人向亚拉巴马州美国地方法院提出一集团诉讼。中国政府没有出庭陈述它认为自己对美国司法程序有豁免权的见解。法官后来宣布了缺席判决。”
声明接着说:美国的法律承认,“在发生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诉讼时外国享有主权豁免权的概念”;但是又说:“根据国际法,外国并不享有绝对的豁免权,人们可以因为其商业方面的行为对其提出诉讼。”
事实上,正如中国外交部2月2日就此案向美方递交的备忘录中所指出:“国家主权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据是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美国国务院声明关于“外国并不享有绝对的豁免权”的说法,根本没有被国际上普遍接受,更不是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美国国务院的声明还说,国务院“对这起诉讼的是非曲直没有表态”,“从未直接卷入此类案件”,同时却又希望“中国按照美国的司法程序解决这一问题”。这实际上是要推卸美国政府的责任并且坚持要将美国的法律制度强加于中国。中国外交部的备忘录已经表明了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所采取的坚决拒绝的立场。


第3版()
专栏:

特大暴风雪袭击华盛顿
本报华盛顿2月11日专电 记者张亮报道: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风雪,使美国首都华盛顿今天陷入瘫痪。
10日晚上10点钟,来势凶猛的暴风雪,迅速席卷华盛顿和附近各州。次日清晨,地面积雪已有四五英寸。暴风雪一直持续到晚间11点,前后长达25小时之久,积雪厚达16至24英寸,成为华盛顿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暴风雪。
华盛顿一整天处于瘫痪状态。绝大多数学校停课。许多银行、商店、餐馆和酒吧间,顾客稀少,只好提前关门。影剧院和体育场的各种节目和比赛全都取消。就连联邦政府和市政府的各个机构也不得不让雇员中午12点就下班回家。据报道,华盛顿市内90%的人呆在家里,无法出门。中午下班时候,市内交通更是一片混乱。华盛顿的两大机场,从早上9点起就停止飞机起降,许多旅客被困在机场。
在寒冷、凶猛的暴风雪中,一些无家可归者却只好身裹破衣毯,蜷缩在大街上。据说入冬以来,华盛顿已有6人冻死。


第3版()
专栏:

美国又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11日电 美国能源部11日宣布,美国11日在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区进行了1983年的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据报道,这次试验的核装置的梯恩梯当量为两万吨。


第3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战记实
〔荷〕阿诺特·危林登
按:阿诺特·危林登是荷兰籍自由撰稿记者,曾三度深入阿富汗,访问阿富汗游击队。这是他最近从阿富汗归来后所写的四篇报道之一,原载于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摘译如下:
在山顶黑色花岗石的掩护下,阿富汗抵抗者卧倒在地将近三个小时,监视着山下正在包围和搜索房舍的苏联士兵。
载着大约150名士兵的卡车的前面是五辆装甲运兵车。一得到这些运兵车隆隆的引擎声的警告,这12名抵抗者和一名记者立即设法及时冲上了光秃秃的山坡。运兵车堵塞住各条道路,士兵包围了这个喀布尔以南8英里(13公里)的村庄,开始搜索起房舍来。抵抗者监视着,等待着。
当太阳开始消失在兴都库什山脉白雪覆盖的山峰之后时,游击队司令员阿卜杜勒·哈立姆说:“现在,他们撤退,我们进攻。”他箭一般地冲下山坡。半小时后,游击队在其他40个人的援助下,猛冲过一片田野,向正在撤离的苏军车队开了火。
这时,在这支苏军后部的两辆运兵车被击中起火,其他人却没有一个停下来反击。他们只是尾随着卡车,返回喀布尔的兵营。这个决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暮色中,游击队难以辨认,而装甲车倒会成为容易击中的靶子。
三年前,苏军开进阿富汗时,他们用的是二次大战以来发展起来的战术。他们认为只有装甲部队才能确保快速、全面地摧毁敌军。然而,崎岖不平的阿富汗山地却极少苏军机动部队的活动余地,苏联的控制只限于较重要的中心地区和公路。
去年7月,苏军对喀布尔西北15英里的帕格曼地区的抵抗据点发动了一次较重要的攻势。攻势从三面发动,每一面都由坦克和装甲车打头,只由很少量阿富汗步兵作后援。俄国人遭遇的是一股既看不见又非密集部署的敌人。这次战斗持续了三天。阿富汗游击队并没有固守一条明确的防线,而是三五成群,到处周旋,最大限度地利用反坦克掷弹筒。到第三天傍晚,虽然苏军装甲部队深深渗入了游击队的占领区,苏军指挥官却下令撤退。进攻失败了。
这次进攻说明了一支使用常规军事战术的军队在打击机动的游击队时所遇到的难题。
在过去九个月里,苏联新的反抵抗军事行动已第一次显示出背离这些战术的迹象。
5月间,俄国人向潘杰希尔谷地的游击队基地发动了第五次进攻。潘杰希尔谷地在喀布尔以北50英里,靠近连接阿富汗首都与苏联的关键供应线。
这次进攻以把机载伞兵和步兵投放到谷地上的山脊开始。在装甲部队和坦克的主力穿过谷地的狭窄入口时,伞兵和步兵占领了大多数高地。以往,抵抗者能够从这些高地上阻挡住装甲部队;这次他们被迫同老百姓一起逃离到旁边的山谷中。当武装直升飞机和米格战斗机轰炸、扫射旁边的山谷时,苏军主力首次占领了该地区的首府洛克哈,并且向潘杰希尔谷地前进35英里,建立起8个军事哨所。
7月间,苏军对帕格曼的游击队发动了一次相同的进攻,仍然在装甲部队之前投下直升机载步兵。尽管如此,苏联的反抵抗军事行动战果有限。苏军一进驻帕格曼的新哨所,即遭到游击队的反攻。至9月中旬,10个哨所被摧毁。帕格曼地区依旧是主要的抵抗根据地之一。
在潘杰希尔,苏军的成功更为有限。其原因与其说是苏联的失败或无能,倒不如说是阿富汗军队缺乏战斗力及易受袭击。
苏联军队介入阿富汗以后,60%的阿富汗军队已叛逃到抵抗力量方面。许多军官和文职人员同情抵抗力量,他们向游击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情报。
5月初,游击队从这些秘密同情者那里得到进攻即将来临的警告。当俄国人确实开进潘杰希尔谷地时,发现抵抗者们早已转移到山上或旁边的山谷中去了。游击队的损失微乎其微;而据报道,苏军伤亡惨重。
近6月底时,苏军撤回,由阿富汗军队接替。几个星期后,苏军的每项成果都丧失殆尽。1,300多名阿富汗士兵逃到抵抗力量一边。到8月初,除去洛克哈这个村庄,抵抗者重新控制了整个潘杰希尔谷地。
2月间,就在潘杰希尔南面的帕尔万省活动的游击队,猝不及防地遭到一支苏—阿联合部队的进攻。他们受到包围;经过一星期的激烈战斗,快要弹尽粮绝。这时,某些阿富汗部队让开一条通路,使游击队主力得以逃逸。
在阿富汗旅行的记者们,屡次报道过俄国人几乎令人莫名其妙的举动。譬如10月7日那天,4,000至6,000名苏军包围了喀布尔以南10英里的哈立姆司令的山地隐蔽所。哈立姆事先得到警告,设法将他的人向更南部的地区撤退。一星期后,一支先遣队报告,俄国人已经撤离;可以安全地回到那些构成根据地中心的天然山洞去。俄国人没有抓住敌人,也未采取任何措施阻止他们返回:山洞没有炸毁,山腰也没有布雷。
使用武装直升飞机是苏联在阿富汗的成功之举。武装直升飞机的部署大体上把游击队限制在夜间进攻上,并在农村引起了真正的恐慌。正是武装直升飞机对村庄的攻击,导致了大批群众向巴基斯坦和伊朗逃亡。据信,阿富汗人口的20%已逃离了这个国家。
(仓立德译)(附图片)
阿富汗的青少年也武装起来了。


第3版()
专栏:

风雪寒冬有“乐园”
陈诗信
大自然的风雪和经济衰退的“严寒”笼罩着北美大陆。
新国会开张了,寒冬的华盛顿又热闹起来:印刷机在赶印总统的国情咨文,议员们豪华宴会的笑语欢声与慷慨激昂的辩论交汇在一起,私下的游说和幕后的交易正在频繁进行……1月20日正值里根总统任职两周年,就在这天晚上,离那些“为振兴美国而忙碌的人们”不远的地方,有个男子在公用电话亭里冻死了。这也许是个偶然的事件。但外电报道说:这个冬天“因为经济衰退而失业和无家可归的人数大增”,“到处是踯躅街头冷得发抖的人们”。在纽约,“无人知道有多少人设法栖身于地下铁道和火车站”;首都华盛顿有5,000—10,000人;芝加哥是12,000人;波士顿的情况“越来越紧急”……
偌大一个“金元帝国”,何处才是流浪者的“乐园”?有人发现比公共电话亭更温暖、更舒适的地方:监狱。谓予不信,请看合众国际社发自印第安纳州南本德的一则消息:1月20日,一个没有拿武器的男子走进国民信托银行的一家分行,命令银行出纳员把钱装进一个口袋,然后叫她打电话报警,他则坐在营业所的长凳上等候。一见如临大敌的警察赶来,他立即起身迎上前去,说他就是作案人。警方后来宣布,该人姓霍尔,52岁,无家,无钱,他想入狱获得温暖的床铺。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于是,狱满为患成了近年美国经济衰退中的又一现象。据霍普金斯大学的专家统计,美国的失业率每增加1%,监狱内的犯人就增加4%。美国司法部估计,监狱人数的增加幅度今年可能达到空前纪录。
在资本主义的美国,监狱历来是一种纯粹惩罚的手段,那里绝不是什么天堂,而是“再犯罪的王国”。在美国监狱里,一个人被同狱者杀死的可能性比在监外要高8倍。最近美国监狱因人满为患,生活条件日趋恶劣,屡屡发生事件,有的人则越狱潜逃。
但是逃到哪里去呢?难道在今日的美国,对于一个无处谋生的人来说,狱外就比狱内好一些吗?在密执安州的杰克逊监狱,一个逃亡犯人今年1月3日又自动归去叩门投案。原来,他在这个美国失业率的冠军之州,根本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之后,觉得“狱内还是比狱外好”。
当然,美国监狱中的犯人并非个个都是为寻找“乐园”而来的,绝大多数是迫于无奈,铤而走险。以致犯罪问题成为里根所说的“一种流行病”。失业与犯罪一直是美国社会的并蒂苦瓜。二百多年前,杰佛逊在起草《独立宣言》中,曾掷地有声地宣布:天赋人人有不容剥夺的“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之权利”。马克思曾经盛赞它“推动了欧洲革命”,是“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是,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一面是高度现代化的科技和生产能力,一面却是某些美国人为一求温饱而舍弃“自由”,把监狱当作“幸福”来追求。这与高度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在号称“最富有的国度”里不协调地并存着,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名句不也是今日美国社会一个侧面的生动写照吗!


第3版()
专栏:

雪·地·孤·鸿
黄晴
天寒地冻,在华盛顿白宫附近一个冒蒸汽的地窗口,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找到了一个“温暖”之处。
寒天冰雪地,
斯人独凄凄。
背依华府琼玉阁,
无处可止栖。
地窗有蒸汽,
余温聊可依。
长夜漫漫何时旦,
又是西风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