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水利部门改革的一个范例
宝鸡峡灌区水利一利变多利
编者按 当前,各系统、各部门都在大兴改革之风。实行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抓好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宝鸡峡灌区管理局从农业大包干中受到启发,实行联责联产经营责任制,突出一个“包”字。果然一包就灵,使水利一利变多利。这是水利部门改革的一个范例。愿有更多的部门,行动起来,按中央确定的方针和步骤,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实行改革。
本报讯 记者景险峰报道:陕西省宝鸡峡灌区管理局从1980年开始,对上实行财务大包干,收入不上交,差额不补贴,丰年补歉年,自己求平衡;在局内部实行三级核算,联责联产的经营责任制,三年跨了三大步。1980年比1979年增加收入60万元,首次实现经费自给;1981年比上年增收120万元;1982年比前年又增收40万元。
宝鸡峡灌区是个引、蓄、提结合的大型灌区,灌溉面积共300万亩。由于灌区管理局长期吃“大锅饭”,每年都要国家补贴,最多时一年达130万元。
受农业大包干责任制的启发,这个管理局大胆进行改革,层层落实联责联产经营责任制。责任制突出一个“包”字。先由管理局正副书记和局长包干,实现安全、效益、净收入三项指标有奖。指挥不当,发生经营性亏损,不能享受奖金。如发生重大事故,承担直接责任的局领导人,视情节扣发部分基本工资。局里各个职能部门,按业务性质分担以上三项指标,业务科室联产,行政科室联责,按部门进行考核奖罚。对基层下属的58个单位,采取不同形式的包干。有产品产值的实行任务包干,利润留成;没有收入的实行经费包干,超支不补,节余归己;以灌为主收大于支的实行定收定支,超收分成。
实行大包干三年来,全员出勤率保持在95%左右。整个灌区渠道年均引水250多天,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每年节约水量2,320万立方米,可多灌溉农田40万亩次。真正做到了管好水用好水,水利一利变多利:农业丰产,企业增收,职工得益。


第2版()
专栏:

船小航路宽 舟多水运
畅流均公社农户办水运发展水上交通
解决群众买难卖难,使货畅其流,是当前农村的一个紧迫问题。江苏淮安县流均公社出现一批水上运输专业户,河南西华县艾岗公社麦庄农民组成拖拉机运输队的事迹说明,农民已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办他们最迫切需要办的事情。这是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事业,搞活商品流通的一项改革,有关领导机关应予热情支持。
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小型船只和拖拉机从事运输,对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是有利的。这一事实说明,无论运输业和其他事业,都不可能由国营企业一家包办,有相当部分应当由集体和个体去经营。在保证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实行多种经营形式,多条流通渠道,必将进一步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编者
本报讯 通讯员李寿琦报道:江苏省淮安县流均公社水上运输专业户,积极开展运输业务,为疏通城乡流通渠道,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流均公社地处射阳河畔,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为水上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中有了更多的剩余劳力,资金也多了,许多社员积极置办木船、水泥船,搞起了运输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公社已有400多个运输专业户,拥有木船、水泥船等运输船440多条,总装载量达4,000吨。
水上运输专业户的发展,弥补了国家和集体运输力量的不足。流均公社虽然有舟楫之便,但由于内河水浅,航道窄小,30吨以上的大船便无法进入。大量的商品集散任务靠专业户去完成。在交通运输部门的管理和组织下,这些运输专业户主要从事国库粮食、农副产品、建筑材料的调运。最近,县粮食部门给这个公社下达了150万斤小麦的外调任务,60多个运输专业户集中船只突击运输,使这批粮食及时调出。当地城乡建筑大发展,砂石的需求量很大,由于国家港口调运不及时和运输力量不足,常常供不应求。水上运输专业户及时弥补了这个空缺,积极从泗阳、宿迁、阜宁、滨海等地调运黄砂石子回来。
水上运输专业户的发展,又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方便。社员们建筑房屋需要砂石、砖瓦,或者要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只要找到船户,他们总是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流均公社的水上运输专业户,在经营运输中迅速富裕起来。随着收入增多,许多运输专业户已由木船而水泥船,由帆船而机船,成为农村一支重要的运输力量。


第2版()
专栏:

麦庄的一支农民运输队
西华县麦庄大队农民,三家联合,两户搭伙,集资购买52部手扶拖拉机。从此,在交通不便的乡间小路上,有了一支灵活机动的农民运输队,成为沟通城乡经济很活跃的力量。
“突突突……”,一支由52部手扶拖拉机组成的农民运输队,满载物资,在乡间小道上欢快地奔驶。这是河南省西华县艾岗公社麦庄大队107户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运输队。
西华县麦庄大队方圆几十里全是乡村土路,大型车辆难以行驶,交通很不便利。漯河火车站距这儿60多里,绕柏油大道要多跑七八十里。许多物资不能及时调进来、运出去。1980年,这儿吃“大锅饭”的规矩一破,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社员家家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劳力也有了剩余。第八生产队社员马发运、马德运等人,首先集资4,600元,买回一部四轮手扶拖拉机,农闲搞运输,农忙帮本队社员拉麦打场,半年挣了5,200元,使大家受到启发。在这以后,社员有的三家联合,有的两户搭伙,共筹资金20多万元,陆续买来52部手扶拖拉机,形成了一支农民运输队。
麦庄出现了一支运输队!这消息传开后,周围的农场和社队,甚至连县城的工厂、企业,纷纷请他们拉运货物。这支运输队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货物多,就出动全部车辆,白天黑夜拉;货物少,就分散搞运输。去年小麦播种前,艾岗供销社采购了700吨磷肥,急需从漯河火车站运进来,粮管所有100多万斤大豆要调往漯河转运站。当时,麦庄的农民正在给县城两个工厂拉砖,一趟只跑20来里路,又是柏油道,一部车一天能挣三四十元。他们得知这个情况后说:“运磷肥是为咱农民办好事,粮食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咱不能只顾多挣钱。”征得两家工厂领导的同意,他们抽出五部拖拉机,披星戴月赶运,每天跑三趟,既保证了全社麦田适期追施底肥和下种,又按期完成了国家粮食调拨计划。
近年来,当地建房的农户很多。左邻右舍,三乡五村,求车拉煤的越来越多。麦庄有拖拉机的农民总是随叫随到,热心帮忙。这个大队还有180多户农民,打算利用土窑烧砖盖新房。有拖拉机的户没等求援,就公开声明:拉煤的活我们包下来。去年,他们共拉回100多万斤煤。到了收麦种秋时节,运输队又为方圆十几里的农民助收助耕,运肥送粪,服务农业生产。
一年多来,麦庄大队107户搞运输的农民,仅此一项收入17万元,户均收入1,600余元。
王国强 李国发 郭留明


第2版()
专栏:

发展传统手工艺 活跃农村经济
扎囊县引导社员发展商品生产
新华社拉萨电 新华社记者昂旺、孙明振报道: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摆脱自然经济的落后状况,正在把织氆氇、围裙、卡垫等家庭副业积极引向商品生产,农村经济越来越活跃。
去年,全县5,800多户藏族农牧民中,有3,100多户成了农副商兼营户,家庭副业的商品率占80%以上,销售额达360多万元。在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西藏农村发展商品生产,已成为当前的新趋势。
扎囊县干旱缺水,农牧业生产的条件较差。但是,这里的藏族群众擅长民族传统的手工纺织。过去织出来的东西大都自给自用,多余的才拿去就近交换盐茶、粮食等,真正作为商品出售的很少。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状况,加以前些年“左”的错误影响,许多藏族农牧民对搞商品、做买卖不习惯,且有顾虑。
在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中,扎囊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做了一系列提倡、组织、扶持等工作。他们一方面宣传党对西藏农村的经济政策,以消除群众的顾虑;一方面帮助群众解决产供销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县人民政府从1981年以来,拿出十几万元扶持困难户添置了1,500多部氆氇机;办技术培训班,培训了氆氇织手等1,300多人;还帮助一些区、社买了汽车,以便长途运销。
目前,扎囊县的氆氇、围裙、卡垫等产品已销售到西藏5个专区(市)和20多个县。一支脱离农牧业专门从事手工纺织商品生产的专业队伍正在形成和扩大中。


第2版()
专栏:

一半劳力务农 一半劳力搞多种经营
茨榆坨公社农工商副各业齐发展
据新华社沈阳电 辽宁省辽中县茨榆坨公社有一半农民,把承包的土地转给种田能手承包,自己从事擅长的专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茨榆坨公社靠近沈阳、辽阳、鞍山3个城市,不少农民是赶集跑店、外出做工的能人。过去,在“左”的思想束缚下,曾一度把集市当作“资本主义”给砍掉了,结果社员生活越来越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剩余劳动力达一半以上,有些社员开始脱离种植业,搞起家庭服装加工和其他工副业生产,有些人还搞了商业和运输业。这样一来,全社约6,000名能工巧匠从农田中分离出来。到去年年底,全社的服装加工、养殖业、饮食业、运输业、编织业等专业户或兼业户,已发展到4,400多户。这样大体上有一半的劳动力务农,另一半劳动力搞多种经营,活跃了农村经济,带动了各业的发展。
由于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那里,去年全社粮食产量比前年增加1,000万斤。


第2版()
专栏:农村漫谈

不必老是怕“井绳”
何先培
湖南溆浦县有个农民,1982年全家大种磨芋,人均收入1,600多元,被评为地区劳动模范。他因为在十年动乱中挨过整,这次被评为劳模,不愿出席地区劳模会,怕以后又有什么变化。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灯不安心(芯)不能亮,人不安心劲不大”。“怕”一天,就要影响一天的干劲,就有一天的损失。
怎样才能使“被蛇咬”过的人,不怕“井绳”呢?这需要从两方面努力:有关干部要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取信于民,为民谋利,用事实消除“怕井绳”者的心理,这是主要的一面;“被蛇咬”过的人,也要多听听,多看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制订了一系列顺民心、得民意的政策,在农村进行重大的改革,农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劳动致富的典型,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表彰。党的十二大文件和新宪法为稳定现行政策作了许多明确规定。最近,党中央高度赞扬广大农民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生活、新事物,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这些大家目睹耳闻的事实说明,怕“井绳”的心理,应该尽快消除,没有必要老是怕下去了。
每个农民都奋发精神,开足马力,为振兴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第2版()
专栏:

为城市待业青年提供就业门路
顺外大队招收369名城市青年当工人
本报讯 记者陈泉璧、赵相如报道:江西南昌市郊区湖坊公社顺外大队,近两年来在南昌市招收了369名待业青年到该大队队办企业当工人。
顺外大队以生产蔬菜和家禽为主,在耕地因需要被国家征用而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他们自力更生办起了糖果蜜饯厂、汽水糕点厂、酿造厂、饭店、扑克厂等19个为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企业,使全大队的剩余劳力都有了出路。后来,他们看到南昌市不少待业青年在家闲着,便决定扩大队办企业,招收南昌市待业青年。经过考试和体检,已有369名青年被录用。一年多来,这些青年安心工作、钻研业务,有些人已经成为生产上的骨干。


第2版()
专栏:

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经济效益
赵家庄大队用现代技术装备小煤矿
本报讯 通讯员张凡成报道:1981年以来,山西省长子县色头公社赵家庄大队,用现代技术装备小煤矿,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采煤效率。
这个大队的小煤矿,共有120名农业工人。从1978年投产以来,虽然原煤产量持续上升,但是,由于这个小矿主要靠笨重的手工操作,尽管工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济效益仍远远落后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矿工们向大队党支部提出“宁愿当年少分配,也要用现代技术装备小煤矿”的建议。党支部采纳了群众的意见,进行坑口、巷道的改建,实现了大巷运输轨道化、坑口装卸自动化,达到原煤一级筛选的目的。
经过改建的赵家庄大队小煤矿,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不增加工人的情况下,使去年原煤产量达到12万吨,比前年翻两番半;总收入达到150余万元,为前年的3倍多。


第2版()
专栏:农村通讯

树树连着她的心
——记开化县林场护林员吴彩花
本报通讯员 沈畹棣 本报记者 刘允洲
在浙江省开化县林场城关分场,有一位无私无畏、以林为家的女护林员,她的名字叫吴彩花。
十多年前的一天,动乱紧逼的城关分场,只有一个护林员,眼看已招架不住,分场领导急切地向大家询问:“谁能去当护林员?”“我去!”一个中高个头,身体健壮的妇女挺身而出,短发圆脸上,一双大眼睛灼灼有神。勇敢的吴彩花,当年三十四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你不知道护林难么,又是个女的?”晚上商量时,丈夫柳勇忧虑重重。“难是难。可我是共产党员,不能见难不上。”彩花口气很硬。丈夫叹了口气,“好,你就试试吧。”
这一试,逝去11个春秋,中间多少崎岖!她管护的3,000来亩城关山林,尽是四五百米高的大山。一开始,她呼哧呼哧爬半天,才登上一个山头。她一年跑山350天以上,多时日行40余里,少时20余里。
盗树的人要摸彩花上下山规律,彩花就来个出没无常的“游击战”。平日,她常常是天不亮就上山,披星戴月往山下走。好几年的除夕,她都把烹鱼煮鸡、做年夜饭这套活撇给丈夫,自己摸黑上山。幽暗的林间,闪着令盗林者心悸的眼睛。
开化县青山环城。城里千家万户,山上千株万木。山林好象没有围墙的木材仓库,单指着一两个护林员,跑断腿也休想看严实。彩花护林有个“诀窍”,叫“走山头,看路头,串户头”。她巡山不几年,这一带村村户户就熟悉个八九不离十。山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有人给她通风报信。
有一次,油麻山一带少了几株柏树。彩花查访好久,追到她一位朋友住处。朋友笑嘻嘻地迎出来,没当回事。“这柏木哪来的?”彩花指着一堆柏木问道。“买来的呗。”“哪儿买的?”朋友支支吾吾说了个外地林场名,彩花知道那个林场没有柏树,绷着脸说:“不对!你必须讲清楚。”朋友知道蒙混不过去,承认偷了木头,求彩花看着朋友面上,放过这一次。彩花半点也不含糊,硬是收了罚金,又责令朋友写出书面检讨。
“彩花公事公办,软硬不吃”,群众称赞说。城关新琼大队有哥俩,年纪二十上下,在村里横行霸道,无人敢惹。有一次,兄弟俩在林场偷弄树枝丫,被彩花没收了。两兄弟记恨在心,扬言要治彩花。有人劝彩花小心点,彩花铿锵有力地说:“我不怕他邪,怕邪就不当护林员了”。
林场的油茶子熟了。有一天,这哥俩算计着上山偷油茶子,被彩花盯住了。她远近不离油茶林,兄弟俩转悠半天下不了手,气得破口大骂。彩花上前和他们评理。两人却恼羞成怒,一个冲上去把彩花猛地推倒在地,一个跟着恶狠狠地照胸就踩,把彩花肋骨踩断一根。
事后,两个殴打护林员的罪犯分别被法院依法判处徒刑一年、二年。县里和林场的领导都来看望彩花。彩花养伤不足一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复原,又正气凛然地巡行在林木葱茏的山间。


第2版()
专栏:农业珍闻

一株柚树结果六百三十一个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公社水东大队长塘生产队的社员许天良,今年十月间,在一株沙田柚子树上摘了六百三十一个柚子。这些柚子,三斤以上的十一个,两斤半到两斤九两的一百一十个,两斤到两斤四两的三百一十个,两斤以下的二百个。
柚树每株结柚一、二百个,这株柚树结的果,比一般单株结果数多几倍。
孟妙德


第2版()
专栏:农业珍闻

福建捕获一只罕见大鳖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福建省漳浦县沙西公社一位社员捕获了一只重达二十五斤的罕见的大鳖。现在,漳州市中山公园正在展出这只大鳖。
孙 静


第2版()
专栏:农业珍闻

深山发现“党参王”
四川省万源县蜂桶公社供销社,最近收购到一株党参,长七十厘米,周长十厘米,净重三百二十克,超过平常一级党参的五倍,其膨大的根头顶端结有瘤状颗粒九个,俗呼“九头狮子参”, 以此推算参龄当在十年左右。老药农称为“深山罕见的党参王”。 陈林凯


第2版()
专栏:

辽宁省昌图县大四家公社兽医站积极为农村养畜养禽专业户、重点户服务,上门防疫,槽头就诊。这是兽医段振铎同志为社员的小马驹治病。
本报记者 段存章摄


第2版()
专栏:

古城供销社为农民解决卖葱难
山西省万荣县古城供销社坚持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服务的方针,抓紧解决卖葱难的问题,先后向全国各省市的120多个蔬菜部门联系大葱销运业务。1982年将当地盛产的一百多万斤大葱推销到外省市。
这是供销社收购人员正在和来自河南省的采购员洽谈业务。
李克荣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