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谭震林(遗作)
198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作为跟随毛泽东同志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名老战士,回顾中国革命的光荣的战斗历程,目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解放,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喜人形势,庆幸革命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振兴在望,更感到毛泽东思想的强大生命力,心潮澎湃,从内心欢呼毛泽东思想万岁。
(一)
毛泽东同志对于我国革命的胜利,对于创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有其特殊贡献的。他几次在革命最危急的关头,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根据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采取新的战略,挽救了革命;同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首要的有决定意义的指导思想,就是提出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创立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的革命理论和战略。从此,我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我国革命立下的大功劳,我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关于开创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以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我在1978年写的《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一文(载《红旗》1978年12期)中,有较详细的记述,这里只着重提一下对我们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几点。
一是创立了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的革命理论和战略。这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的,国际共运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是毛泽东同志的独创。在当时形势下提出这个理论和战略,是需要有极高的理论修养和政治远见的。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决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他有很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修养,掌握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另一方面,他深刻理解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特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经验教训有深刻的理解,因而能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摆脱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束缚,透过极为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革命理论和战略,把革命引向正确的道路。由此,也就懂得他为什么能力排众议,坚持并实践这一理论和战略。当时的反对议论来自他的“顶头上司”,来自当时的党中央和湖南省委领导,其分量是非常重的。在《毛泽东选集》一卷中,有几篇文章是反映这个斗争的,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然,也不是只他一人坚持,当时不少领导人是赞成和支持他的理论和战略的,并对创立新理论和新战略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同志的功绩就在于能够吸取别人的意见并团结同志一同战斗。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二是在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上,提出了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办法,保证了根据地能够不断壮大,从而使建立农村根据地的理论变成现实,并逐步完善和发展。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以推进红色政权的建立和红色区域不断发展的策略,提出了土地革命的纲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还注意解决经济问题。正因为有这样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办法,革命根据地就能不断得到扩大和巩固,产生愈来愈大的吸引力。这就把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与历代的农民革命战争区别开来。这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农民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有阵地地前进。井冈山的实践经验对于当时各个根据地的开创和坚持,特别是对于后来的各抗日根据地的开创和建设,提供了经验和人才。
三是树立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新的工作作风。在井冈山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发扬民主,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和做实际工作的基层干部的意见。开会时,总是先请到会的同志发表意见,然后作结论。不仅他自己不断做社会调查,并规定部队每到一地就立即调查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这在当时形成为部队的一种习惯和风气。毛泽东同志由于重视群众实践,重视调查研究,对各方面的情况心中有数,所以对于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就看得特别清楚,加上他对于革命的忠诚,因而也就敢于并善于反潮流,敢于并善于同各种错误倾向进行不调和的斗争。在井冈山的时期与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中,他既坚持正确意见,决不盲从错误的领导,又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他经常讲:我的话不管正确与否,多数人不同意就按多数人的意见办。这表现了一个革命领袖的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
以上三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几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第三次“左”倾错误的干扰,我们是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的。今天我们仍然用得着和必须用这三条的精神实质,在各项工作中,深入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发展毛泽东思想,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投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紧张战斗。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比,任务、战略、策略完全不同了,有新的事物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去认识,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去解决。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是非常清楚的,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要求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还用“帝国主义者算定我们办不好经济”这样的话来鞭策我们。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讲得更具体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又说:“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如果我们都认识到这一点,小心谨慎地探索前进,错误就可能少犯一些,成就就可能更大一些。可惜的是,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仍然犯了不少错误,造成了不少损失。对于这一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详尽的总结,我在这里只想指出对我印象最深、教育最深的一件事,即毛泽东同志在农业问题上最早犯的一个错误——批“小脚女人”的错误。当时,毛泽东同志花了很大的精力抓农业合作化。1955年7月发表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文章,组织力量编印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亲自写了序言和按语,同年10月召开了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这样,原来准备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来完成的农业合作化的任务,批了“小脚女人”以后,一年多时间,即“一五”末期就完成了高级合作社化,1958年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虽然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指出要有五年时间才能使农业合作社巩固起来。这件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后果也是很清楚的,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特别引起我深思的是:为什么毛泽东同志恰恰在他最里手的农民问题上,而且对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积极性”以及合作化的方针、步骤,已有很好分析和设想的情况下,最先犯了错误?是没有经验吗?这有一定道理,农业合作化确实是个新问题。但是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更没有经验,环境更险恶,他却能处理得很好,还能及时纠正别人的错误。在实行农业合作化的时候,可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由于试办了几批初级合作社,经验也多了一些,还有苏联集体农庄运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资参照,而他却否定当时一些同志提出的正确的意见和作法,从而犯了错误。看来主观片面,骄傲和不虚心,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时,他不太了解真实情况了,听不进不同意见了,违反了他倡导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这件事情告诫我们:即使是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战略家,即使在自己最里手的问题上,一旦离开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也要犯错误。这件事还告诫我们:做一个革命者,特别是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件事情之所以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还因为在批“小脚女人”之后不久,我曾主管过一个时期的农村工作,我仍然没有从这件事吸取教训,没有当好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参谋,我们党在农村工作方面所犯的错误,特别是1958年所犯的错误,我是负有责任的。我愿在这里再次提到,以便同志们记取这个教训,使工作能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历来是明确的:公开承认,坚决改正。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我们树立了范例,公开承认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包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这正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是我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革命前途有信心的标志。列宁早就指出:“革命的经验和组织工作的灵活性,是可以学到的东西。只要有养成这些必要品质的愿望就行!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行,因为在革命事业中,认识了缺点就等于改了一大半”。
(三)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回顾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地健康发展的喜人情景,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打破了多年来思想界、理论界沉闷无生气的局面,出现了思想活跃、各方面工作不断创新的动人情景。毛泽东同志多次讲到但始终没有实现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现在已经出现了,这是最可贵的。
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发展毛泽东思想和推进我国的四化建设等方面,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代表着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文选》的内容极为丰富,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样几点应该大书特书:
第一,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总任务。
《文选》第二篇的题目,就是《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1975年3月的事。当时正是“四人帮”横行之时,这样提出问题是要有极大的勇气和政治远见的。之后他多次提到这个问题。1979年3月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并且第一次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0年初,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末,争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小康水平。1982年9月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样,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上,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路子。今后只要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建设速度会是相当快的。
共产党取得政权后,能不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能不能使人民较快地改善生活,最后比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民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没有充分发挥和能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因此,小平同志强调这个问题,正是抓住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抓住了它,其他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第二,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5月,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之前,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一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可以比之诸葛亮的“隆中对”,抓住了当时党中央领导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两个凡是”论,今天看来当然是个大笑话,它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当时却成了主持党中央领导工作的同志的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几十年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列主义的思潮的继续,是不能小看的。“两个凡是”论恰恰违反了毛泽东同志历来的教导: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从它那里找立场、观点、方法,用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可见,不批判此论,我们就无法前进,毛泽东思想也就不能得到坚持和发展。小平同志在此论一出来时就提出严厉批评,对后来的解放思想,纠正“左”倾思想和政策,特别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小平同志还反复强调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业战线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原来的管理办法,从而带来农村形势的飞跃发展,这是思想路线上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最生动的范例,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范例。它说明只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能推动事物不断前进,不仅农业是如此,各条战线都是如此。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个问题既是当前四化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又是建国以来长期存在而未很好解决的重大问题。小平同志不仅提出而且亲自解决这个问题。他主动抓教育和科学技术战线,在教育方面,推翻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两个估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红与专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还大力解决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这样,不仅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潮也逐渐形成,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祖国的大地。
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这一论点的必然引伸。在全党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风气,是对干部队伍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有力推动,是对实现四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有力保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在是一项极有远见的战略决策。
第四,大力解决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这是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遇到的新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使有理想有才华的中青年干部及时参加各级的领导工作,承担建设祖国的任务,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永远年轻、永远有活力,并且使社会主义制度充分显示优越性的重要环节。为此,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选拔人才和接班的制度。正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在小平同志倡导下,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干部培训制度、老干部退休制度以及各级组织领导成员的任期制度等等,还提出了接班人的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他自己坚决退居第二线,让德才兼备的比较年轻的同志早接班,担负起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这无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都是创举,为我们党和我们国家树立了一种新的极为宝贵的典范。
在小平同志倡导和用实际行动引导下,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思想解放成为风气,我们党建设祖国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任务一定能顺利完成。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和展望祖国的振兴。


第5版()
专栏:

引导农民把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沈立人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集体统一经营改为集体和家庭分级经营,资金分配、使用的渠道和方式起了根本变化。“缴足国家、留够集体、下余归己”的大包干,其实前两者是相对固定的,增产增收部分主要归户。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越来越多地要靠农民自己积累资金。因此,随着农业连年增产,在农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如何引导农民把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以持续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和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好的新问题。
从一些资料可以看出:(1)这几年农民收入有显著增加;(2)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比重有了提高;
(3)生产底子还不够厚。江苏省统计局1983年上半年调查59个县3,704户农民家庭的情况是:每人平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7.7%,支出增长31.9%,其中购买生产资料增长73.7%,占全部支出的28.4%。这个省的商业部门统计,上半年化肥、农药等的销售量有所减少,反映了农民种田注意了讲究经济效益;但是,手扶拖拉机和农用动力机械的销售量仍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2%和35.8%。据对典型户的调查和预测,今后两三年内可能大体上保持这样的趋势。
情况证明,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仅已经表现在生产劳动上,也开始表现在投资开发上。这是十分可喜的。我们应当支持农民的自觉要求,从各方面做好工作,扫除障碍,提供条件,千方百计地引导农民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去。
一、稳定责任田,延长承包年限。如果说,在开始实行责任制时,不少农民还抱着走着瞧的心理,着重于眼前利益;那么,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农民对党的政策愈加信任了,就会有长期打算,愿意向农田投工投资。这对于提高农田质量,达到稳产高产,是非常有利的。为了适应农民这个要求,在进行某些必要调整的基础上稳定责任田,明确并延长承包年限,是促使农民打消顾虑,下决心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关键一着。很多地方及时采取了措施,责任田的划分更加合理,并把承包年限从三至五年延长到八至十年,这对广大农民特别对粮食专业户和某些经济作物专业户是很大的推动,对粮棉油等作物的继续增产,将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放宽经营政策,鼓励开发山林水面。农田的责任制已较巩固,并渐趋完善,但在100多亿亩山林水面和海涂等方面推广责任制的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放宽经营政策,才能落实和开花结果。例如把荒山、水面包给有劳力、有技术、有资金和会经营的农户,面积可以更大一些;种草种树和养鱼养虾,规定谁种谁有、谁养谁收,年限可以更长一些。我国没有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很多,开发这些资源,既有劳力丰富的有利条件,又有资金不足的不利条件。引导农民把资金投入开发山水等自然资源,是改变我国国土面貌的壮举,大有可为。
三、加强农业的智力开发和智力投资。发展农业,在政策基本解决以后,科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农村有很多好事办不起来,往往卡在科学和文化上。由于原来水平很低,农业的智力开发,似乎普及比提高更迫切,并且普及中就寓有提高。智力投资的来源,也和全民所有制的城市工业不同,除靠国家支持外,必须更多地靠农民自己。不少农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和社队,集体和农户都要求筹资办学和自费读书。我们应当充分估计农业的智力投资的重要性,并且在各项工作上给以支持,使农民的智力投资和物力投资相互结合,为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道路。
四、活跃农村商品生产,搞好生产前后的服务。农民把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还必须解决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以及信息传递、技术辅导、加工储运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原来处于半自然经济状态的我国农业,在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前进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包括近年来一再发生的卖难、买难等,是不奇怪的。但是,一面农副产品供应不够宽裕,一面又货弃于地,使农民不敢放手增产,却不能认为是正常的。看来很有必要把农村工作的重点从首先抓生产逐步转到花更大力气来解决商品流通的一切有关问题。货畅其流,才能人尽其才、地尽其利和财尽其用,这是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顺利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了这些条件,农民也就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大胆地投资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了。
五、在家庭投资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联合投资。随着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在专业户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新的经济联合体。与此相应,农业投资的来源和渠道、方式等也日益多样化。看来,要办一些较大的生产建设事业,从农田水利工程到山林水面的充分开发以及某些乡村工副业的兴办,不是一家一户所能做到的,仍要靠联合和协作。但是,必须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正确处理统和分等各种关系,才能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我们要认真总结新旧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制定灵活的经济政策,以促进这些联合、协作的巩固和壮大。
此外,应当从更多方面听取农民意见,满足农民愿望。农民搞投资开发,要承担一定风险;有的地方试办农副业生产保险,农民是高兴的。农民增加收入后,也有人存在顾虑,问国家为什么不征税;最近国务院作出农林特产征税的规定,农民就放心了。总之,在这方面,我们将会碰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都要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才能有效地引导农民积极投资、用好投资。


第5版()
专栏:

《毛泽东哲学思想简论》出版
林青山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简论》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与中国革命历史的联系和理论渊源,阐明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尤其是对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鲁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