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是我国颇具特色的省份之一。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山有水,物产丰富。地下有用之不尽的矿藏,地上有许多闻名的农林产品和土特产品,比如木材、烤烟、药材等,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云南有“立体气候”之称,可发展“立体农业”。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个省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灿烂的发展前途。
云南资源的开发,任重道远。当前,首要的是从本身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多的特点出发,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进一步放宽政策,充分调动各族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把自然优势变为生产优势,把生产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尽快打破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式自然经济状况,迎接和适应大规模发展商品生产的新形势。


第2版()
专栏:

关键是增强商品生产观念
——洱源县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查
本报记者 张殿光
白族聚居的洱源县,土质、气候和水利条件都比较好,农民素有饲养乳牛、种植蚕豆、梅树等传统习惯。前些年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虽然花了很大力气抓粮食,粮食还是徘徊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民利用当地资源,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全县耍活了三条龙:一是饲养乳牛和鲜奶加工、销售一条龙;二是种植蚕豆和粉丝加工、销售一条龙;三是种植梅树和鲜梅加工、销售一条龙。这三条龙改变了农民单纯出卖原料的做法,使农村经济走上了“产工销”综合经营的新路子,增加了社会商品,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仅全县多种经营收入,从1978年的1,612万元就增加到1982年的4,378万元,四年翻了一番多,预计今年多种经营收入4,900万元,比去年增长11.9%以上。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从为自食自用到为出售产品而生产
洱源县南部的邓川一带,有饲养乳牛的历史。但由于只能将鲜奶加工成少量的乳扇出卖,乳牛发展缓慢。农民没钱花。1980年,县委放手让农户饲养乳牛,并帮助困难户解决乳牛来源、资金、饲料等具体困难,还适当提高了鲜奶收购价格,乳牛很快恢复发展起来,日交售鲜奶达到35吨,奶粉厂由吃不饱变成吃不了。县委看准这个生财之道,又及时扩建奶粉厂,把日处理鲜奶能力从21吨提高到60吨。鲜奶有了销路,乳牛迅速发展,奶粉厂奶粉产量今年可超过1,000吨。
乳牛越养越多,但由于草场限制,农民提出了卖乳牛的要求。开始县有关部门不同意,担心乳牛数量会下降。县委书记杨俊调查后认为,卖牛能使农民增加经济收益,卖得越多,发展越快,乳牛也能不断更新、淘汰。为了帮助农民卖乳牛,县里每年召开4至5次牲畜交流会。平时县农资公司也为农民代销乳牛;还根据当地小公牛销路差、价格低的情况,帮助农民到外地找到销路。全县每年出卖的乳牛达到3,000头以上。这样农民既卖鲜奶、乳扇,又卖乳牛、小公牛,收入显著增加,出现了一批收入上万元的养牛户。
第二、通过加工,变出卖原料为出卖制成品
梅子是洱源山区的一大资源,过去农民除自家食用、药用外,有少量鲜梅卖给国家。由于鲜梅价格低,梅树被大量砍掉。1980年,这个县城关公社北街一队收购鲜梅加工梅胚、话梅和炖梅、雕梅出卖,致使鲜梅价格由几分钱一斤猛增到3至4角钱一斤。县有关部门出面干涉,不准提价收购。官司打到县委,县委认为农民搞鲜梅加工、议购议销是一大进步,不但不能阻止,还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县委的支持,使北街一队的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从1980年的11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62万元,今年将突破100万元。县委大力宣传这个队的经验,全县鲜梅加工户发展到4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50万斤以上,本县年收购鲜梅从50万斤增加到150万斤,满足不了需要,还要从邻近地、县大量买进。由于抓住了加工这一环节,促进了梅树和其它农产品的发展。全县梅树从20万株猛增到200万株,并出了万株村、百株户,形成了三个年产10万斤到30万斤的梅子生产基地。不仅大大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加速了荒山荒地的绿化。
第三、抓紧技术改造,提高商品竞争能力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产量,县委帮助农民推广新技术。全县在农村设立24个良种改良站,对土种牛进行改良,每头乳牛日产鲜奶量从15斤提高到20至30斤,最好的达40至50斤。有关部门对原有的梅树也积极进行嫁接改良,将一些果小肉薄、味苦产量低的野生梅树,改造成果大肉厚味醇的新梅树。
在成绩面前,洱源县的同志并不满足,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利用宽阔的水面养鱼;利用山区丰富的树枝树梢进行加工;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小型电站、增加能源等,决心为实现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建立切实可靠的基础。


第2版()
专栏:

发展林业 振兴经济
中共景谷县委书记 李朝章
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景谷县,森林资源丰富,在1,350万亩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区占90%,有林地743万亩,人均有林29亩,林木总蓄积量达3,100多万立方米,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县之一。
林业是我县最大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抓住林业的保护和发展,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核心。我们在继农业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把“包”字请上山,建立健全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在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同时,特别注意调动林区千家万户护林造林的积极性,使农民管山有权,造林有利。这样做取得了好的效果。
林区建立以户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生产责任制,具体形式有:
第一种,把国有林包给社员代管,林权属国家所有,签发代管合同书,全县500多万亩国有山林,已基本落实到户代管。
第二种,把集体的成材林、中幼林作为责任山包给社员管理,签发管理合同书,坚持林权、采伐权、木材出售权归集体,林木收益分成。现已落实下去的责任山有200万亩左右。
第三种,把集体的宜林荒山和一部分疏林地、灌木林地作为自留山划到户经营。现已落实了自留山30多万亩,最多的户划到58亩。
第四种,在一些山区、半山区,把轮耕地固定到户,颁发轮耕地使用证。目前已给部分山区的社员划定轮耕地17万多亩。
第五种,根据当地的放牧习惯,以自然村或几个村联片,固定牧场,颁发牧场使用证,把发展林业和发展畜牧业紧密结合起来。
第六种,县、社、大队所在地留下一定机动山,由有关单位加以管理和绿化,作为建设用地。
第七种,国家确定的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设置专门机构管理。
为了使林区社员多得实惠,林业、茶叶、供销等部门在林业建立了责任制后,大力扶持社员从事荒山造林、护林育苗、修筑林区道路,间伐木材、采脂、采种,发展茶叶、紫胶、芒果、核桃等经济林木。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收入逐年增加,1980年到1982年的3年间,社队和社员林业上的收入就达1,150万元。各族群众尝到了靠山吃山的甜头,增强了吃山就要养山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把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们把林业放在头等位置上来抓,以营林为基础,护林为重点,积极绿化荒山,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同时大力发展一批林业专业户,鼓励农民进行开发性承包,向荒山进军;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实际出发,以短养长,积极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和林副产品的生产,不断提高木材的加工和综合利用能力。


第2版()
专栏:

云南民族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今年,云南省24个少数民族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的比例上升到26.2%,接近少数民族与汉族人口的比例;1,700多名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被省内外大学录取。这些都是云南民族教育史上的新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近几年根据民族地区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的结果。
——增拨教育经费。1982年同1978年相比,全省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增长了90%。1981和1982两年,省和各地、州、市、县共从地方机动财力中拨出6,800多万元办教育。今年省和各地、州、市、县又决定拨出5,000万元教育经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最近,省委又规定,凡分配有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民族事业补助费的地、州、县,应将这些费用的相当比例用于发展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注意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民族地区学生居住分散,从1981年起,省里每年拨专款400万元,调配较强的教师,办了40所由国家管吃管住管穿的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现在在校生已达17,000多人。各地、州也办了一批半寄宿制中小学(国家根据学生家庭状况酌情给予部分生活补助)。今年8月,省里又决定今后每年从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中拿出1,500万元,再办一批半寄宿制完小。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升入高一级学校,全省普通中学中共开办了320个民族班,12所大学中有11所办了民族班,专门给民族学生补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各地还在民族聚居区有计划地办了一批职业学校、农中、农技校、耕读中学等,让部分不能进入中学、大学的少数民族青年也能学到一些专门知识。
——培养一支热心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现在,全省8个民族自治州都办有民族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师资。今年,全省十二所师范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来自山区、民族地区的学生不得低于60%,毕业后仍回本地区任教,鼓励教师到民族地区任教。
宋晓林


第2版()
专栏:

把科学送给彝族人民
——记永胜县农业技术员李钦元
本报记者 赵淮青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一身褪色的蓝布衣服,光脚穿胶鞋。这就是在云南边疆最贫瘠的高寒山区,帮助彝族兄弟科学种田,结出累累果实的人。他的名字叫李钦元。
李钦元1953年毕业于四川达县农校,分配到云南永胜县工作。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二十多年来尝尽了人生道路上的辛酸……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钦元的“错划”得到了改正,领导上让他到彝族深山,建立解放后第一个高寒山区农技点。他多年来一直想搞技术,现在有了为四化出力的机会,哪能放过。1980年元旦刚过,李钦元背上简单的行李,翻过白雪皑皑的大山,来到永胜县最边远的羊坪公社。公社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他,并要他住在公社,李钦元却坚持要到最落后的生产队蹲点。没料到群众并不欢迎他。李钦元同十多个生产队商量工作,可谁也不理他的茬。干部劝他说:“我们这里祖祖辈辈靠老天爷种地,不信科学,搞什么也得饿饭,你到别处试试吧!”
他到了二道沟生产队。这恐怕是全县甚至全省最落后的一个队了。山高坡陡,气候阴冷,土地瘠薄,水、旱、洪、涝、虫、兽、冻、雹等自然灾害,都占全了。李钦元把行李背到山上,一家一户访问。这里大部分人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年每人平均不足百斤粮,羊只和树木都拿去换粮吃,男女老少披着毡片在火塘边过夜;他走了大半个村,没有看到一床被子……但是人们毕竟让他住下了,说:“反正已经穷到家了,他来,还能够把我们整得更穷?!”
李钦元要求给他划出几亩地,派几个年轻人帮助他,村里也答应了。春天种荞麦时,他一改过去烧林开荒刀耕火种的办法,深翻施肥,选种点播。哪件活累他干那件,让小伙子们干轻活。头一天有人就受不了这苦,说是一亩地费了五亩地的工,这样干饿不死,也要累死!李钦元劝告他们:“种庄稼就得多流汗,不流汗拿不到好收成。”
荞麦扬花季节,害虫蜂拥而至。地的周围都挂上了彩色布条,还有人烧牛羊骨头祷告上苍。他一声不响,背起喷雾器下了地。有人上前阻拦:“你还敢下地?神要降灾的!”他回答说:“害虫不怕神,怕药。”彝族社员看到李钦元打过药后,虫子纷纷落地,庄稼长得旺盛,不再说话了。
第一个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本村外村不少人都来看李钦元科技小组收打。验收结果,12亩荞麦每亩平均324斤,和附近的地相比多出三至四倍。这是当地人祖祖辈辈没有见到过的好收成。人们边看边叹息,有人说:“别看这个汉族亲家个子小,庄稼鬼硬是怕他哩!”
第二年,找上门来求他指导的人多了,老李一一应承,热心传授,教他们翻地、施肥、灭虫……。秋天,二道沟粮食总产比他来之前,增产93%;单产比他来之前增长92%,创造了这个村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第一次摘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最重要的是,盘踞在村里人头脑中的迷信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
1982年,全村生产更上一层楼,粮食总产比李钦元来之前增加2.2倍;人均有粮918斤,比他来之前增加二倍,达到自给有余。现金收入每人平均从18.9元上升到64.5元,增加了二倍多。全队大小牲畜增长95%,每人从1.98头增加到3.7头。
这几年,李钦元从二道沟走遍了全公社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数不清的调查访问,在不同海拔、不同土质、不同作物的86个生产队设了406个点,广泛搜集雨量、日照、气候等资料,定期观察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还和各队的社员一道种了洋芋、荞麦、燕麦、苞谷等示范地542亩。
从春天到秋天,他从海拔2,500米的赵家山到2,900米的李家坪,再到3,500米的元布山,上下几十个山谷,每月往返两次,累计行程两万多里,积累了100多万字的第一手资料。他的高产示范地比大面积地增产2至5倍。
1980年夏天,他翻过一架大山时,遇上了暴雨。正要找个地方避雨,忽然顶头的石块砸下来,他就势抱住一块大石头,只差几步没被摔进激流中。这时,山洪吼啸,裹卷着石块向山下奔腾而去。那天正好县里开会,晚上,他拐着双脚回到家中,妻子见他满身泥污,赶快让他换衣服,这才发现他的头上还在流血,肩、背上也多处受伤,忍不住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你不要再回去了,这么大岁数的人,为啥一定要到那穷山恶水的地方?万一有个长短,不顾自己,也得顾顾孩子?”几句话说得老李心里挺难过。他劝慰妻子:“别说那些了,现在正是该我们出力的时候。”
1982年,李钦元与五个生产队的26户社员签订了技术联产合同,使粮食产量大大超过了一般户;在同一个时间,李钦元还多次开办技术训练班,培训了种田能手1,000多人次,重点培养了12名彝族技术员,发展了近 300个科技户。这一年,全公社一万多亩耕地,比他到来之前增产1.2倍,夺得大面积丰收。
过去彝族同胞种地主要靠砍林开荒,种一块丢一块,森林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李钦元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熟地产量上,引导人们固定耕地,从毁林开荒中解脱出来。他针对熟地土薄缺肥,草虫害严重等问题,采取措施使熟地产量成倍增长。这二年全公社基本上制止了毁林开荒,树木开始更新,牧场受到了保护,全公社已退耕还林2,600亩。社员门前有了自己的牛羊。
李钦元在山区生产建设上闯出一条路来,这对占云南全省面积94%的广大山区是有普遍意义的。他写了30多篇总结材料,汇编了高寒山区科技资料两本,供省地有关部门参考。在《云南农业科技》杂志上,他发表了荞麦科研论文三篇;有的论文还发表在北京、内蒙古等地的杂志上。最近在全省召开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一千多名代表中,他是22名上台领奖者之一。(附图片)
红河县羊街公社妥的大队哈尼族社员制订“爱林护林乡规民约”,保护了森林,促进了农业生产。图为该大队的山林和梯田。周重要摄
白族民间舞蹈——霸王鞭。 高 粮摄
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科技人员,在橡胶北移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图为他们在观察胶林。
杨志刚摄
题头照片: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落实牧业生产责任制后,大牲畜迅速发展。


第2版()
专栏:

云南十大优势
一、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个旧锡矿、东川铜矿是全国有名的矿区。
二、磷矿源在全国储量最大、品位最高。滇池附近的磷矿是世界大型磷矿之一。
三、甘蔗可种植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四、大部分地区适宜发展茶叶。普洱茶、滇红茶闻名国内外。
五、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在全国占第四位,高等植物占全国一半以上。
六、发展橡胶大有可为。橡胶单株产量,亩产为全国之冠。
七、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
八、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烤烟。云烟在全国闻名。
九、发展旅游业前景可观。有春城昆明、石林、西双版纳、大理等风景名胜区。
十、水电资源丰富。峡谷长而窄,江河落差大,水电资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水电资源的六分之一。
程 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