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会昌随笔
陈靖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有的同志仅仅把这解释成一次夜行军,毛主席在指挥部队:快走,兄弟部队已走在我们的前边喽!看似很生活化,而实际与诗人的立意完全是两回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肩上的主要职务被解除一光,但毛泽东同志身上的革命负重,并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毛泽东同志象井冈山的开辟时期一样,全力以赴地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同下田,同艰苦,共呼吸,共命运。走遍赣南、闽西和粤北的山山水水,为群众,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别人不能做或不愿去做的实际而有效的工作,“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描绘,它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和世界观的反映,也是两年来毛泽东同志的生活概括。有的同志解释:“踏遍青山人未老”,是因为作战线不固定和战争的灵活性,流动性,因而才有“踏遍青山”之说。又说:踏遍青山是指“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是说明红军在“主动地,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等等。这种解释,违背历史,把毛主席的思想同“左”倾路线的恶果联系起来,也无意中起了开脱作用。须知,这首词的背景是“1934年夏”,这是第三次“左”倾统治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革命被推临危崖的时刻。这时,毛泽东同志所创立的一套马克思主义的建军思想与作战原则,已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取而代之的是王明那套“国际路线”的建军、作战和生活准则。此时此地,连《古田会议决议》都下令烧毁,哪里还有“主动性、灵活性”?哪里还存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哪里还能看到“主动地、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主动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地,就是他们一年前高奏的那一套——“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不失苏区一寸土”等等诱人的“奏鸣曲”,也已经“喇叭声咽”了。试想一下,如果“1934年夏”的中央苏区,还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和“主动地、有计划地……”作战方针,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绝不可能发生“猝然脱离中央苏区”的行动,当然也不会发生“被迫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了。
“踏遍青山人未老”,“青山”的含义,应是指宁都会议的两年间,诗人自己的经历,毛泽东所走过的地方。即赣、闽、粤、湘的大片苏区土地。这片青山呵,它在毛泽东同志的脚下,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过来的。至于“人未老”的含义,这同五年前(1929年)在武夷山中写《重阳》时,“人生易老天难老”是一个意思:不是指年岁(这时诗人才四十一岁),也不是指身体,而是指人的思想,人的意志和精神面貌,特别是指人在一种极为曲折、坎坷的逆境下的奋斗意志。
对“风景这边独好”一句,有的同志这样解释:“风景”和“这边”,指的就是会昌,就是毛主席在这次指挥作战的休息之余,同战友们一道观赏会昌风景而作此词。
“风景这边独好”这一句,可以说是全词的主旋律,或主题思想;也可以说是诗人一向主张的“诗言志”,“志”的核心所在。这六个字,三层意思,极为精湛,用语通俗,含义高而深,字句平凡,立意却不一般。“风景”在这里,不是指某一块地区,更不是指某个具体名胜(如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名胜,毛泽东同志绝不可能用“独好”这两个字的)。那么指的什么呢?诗人在此是借此地而立彼意,即寄意于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个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要不要实事求是的问题,要不要马列主义的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边”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得先看看“那边”是指什么,问题就好理解了。1932年后的中央苏区(别的苏区也不例外),“那边”的具体情况:是“钦差大臣满天飞”,是教条主义把持一切;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到处“三脱离”(脱离实际,脱离人民,脱离基层);是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和本本主义笼罩着整个苏区。到了诗人写《会昌》这个时刻,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及“左”倾机会主义已经登峰造极,没有地方再往上发展了。我们了解到“那边”的情况,“这边”就不难理解了——人民群众一边,实事求是一边,也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边。这样,我们对“独好”的理解就不至于想当然了。
词的下阕就不必多说了。这里,我们可以温习一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五章第八节,其中有这样一段:“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此计不用,第五次‘围剿’就不能打破”。毛泽东同志自宁都会议被撤去党和军队中的职务之后,提过许多次建议,中央都不予采纳。特别是反五次“围剿”当中,提出的几次关键性的意见,全被中央束之高阁,不予理睬。此刻,眼看“希望最后断绝”,毛泽东同志立于会昌城东的岚山之巅,环顾苏区的东方和南方。这样辽阔无际的土地啊,本可以纵横驰骋,作出“许多热闹文章”,足以使国内外惊奇感慨,叫蒋介石比之第一、二、三、四次“围剿”,都更加狼狈不堪,泣嗟而归。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央领导执迷不悟,把所有的正确意见,置之弃之。到了会昌一战,红军遭到很大损失,从此到处被动,致使形势日趋逆转。此时此地,南方的最后一个革命堡垒——中央苏区,形势十分危急,根据地有完全丧失的危险。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毛泽东同志的心情同七年前(1927年“五大”被陈独秀排斥于大会的领导之外,并剥夺了表决权等)那种“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心情很相似:那里是“茫茫九派流中国”,这里是“会昌城外高峰”;那里是“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这里是“战士指看南粤”。诗人脚下此刻虽不是滚滚大江,但是这“颠连”的高峰,却同滚滚的“东溟”连接,山海紧连,“心潮”比之当年更加“逐浪”而起,既惊涛骇浪,又郁郁葱葱!(下)


第8版()
专栏:

“泥土”与幸福
黄鲲
张海迪,一个三分之二肢体失去知觉的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
有人说:这是因为她学会了治病。
有人说:这是因为她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有人说:这是因为她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从报上读到《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老人给张海迪的题词,有所领悟。题词说:“即使自身化为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大道上,让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这正是揭示了张海迪为什么觉得幸福的根本原因。张海迪有过绝望,有过轻生,可是她终于战胜了消极因素,成为生活的强者。她醒悟后立即写下了“生命之树常青”六个字。她多么热爱生命!她明白自己永远也不能走了,可是她希望别的瘫痪者能够行走。她学会了扎针治病,当她看到患婴儿瘫症的孩子们能够走路的时候,当她看到患脑血栓、瘫痪三年的耿大爷能够站起来走路的时候,她的心在歌唱:“啊,他们会走了,我这个病残的身体真的能够帮助别人站起来了。”她有眼泪有欢乐,只有当她能够为人民服务时才真正感到幸福。就象吴运铎老人题词指出的那样,她把自身化为“一撮泥土”,铺在通往共产主义大道上,让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
这就是“泥土”的价值,“泥土”的幸福。
诗人鲁藜在二十多年前写了一首《泥土》诗: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如果说,这首诗旨在告诫别人不要自命不凡,那么,吴运铎同志的题词则是鼓励青年一代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8版()
专栏:

无声的乐章
解放军某医院 常青
查房
一束手电筒的微光,铺上洁白的病床,迈着轻轻的脚步,她仔细查房——
为这个掖好被角,为那个倒掉便壶,划亮一根小小的火柴,她把熄灭的蚊香点燃。
床上,一个说梦话的孩子,脸上旋起快乐的酒窝。他舒展开胖胖的胳膊,在昵喃中呼唤着妈妈……
她慈爱地俯下身去,为孩子把口水揩净,还把挂在床下的那只小脚,用手托回了蚊帐。突然,她想起自己的儿子,此刻正在家里发烧,那碗煮好的挂面,也不知是否吃掉……
一阵风缓缓飘过,象曲无声的乐章溢满白色的病房……
她直起腰来,缓缓向门外走去——
眼前,是一张张幸福甜谧的笑脸。
身后,留下满屋酣声……
急诊
电话响了,新婚的妻子要走了。
手术室,无影灯一定张大了眼睛;病房里,还有一场战斗把你等待。“去吧!病人要紧。”我递给你温湿的口罩,也递给你理解和信任。
你走了——留下一条越来越远的身影……
你走了。桌上,打开的那盒喜糖还来不及盖上,耳边,那句神秘的低语,至今还燃烧着脸庞……
呵,天上无数颗星星,地下无数盏灯光。美丽的月亮不圆了——
半个挂在病房,半个留给新娘。
献给一位女建筑师
她死了——
她死了,躺在雪白的床上。
昨天,她说孩子太小,希望能多活些时候。她说丈夫太累,还想为他再分担点忧愁。
她说新研究院的设计草图,既将接近尾声,她多想回去再描几笔,为这新型的建筑群献上自己最后的祝愿。
她着急孩子的棉袄没拆,她后悔丈夫的毛裤没织,她只希望心血与汗滴能换来报捷的花絮……


第8版()
专栏:

青岛,青青的岛(外一首)
陈茂欣青岛,青青的岛:绿山,绿水,绿的怀抱;湿漉漉的早晨,托起一轮湿漉漉的太阳,惊起一群湿漉漉的鸥鸟。青岛,青青的岛:象一艘绿色的船,行驶在绿色的航道……
崂山路上是谁巧用画笔,抹出了缤纷的色彩?疏密相间的山绿,葱茏隐现的村寨,溪水里的鹅鸭雪白;蓝莹莹盘绕的琴涧,象一条弯曲的彩带,赶集姑娘的花衫放异彩。一路上的流动云霞,一路上的笑逐颜开,在这样的五彩路上,谁不醉满胸怀……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鲁迅精神
读新书《柳亚子年谱》,初次见到亚子先生于一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书于沪宁车中之遗嘱一件。盖当时有人窥伺,拟加害于先生,借以破坏民主党派合作。先生书此,以防万一,并严词揭露敌人,正气凛然,为人敬佩。遗嘱中说,死后立碑上书“诗人柳亚子之墓”足矣!而且要求墓葬“地点能在鲁迅先生的附近最佳,我生平极服膺鲁迅先生也。”我只知道亚子先生一向景仰鲁迅,并与鲁迅先生有交往,三十年代初即作《新文坛杂咏》,颂鲁迅为“能标叛帜即千秋”,想不到亚子先生在紧急关头,准备以身殉国时,更愿身后与鲁迅先生靠近为荣,把心事公表世人。这种感情,令人肃然。
鲁迅精神曾经怎样影响了同代人和后代人,民主诗人柳亚子的壮举,又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一例。 余时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七个仙女还剩三
中国有“七仙女”的民间传说。要问为什么一定非七个不行,那要作民俗学的研究,而由传说的影响所产生的艺术表演节目,却无权任意增减,非忠实于传说的原样不可。否则,不管出于什么动机,观众都不会接受,因为那既破坏了传说的美,也破坏了群众长期形成的对传说的美的感受。
然而演员忘记了对艺术的忠诚,便会闹出精减仙女的笑话来。有的剧团下去演《七仙女》,人数不够,便胡乱减员,让七个仙女只出三个,那四个为什么不出来?唱词道:“大姐今天病了,二姐去走亲戚,三姐……”好象仙女上台也会选代表一样。减少了人员,固然可以增加个人的收入,可是艺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了。此谓之见钱忘艺,糊弄老百姓。丢掉了艺术的美,观众报之以哄场大笑,实无异于尖锐的批评讽刺。 临风


第8版()
专栏:

假日〔版画〕  瞿安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