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坚强的战士 光辉的一生
——回忆滕代远同志
薄一波 李达
滕代远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九年了。每当想起这位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历尽艰辛,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对人民军队、对人民铁道事业有卓越功勋的老同志时,我们总是思绪万千,深切怀念。
滕代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党的“七大”起,他一直是我们党的中央委员。1904年11月2日,他出生于湖南省麻阳县玳瑁坡一个农民家中。早在1923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时,他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参加了进步的学生运动。1924年10月,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在革命的激流中锻炼成长,经受了一个又一个的考验。
滕代远同志是我军缔造者之一。他和彭德怀、黄公略等同志一起,在1928年革命最困难的时刻,高举革命红旗,领导和发动了震撼人心的平江起义,大大壮大了革命力量。从此,他不论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论是做政治工作,还是担任军事指挥员,他都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运筹帷幄,驰骋疆场,为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人民铁道事业的奠基人和铁道兵的创建人。从1948年底到1964年冬离开铁道部,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发展人民铁道事业,贡献了全部的精力。滕代远同志光辉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
(一)
国民党反动派于1927年5月21日发动反革命的
“马日事变”时,滕代远同志正担任长沙郊区的农民协会委员长。长沙的白色恐怖十分严重,革命者的鲜血染红了湘江。但这并没有吓倒代远同志,而只能激起他的无比仇恨。他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将郊区各乡的农协一律转入地下,并组织“复仇队”,白天隐蔽,夜间活动,捕杀土豪劣绅,打击敌人的反革命气焰。代远同志在青年时代,就是个对敌斗争十分坚决的好党员。
1928年6月,湖南省委派滕代远同志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接替刚牺牲的郭亮同志留下的职务。因郭亮同志牺牲,特委机关受到破坏,代远同志还负有重建特委机关的任务。临行前,省委对他讲:驻在平江的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里有我们党的力量,团长彭德怀就是党员,条件成熟时可以组织暴动,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以便与井冈山的红四军相配合。根据省委的指示,代远同志秘密进入平江县城,与彭德怀等同志会合,在7月22日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成立了红五军,彭德怀同志为军长,滕代远同志为军的党代表。起义爆发后,湘鄂赣三省敌军以优势兵力向红军猛扑。在这两三个月中,滕代远同志一直同彭德怀同志一起,以坚强的革命信心,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盘旋战术领导红军与敌军进行斗争。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滕代远同志念念不忘根据地的建设。1928年9月,在铜鼓县幽居,由他主持召开了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五个县委和红军军委联席会议,重建了以他为首的湘鄂赣边特委。会议除检查总结平江起义以来的工作外,还对组建红五军和建立边区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具体研究。会议决定黄公略同志率领红五军部分兵力,坚持在湘鄂赣边区根据地活动,红五军主力在彭、滕率领下,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1928年12月初,彭德怀、滕代远同志率领红五军主力终于冲破敌军包围,到达井冈山,与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首的红四军会师。会师后,红五军到达井冈山的部队,暂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三团,彭德怀同志为红四军副军长兼团长,滕代远同志为红四军副党代表兼团党代表。同时,红四军决定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发展;红五军担任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任务。当时,红五军内有些领导干部主张部队应回湘鄂赣边区,不应守井冈山。由于滕代远同志和彭德怀同志从革命的大局出发,虽然在优势敌军的围攻下,固守井冈山的任务十分艰巨,但还是勇敢地担当起保卫井冈山的重任,使红四军主力安全脱离敌军包围,向白区发展。
井冈山失守后,在频繁艰苦的战斗中,红五军曾第二次、第三次上了井冈山,努力扩大红军的力量,扩大和巩固湘赣边区和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在这些战斗中,滕代远同志不仅是个优秀的军队政治工作者,还利用一切机会做地方群众工作。在攻占鄠都的战役中,他身负重伤,红五军军委决定送他到农村秘密党员家中养伤。在养伤期间,他对当地农民做了不少宣传工作,动员一大批农村青年参加了红军。
1930年5月,滕代远同志作为红五军的代表参加了党中央在上海召开的红军代表会议。根据会议的精神,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由彭德怀同志任军团总指挥,滕代远同志任军团总政治委员。三军团成立后,即用调虎离山计攻占了岳阳,然后利用当时军阀混战,长沙城防空虚的机会,7月一度攻占长沙。红三军团退出长沙后,与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的红一军团在浏阳会师,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滕代远同志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的副总政委(总政委是毛泽东同志)兼三军团总政委。从此,代远同志就直接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滕代远同志在中央苏区参加了第一次至第四次的反围剿战斗。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在重大问题上一直坚持原则,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红军在进行第一次反围剿时,发生了一个反党的“富田事变”,以制造红军内部的分裂。滕代远同志与朱德、彭德怀等同志一起,坚决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粉碎了这个阴谋。这对于促使第一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33年初,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中央苏区后,滕代远同志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排挤,离开红三军团的领导岗位,调任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尽管受到排挤,他仍积极地为党工作。在一年多时间里,他动员了三万多人参加红军。
1934年夏,中央派滕代远同志去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苏联两年多时间里,先到一个专为中国同志办的军事学习班学习一年战术,然后参加共产国际的“七大”,并受到斯大林的接见。共产国际“七大”后,他又与陈云、曾山、孔原等同志到列宁学院学习。在这期间,他用李光笔名,写了一篇介绍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情况的文章。
1937年春,滕代远同志与陈云等同志经新疆回国。当时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曾一度表示愿意与我党合作抗日,对陈云、滕代远等同志的来到表示欢迎。原四方面军西路军在甘肃等地被敌人冲散而潜藏在猩猩峡地区的重要干部数百人,就是经陈云、滕代远同志与盛世才交涉,取得盛同意后,才把他们接到迪化(即现在的乌鲁木齐),对外称作“新兵营”,学习军事和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陈云同志先回延安,滕代远同志以八路军总司令部代表身份暂留迪化。12月,代远同志和原四方面军的一些同志,经兰州、西安回到延安。
(二)
到延安后,滕代远同志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的职务。在此期间,他要求所属各部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密切保持与八路军、新四军的电讯联络,保证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能及时地传达到各个部队。他要求所有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他自己更是认真学习。1939年冬,蒋介石、阎锡山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阴谋消灭我们党领导的山西新军、青年抗日决死队等抗日武装。由于一二○师的领导机关当时不在晋西北,滕代远同志受中央军委委派去晋西北地区指挥八路军一二○师和一一五师的部分兵力,以及山西新军、青年抗日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旅等二万余兵力,在五个月时间内,一面与国民党顽固派作战,一面争取与阎锡山继续团结抗战,粉碎了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和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1940年5月,滕代远同志到太行山抗大总校担任副校长兼副政委,同时任北方局的常委。从1940年6月至1942年8月,他在抗大为党培养了大批干部。在抗大,他是完全按照毛泽东同志制订的教育方针办学的。他坚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当时国民党反共顽固派不断地制造摩擦,企图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代远同志对学员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指出,办抗大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坚强的抗日干部,反对投降,抗战到底。抗大学员中如果有一个赞成妥协投降的,他就是中华民族的败类。他亲自参加修改教学计划和教材的讨论,亲自听课。为了减轻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提倡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他动员大家自己种菜养猪,并要求全体师生到30里外的农村去搬运粮食和煤炭。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多次派干部、教员到一二九师去学习。在几次反扫荡的战斗中,抗大师生在滕代远等同志带领下,转战山区,得到很大锻炼。抗大在校舍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敌人频繁扫荡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朝气蓬勃地学习和战斗。
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同志在反扫荡中牺牲,中央军委调滕代远同志任八路军参谋长,同时继续参与北方局的领导工作。当时,日寇在“变华北为大东亚作战兵站基地”的方针下,以边地蚕食、腹地“扫荡”的办法,妄图彻底摧毁我抗日根据地,斗争十分尖锐而残酷。代远同志先是协助彭德怀同志,彭去延安后,又协助邓小平同志,一方面指挥部队坚决粉碎敌人的“扫荡”,反击敌人的“蚕食”,并大量派遣武工队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另一方面,实行精兵简政,发展生产,积蓄力量,准备反攻。他还亲自抓部队和机关的军事训练,八路军总部机关不论干部、战士,由代远同志主持,每天天不亮就到操场练兵。在总部领导机关的带动下,前方的练兵运动也很快开展起来,从而大大增强了我们部队的体质和战斗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生产和节约运动,以度过敌后极其艰苦的年月,代远同志和副参谋长杨立三同志,根据毛主席“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公私兼顾”、 “自力更生”和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的指示,于1944年春,提出了著名的《滕杨方案》(全称是《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这个方案贯彻了生产有分红,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的精神,纠正了过去把共产主义远景当现实,认为个人积蓄劳动所得是“富农思想”的错误观点。《方案》提出各单位自己解决3个月粮食和全年蔬菜的任务,并要求各军区、部队机关努力增产节约,用生产自救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坚持斗争。在《方案》的推动下,八路军总部机关的同志,首先自己种菜、养鸡、喂猪和开荒种地。他们还和驻地的军民一起,在清漳河上修建拦河大坝,淤河造地。总部机关的行动推动了其他单位生产运动的开展。根据地的军民一面打仗,一面生产,部队和群众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打破了日寇封锁我根据地的企图,使我们度过了艰苦的岁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大反攻。
抗日战争胜利后,滕代远同志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的主力,在1945年9月至11月,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指挥下,进行了有名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守住了华北解放区的南大门,赢得了为对付蒋介石全面进攻的时间。代远同志参与了战役指挥,主要分管后方工作,指挥民兵、游击队,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扩大主力部队,组织支前;还破坏铁路交通线,阻止蒋军北上,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作战的胜利。
1945年12月,代远同志到北平以叶剑英同志顾问的名义,参与了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的工作。他还遵照中央军委的电令,以八路军参谋长的名义,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由于国民党当局不同意设这个办事处,只好对外称为“滕公馆”。1946年4月,国民党将滕公馆的工作人员李新等同志和新华社北平分社钱俊瑞同志抓去。经叶剑英、滕代远同志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才迫使他们将这些同志释放了。不久,代远同志又奉命去重庆、南京,协助周恩来同志进行与马歇尔、张治中的谈判工作。总之,党需要他到那里去,他就到那里去,而且努力把工作做好,尽管这是个新的生疏的工作。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向人民解放区发动全面的反革命战争后,滕代远同志即回到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解放区是敌人全面进攻的一个重点地区,敌人在其周围集结了大量兵力。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刘伯承同志和邓小平同志率军区野战军主力在冀鲁豫方向,机动地歼灭敌人。军区工作由滕代远、薄一波同志负责。代远同志的主要任务是:指挥留下来的一部分兵力,对付敌人的进攻,并组织地方兵团和游击队,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作战,以保障野战军主力侧翼的安全。为了深入发动群众,在游击战争开展的地区,进行了一手拿枪、一手分田的土地改革运动。同时,还以大量精力做支援前线的工作。把地方团队提升为野战兵团,动员翻身农民参军,组训成新兵团,源源不断地向野战军输送兵员、粮秣、弹药,以保证战斗一个接着一个取得胜利。
1947年7月,解放战争已取得了伟大胜利。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刘、邓率领下,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建立了中原根据地。滕代远同志与徐向前、薄一波等同志一起,率领军区一部分兵力,担任内线作战,消灭内线敌人的残余据点,收复失地,扩大解放区,并继续加强人民武装建设和军工生产。同时,发动全区群众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厉行节约,积极支援各路南征大军和内线作战部队。代远同志在负责晋冀鲁豫军区工作的两三年中,在中央局的领导下,既要指挥部队打运动战,又要打游击战;既要管地方的武装建设,又要管军工生产和后方的供应工作,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
1948年11月,滕代远同志担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同时任铁道兵的前身“铁道兵团”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较早从军队转到经济战线的一个同志,他也以此引为自豪。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表示自己愿意做一辈子铁路工作。代远同志在这里又表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党需要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干哪一行就爱哪一行、钻研哪一行,他的志趣和爱好总是跟党和人民的需要一致的。
滕代远同志主持铁路工作十来年,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与吕正操、武竞天等同志一起依靠全国铁路职工、全体铁道兵指战员的努力和各地方、各行业的援助,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落后面貌,把人民铁路引向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新时期,并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旧中国的铁路极其陈旧落后,加上国民党反动派从大陆溃逃时,又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因而我们接管的时候,铁路破烂不堪,大量隧道桥梁坍塌毁坏,许多地段甚至路基也荡然无存,敌人估计我们十年二十年也难以恢复。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和搞好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在1949年1月第一次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滕代远同志把当时铁路职工中流传的豪言壮语:“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作为全国铁路职工的行动口号。在这个口号的动员下,经过广大军民一年左右的努力,全国铁路就基本上修复通车了。这不仅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也极大地激奋了人心。
旧中国的铁路多数是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而修建的,各条铁路都自己搞一套标准和规章制度。人民接管铁路以后,滕代远同志立即着手统一调度指挥,实行集中领导和分级管理,打破旧铁路各自为政的局面,迅速把全国铁路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基础上,代远同志又抓紧组织首都北京到各省会、首府和一些重要城市的直达列车,使铁路真正成为我国交通的大动脉。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滕代远同志就着手组织新线建设。他教育干部要依靠地方党政机关的领导,依靠各族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艰苦奋斗,建设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经过铁路职工和铁道兵的努力,不断取得了成效。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直接领导下修筑的成渝铁路通车以后,天兰铁路、兰新铁路、丰沙铁路、集二铁路、包兰铁路、黎湛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重要的铁路线和武汉长江大桥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我国铁路网的骨架。
旧中国铁路的各种技术设备,几乎全部从外国进口,种类繁多,型号复杂。解放以后,滕代远同志积极组织建立我国自己的铁路工业,领导铁路工厂成批生产机车、车辆、桥梁、道岔、通信、信号和其他各种铁路的技术设备,揭开了我国铁路工业生产的壮丽序幕。
铁路工作的巨大成就,当然是党和人民集体奋斗的结晶,滕代远同志作为新中国铁路事业最初的一位主要领导人,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他是人民铁道事业的奠基人,又是人民铁道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所称颂。
滕代远同志光明磊落,作风正派,生活朴实,有极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有不同意见,总是放到桌面上谈,从不背后议论。他对人民的事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律己很严。工作中有缺点,他就为之寝食不安;有差错,他总是引咎自责。1950年济南铁路局花旗营车站发生一件撞车事故,那时全国解放不久,对有些单位还难以实行有效的管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故,代远同志也不强调客观,而是主动承担责任,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会议上作自我批评,并请求给自己以处分。消息公布以后,国内外舆论为之一震,纷纷议论说,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铁路上的事故层出不穷,即使死了许多人,也常常不了了之;共产党办事最认真,出了事故,部长还请求处分。人民群众感到有这样的人当部长很放心,铁路职工也受到深刻教育,对工作也不敢怠慢。代远同志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教育铁路职工,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树起了一个认真负责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滕代远同志在使用干部上任人唯贤,讲五湖四海,不搞山头,不搞宗派。平时关心干部,十分注意对干部的培养教育。他办了许多业务学习班,让那些刚转业到铁路的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干部学习业务。现在铁路上不少做负责工作的干部,都在这些学习班里学习过。他还很注意团结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中宣传党的政策,许多有名的铁路科学技术专家,在代远同志的关怀下,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滕代远同志在工作中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务必使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同铁路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一年中,他总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到铁路沿线基层单位和新线建设的工地去视察检查工作。他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他下去总要挤出时间去看看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幼儿园和乘务员公寓等地方,关心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意见。从1958年底起,他虽然因积劳成疾,不能正常上班,但只要健康情况允许,仍然要下去做调查研究。1962年冬,他不顾同志们的劝阻,到东北去检查工作。当时有一个铁路局要求增加定员。代远同志亲自到基层调查,并且与有关干部详细讨论,最后大家统一了认识。这个铁路局不仅没有增人,还同意从当时的现员中减人。代远同志调查研究的成果,对当时铁路和全国工交战线的精简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64年,滕代远同志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虽然身患痼疾,仍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
在十年动乱中,他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抄了家,并被软禁在广东从化,直到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后才回到北京。不过,他的身体完全垮了,已基本上丧失了说话的能力。1974年12月1日,病魔终于夺去了他的生命,终年七十岁。他虽然没有看到两年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也没有看到五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党和国家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他临终前是深信必然有这一天的。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滕代远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一生的光辉业绩仍然历历在目。青山长在,浩气长存,他以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附图片)
一九四八年六月,华北军区司令部驻地平山县烟堡。
司令员聂荣臻(中)、副司令员滕代远(左)、政治委员薄一波(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