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异化问题和精神污染
邢贲思
党中央最近提出反对和清理精神污染的问题,非常及时。近年来,在思想战线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精神污染现象。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消除精神污染的斗争。
精神污染在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大谈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并联系异化问题大谈抽象的人道主义。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1980年以来,思想理论界对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很热烈。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见之于报刊的讨论文章就有600多篇。其中,有的文章是一般地讲社会主义社会有异化现象,但是,确有一些文章中有关社会主义异化的观点是很突出的。这种突出的观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异化,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而且有政治上的异化,甚至经济上的异化。有的文章认为,“在经济建设中,由于我们没有经验,没有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必然王国,过去就干了不少蠢事,到头来是我们自食其果,这就是经济领域的异化。由于民主和法制的不健全,人民的公仆有时会滥用人民赋与的权力,转过来做人民的主人,这就是政治领域的异化,或者叫权力的异化。至于思想领域的异化,最典型的就是个人崇拜,这和费尔巴哈批评的宗教异化有某种相似之处。”第二,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劳动的异化。这种劳动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没有什么区别。第三,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异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种认为是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中还存在着封建关系的形式;一种认为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以上情况表明,宣扬“社会主义异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宣扬“社会主义异化”不符合马克思所使用过的异化概念的含义。马克思不但讲过劳动异化,还讲过国家的异化和其他方面的异化。但马克思早期讲得最多的是劳动异化,特别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马克思所讲的劳动异化,是从四个方面讲的:①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这是说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转化为商品,变成了异己的力量,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就越贫穷。②劳动过程的异化,表现在劳动对劳动者来讲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中感不到任何乐趣,只有摆脱了劳动以后才感到自由。③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活动成为仅仅维持自身生存的手段,人把自己降低为动物。④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这是说一部分在劳动之外、不从事劳动的人有权支配劳动和劳动产品,而在劳动之内、从事劳动的人反而无权支配劳动和劳动产品。这两部分人形成了一种敌对关系。
异化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对立关系时使用的严格概念。我们运用这个概念时,应该维持这个概念的本来面目,恪守其内涵和外延。马克思在后期就很少使用异化的概念了。不能说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概念。否则,就不能说明为什么在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一些重要著作中不再提异化。尽管在《资本论》里还用过几处,但也不能说明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异化概念,同样是用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同资产者的对立的。和早期不同,这时马克思使用的异化概念已经摆脱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痕迹,成为对剩余价值这一科学概念的一种说明。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个可以普遍运用的概念。马克思从来没有说过社会主义存在着异化。尊重马克思,就要尊重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时的严格规定,而不能任意地、按照自己需要地去改变它的内涵和扩大它的外延。
宣扬“社会主义异化”的观点不符合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这并不是否认某些文章所讲的我们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弊病和缺点,问题是对这些弊病怎样进行概括,怎样科学地加以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诸如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现象,不应回避,而应当正视它,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整顿、改革、整党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这是积极的态度。但有些文章表露出来的是消极情绪。不错,建国以来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造成了工作上的重大失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应当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进行坚决的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并且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利国利民的工作。尽管还有缺点,还有困难,但总的形势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总趋势。宣传社会主义存在异化的人,对我们今天的缺点看法不对头,有一种悲观的情绪。对现存的一些现象用异化来解释是不妥当的。这是因为对官僚主义、党内不正之风等等用异化甚至用劳动异化来解释,就会使人产生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有问题的看法,从而引起对社会主义的怀疑、不满情绪。更有甚者,有的人不仅把我们存在的某些弊病、缺点说成是异化,而且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会产生异化。这种极端的观点,不管作者的意图怎样,实际上导致了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的后果。宣扬“社会主义异化”不但无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反而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现在党中央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次整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顿党内不正之风。有人认为这次整党只是解决三种人的问题,清除精神污染的问题,而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这是一种误解。我相信,我们党是一定会把整党和清除精神污染的工作做好的。我们的改革,包括经济上的改革、领导体制的改革,都需要做很多事情,目的都是为了扭转社会上存在的落后现象。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做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不是靠谈论异化就能解决的。
不少宣扬“社会主义异化”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这就是:政治上最好不要权力集中,经济上最好能绝对自由(包括自由支配劳动产品、自由选择职业等等),思想上最好不受任何束缚,否则就认为是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存在着异化。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权威,任何一种形式的集中。如果说,有一些人由于思想作风不正,权力过分集中,可能会导致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的主人,这样说,还能说得过去。但是,如果认为权力集中必然会产生异化现象,这就不对了。这就是反对任何的权威,任何的集中。如果我们十亿人口的大国,不讲必要的权威,不讲必要的集中,而是各行其是,政出多门,那就会把国家搞乱。在经济方面,有人讲劳动者还不能完全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言下之意这是一种异化,似乎克服异化就应当使劳动者能够自由支配产品。事实上,绝对自由地支配自己的产品,不但在今天是不可能的,就是在将来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今天谈“人”的问题,不能离开现实社会来谈。拿自由来说,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在社会生活中,自由和纪律是对立的统一。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在任何情况下,人不能脱离社会,不能摆脱对社会的依赖。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总是要受这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社会抽象地谈论人、谈论人的自由是错误的。有的同志提出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命题。这是一个抽象人道主义的命题,是从马克思主义倒退到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社会。虽是一词之差,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区别,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以往的历史观的革命变革。
我们要看到宣扬“社会主义异化”在很多领域造成了混乱。如文艺界,有人也大讲社会主义存在着异化,提出要把表现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异化作为文艺创作的主题;说什么“对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思考,应贯穿到每个领域”,有人主张文学创作中出现反映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作品越多就越好,等等。在青年一代的思想中,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使一些青年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出现的某些缺点和弊病,以至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
宣扬“社会主义异化”造成了思想理论界的混乱,导致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青年对社会主义的不满。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有认识到它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才能自觉地清除精神污染,站在清除精神污染的前列。我们应该看到,一些同志之所以犯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发生了偏差,产生了片面性。对客观形势没有作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对我党历史上的错误也没有作全面的客观的分析,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实践没有作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这些同志忘记了在反倾向斗争中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有些同志只批“左”,但对右的东西注意不够,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有意回避。同时,实行开放政策后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对外开放以后,先进的东西进来了,但是腐朽的东西也会一起跟着进来。这是事实,不承认是不对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思想,要注意抵制和消除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决不能有意无意地宣扬外来东西中的糟粕,扩散它的影响。我们理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有一种责任感,一种紧迫感,应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清除精神污染是当前的一件重要工作,在批评错误观点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严肃认真地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精神污染一定要清理,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种右的倾向的斗争一定要坚决,但也要警惕左的东西重新抬头。清理精神污染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清理的目的是把这些现象克服后,使思想理论界的同志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进行工作,把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更好。这是一个积极的行动,不是一个消极的行动。一切理论工作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清理精神污染的斗争中去。


第5版()
专栏:

技术进步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梁文森 田江海
劳动资料同科学技术的结合
无论是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还是它的扩大再生产,都同技术进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劳动资料从来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具实际就是一种工具形态的技术,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技术的内容很广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表现在多方面,但主要还是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生产工具的采用来反映。所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主要是指这方面而言。当然,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和推广也体现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这些新材料、新工艺也往往要运用于生产工具的制造上;同时还不应忘记,生产工具毕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进步同劳动手段不断完善之间的关系,对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也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
固定资产中最积极的部分是机器。机器的发展进程,每一步都要求和反映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劳动资料的完善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基本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劳动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可以说,劳动资料完善的程度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某段时期或某些领域来说,劳动资料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往往是缓慢地跟在科学技术理论的后面。例如,从创立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到能在生产上应用发电机,这要经过实验,历史上,这一实验经历了三十五年。虽然现在这种过程已大大缩短(现在世界上的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应用周期越来越短:蒸汽机80年,电动机65年,电话50年,真空管32年,飞机20年,原子弹6年,晶体管3年,激光只用了1年)但仍要有一段过程。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通常成为劳动资料革新的先导,为新劳动资料的出现及其不断完善开辟着广阔的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资料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品。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所使用的各项劳动工具,凝结着十六世纪以前古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继使用铁器之后,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而蒸汽机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是由于瓦特应用了当时热学的潜热现象的新发现。继蒸汽机使用之后,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生产上应用了发电机。而发电机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是由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至于二十世纪以来出现的种类众多、质地全新、效能高超、用途广泛的劳动手段,诸如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遥感装置、机器人(智能机)等等,都是和以出现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要归功于现代科学技术。科学不仅能直接推动生产发展,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生产的作用。
由于劳动资料的革新和完善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考虑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时候,不能不弄清楚科学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巨大影响,以及固定资产再生产如何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
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举其要者:
首先,技术进步促使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
机器进化的历史明显地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固定资产的质量的。从机器材料方面来说,石器——铜器——铁器——自然材料——人工材料(现代高分子材料);从机器动力方面来说,风力、水力——热力——电力——原子能;从机器处理信息能力方面来说,完全靠人控制和管理机器——完全靠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机器,这些都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和反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广泛运用,或者机器零部件质量提高了,或者仪表、仪器精确度加强了,或者制造设备的材质改进了,这些都会结合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使劳动手段的部分结构或整体结构得到改造,性能更加良好,效率更加提高。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最明显地表现在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上面。
如果说,技术进步对现有劳动手段质量的影响具有渐变性,那末技术进步引出新型劳动手段问世则具有突变性。各种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标志着劳动手段现代化的新水平,开拓着劳动手段发挥作用的新领域。
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现有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从而产品产量可以获得相应增加。
其次,技术进步促使整个机器系统的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机器系统由工作机、动力机、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工作机由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复杂的机器;动力机由畜力、风力、水力发展到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传动机构由皮带轮传动、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发展到气功传动、电气传动。这都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和反映。更重要的是,现在机器系统又增加一个组成部分,即控制机,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控制系统。从物质能量系统进到信息控制系统,这标志着科学技术上的一大飞跃,也对机器系统的组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又其次,技术进步促使旧劳动资料替换速度加快。
诚然,技术进步可使劳动资料更耐久,从而根据有形损耗情况可使固定资产更新速度延缓,但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必然加快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从而会使劳动资料替换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资料的替换速度加快,势必要求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加快。
再次,技术进步促使固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技术进步的成果在机器设备上比在厂房建筑物上反映得更普遍、更及时,从而会影响到固定资产中积极部分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在固定资产积极部分中,高精尖的机器设备所占比重要呈现上升趋势。当然,高精尖的标准带有相对性,今天是高精尖的机器设备,到明天会变成为不是高精尖,但在一定时期内它还是稳定的,这部分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要不断提高。
技术进步是基于生产发展需要而发生的,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以耗能少的机器设备代替耗能多的机器设备,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一重要课题。随着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现和推广,可以预计,耗能少的机器设备所占比重会不断提高。
从固定资产的部门结构看,伴随技术进步而来的是资金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机器劳动日益广泛地代替手工劳动,因而,原来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的部门,如农业、手工业及某些轻纺工业部门所拥有的劳动手段在国民经济全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会有提高。
最后,技术进步促使劳动手段同劳动对象、同劳动者的结合上发生变化。
马克思曾说过:“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技术进步使劳动手段高度自动化,劳动者从笨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为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由直接在机器上操作改为通过仪表、仪器监视生产过程,工人几乎不用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本身。随着辅助工程和服务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这方面工作越来越接近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人和物的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更大的变化。
固定资产再生产如何
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列宁指出:“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列宁全集》第24卷第435页)。特别是在组织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更应着眼于技术进步的要求。
首先,不能把劳动手段类型凝固化。
过去要求大修“不变形”,更新“原打原”,这就是把劳动手段类型凝固化了。它违反技术不断进步的客观规律,使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排除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方面是办不到,一方面是阻碍了技术进步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束缚了生产能力的扩大。事实证明,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吸收的科学技术成果越多、越快,生产效率也就提高得越显著。因此,对固定资产局部更新和整体替换采用新技术,在思想认识上和规章制度上,只能是尽量提倡和鼓励,而不应加以阻挠和制止。我们要着眼于通过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和整体替换,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手段的生产效能。应力求通过每一次大修,每一次更新,都使机器设备的技术面貌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其次,要适当加快机器设备的更新速度。
有人估计,最近十年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超过了过去二千年的总和,新设备的更换速度大大加快,工业部门的技术手段有30%已被淘汰,而电子工业部门则有58%以上被淘汰。相比之下,我国的设备更新速度是相当慢的,同当今的技术进步步伐是不合拍的,因此,应当适当加快设备更新速度。
由于各有关技术领域中的技术进步不同,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不能不管什么样的固定资产都一律要求以相同的加速度进行更新。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往往也是陈旧的设备和新设备同时配合使用,亦即所谓“传统加进步”。对关键性的设备要及时更换,对一般性设备就不必用那么快的速度更新,至于厂房,如果旧式结构还很坚固,不影响生产效率,更可不必急于用现代化钢结构去代替。
最后,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情况的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
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长远的技术发展设想和具体的、明确的技术政策,那末,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在如何适应技术进步要求方面,就难免陷于盲目性。现在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很快的,水平是很高的。我国由于原有技术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虽有很大发展,但至今仍然落后大约二十年左右(有的领域差距小些,有的领域差距大些)。如何尽快赶上去,哪些技术应当着重发展,哪些技术可暂缓发展,这要考虑很多复杂因素,要根据我国目前和未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进行。就固定资产如何适应技术进步要求这一角度来讲,主要通过提供固定资产物质要素的部门——主要是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体现出来。
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经过建筑设计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果。在通过基本建设活动建造安装固定资产时,就要考虑采用最佳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所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固定资产的积极部分——机器设备,是由机械制造业提供的。这部分固定资产的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的成果如何。我国机械制造业解放后有很大发展,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机械产品质量还很不理想,只有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由重数量转为重质量,制造出的机器设备能够反映和促进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使固定资产再生产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在考虑技术政策时,还要正确解决坚持自力更生同必要的引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引进外国的技术要有选择,多引进“软件”,少进口“硬件”,多买“鸡”,少买“蛋”,不要多进口成套设备,要进口那些我们不能自制的、关键性的设备,并要注意仿制。对引进的技术设备,要按照周总理概括的“一用、二批、三改、四创”的原则,做到既能很快普遍化,又能很快用我们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加以提高。
(本文是梁文森、田江海著《社会主义固定资产再生产》第六章摘要)


第5版()
专栏:

《中国法制报》明年改为周三刊
《中国法制报》定于1984年1月1日起改为周三刊,逢星期一、三、五出版。《中国法制报》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领导的报纸。它是人民群众学习法律和政法工作者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园地。改版后的《中国法制报》从内容到编排将有许多革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