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形象的教材 动人的艺术
——彩色故事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座谈纪要
正当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整党的决定,从今冬开始全面整党的时候,以农村党员转变作风,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为题材的彩色故事片《不该发生的故事》(根据报告文学《三门李轶闻》改编),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万捷、乔迈编剧,张辉导演)摄制完成了。这部影片试映以来,受到城乡观众的热烈欢迎,普遍认为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感染力强的好影片,可以作为整党的形象化的教材。
11月9日,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和本报文艺部联合邀请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以及电影界的部分同志就这部影片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石方禹同志和袁鹰同志主持。现将座谈会纪录摘要发表如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陈荒煤同志作了书面发言,一并发表)。
——编者
一部整党的形象的教材
臧洪阁(中共北京市顺义县县委书记):
这是部好片子,不但能配合整党,对整个农村工作也有指导意义。影片首先好在题材选得好,名字定得好,不该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却发生了,这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敲了一记警钟。其次是真实性强。影片反映的虽然是东北的故事,但北京郊区的情况也差不多,也有过分组时不要党员的情形。现在许多事情反映出党群关系有些紧张,由于党风不正,群众指着一些党员的脊梁骨骂,这些党员的威信已经很低了,有的支部也根本谈不上是什么战斗堡垒。至于农村中抢水、抢牲畜的现象更时有发生。我想这部影片不仅对党员、对干部,就是对群众也是一次教育,要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嘛。现在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还是太少,到农村深入生活的作家也太少,没有生活是写不出好剧本的。第三,影片最好的地方是能够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有人说党风不正是不治之症,而影片中生动地反映了经过积极的思想斗争,多数党员是可以教育好的。党员一旦改正了错误,群众仍然信赖他们。这就既使人受到教育,又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而且这样处理也不会在观众中造成思想混乱,产生副作用。
蒋荣(北京海淀区永丰公社六里屯大队党支部书记):
看了影片我感到很带劲儿,很痛快。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明月沟生产队分组的最初结果实在令人痛心。队里几个党员都没人要,威信低到了极点,他们哪还谈得上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但是这些党员在“老农会”的帮助下,提高觉悟,振作精神。他们吸收了老弱病残户,通过夜战、让水、让化肥,急群众所急,从而洗掉了身上的耻辱,把原先同群众之间不融洽的“油水关系”重新变成了鱼水关系,恢复了党的荣誉,重新带领群众为建设新农村而奋斗,所以我觉得很带劲。影片对我们基层的干部、党员也是个深刻教育,是一部整党的好教材。我们那里虽不完全象影片中那样,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也不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我们大队的一些干部、支委脱产了,这样长期下去很容易脱离群众。影片告诉我们,只有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群众,才能领导群众。我希望影片能尽快在农村放映,使那些沾染了不正之风的党员受到教育,惊醒过来。
柳凤鸣(北京海淀区永丰公社六里屯大队党员):
看到影片里分组时党员没人要,我心里很难过。一个共产党员落到这步田地,难道不是给党抹黑吗?现在有的党员蜕化变质,光知道谋私利;还有的是十年动乱中入的党,那些年就知道抓“阶级斗争”,现在让他们抓经济、带领群众搞生产就不行了。象影片中的“党组”让水、让化肥这些事,本来就是党员应该做的,但我们这些年来没有这样做,“党组”这样做,群众反倒觉得新鲜了。其实,做一个共产党员不就是要甘愿吃亏吗?不是应该做到象党章上规定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吗?可现在有的党员入党是为了占便宜,捞一把,这怎么象一个共产党员呢?我们应该象明月沟的党员们那样,有了错误就改,掸掉思想上的灰尘,以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王玉如(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干部):
在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时候,两个作业组都不要党员,这确实是不该发生的事,但它偏偏发生了。恐怕一般的作者是不敢处理这种题材的。本来搞四化离开了党是不行的,可明月沟的群众在分作业组时却一个党员也不要,矛盾很尖锐啊!这种事发生在执政党党员身上,充分反映了党风问题的严重性。陈云同志说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确实语重心长。如果党员都不劳而获,成了人民的主人,象影片中赵广林骂的,是“白爪子”,群众都疏远党员,不信赖党员,那么,这样的党组织,也就名存实亡了。我们希望今后这样的事少发生、不发生。解决的方法,就是象影片中所告诉我们的那样:靠自己的力量,靠积极的思想斗争,这决不是什么不可克服的“异化”。
郝盛琦(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总的来说是一部好影片,我想着重谈几点意见:
一、明月沟作业组的群众组织作业组时一个党员都不要的问题,希望斟酌一下。前面写一个党员都没人要,那后面的转变,就显得突然。如当组长的梁财,本质是很好的,生产上也有经验,连搞生产都没人要,那是很糟糕的,后面的转变也就不可信了。
二、公社书记这个人物,在剧中没起什么作用。当群众对党员产生了信任危机、一个党员也不要的时候,作为公社书记应该做工作,帮助党员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作风,以改变群众对党员的看法,影片要是能在这方面弥补一下更好,但不要用说教的方式。
三、让化肥的问题,处理得不够好。化肥在农村是个很尖锐的矛盾,影片中仅有的三吨化肥全部由党员弄到了,不太合适。是否能采取这样的办法,即:按计划各作业组都有化肥,而群众的两个组化肥缺得多一些,“党组”就匀给他们,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四、李发春原来是大队长,他的一句台词:“好多事都是上面来的,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总是变来变去,让我们斗来斗去……”这句话要斟酌一下,要有分析。工作难做,当然上面要负责任,不过很大成份是本身的问题。比如,劳动问题,上面从来没说党员干部可以不干活,这就应该由李发春自己负责。又如经济犯罪等等,党从来没让你去干,如果有些党员干了,也要自己负责。希望影片能把这句台词改得更科学,更符合实际才是。
张思涛(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干部):
影片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不能单靠执政党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优良作风,依靠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影片通过对几个党员认识错误、提高觉悟的具体过程的描写,说明我们的党组织和党员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犯了错误是能够改正错误的,党是有希望的。影片不是单纯地揭露矛盾,而是同时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它不是仅仅立足于暴露党内的阴暗面,而是着力于表现党组织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克服阴暗面的过程,它把暴露与歌颂较好地统一了起来,从而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所以这是一部整党的形象化的好教材。
富于艺术魅力的好影片
周民震(广西电影制片厂编剧):
《不该发生的故事》由于是反映党风转变的重大题材,当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由于它在反映这一重要的政治内容和思想意义时,又具有相当的艺术征服力和形象说服力,就使影片真正地起到了影响深远的教育作用和感染作用了。
影片编导遵循了艺术本身的规律,坚持用形象说话的原则,跳出了这类题材容易产生的政治说教和简单化概念化的窠臼。比如,“党组”让水,就没有只写一段简单的“风格戏”,而是细致地写出他们在克服自身各种思想障碍中前进的过程。一开始,为争水先打了一架,这一架把让水的难度打出来了。全组的人对让水都思想不通,而作为老党员的组长梁财怎么样呢?他的思想更为复杂,他既不通,又不能在组员面前发泄,只好去找更老的党员“老农会”。这时,“老农会”并没有一段说教式的教诲,或者一起“忆苦思甜”,以转变梁财的思想。“老农会”只说了一句话:“我问你,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梁财不得要领地愤然离去。“老农会”追到门口喊了一句:“要是睡不着觉,就好好想一想吧!”果然,“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这句话使梁财睡不着觉,震颤了他的心。这句看来平常的话,却包含着深刻的潜台词:“我们党的老传统是什么样的,你这个老党员忘了吗?”这里面,既有启示,又有激励,还带着友善的批评。又如挖粪一场戏,是戏剧性冲突上大起大落的戏。编导除了具有魄力之外,还得有艺术功力。要善于掌握层次,节奏和分寸,又要不离开表现主题和突出人物性格。象这样力度很强的戏,是考验编导者艺术才能的标尺。至于“老农会”砸酒瓶,秀贞去做喜柱的思想工作,“抓阄”选人等细节的处理,幽默迂回,颇具匠心。足见编导者在表现这一严肃而重大的主题时,力图在艺术上使影片中几个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真实自然。
当前,电影界正在清除精神污染,无疑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大事,关系到文艺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发展的问题,有的创作人员则从消极方面来认识,试图回避当前现实中的矛盾,离开现实斗争远远的,甚至怀疑党的文艺方针是否会有变化。其实,恰恰相反,只有清除了精神污染,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塑造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更充分地发挥文艺在新时期的战斗作用,《不该发生的故事》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刘延东(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影片中所塑造的两个青年形象是很有特色的,他们个性鲜明。青年女党员梁秀贞,她热情、有朝气、工作也很积极,由于受到“左”的影响,入党时间又较短,没有得到党的系统教育,还不懂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起的作用。但通过斗争实践,不断得到提高,这人物符合年青党员的实际。另一个青年韩喜柱,从他的身上,反映出一部分青年在十年动乱后,在信仰和信念中产生动摇的问题,是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但通过实践的教育,他们的错误看法得到纠正。这两个青年的形象是真实可信的。关于他们之间的恋爱描写,也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当前,中央提出清除精神污染问题,我们除了对错误的思想要批判外,更重要的是要向人民提供更多健康的精神产品。我们希望以后多拍这样的影片。
影片也有不足之处,公社党委书记形象显得单薄,看不出党的领导在实行生产责任制时所发挥的作用,而是很被动。
另外,关于冷二嫂的组织关系问题,按照党章规定:六个月不过组织生活,就不能成为共产党员,表现好的可以重新入党,影片中这种处理是不符合党章规定的。
影片表现自愿结合作业组时,如果说一部分党员没人要是可能的,一个党员也没人要,似乎不太可能。
张学明(北京无线电仪器二厂工人):
作为一个青年,我看青年组长韩喜柱这个形象塑造得好,他有闯劲有干劲,缺点是对党内的不正之风存在一些偏激看法。现在有些单位的青年要求入党的人不多,除了一些不求上进者以外,也有不少人是因为对党员有看法。我也是因为有些片面看法,到现在也没写申请书,总觉得不入党同样可以发挥先进作用,入了党反而要被群众背后议论。影片中的“党组”使我深受感动,特别是李发春深夜在粪场“练兵”那场戏,我流下了眼泪。知错改错,这正是党的好传统。这次中央决定整党,也说明我们党没有丢掉这个好传统。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回去后我要思考思考,也要写一份入党申请书!
武楚珍(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干部):
这部影片有一定的典型性。影片中的几个党员,在特定环境中各自有不同的表现,比较真实可信。农村有些党支部只重视抓经济工作,抓钱,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明月沟发生的故事,说明不抓政治思想工作是不行的。梁财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好,他革命意志衰退了,端起酒杯想当“老太爷”享清福了。这时,“老农会”恨铁不成钢地摔了他的酒瓶,这一摔摔得好。后来梁财觉悟了,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起的作用时,“老农会”又给梁财送来了酒,这一摔一送的细节,是那样的感人,使人物有血有肉。
章柏青(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干部):
谈一点情况。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自十月份开始,我公司陆续将试映拷贝发往各省、市以后,许多省、市电影公司携带拷贝到农村、工厂、机关、学校去征求了意见。从各地的反映来看,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主题严肃,思想深刻,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好影片。截至今日为止,各省、市报来的拷贝征订数仅35毫米的,已达163个,还在继续增加。就这一数字来看,在农村题材的影片中是属于高的。据发行部门估计,这将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
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之所以能受到欢迎,首先是因为这部影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另外就是它在艺术手法、样式、风格上,很具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很鲜明,且具有喜剧因素。两个青年韩喜柱与梁秀贞这条爱情线的处理,富于浓郁的生活味,增深了影片中欢乐、愉悦的色彩。韩喜柱、王老蔫前面不要党员,后面抢着要党员,并且还主动提出入党申请,前后两次提出“抓阄”等等,这些细节都很好地体现了主题,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丁峤(文化部副部长):
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讲话中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谁要割断了这种关系,他的艺术生命就要枯竭。我觉得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的成就,再次证明了小平同志讲话的重要意义。《三门李轶闻》的作者乔迈,《不该发生的故事》的导演张辉同志,都曾经深入农村生活过,所以,他们对东北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农村的变化,农民的喜悦都在他们的心中。电影界至今还有少数同志这样说:要什么生活呀,“四人帮”时期我的生活多的是,现在关键在于让不让我写。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要从这部影片中得到启示。我们是党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提出并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新人形象,才有可能写出比较深刻的作品。
革命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人们常常争论歌颂与暴露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我们的作品只准歌颂,不准暴露。那么,《不该发生的故事》不正是深刻暴露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吗?在分作业组时,五个党员哪个组都不愿要,这个问题够尖锐了。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可以呢?我认为这首先是因为作者的立场站对了。他揭露的目的是要改变现状,而且影片中用事实说明农村中的党员正在改变现状。这种改变不是生硬的,而是确确实实的。如果没有塑造人物和艺术的可信性,也达不到感人的目的。这有力地说明,不是不可以揭露我们的缺点,而是一定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揭露、去批评,是为了帮助党员改正缺点和错误,并使之得到人民的信任,这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只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
崔书龙(北京海淀区永丰公社社员):
我是个农民,看了《不该发生的故事》这部好电影,真痛快。这部影片不象过去某些电影那样落套,生活真实,语言生动。拍电影的同志热爱农村,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拍得那么好。影片一开始,社员们坐在马车上配合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大家嘻嘻哈哈地谈论着要搞作业组,很有一股农村生活味儿。他们说的话也是我们农民的语言,一听就懂,一看就知。在农业生产上让水、让化肥是很不容易办到的。可是“党组”就是让了,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风格和好的党风。这也说明只要党风好转,恢复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群众是相信党、热爱党的。
这部影片里的公社书记有点差劲儿,没有给党员做什么思想工作。再说搞生产责任制是件不简单的事,公社书记应该挺起腰板,要把政策交给群众,事先做好思想工作,不能到时候自己心中没数。
坚持电影创作的社会主义方向
石方禹(文化部电影局局长):
好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特殊性表现一般性,越是典型,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就是如此。它表现农村的一个生产队党风的变化,对各行各业都有普遍意义,其中也包括电影行业。这部影片也应当成为电影界广大共产党员的整党教材。
在电影行业的众多单位和部门、创作和生产的处室、车间和班组之中,有些党员由于思想和作风的缺点和错误,因而损伤了党组织的威信,破坏了党群关系,使自身成为不受群众欢迎的人,这种事情可以说所在多有,不乏其人。电影界风气的根本好转,有赖于各级党组织克服软弱涣散状态,也有赖于电影界广大共产党员勇于克服思想和作风上的缺点和错误,象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中的共产党员们那样,毫不迟疑地抹去身上的灰尘,团结广大电影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繁荣而出大力流大汗。
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电影界已着手开展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问世,对于电影界清除精神污染,坚持电影创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是有重大意义的。为了在整党的同时清除精神污染,我们特别需要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认为电影界不存在精神污染固然是十分错误的;认为精神污染无所不在,无人可免,蹲下来看遍地都是蚂蚁,否定电影战线的成绩,甚至站在“左”的立场上搞无限上纲、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那同样是十分有害的。
电影创作应当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等一系列党的方针政策,做到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当前尤其应当努力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的生活和新的社会面貌,有的作品还应当大胆触及生活矛盾,但同时表现出克服矛盾的强大力量,鼓舞人们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这方面,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创造的经验是值得称道的。
当前电影界传言很多,这些传言点了一些同志的名字,也点了不少影片的名字。谣言不胫而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有一部分同志用过时的经验看待新事物,或者因为在“左”的轨道上生活过,一时又弄不清楚什么叫做实事求是,以及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而更值得警惕的是有人想故意把水搞混。谣言足以涣散自己的斗志,但更坏的是把好人和坏人一锅煮,给文艺界党内的“三种人”以掩护。在整党步步深入开展的同时,电影界的编剧、编辑和导演,务必努力工作,刻意求工,为1984年和1985年的电影生产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本,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影片。(附图片)
剧照说明:在年终总结大会上,社员们争着要党员到自己作业组来。 (本版照片均由刘永臻摄影)
剧照说明:民主划分作业组时党员没人要,韩喜柱竟主张抓阄分党员。


第7版()
专栏:

一部发人深省的好影片
陈荒煤
电影《不该发生的故事》是一部题材新颖,主题鲜明,矛盾尖锐,发人深省的好影片。
片名标明为《不该发生的故事》,看了影片,经过思考,却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就是说,明月沟的几个党员,尽管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被排斥在作业组之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看来是不该发生的故事,却必然会发生。原因就在于党员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群众,不能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共产党员不能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必然被群众所抛弃。从党员的责任、义务和作用来讲,不应该发生这样的故事,但是,影片又恰恰证明,忘记了党员的责任和作用,发生这样的事件又是必然的。
影片的成功,正是通过明月沟这几个党员真实生动的形象,反映了这个从不该到必然发生的事件的经历,在各种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党员和非党群众、干部和群众、家庭之间的种种冲突,展示了他们的内心矛盾、痛苦和觉悟,终于又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虽然暂时“孤立”在群众之外,却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党组”的作用,最后仍然成为群众所欢迎的人,真正使党组织成为一个坚强的、团结的战斗堡垒。
影片既不是着重渲染这种“奇闻”,追求离奇的情节,用一些人为的矛盾去增强冲突;也不是回避矛盾,企图削弱和掩盖矛盾,害怕揭露这个阴暗面。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成功,有相当感人的力量,恰恰在于从实际生活出发,真实地描绘了这几个农村基层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心理:他们被群众排斥在作业组之外,有的人感到不服气,受委屈;有人感到羞愧;甚至还有人觉得这里面有“阶级斗争”。他们之间的看法,也有分歧,也发生冲突,但渐渐意识到要作一个合格的党员,要顾全大局,要团结群众,象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奋发图强。最后又终于被群众选进了作业组的领导班子。这几个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真实可信,他们的行动既符合自己性格的逻辑,也符合生活的逻辑。这些人物是容易被观众所理解的,因而,这部影片一定会在广大群众中发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个农村的党员都可以从这部影片中照照镜子,找一找自己的影子,领会一下真实故事发生的所在地吉林省“三门李”的党员所说的一句朴素的语言:“不是群众不要党员,而是我们自己不象党员!”
我相信,这部影片公映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刚刚通过的整党决定之后,它不但对广大农村的整党工作会起很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同时给全国的广大党员上了一堂形象的整党课。它也给我们电影创作者上了一课,在当前思想战线、文艺战线上反对精神污染的情况下,也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影这种群众性很广的艺术,究竟是象有的同志所主张的离生活、离政治愈远愈好呢,还是应该从实际生活出发,努力去反映当前的现实斗争,创造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去鼓舞人民的斗志,推动历史前进呢?《不该发生的故事》证明,生活是极为广阔、丰富和复杂的,生活始终是我们唯一的源泉。在今后的反对精神污染、整党、改革、实现四化的历程中,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只要电影工作者能深入生活,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去认识、分析、研究、理解生活,正确地揭露矛盾,遵循革命现实主义的原则,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反映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共同性的社会现象,就会产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影片。近几年来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的影片,如《牧马人》、《喜盈门》、《人到中年》、《夕照街》等等,也证明这一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