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扶桑忆菊
张云方
在我的家乡,人们喜爱菊花,篱院边、小径旁到处是菊,就连空着的盆罐里也要插上一两枝。我自幼就珍藏着许多对于菊的美好回忆。而东邻扶桑的菊,更时时泛上我的心头,把我带回那些令人难忘的时刻。
那是八年前,我初到日本。时令正值深秋,北京已是万木凋零,东京也有些寒意了。站在临海的羽田机场上,举目四顾,大海茫茫,浪涛翻滚,高天长啸,金风萧瑟,一种去国离乡的寂寞感油然而生。初涉异国他乡的人,大抵都有这样一种心情吧!不过,当我步入机场大厅时,却见一盆盆生机盎然的菊花傲然开放,那颜色,那姿态,那神韵,无不象我家乡的秋菊。真想不到在远离故乡的异国遇上了她!我的心顿时感到一阵温暖:日本人民也爱菊啊!
也许是日本朋友的精心安排,不久就给记者团送来一盆菊花。金黄的花瓣,墨绿的叶片,馨香四溢,真爱煞人。这以后,菊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员,饭后茶余,一有时间就谈论起她来。
在中国,菊花常被诗人们赞为高洁情操的象征。苏轼笔下的菊花是“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田园诗人陶渊明对菊更是推崇倍至,说她:“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陈毅同志也有一首咏菊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日本民族则把菊花奉为和平与长寿的象征。公元八世纪时,菊花由中国移足扶桑。日本最早的菊花记载见于《怀风藻》,田中净足和安倍广适在赴长屋王晚宴诗中,就有“水底游鳞戏,岩前菊气芳”,“雁飞明月秋,斯浮菊酒倾”的佳句。藤原宇合赞颂菊花是“兰沾白露不臭,菊泛丹霞自香”。日本《类聚国史》中载有延历十六年十月(公元798年11月)桓武天皇赏菊一事,这算是日本赏菊的肇始了。到了大同二年(807年),日本正式把九九重阳定为菊节。此后,养菊、赏菊之风日盛,饮菊花茶,食菊叶饼,品菊花酒,甚至衣物服饰、店号器皿也都选用菊花图案。菊花成了扶桑百花中的姣姣者,为日本民族精神生活增添了雅趣。
一个星期天,送菊的朋友邀我到他家里小聚。他住东京郊区,四周幽静,不似东京都内那样嘈杂。踏进小院,我愣住了:这竟是一片野菊的天下!朋友的夫人笑着说:“我们这位就是这么个脾气,不喜欢人工栽培的,倒偏爱这些‘自由战士’”。她故意把“自由战士”说得重重的,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不一会儿,夫人端出了茶,也是野菊茶。绿莹莹的茶杯里,一朵雪白的野菊花在飘荡,简直是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令人舍不得启口。我这才仔细审视了一下屋内,小会客室的墙上有条横幅,上面录着郭沫若同志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写的一首西江月:“岁月两千玉帛,春秋八十干戈。一朝齐唱睦邻歌,篱畔菊花万朵。世代和平共处,横空划出天河。要教四海不扬波,子子孙孙毋惰。”横幅下的小桌上放着一束插花,也是野菊。茶过一巡,我禁不住问主人:“送我们的那盆也是野菊培养出来的吗?”主人莞尔一笑:“哪里,那是一位朋友的。”接着说,“我已经约他来聚,他可是一位养菊专家哩!”须臾,一位60多岁的老人叩门而入。他精神矍铄,有些腼腆。老人自我介绍说,他叫中田,战前当过兵,到过中国,对不起中国人民。谈起菊花,老人兴致很高。他从挎包里拿出个本本,上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菊花,每朵菊花下都注有名字,有的张页还题有诗句。中田说,他已经把日本《怀风藻》中的4首,《古今集》中的12首,以及《花坛养菊集》中百首咏菊诗汇集在一起,连同中国的咏菊诗词,大约收录了500多首哩。
回归的路上,中田带我看了东京新宿御苑的菊展。那些生长在熊本的肥后菊,扎根在京都的嵯峨菊,以及江户的夜明珠,越后的三日月;红的,白的,紫的,粉的,黄的,鹅绿的,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大朵有的如绣球,小朵有的如桃花;花瓣扬扬洒洒的,联手紧翕的,含羞抱面的,千姿百态,富丽堂皇。真是难得一观的名菊展览!
1978年秋,邓小平同志访日前夕,浅沼享子夫人打来电话,说有一盆千朵菊,要我看看。享子夫人是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浅沼稻次郎先生的遗孀,长期以来,她继承丈夫的事业,为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我忙赶到浅沼夫人的住处,一进门就看到那盆蔚为壮观的千朵菊。金黄色的小花整整齐齐,精精神神,活象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小脸。一株菊竟能开出上千朵花儿,真叫绝!老夫人还告诉我,这花是一年前从养菊专家中田先生那里拿来的。夫人说着递给我一本《雨月物语》看。书中夹个小书签。翻开一看,正是《菊花之约》那篇。这是日本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萍水相逢结为兄弟的人,为赴九九重阳月下会面之约,不惜牺牲了生命。这个故事成了今天日本恪守诺言的座右铭。《菊花之约》一篇结尾处有一行蝇头小字:“林间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惆怅旧游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这分明是中田先生的笔迹,至此,我明白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刚刚缔结,中田他们是要以此表达自己的心意啊!
从浅沼夫人居处归来,我连夜给中田先生挂了个电话,约他一晤。可惜,中田感冒了。不过,我并没有失望,很快他寄来一张斗方。斗方上中田书写了郭老的一首诗:“漫天飞雪迎春回,岭上梅花映日开。一自高丘传号角,千红万紫进军来。…………”
岁月如流,五个年头过去了。而今日本又到了“一年一度秋风劲”的时节。日本朝野正在热情地欢迎胡耀邦总书记的访问。我想,扶桑的菊花一定更加繁茂、挺拔和妍丽了。不是吗?中日友好正进入一个“千红万紫进军来”的新时期啊!(附图片)
东京公园展出的巨型菊花


第7版()
专栏:

海外华工血泪史
李南友
早在一百年前,华侨足迹就已遍及全球。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裔,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800万人左右。广大华侨素以勤劳、朴素和聪颖而著称于世。长期以来,他们对世界各地的开发,对发展侨居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他们的遭遇却是十分悲惨的。可以说,世界各地华人苦工的历史,是一部血泪斑斑的苦难史。
早在十六世纪初,一些殖民主义者就开始了掠夺华工的罪恶活动。例如,葡萄牙人曾在1519年把我国大批苦力劫运到印度的果阿去做工。1810年有几百名中国苦力被运到巴西试种茶树。到十九世纪中叶,我国苦力被拐运到国外的越来越多。
在旧中国,反动统治者祸国殃民,在殖民者掠夺华工的活动中助纣为虐。1859年,广东巡抚允许英、法在广东肆意“招募”华工。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使帝国主义掠夺华工的罪行合法化。从此,买卖华工的活动更加猖獗。当时,厦门、香港、澳门、汕头、海口等地是诱骗、绑架华工活动最猖獗的地区。殖民者在这些地方设立所谓劳工收容所,将我国大批农民、渔民以及其他贫民或流浪者,用掠夺、拐诱的手段强行拉入。不少人因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求职求生心切,以致受骗上当。一进收容所,如入鬼门关,休想再出来。张煜南在《海国公余录辑》中说,苦力们被送进收容所后,殖民者“……虑其私逃,羁以铁索。朝牵而去,暮率而入。少惰则加以鞭挞。贱之如奴隶,役之如牛马。狺声狺语,食不果腹。其载运出洋也,数百人闭置一舱。昏闷而死者三分之一;抵埠之后,饥饿鞭捶而死者,又三分之一;仅存残喘者不及一成。”
苦力们在新加坡港口上岸后,便被关进“猪仔馆”,在那里殖民者对他们“横加鞭挞,声达户外”,“客馆死毙,不论善终屈死,均勿庸洋医相验,便可葬埋”。他们在那里被迫签订卖身偿债契约,身价银却被工头等吞夺。
殖民者为招募华工去印度尼西亚,采用的野蛮手段使人怵目惊心。他们或欺骗,或绑架,甚至指使其走狗埋伏路边,对行人突然袭击。蒙其面,塞其口,捆其身,投入麻袋,抬到船上。由于船上生活条件极为低劣,华工们途中病死、渴死、饿死,或不堪折磨而自杀者不可胜数,死亡率最高的达50%,最少的也有15%。运到印尼的“契约华工”,主要去苏门答腊、棉兰佬的烟草园或邦加岛、勿里洞岛的锡矿场……。在烟草种植园,园主对他们实行奴隶管制,私设监牢、公堂,种植园四周有铁丝网,有警察恶狗严密监视,华工们如有逃跑,被追回后,不是当场被打死,便是受到种种暗害。
华工们被掠夺到美国后,即成为任人宰割的奴隶,过着牛马般的生活。到1868年,已有12,000名华工参加修筑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以后,在兴建西部的其它铁路中,又有数以万计的华工参加。特别是加利福尼亚的铁路,几乎全部是由华工建成的。华工们担负最艰巨、最危险的劳动,而又受到非人待遇,死伤者不计其数。1880年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时,担任总工程师的美国人安德鲁·安达当克把成千上万的华工当作廉价劳动力。有许多华工在筑路中丧生。西方人士也不得不承认:“一里铁路埋一华人。”尽管华工们用尸骨和鲜血筑成了美国早期的经济大动脉,美国国会却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加剧对华工的迫害。
被贩卖到拉丁美洲的华工命运也很惨。宓·亨利在《中国近代史》书中称之为“中西关系史上最可耻最不幸之一幕。”1847—1874年内,从厦门、香港、澳门、汕头等地前往古巴、秘鲁、智利等地的人数共达十万之多。华工进入收容所后,即“被剥光衣服,赤身露体”,殖民者“在他们的胸部打上或涂上C(古巴)、P(秘鲁)或S(散得维齿群岛)的字样,……先给他们一点食物以充饥,一套衣服以遮蔽身体,一、二元钱以交付他们的家属。”然后装上“浮动地狱”(海船),遭受非人的折磨。那时的船要在海洋中颠簸百余日,才能驶抵古巴或秘鲁。从1847—1874年间,在前往古巴的143,040名契约华工中,就有17,032名死于非命。那些经过九死一生到达拉美的苦工,被拉到市场上排列成行,由人贩子进行拍卖。
当时古巴的种植园、制糖厂和制烟厂都成为埋葬、吞噬华工的地狱。史料称那里“糖寮林立,四望蔗田纵横千百里,监房不下数千间,脚铐不下数万副,内中被虐工人呼冤受痛之声,皮开肉裂之形,刎颈悬梁吞烟投水之事,不一而足。”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千千万万华工遭到的苦难是难以尽书的。然而,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刻苦耐劳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得以生存发展,并和当地人民不断增进团结,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许多华人陆续取得了侨居国的国籍。今天,了解华侨过去在海外的悲惨遭遇和他们辛勤立业的精神,对于我国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是有益的。
(题图为当年参加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附图片)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别具一格的阿拉伯小镇
刘作文
突尼斯市东北郊有一座小巧玲珑的镇子,名叫西迪·布·赛义德,人口不过五千。它座落在一个山丘上,与著名的迦太基镇紧紧相连。它的闻名不仅由于风光优美,更主要的是它至今保持着阿拉伯传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在参观迦太基古迹之后,驱车向东,再前行不远,西迪·布·赛义德镇的清真寺便映入人们的眼帘。小镇的房屋顺丘坡修建,重叠逶迤,鳞次栉比。远远望去,蔚蓝的海洋、雪白的房屋、葱绿的树木,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人们把它称为“一束由无花果叶子包着的洁白如玉的茉莉花”,赞美它是悬挂在蓝天上的“一颗明珠”。
小镇执意保持阿拉伯建筑的民族风格。那一幢幢白色的二层楼房,门和窗都染成天蓝色,黑色铆钉在门上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几何图形。窗子上都装有铁栏杆,款式多样,美观大方。镇里每家都有一个小庭院,许多家的院墙都由剪修整齐的花木篱笆相围。茉莉花、金银花、扶桑、爬山虎、紫藤,……五颜六色,争妍斗艳。火焰般的“非洲红”爬得最高,从墙上爬到树的顶端,把小镇打扮得姹紫嫣红。院内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果树飘香。玫瑰、牡丹、菊花、芍药等,万紫千红,各具风姿。柑桔、枇杷、石榴、葡萄、桃、李、柠檬,四季果实不断。这一切既有人工之巧,又兼自然之美,形成了西迪·布·赛义德镇独特的庭院艺术。
顺山坡上走,不一会,便到了赛义德镇的最高处——《凉席咖啡馆》。在铺着“阿拉法草”凉席的台阶上,坐满了从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他们一边品尝这里特有的“摩尔人咖啡”,一边尽情观赏赛义德镇的美景,眺望迦太基、突尼斯市区的风光。远处,地中海烟波浩淼,首都的高楼大厦忽隐忽现;近处,迦太基古迹花木扶疏,总统府上空的国旗迎风招展。那些白色拱顶房屋宛如镶嵌在翡翠上的白玉,使人赏心悦目。
西迪·布·赛义德镇与欧化了的突尼斯市区近在咫尺,却能保持阿拉伯民族建筑的本色,原因何在呢?据史料记载,1912年,一位地位显要的男爵罗代夫·埃兰热来到这里,非常喜欢小镇建筑的一致性和布局的匀称协调,认为很有必要保持这种建筑的原状。1915年8月6日,他发布条令:“禁止对西迪·布·赛义德镇的传统建筑进行任何外观上和高度上的改动。任何新建筑都必须同邻近建筑形式一致”。为了保证条令的实施,这位男爵还买了一大块地皮,并亲自规划修建了一座旧宫殿,供后人建房时模仿。


第7版()
专栏:

美国双胞胎大聚会
孙国维
今年夏秋之交,美国闻名的“双生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市举行了一次盛大而别开生面的大聚会,729对孪生子女同时登场,他们携手并肩,供人们评议:哪一对外表长得最相象?哪一对在性格和兴趣爱好方面具有更多的共同点?
这是俄亥俄州举办的第8届双胞胎联欢会,其他各州的孪生兄弟姐妹也都热情地派出代表出席盛会。到会者最小的是刚出生11天的娃娃,最老的已是82岁耄耋之龄的寿星了。
大约二百年前,哥伦布市出生了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叫做雅朗,妹妹叫做姆茜月戈丝。她俩长大后从不分离,不仅同住一处,而且合作经商,连所生儿女的数目都相同,最后一起活到1827年,都在9月25日这一天去世。人们惊叹这一生命史中的奇迹,把她俩合葬于同一墓穴之中。后人为了纪念这对孪生姊妹,就把她俩的诞生地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称为“双生城”。
联欢会当天,市内盛况空前,人们象欢度佳节那样,兴高采烈。32岁的吉希尔太太身穿节日盛装,用座车推着出生11天的双胞胎儿子马克和麦根,兴冲冲地来到联欢会场。她在七百多对男女老少的双胞胎中东张西望,看得十分出神,她情不自禁地说:“奇妙有趣极了,一双双一模一样的面孔,仿佛到处都是镜子!”
双胞胎引起人们的兴趣,不只是因为他(她)们的面庞、外表和生理特征的酷似,更因他(她)们对于医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一百来年前,自从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创立优生学并首次提出研究单卵性双胞胎以确定遗传与环境对人的发育的影响以来,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医学科学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据统计,仅在美国每年平均有33,000对孪生婴儿出生。这些双胞婴儿为研究人类行为、心理状态和遗传基因等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查德发起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17名成员包括医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等。迄今,他们已对几十对孪生子女的身体健康情况、心理状态和个人经历以及性格嗜好等方面进行了诊断测试和调查记录,对于他们的能力、智力、兴趣爱好和审美观点提出了成千上万个问题,并在不同的时间里测量了同一基本因素。他们对大多数双胞胎之间的惊人相似之处拍手称绝,其玄妙之处真是引人入胜。
在华盛顿大学,目前正有262对孪生男女在接受试验。目的据说是观察究竟哪一类人易于倾向犯罪。同时,弗吉尼亚州的医学院也有250对孪生男女正在协助医学专家研究心脏病突发的机会性。另外2,850对双胞胎则在协助南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家们探索癌症的起因。科学家认为,研究这些同遗传学密切相关的课题,从单卵性双胞胎的特殊人体类型入手,是可以达到更佳效果的。(附图片)
大会评选出的一对“最相似的孪生女”


第7版()
专栏:他山片石

塑化木材
今天,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木材有它先天不足之处,即坚硬度有限,能吸水,年久会腐烂。如果能克服它的不足之处,无疑就会延长木材使用期,等于增产了木材。不少国家的科技工作者早就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了成果。苏联为改善木材强度,研究出了木材铁化工艺,即运用化学方法把木质硬化。经过这样处理的木材,强硬度明显增加。可是,这套生产方式比较复杂,而且有些树木的材料不适应这种化学处理,因此加工生产有一定的局限性。波兰继而研究制出了塑化木材,即使木材塑料化。处理方法是:把要加工的木材泡浸在一种特制的合成树脂里,让它们吸饱,木质内部随之变化为高分子化合物。这时,木材已经脱胎换骨,外型虽仍是木材,但质地已具塑料特性:坚硬,不吸水,不腐烂。这样的塑化木材经久耐用,深受用户欢迎。 ·达功·


第7版()
专栏:

基维鸟
唐永兴
基维鸟是新西兰的国宝,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因为这种鸟是唯独新西兰才有的。
基维鸟白天躲在洞穴里歇息,晚间才出来觅食,因此人们不大容易看到它们。我随赵总理访问新西兰时在北岛的罗托罗阿地热公园里看到过。主人为了让中国贵宾参观,特意把基维鸟从室内暗处拿到室外阳光下。
基维鸟差不多象普通的鸡那么大。它们的双翅已退化,没有尾,所以不能飞,但双腿健壮有力,跑起来很快。公园工作人员把它送到赵总理手里,旁边的人也伸过手去抚摸它,它既不挣扎,也不吱叫,看上去非常温驯。
大概是因为它在夜里出来觅食,所以基维鸟长着一张特别长的嘴,嗅觉也特别灵。它的鼻孔长在嘴尖上,不象别的鸟那样长在嘴根上。
基维鸟产卵繁殖,孵化主要由雄鸟担当,时间长达八十天,小鸟才破壳而出。在这段时间里,外出寻食的责任自然落到雌鸟身上。
“基维”是毛利语,意即尖叫声,基维鸟是毛利人起的名,因为雄鸟常发出尖叫声。(附图片)
正在觅食的基维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