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扶持商品粮专业户健康发展
韩健民
今年以来,山西省商品粮专业户、重点户迅速发展,已约占总农户的6%,他们提供的商品粮预计可达全省粮食包购任务的50%多,如何扶持这一新事物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除继续做好调整土地、平衡各业收入差别和产前产后服务工作外,我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问题。粮食专业户的发展,为我国解决粮食问题开拓了新的途径。但是,扶持粮食专业户健康发展,必须吸取过去单一抓粮食的深刻教训,做到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兴办粮食生产需要的育种、植保、农机、水利、运输等产前产后的服务业,把粮食生产建立在完整的经济结构和合理的生态系统基础上。这样才能使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同步发展。
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对各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力。因此,首先应当对商品粮专业户以至整个粮食生产进行规划和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为国需民用提供可靠的粮食保证,而且可使其它各业围绕着粮食生产的需要和根据商品粮专业户提供的商品粮、剩余劳力等的数量,来确定林、牧、副等各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山西的不少县从各种专业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发展中,已深深感到对农林经济进行全面规划的必要,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经济预测。应县在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社会需求量、生产量作了预测后,提出了合理调整作物布局,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按“三七”比例发展的设想,并对商品粮基地社队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作了区域规划和生产计划。这对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
二、兼业问题。现在的商品粮专业户,实际上大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兼营它业”。这是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形成的。因为第一,几乎所有的粮食专业户,都是在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之社会化的生产服务还很少,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完全改变种粮为主,兼营其它的经营方式。第二,粮食专业户为了保证粮食这个主业的生产,仍需要饲养一定的家畜、家禽,以解决畜力、肥料和资金等问题。同时,粮食专业户的剩余粮食和秸秆、糠皮等副产品,又需要得到利用,于是兴办作坊,兼营畜牧业等,以便发挥一物多用的经济效益。第三,粮食生产周期长,经营一些工副业,能够很快得到现金收入,为粮食生产提供资金,保证粮食这一主业的需求。所以,在目前,对大多数粮食专业户来说,不需要也不可能急于改变这种经营方式,而去单纯经营粮食生产,相反,从现有条件出发,适当兼营一些力所能及的、而又对粮食生产有利的其它生产,如畜牧业等,则是完全必要的。当然,我们并非永远保持这种“小而全”的生产,而是要通过“小而全”逐步向“小而专”发展,再在专业户的基础上逐步向更高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过渡。
三、亩产量问题。土地是粮食专业户的最主要的基本生产资料。没有一定的土地面积,不可能有较多的粮食产量,但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绝不能只靠增加土地面积。现有的粮食专业户的亩产量大都高于一般农户,他们的实践证明:粮食增产,最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的关键是实行科学种田。有些承包大户,因为承包土地过多,超越了一户的生产能力,不利于精耕细作,提高单产,所以有的同志认为:“二四得八,不如三三得九来得合算”;发展粮食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是单纯扩大土地面积,要稳定土地面积,鼓励社员种地养地,乐于向土地投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科学技术的潜力是无穷的;既要看每户的总产量,也要重视单位面积产量。
四、两条腿走路问题。商品粮专业户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不可低估。但是,在目前我们还应看到,粮食专业户所占的比例还是小的,而一般承包户还是个大头。千家万户的潜力很大,不容忽视。我们要在大力抓好专业户的同时,决不放松一般户这个多数;通过抓专业户带动一般户,在一般户的发展中产生专业户。


第5版()
专栏:记者来信

争名利影响猕猴桃开发利用
本报记者 杨善清
今年7月,国家科委把猕猴桃的开发利用课题列为全国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并成立了科技开发公司和理事会,组织河南、江西、陕西、湖南等省协作攻关。国家科委下拨250万元经费,各省自筹300万元至400万元,进行良种选育、人工栽培、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的研究。
攻关刚刚起步,就遇到了一些难题。科研中需购买猕猴桃鲜果作加工试验,就要定个较为合理的价格,为这事就吵了一场。生产部门的代表主张把价定高一点,收购加工部门的代表提出价格要定低一些,互不相让,至今尚无定论;有的县按几分钱一斤收购,有的县按一二角钱一斤收购,相差悬殊,影响试验加工。工作中争奖金、争发表论文、争专利权、争上报科研成果署名谁先谁后的矛盾也相当尖锐。有个科研单位与一个县的酒厂共同试验成功甜猕猴桃酒的酿制工艺,在全国都有影响,可就因为争上报成果署名谁前谁后,所得科研经费谁多谁少,双方互相拆台、告状,闹得很不愉快,协作关系中断了,本应继续完善的研究项目也无法进行了。
少数单位在工作中互相封锁、以邻为壑和重复劳动的事更是接连发生。常德地区石门东山峰国营农场是目前全国人工栽培猕猴桃最多的地方,共有两千多亩。每当开花和收果季节,各单位的科研人员为了各自的目的都争先恐后上山来进行大体相同的科研活动,搜集几乎同样的资料、标本、数据,使这个农场应接不暇。对这种事,科技开发公司没法管,农场场部对这些“捞材料”的也无可奈何。湖南靖县有一种野生猕猴桃优良单株7901,果重135克,比国际上的名牌产品——新西兰的“海沃特”猕猴桃还大,理应加速试验、繁殖、推广,但当省园艺所派人去采集接穗时,县里却有人怕省里得了好处,“肥水落到外人田”,故意把来人引入歧路,不让采取这种优良接穗到省城繁殖。
一些熟悉猕猴桃科研工作的同志建议,当前要加强对有关农业科技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轻名利,重事业,同心同德奋发向上,为农业现代化多作贡献。


第5版()
专栏:

张县长与粮食专业户
本报记者 沈祖润 王礼贶
离巢湖不远的安徽肥西县松棵村,有百把亩易涝洼地,过去是集体小农场,因为年年亏本,垮了。后来承包给100户农民,多数人家半种半荒。今年4月,回乡知青高德明主动承包了被人嫌弃的这片地,加上自家的10亩责任田,办了个家庭小农场。村里人谁也没有想到,他光早、中稻就收了17万多斤,卖给国家6万多斤,等于全村过去全年的售粮任务。接踵而至的参观访问者,都称赞这是专业化生产园地里的一株新苗。高德明却激动地说:“要说这是棵新苗,那育苗人就是张县长。他为我这小农场,真是操碎了心!”
小农场刚办那阵,高德明忙里忙外不得闲,冷言冷语也钻进了他的耳朵:“别看今天干得欢,当心明天挨批判”,“政策一变够他受的”。正当小高抱头苦思是进还是退的时候,县长张文题拍拍他的肩膀,说:“要相信责任制不会变。要变,只会越变越顺民心。发展粮食商品生产,贡献越多功劳越大。”一席话重新鼓舞了小高。
6月下旬,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堤内,四面八方的雨水涌进洼地;堤外,淠史杭干渠里洪水越涨越高。高德明和请来护堤的农民,三天三夜不敢合眼,“水龙”仍在吞噬这片洼田。高德明累倒在堤旁,感到抗洪无望了。这时,张县长乘着小船,顶着暴雨来到堤下。前两天他扭了脚,现在拄着拐杖,一瘸一拐,一边察看小农场的险堤,一边问小高有什么困难。当即,他建议村干部派农民增援,并让电力部门保证小高的排涝用电,还为他准备了排涝用的柴油。小高以感激的热泪,送走了张县长,浑身重新鼓足了劲。经过小高全家和请来帮助的农民一个多月的努力奋战,大堤保住了,内涝排除了,“弯腰点头”的稻棵,仿佛在赞许人们抗灾的胜利。
早稻收割前,高德明天天面露喜色。这样的大涝之年,早稻、中稻都能丰收,这在松棵村还是头一回。但是没过多久,一丝忧虑又挂上他的心头:几万斤稻子上了场,要是阵雨来了咋抢场?这么多谷子,卖粮用什么装?二十来里路,靠两只肩膀要挑到啥时候?高德明的眉间拧成了疙瘩。8月下旬,张县长风尘仆仆赶来了,一一问清了他卖粮的难处,说:“别急,我请粮站借给你雨布遮谷,供给你麻袋装粮,再请他们上门收购。”9月上旬,张县长又绕到小农场,知道粮站把麻袋送来了,借雨布和上门收购还未落实。他掉头就走,赶到区粮站,说:“我代表专业户求援来了。”张县长同区粮站约定:马上借给雨布,到时派人上门验质、过磅和装运。粮站同志提出,去松棵村的路有几处涵管没有埋好,汽车开不进去。张县长又与在场的小庙乡负责人说定:请乡政府组织人把路修好。工作安排落实以后,张文题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这样做,不是支持一个高德明,而是支持农村专业化商品生产,是促进农村新的生产力发展。一句话,是贯彻党的三中全会政策!”
9月下旬的一天,当粮食部门派来的汽车装走一车车稻谷时,高德明兴奋地说:“有县长这样关心我,大家这样帮助我,今后就越干越高兴啦!”(附图片)
张县长和高德明在一起研究生产


第5版()
专栏:通讯

地瓜粉丝诞生记
这种比绿豆粉丝还细、象玻璃丝一样透明的地瓜粉丝,是农民技术员程谟翠孜孜不倦钻研二十年的结晶。
侯建森 孙希香
今年9月10日,在山东省食品评比会上,当一种比绿豆粉丝还细、象玻璃丝一样透明的地瓜粉丝摆到与会者面前时,尽管有位粉丝行家一口咬定这不可能是用地瓜做的,同类产品第一名的桂冠还是被它夺去了。
这种地瓜粉丝的制作者是海阳县行村公社东山大队粉丝加工厂的农民技术员程谟翠。
二十年前,程谟翠带着自己制作的地瓜粉条去拜望师傅。师傅拿出了又细又白、又长又亮的绿豆粉丝,程谟翠一看呆住了:“这是什么?”“龙口粉丝,国内外闻名啊!”师傅说,“可惜成本太高,大部分绿豆还得从国外进口。”程谟翠脑子里一闪:我们有的是地瓜,如果能用地瓜制出粉丝……他突然对师傅说:“把地瓜粉条还给我,将来我要带着象龙口粉丝这样的地瓜粉丝来拜望您!”
当时程谟翠才20岁,是个连水的化学符号都不认识的高小生,从未听说有人用地瓜做出过粉丝,搞科学实验,难哪!借来一本不足300页的《有机化学》,他整整啃了3个月。凭着每天晚上凑在煤油灯下苦读、一遇疑难问题就到处求教的办法,他读完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等,写了几万字的笔记。
靠自学掌握知识,靠知识增加本领。程谟翠化验了周围十几个大队的河水、井水、库水,终于找到了粉丝加工的理想用水;他又化验了十几个不同品种和九个产区的地瓜,取得了各种地瓜成分含量的可靠数据;他还在无数次试验中,把握了粉丝加工的最佳气温和水温……1965年,程谟翠拿出了第一代地瓜粉丝,细度为1毫米。到1976年,第三代地瓜粉丝问世,细度达到杂豆粉丝的国家标准——0.6毫米。能不能再细一点呢?经过一番机械改革,漏出来的粉丝是细了,可没等下锅就断了,落进锅里一会儿就熬成了浆糊。失败了!怎么办?吃饭时,碗里盛的是地瓜面条,程谟翠吃了几口,突然问妻子:“你怎么把地瓜面条做得这么有筋?”“加点碱呗。”他一听高兴得大叫:“有了,有了,这下可有了!”1979年,地瓜粉丝细到了0.3毫米,绿豆粉丝也自叹不如了。
程谟翠还不满足——地瓜粉丝不亮。他抓住影响粉丝色泽的关键——原浆成分比例,开始了反复试验。为找到这个适当比例,他冥思苦想,如迷如痴,给家里挑水,却挑着水桶来到了粉丝加工厂;半夜里也睡不踏实,常常跳下炕,高一脚低一脚地摸向粉丝实验的大缸。味道鲜美,又细又亮的地瓜粉丝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2年诞生了。那位不相信地瓜能制成高质量粉丝的粉丝行家,在食品评比会后来到了东山大队粉丝加工厂。他口服心服了。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小议坟头和耕地
东方舟
近年来,一些乡村土葬之风又盛行了。人还健在,就请阴阳先生看“龙脉”,选坟地。有些人认为,反正田地、山林包到了户,我愿在哪里安坟头就在哪里安,谁也休想动我家坟头一棵草。前些日子,我们在西北地区调查,看到一些乡村比着干,一户比一户看谁修得气派、占的地多。一家坟场,少则占一分地,多则占一亩地。以陕西省为例,那里本来人多耕地少,平均每人拥有耕地,1949年是4.7亩,1981年只有1.4亩了。仅仅三十几年,人均占有耕地减少了三分之二,原因可能有几条,大修坟头,滥占耕地,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条。
还是让我们粗略地算一笔账吧。我国农村有8亿人口,按死亡率6.2‰计算,一年有496万人去世。假如实行土葬的死者中,有半数需要占用耕地,每亩地平均做50个坟茔,那么每年将减少49,600亩耕地,少生产粮食约4,000万斤;这些粮食足够10万城市人口吃一年。以上还仅仅是一年的损失,三年、五年、十年……的损失有多大?坟头多了,耕地就少了。活着的人是要吃地里长出来的粮食才能生存下去的,这个严重的后果能不认真地想一想?!
如今,生娃娃,有人管,讲计划。埋死人,办后事,却缺乏计划管理。特别是农村,一个乡,一个区都没有统一规划的坟场,谁家挖个穴、堆座坟,就是“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就成了永世长存的标记。看来,提倡火葬,改革土葬,除了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制定明文法规才好,象节制生育那样拿出坚决有力的措施来。现在,有的地方实行平地深埋,不留坟头;有的地方利用荒山瘠地建立集体公墓,改变了乱埋乱葬、占用耕地的现象,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关键还在我们的领导机关、党员干部,要敢于抓,带好头,做移风易俗的模范。


第5版()
专栏:

种稻养鱼双受益
江苏省东台县时南村党支部书记陈玉喜,今年6月在8分稻田里放养了2,000尾鱼苗,不用给鱼苗投料,也不用抓秧根,83天后即收获鱼种1,388尾,收入近60元;收稻谷820斤,鱼、稻产值比单纯种稻高六成多。朱林治


第5版()
专栏:

养猪熬糖巧结合
浙江省余姚县朗海公社杨家路大队社员沈瑞俊,在承包大队猪场的同时办起家庭糖坊,用加工饴糖剩下的大量糖渣喂猪。今年头七个月,沈瑞俊向国家出售猪肉1,815斤,出售小猪27头,提供饴糖5,472斤,纯收入近两千元。 魏忠坤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牧场“皇后”——红豆草
乔靖
牧草家族众多的姊妹中,“皇后”这顶至尊的桂冕,授给了一种豆科多年生牧草——红豆草。其实,红豆草的果实并没有鲜艳夺目的红色,而是不起眼的黄褐色。可它有一排排嫩绿色的羽状复叶,有一串串淡红色、紫色或白色的花瓣,水水灵灵,风姿秀逸,着实招人喜爱;加上它秀于外而惠于中,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和易栽培管理等优点,因而格外受到牧人们的青睐。
这位牧场“皇后”可没有百年多愁多病身。它根系发达,主根特别粗壮,能扎入地下一丈多深,因而不怕干旱,能生长在干燥的砂砾土和沙土上;它的毛根上有大量根瘤,能产生根瘤菌,又能适应瘠薄的土地。在年降水量350毫米—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2℃—13℃的地方,它生长得最茂盛;地下水位高或湿润多雨,它反而不适应。所以,它适合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
不少豆科牧草需要与其他牧草混合饲用,否则,单独喂牲畜,会引起一种臌胀病。而红豆草身上对牲畜有毒性和溶血作用的皂素含量很低,牲口吃了不会造成臌胀,可以单独喂牲畜。它柔嫩多汁,大大小小的牲畜都喜欢吃;它含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也比较丰富,有利于母畜、幼畜和种畜的生长发育,每年一般收两三次,亩产五六千斤鲜草或500来斤干草,确实是牧场上一种不可多得的宝贝。
红豆草又叫驴喜豆、栗毛豆,野生种分布于我国天山北坡海拔一二千米的地方。现在采用的栽培种,是四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它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长得又快又好。目前我国已有了自己的红豆草种子基地。甘肃省通渭县申家山生产队以种红豆草起步,以草养畜,以畜促农,实现了治穷致富。他们使用的红豆草种,就是甘肃农业大学培育的。
今天,红豆草这位牧场“皇后”正出现在祖国大西北更多的牧场上,我们祝愿它为开发大西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5版()
专栏:来信

牲畜防疫不容忽视
我县西窑林场白石源生产队17户人家养猪34头。今年搞了春季防疫注射,全村只死一头猪。相反,上清公社炉坊生产队没有搞,26户养猪102头,死猪48头。
搞不搞防疫成败如此明显,炉坊生产队为什么不给生猪打防疫针呢?问题在于某些畜牧兽医人员责任心太差,又缺乏业务技术。炉坊生产队发生猪病后,正是由于兽医不能确诊,耽搁了时间,导致疫情蔓延。这个教训应引起畜牧兽医人员的重视。
江西省贵溪县 吴家林


第5版()
专栏:

姚长连推迟盖新房
江苏省盐城市郊学富乡农民姚长连,过去是全村出名的超支户,去年还欠集体四百多元。今年春上他向信用社借了一百元贷款,才种上了地。
秋后,姚长连家收入一千多元,老伴很想拆了十几年的泥墙草屋盖瓦房。老姚却说:“同样是两双手,我们为什么过去年年超支?还不是党的政策好,国家、集体多扶持。咱们还是先还了贷款和超支款,等收入更多了再盖房子。”老伴说:“好,依你的!”
夏冰 成宽


第5版()
专栏:

王二安提前还贷款
山西省陵川县秦家庄公社贾家岭大队社员王二安,前几年日子穷得叮当响。信用社的同志知道他会养羊,去年用四百元贷款帮他买回三十只半细毛羊。不到半年,生了八只小羊,今年一季就剪羊毛两百多斤,收入四百多元。
邻里乡亲们都以为老王得置些衣物、买点细粮了,可没想老王急着要去还贷款。女儿劝他:“贷款还不到期,等以后卖了小羊再还也不迟。”老王却说:“贷款还是提前还了对,好让它再去支援别的人家。” 都天喜


第5版()
专栏:

夺取秋蚕丰收
江苏省新沂县蚕桑厂坚持科学养蚕。他们根据不同季节蚕生长的不同要求,细致缜密地做好每季蚕孵化前和收茧后的消毒、清理等工作,图为职工为夺取秋蚕丰收在刷洗蚕匾。 伏立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