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科普创作的巨匠--伊林
文有仁
1934年,一位青年科普作家见到了高尔基。他们一起讨论了高尔基在《论主题》一文中拟出的主题“科学怎样使人变成巨人?”。高尔基对这位作家说,希望你“对孩子们讲人是世界的改造者,讲人可能达到的和正在达到的高度”。高尔基的思想火花点燃了这个青年人创作《人怎样变成巨人》的激情。1936年起,他同他的妻子谢加尔整整花了十年写成这部三卷本的科普巨著。
这位青年作家就是后来被称为科普创作巨匠的伊林。他编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十万个为什么》等书,在世界许多国家翻译出版,成为最受欢迎的科普著作之一。《十万个为什么》在我国出过29版,《人怎样变成巨人》也出过8版。
伊林原名伊里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夏克,生于1896年1月10日,1953年11月15日逝世。伊林的父亲是实用化学家,又喜爱文学。哥哥是诗人。妹妹是儿童文学作家,她创作的《古丽雅的道路》也是我国读者所喜爱的。这个科学和文学气氛很浓的家庭,对伊林成长为一名伟大的科普作家是有重要影响的。
伊林早在童年时期就对大自然、对科学、对诗歌发生浓厚兴趣。他到乡间去有时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的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迷。他把家里的厨房当成试验工厂,试制肥皂,居然成功了。他按照书上的配方制成皮鞋油,用它把皮鞋擦得锃亮。这时,他高兴得欢呼起来:“科学胜利了!”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但这却使他懂得,科学试验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伊林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欢读普希金、罗蒙诺索夫等名作家的作品。他9岁时第一次尝试写过一首火星的诗。儿童时代的伊林还写过火山、热带森林、美洲豹和鳄鱼的诗。
还在上大学期间,伊林就开始为儿童刊物《新鲁滨逊》写化学方面的科普短文。1925年,伊林大学毕业,到列宁格勒涅瓦硬脂酸工厂担任实验室主任,业余时间从事科普创作。1927年,他的第一部中篇科普著作《桌子上的太阳》(中译本名为《不夜天》)问世。在这以后的26年间,伊林创作了近20部中篇和长篇科普作品。其中有一些是与他的妻子合写的。
伊林的科普作品知识性强,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深入浅出,读来使人回味无穷。
伊林说:“只有自己为所写的事件感动并且不掩饰自己感动的人,才能引人入胜地描述这件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开展了热气腾腾的经济建设。这使伊林深为激动,他不是旁观者,而是满怀激情的积极参加者。因此,他能写出《五年计划的故事》、《山和人》和《人民——建设者》这样一些激动人心的、反映苏联五年计划建设的科普读物。在伊林的笔下,枯燥的数字变成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个优美动听的琴符。我国科普界前辈、伊林著作的早期翻译者董纯才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初期,有些青年人就是在读了《山和人》以后,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奔赴延安去参加革命的。
伊林学识渊博。为了给自己的作品增添新的养分,他一生从未间断过对知识的追求。伊林每写一本书,似乎都是重新读一个大学,要读几十本书和几百篇科学论文。为了写《人怎样变成巨人》,他在几年内学习了历史、考古学、语言学等各种学科的书籍。他写《人和自然》时,对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了两年之久。
伊林的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创作时,先拟出提纲,描绘出大体轮廓,再着手写。伊林出笔很快,但初稿写完后,都要反复进行认真修改。伊林说:“就是最有趣的内容和见解,要是用贫乏的、没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述,也会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探求更好地表现题材的手法、形象和比喻,他绞尽脑汁,不断构思,他的《十万个为什么》采录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基本科学知识,深受读者欢迎。
对祖国建设的激情、广博的科学知识、高度的文学修养和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使伊林成了科普创作的巨人。


第7版()
专栏:文化交流

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殷鼎
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一段时间里书信往来频频不断,常常论及中国。伏尔泰仰慕中国文化,在当时欧洲的知识界已是有口皆碑。这位普鲁士国王也曾尝试与中国打通商业关系,但未能取得成果,热心也就慢慢减退下来。1776年3月,他在给伏尔泰的信中,以略带幽默的笔调写道,欧洲各国的事已让他够忙碌了,为了不致于把中国和印度这些“地球上最动人出色的部分全然遗弃掉”,他以后就把它们交给伏尔泰和他宫廷里的一位中国学者包君。这位包君也是伏尔泰的朋友。伏尔泰曾托名本特尼教派的僧侣,写下了著名的《中国人、印度人及鞑靼人的书札》,奉给腓特烈大帝的讲师包君。不料这件事给后世的历史学家造成不小误会,法国的一位汉学家就误以为这部书是腓特烈大帝所作。
1770年,伏尔泰将自己为乾隆皇帝的一首诗所做的小品文送呈腓特烈大帝,这位国王除了复信致谢意外,还寄给伏尔泰一封乾隆皇帝亲手写的骈体文书信。国王告诉伏尔泰,这封信是他的一艘最近刚由中国归来的船携回的,现赠与伏尔泰以丰富他的中国藏书。国王趁机把他自己所做的几行有韵的隽语,假托出自乾隆手笔,随信送给了伏尔泰。可以想见,这位西方国王虽想附庸风雅,但他似乎也感到自己不及东方帝王乾隆之博学多才吧!
十八世纪初叶,两本介绍中国的书:《耶稣会士书简集》和《中华帝国全志》曾风行欧洲。后者是一套四册巨著,出版于1735年,不仅详细介绍中国历史和现状,而且收入了《赵氏孤儿》及《古文观止》的译本。这两部著作被同时代的人誉为十八世纪欧洲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据说,伏尔泰醉心于中国文化,也是从受益于这两本书开始的。
伏尔泰仿元曲《赵氏孤儿》,写了一部名为《中国孤儿》的5幕韵文体剧,把中国的伦理思想介绍给欧洲观众。1755年,此剧在巴黎上演。在当时欧洲人眼里,中国、孔子和道德是三位一体的。伏尔泰为此专门研读了孔子的著作。他回忆道:“我曾认真地读了孔子的书,并做了摘要,我发现书中所说的是纯粹的道德。”后来他还写信告诉友人,说他已在书房中挂起了孔子的画像。
伏尔泰自己称《中国孤儿》为“儒家道德的5幕剧”,他相信孔子的道德学说都已包含在5幕剧中了。伏尔泰让剧中那个曾以武力驰骋世界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后在崇高道义的感召下诚心折服。《中国孤儿》在法国上演后,备受欢迎。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当时给伏尔泰的复信做了很好的印证:“我听说《中国孤儿》一剧正大受赞扬”。
法国的另一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作《法的精神》一书,指责东方及中国,激起伏尔泰作《风俗论》。此书1756年发表后,欧洲思想界褒扬这部书是欧洲“对于远东的全部观感的最完备的总集”。伏尔泰曾赞扬中国历法和历史记载是“确凿可靠的”,“全世界各民族中,唯有他们的史籍持续不断地记下了日蚀和星球的交会,我们的天文学家验证他们的计算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记录都真实可信”。伏尔泰对中国历法的推崇,引起了神学家的怀疑,但也得到一些法国学者的支持。
伏尔泰是天主教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思想敌人。他曾编辑了《内斯尼尔杂记》,谴责天主教的浮华和欧洲传教士远征东方,讥讽他们的传教热情是“一种特殊的病态”,“亚洲人从没有派人到欧洲来传教”,“只有我们,才把自己的观点、信仰连同商品,推销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当一部历史著作《世界史论》未提及东方时,伏尔泰就批评道:“作为一位哲学家,要知道世界上发生之事,就必须首先注视东方,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当他自己写《风俗论》时,就以很长的篇幅论述中国,并做为全书的首章。
伏尔泰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发现宋儒理学和他的理神论有共同之处,正可作为他向当时腐败的教会进攻的思想武器。俄国评论家瓦·索柯洛夫指出,伏尔泰反对教会的思想,也是“汲取了孔子的智慧和增添了自己的认识的产物”。当“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时,如伏尔泰自己所说,“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第7版()
专栏:

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剧院
刘天白
在布拉格市中心碧波荡漾的伏尔塔瓦河畔,矗立着一座气势磅礴、巍峨壮观的建筑。
(见右图)它的金色方顶闪闪发光,方顶四周的雕刻千姿百态,装饰在建筑物正门的青铜铸像“胜利女神”驾驭着骏马凌空飞驰。这便是一百年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用自己的力量修建的民族剧院。
民族剧院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骄傲,是他们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拯救民族文化而进行英勇斗争的象征。早在十九世纪初,捷克伟大的戏剧家约·卡·迪尔就提出建立民族剧院的主张,立即得到广大爱国志士的赞同。1850年,成立了以著名历史学家帕拉茨基为首的民族剧院筹建委员会,并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募捐活动。他们冲破了奥匈帝国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于在1868年5月16日动工兴建剧院。这一天,各地的群众潮水般涌来,人们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游行,欢腾的人群彻夜不散。
经过13年漫长的岁月,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民族剧院终于在1881年8月竣工。伟大的建筑师约·日特克为剧院设计的蓝图庄严古朴,完美地体现了捷克的民族精神。许多艺术家的杰作把这个艺术之宫装缀成五彩斑斓、名作荟萃的画廊。但是,这座渗透着捷克人民斑斑血泪的剧院,犹如这个民族的命运一样坎坷多难。它刚刚建成不久,便遇到一场火灾。人民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捷克人民没有气馁,他们决心重建剧院,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又募集了金钱,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重建剧院的战斗。许多建筑师、艺术家、工人,日夜奋战,无偿地劳动。经过短短两年的时间,民族剧院又被修复一新。
1883年11月18日,民族剧院举行了正式开幕典礼,并上演了斯美塔那在剧院破土动工时就开始为它谱写的爱国歌剧《里布舍》。斯美塔那本人也出席了开幕典礼。他虽已重病缠身,耳朵完全聋了,但他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创作的歌剧被搬上舞台,面对欢呼的观众和劫后重建的剧院,悲喜交集,热泪纵横。歌剧激昂的旋律,女王里布舍预言捷克民族不会灭亡,它定将战胜磨难,奔向幸福未来的歌声,表达了深受压迫和奴役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心声,激励他们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军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剧院的全体人员,不分演员和工人,组成地下斗争小组,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侵略斗争。占领当局禁止剧院演出歌剧《里布舍》,他们就上演斯美塔那谱写的另一部反映农奴暴动的歌剧《达里波》,通过达里波呼喊自由的歌声,向人民发出为自由而战的号召。1945年5月5日,布拉格人民爆发了反抗占领者的起义。民族剧院的工作人员在剧院前筑起街垒,架起机枪,与法西斯侵略者展开激战,誓死不让匪徒们破坏剧院。他们苦战了四个昼夜,直到迎来了布拉格的解放。
民族剧院建成一百年来,上演了许多优秀剧目,成为哺育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摇篮。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它对促进捷克斯洛伐克戏剧事业的发展,又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了隆重纪念它落成一百周年,使它体现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捷克斯洛伐克把1983年宣布为“戏剧年”,并从1977年起,开始全面翻修这座剧院,使它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民族剧院的近旁,用钢架和玻璃建成了一座宛如水晶宫的现代化剧院。这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剧院,并排屹立,交相辉映。它们虽然代表着不同时代,却闪烁着同一种精神。


第7版()
专栏:

欧美国家的文盲问题
侯贵信
在一些西方国家,尽管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有大批居民处于文盲状况。
当然,今天文盲的概念有别于过去。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定义,任何读、写、算能力不足以应付日常生活最基本需要的人,即可称为文盲。这些发达国家的文盲可大体划分为四类:一是“语言”文盲。这些国家内有大量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极少教育的外国移民,这是西方国家文盲率高的原因之一。二是“初始”文盲。指那些从未进过学校,因而不具有任何读、写能力的人。三是“再发”文盲。有些人虽曾在校经过短期学习,但离校后又将所学基本知识遗忘了。四是半文盲,稍有读、写能力。
据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估计,欧洲共同体10国有1,000万—1,500万文盲,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于小学毕业生,而且还有一些人常常出于自尊心,竭力掩饰自己是文盲。
在美国,文盲问题也很突出。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调查,美国的文盲多达2,300万,但官方统计中文盲只占人口的1%(210万左右)。美国文盲中半数以上为外籍人。据统计,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中,有56%的人是文盲。44%的美国黑人和16%的白人被视为文盲。
在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工业国里,为什么依然严重存在文盲和半文盲问题呢?这些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的贫穷化,不少少年儿童中途停学或被迫过早离开学校寻找职业。电视的普及,也使人们忽视读书。
文盲问题已引起这些国家的注意,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英国成人教育学会专门成立了成人扫盲局,进行成人扫盲工作。意大利也开展了类似的活动。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都已把这一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


第7版()
专栏:

自动赌钱机泛滥成灾
王爱宝
时针已指向晚上11点,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开始休息,联邦德国鲁尔区多特蒙德一家赌场里,26岁的绘图员里夏德还神色紧张地坐在自动赌钱机前,眼睛紧盯着荧光屏上的图象和数字,两手不停地按动着按钮,由于赢钱心切,两手都攥出了汗。这天晚上,尽管不断地输,他还是照样一枚又一枚地把硬币投放到自动赌钱机的钱孔里,而他的赌注越来越少了。
那还是7年前的一天晚上,里夏德出于无聊走进赌场,向赌钱机放进一个马克的赌注,第一次就赢了。这晚他运气不错,在两个小时内赢了120马克。刚刚19岁的里夏德天真地想:这样挣钱太容易了。此后,他的瘾头越来越大,一天不去赌场就浑身难受。但是,赢钱的机会太少了,7年时间里他总共下了5万马克的赌注,7年过后,他背上了3万马克的债务。
27岁的面包师弗朗茨—约瑟夫·里希特的遭遇更惨,由于玩赌钱机,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16岁就开始玩赌钱机,差不多回回都输,越输越不甘心。钱输光了怎么办?他铤而走险,去撬人家的保险柜,结果被判了刑。由于赌钱,他失去了女友,丢掉了职业,成了无业游民。在法庭上,他呆呆地说:“我把自己赌进了深渊。”
在联邦德国各地,形形色色的自动赌钱机比比皆是。很多人玩上瘾后不能自拔。目前,据估计有50万人已成了“瘾君子”。1982年内玩赌钱机的人输掉的钱达10亿马克之多。玩者主要是收入低微的人,其中不少是失业青年,也有中小学生。戈丁根大学心理学博士格哈德·迈耶最近尖锐地指出:“联邦德国的自动赌钱机工业从社会上收入最低微的人身上谋取了数十亿巨款的利润。”
随着赌博人数的增多,刑事犯罪率也不断上升。许多赌徒输红了眼,不惜去偷盗、行凶。有关方面曾呼吁少生产这类赌具,并要求政府出来干预,从法律上予以限制,但毫无作用,自动赌钱机的数量仍有增无减。(附图片)
沈同衡画


第7版()
专栏:

感恩节在美国
丁源
在美国,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传统的感恩节。节日里,家人团聚,盛宴庆祝,非常热闹。
感恩节,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颇有意义的节日。
十七世纪以前,北美大陆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一六二○年,一批英国清教徒为了摆脱当局的迫害,乘船外出寻找出路。他们经过六十五天的航行,渡过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于十一月间到达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海岸。这时,冬季已来临,四周荒无人烟。他们上岸后与严寒、饥饿和疾病搏斗,遭受了巨大的苦难,百余人死去了差不多一半。但是,剩下的人终于挺住了,建立了普利茅斯村。
一六二一年春,离此不远的印第安人来到普利茅斯小村,看到这些欧洲移民的狼狈处境,表示十分同情,于是送给移民不少礼物,并教他们打猎、捕鱼和种庄稼。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经过辛勤劳动,到秋季获得了好收成,并猎得大批水禽和野火鸡。一六二一年秋末,他们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宴会,感谢“上帝的恩赐”。他们邀请当地印第安人一起参加这次庆祝活动。印第安人高兴地来作客,还送来了五只鹿。大家饱餐了烤火鸡、野鸡、玉米、南瓜等可口的食品。人们尽情歌舞,还举行射箭、赛跑等活动。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这就是北美大陆第一个感恩节。
以后,这种群众自发性的节日庆祝活动逐渐扩展到美国各地。一七七六年美国独立后,政府和国会先后明确宣布感恩节为美国正式的节日。
现在,美国感恩节的一些传统习俗都是从第一个感恩节沿袭下来的。每年感恩节期间,都有上万人去游览当年移民始祖定居的旧地。但是当年帮助过移民的印第安人,却遭到了屠杀,幸存者也早已被赶到贫瘠的保留地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