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青海省省长 黄静波
党的十二大提出,到二○○○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要翻两番。我们青海当然不能落后,理当在这个伟大革命洪流中奋发前进。前些日子,胡耀邦同志来青海考察访问后指出:青海是我国四化建设的一个大有希望、尚待开拓的战略地区,今后五年、十年、十五年,青海的一切经济工作都要围绕为青海的大规模开拓,为迎接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国家建设重点转移到大西北创造条件。
青海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当然,大规模开拓青海,我们还要克服许多困难,努力做好一系列工作:
一,制订出一个切合青海实际的近期和远期规划。要根据我省的地理、民族、自然、资源特点,制订出发展青海经济的整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的蓝图,以克服经济工作的盲目性,鼓舞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为开拓青海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工作。
二,保证重点项目的建设。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青海的重点建设项目有青海油田的勘探开发、龙羊峡水电站、青海钾肥厂、锡铁山铝锌矿等七个。我们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这些项目的完成,不仅对国家有重要意义,对带动我省工业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繁荣,积累建设经验,培养技术队伍等都有重大意义。除此以外,还要为“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安排在我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创造条件。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必须抓紧煤、电、交通、电讯等建设。
三,要使我省工业近期有一个转变,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善现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放在推进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上。我省现有1,300多个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30多亿元。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如能达到全国220个城市的平均水平,那么,仅西宁地区就能增加产值11.5亿元;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利税,如能达到全国220个城市的水平,那么,仅西宁地区就能多上交3.75亿元。这些方面的潜力很大,大有文章可做。
四,农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依赖由国家拨钱的作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牧区的各项经济政策,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大力种草种树,绿化祖国,改变生态环境。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增加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牧区抓好改良草原,推广科学饲放管理,改良畜种;农业区抓好改造中、低产田,小流域治理,饲料加工,小水电站建设,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沼气等等。凡是经过自己努力能办的事,坚决想办法自己办,以减轻国家负担。
五,搞好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对草原副产品如蘑菇、蕨麻、药材等;对屠宰季节的牛羊内脏等,商业部门要方便群众,做好收购工作,同时做好农牧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把流通搞活。
六,积极促进服务于农牧业和人民生活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奶制品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加工工业、民族制品工业等,要大力推广现代化的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花色品种,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七,科技教育事业,要下功夫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抓,尽快抓出成效来。要搞“智力引进”,欢迎有志于开拓青海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来青海扎根、开花、结果;还可以短期聘请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科技人员(包括聘请一些已退休的科技人员)来我省传授经验、技术。
八,采取多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切实解决好资金不足、物资缺乏问题。所谓广开财源,主要是要积极发展我省的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全局最需要、最有决定作用的地方去;另一方面要吸引国内外资金,合资开发我省的能源、矿藏,改造我们现有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九,进一步搞好各民族的关系,增强各民族的团结。我省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39%,居住区域占98%。正确处理好各民族的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我省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关键。特别是现在要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开发丰富的资源,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党政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这就更需要加强民族政策教育,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确立“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使我们的民族关系越来越融洽,民族团结越来越巩固,为开拓青海创造更好的政治条件。
十,关心人民群众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这是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抓好。城镇郊区要建设成副食品供应的基地,积极发展养鸡、养羊、养牛的专业户以及种蔬菜、种果树的专业户。新兴城市还可以请外面会种菜、会搞副食品的人来,帮助他们安家落户,发展副食品生产。对牧民,除了指导他们搞好生产,还要指导他们搞好生活,帮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条件,搞好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性行业,便利人民群众生活。要鼓励待业青年搞个体的、集体的服务性工作,提高从事这一类工作的人的社会地位,造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关心坚持高原工作的职工,在生活待遇上给予照顾,使他们的生活待遇比在内地工作的同志优厚一些;并注意改善知识分子与职工的工作条件等等。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文学艺术创作,改善文化设施,争取每个州县都能看到电视,鼓励各艺术团体多为群众演出新的节目,教育、鼓舞各族人民为搞好经济建设,尽快改变青海的贫穷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
总之,各级领导要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抓好各方面的改革,破除妨碍我们事业前进的因循守旧思想,勇当改革的促进派。为大规模开拓青海创造条件,为国家四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第5版()
专栏:

火车开进了柴达木 本报记者 王精业摄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日月山上的丰碑
禾子
从青海回来,埋在我心头久久难以忘却的,是日月山上那座纪念筑路英雄们的石碑。
沿着青藏公路,我们登上日月山高峰,山下风和日丽,正是草原上最美妙的初秋天气。山巅上却是寒风呼啸,灰沙迷漫,仿佛进入了冬季。就在寒风怒号的山头上,屹立着这座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地刻了一篇文字,记述着五十年代初修筑青藏公路的战士们艰苦奋战在日月山上的感人事迹。三十年的风雨使石碑有些剥落,但碑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置身日月山上,读着这篇距今不远的历史,不能不深深为之感动。日月山海拔3,200米,山顶空气稀薄,我们略略走动一阵,就感到气喘。而当年筑路战士却在这里抡大锤,掀巨石,啃干馍,喝凉水,征服了日月山,开发了幸福路,有些战士从此永远埋骨在青山下。关于日月山,报刊上往往乐于描述有关她的种种美丽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却疏于注意这块碑上记述的当代英雄的业绩。这个疏忽,实在很不应该。
如今,青海草原上又开始了比三十年前更伟大的进军。“立下愚公志,开拓青海省”,这个口号多么打动人的心呵。从事开拓事业,首先就得有一个开拓者的精神状态,就得有愚公那种一旦看准了奋斗目标,就义无返顾,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大志大勇。其实,五十年代青藏公路上的筑路战士,不就是现代愚公的群像么?他们在比今天要差得多的物质条件下,发扬愚公精神,在2,100公里左右的青藏公路上,搬掉的岂只是一座王屋山?
筑路英雄们铺设的青藏公路,正在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日月山上的丰碑——英雄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发扬。


第5版()
专栏:农村调查

“林(草)——牧——粮”
——发展内蒙古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田聪明
自从去年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实行“以牧为主”的生产建设方针以来,各方面有些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是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全区1,900多万人口,近三分之一吃商品粮;在农业人口中又有20%左右常年靠返销粮过日子。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前些日子,我随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到伊克昭盟,就如何解决粮食问题,作了重点了解和探讨,下面记述的就是我们了解的情况及看法。
目前,伊克昭盟吃供应粮的状况仍在继续,不过我们也看到和听到一些由吃供应粮变为交售商品粮的典型,很受启发。我们头一站是到了准格尔旗海子塔公社,党委书记吕世光同志说,他们今年抓了三件大事,头一件就是种树种草三万亩。这个公社不到7,000人,一年人均种树种草4亩多,与他们的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相当。这个公社是丘陵沟壑山区,过去长期吃供应粮,后来索性腾出部分土地和劳力种树种草,现在林草占到全社总面积的40%左右。种树种草带动了畜牧业,林(草)、牧又带动了粮食生产。这个公社近几年除三项(口粮、饲料、种子)用粮自给外,还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90多万斤。
在伊克昭盟的西部,我们又访问了伊金霍洛旗新街公社乌兰陶勒盖大队。这个队地处毛乌素沙漠。据这里的老人讲,从他们记事时起就是年年忙于种庄稼,搞粮食,合作化后全队七八百口人,耕地面积扩大到上万亩,但还是缺粮吃,进入七十年代,特别是1974年以来,他们逐步把耕地压缩了三分之二,腾出人力、畜力和土地,用过去种庄稼的劲头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并打了18眼大口井,建设了1,000多亩水浇地。到去年为止,全大队1,000来口人,人均有林(草)20多亩,牲畜(不包括猪)5头(只)多。近五年平均粮食总产比1974年增加了20几万斤,成了“贡献户”。
象这样的典型在我区各地都有一些。我们分析这些典型社队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在这些地方发展粮食生产曾走过两条路子:一条叫做“粮——粮——粮”;一条叫做“林(草)——牧——粮”。实践证明,前一条是失败的路子,后一条是成功的路子。这个盟属亚寒带,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解放后的三次大开荒,自然生态失掉平衡,多数地方已成为丘陵沟壑、起伏沙丘、荒漠草场和盐碱滩。植被稀疏、土质瘠薄,既易成旱又易成涝。加之降雨量小,风沙大,无霜期短,绝大部分地方种庄稼事倍功半,广种、薄收、沙化,恶性循环。但是,这些地方一般都能够种树种草,特别是柠条,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百草之王”,还有沙柳、羊柴、草木樨、苜蓿等,也都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从典型经验看,种树种草投资少,省人工,收效稳定。一旦种树种草面积达到一定比例,就会出现一种喜人的景象:畜牧业发展了,有机肥料多了,群众的燃料问题也解决了,还为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更可喜的是,有树有草调节小气候,风沙减少,霜冻减少,干热风不见了,土壤结构也改变了,增强了涵养水分的能力,耐旱耐涝。有了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再因地制宜地利用地表水或地下水,建设一些基本农田,这样就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粮食生产做到少种、高产、稳产、多收。
“林(草)——牧——粮”的路子,在内蒙古大部分地方有普遍意义。由于极左路线的破坏和人口大量增加,十多年来,我区的粮食都有很大的缺口,要马上做到粮食自给,这是吹牛。但从基本条件看,经过稍多几年的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则是完全可能的。自治区去年提出“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目的就在于从内蒙古的自然特点出发,积极而又有计划地调整现有农(牧、林、副、渔)业内部的结构,发挥内蒙古的优势,扬长避短,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果。这是搞活内蒙古经济的一个重大措施,也是把内蒙古粮食搞上去的符合实际的有效途径。


第5版()
专栏:农村通讯

在真菌王国里探求
——记惠民县农民出身的助理农艺师徐本勤
韩绍烈
今年6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食用菌现代化学术讨论会上,一位青年农民作了题为《棉籽皮生料栽培肠膜状黑木耳试验初报》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极大兴趣。这位青年叫徐本勤,年仅30岁,在真菌王国里探求已有七八个年头了。
1980年3月的一天,山东省供销社科技处会议室里,一位领导同志手举一支试管,对到会的各地食用菌推广工作者说:“这是花高价从国外引进的一支平菇菌种,谁来搞?给他5,000元经费。”许多人争着要,可手举试管的人不松手,说:“不管谁搞,两个月要繁育出菌种,只能成功,不准失败!”会议室里顿时又静下来——一个字的资料也没有,谁敢冒那个险?那位领导同志扫视了一下大家,冲着一位一直低头沉思不语的青年说:“我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小徐吧。”青年人腼腆地站起来,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试管。
没有金刚钻,怎敢揽这瓷器活?这个青年就是徐本勤,1971年高中毕业回惠民县家乡务农,多年来一直搞菌肥、育菌种、栽平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时正在惠民县食用菌推广站工作。小徐是个对真菌研究入了迷的人,为了弄懂真菌栽培原理,他去过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农科院,还与上海农科院的专家通信联系。这次接受了繁育国外平菇菌种的任务,小徐半个月就把菌种复制出来了。但他并不满足,为克服这种国外平菇生长慢,抗逆力差的缺点,他翻阅了十几本参考书。最后,从自己采集的野生蘑菇中选出一个生长快、抗逆力强的品种与国外平菇杂交,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鲁平51号,很快在本县推广,湖北、辽宁等十几个省、市也来人、来信索取菌种。
几年来,小徐采集了43个真菌标本,一一进行了鉴定,并对其中的6个品种着手驯化。1980年夏天,他采到一种野生木耳,直径18厘米,肉厚2.3毫米;做菜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小徐进行接种试验,半个月后,雪白的菌丝长满试管。小徐想:木耳是在椴木上栽培的,眼下木材奇缺,惠民这地方棉籽皮多得很,能不能用这种原料代替?他把棉籽皮进行蒸锅消毒,接上菌种进行试验,一举成功。可农户谁家有除杂菌的蒸馏锅呢?小徐又用不消毒的棉籽皮进行试验,终于找到了用塑料袋抑制杂菌的办法,培育出了一簇簇棕色扇形木耳,体韧质胶,非常喜人。群众看到生产这种木耳是致富的好门路,争相购买木耳菌种。
现在,徐本勤被破格晋升为助理农艺师。他继续在真菌王国里探求着,为培育出更好的食用菌而努力。


第5版()
专栏:

白果树公社的庭院
本报记者 赵德润 郭献文
深秋时节,走进河北省威县白果树公社的院子,就象来到了一所植物园:不同品种的杨树、柳树、泡桐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树下种着一畦畦蔬菜,路旁开着一簇簇鲜花。五年前栽植的44棵毛白杨和87棵泡桐树已经大部分成材,价值在万元以上,每年增值2,000多元;院内种植的针菜、茄子、辣椒、韭菜等各种时令蔬菜,每年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
这种变化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前,这所院子也是光秃秃一片。公社庭院象一面镜子,反映了干部们的精神面貌,也使来公社办事的群众得到了启发,许多农户都认真经营起庭院来。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花神”来 财路开
广西玉林县仁东公社沼心大队社员利用村边地角、房前屋后种茉莉花175亩,今年1—9月,全大队收摘鲜花13.34万斤,收入12.76万元。社员周启仁种了3分9厘茉莉花,去年收入480多元,今年收入610多元。 (李 全)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种银花 抱“金娃”
四川省南江县兴马公社红岩观大队社员,从一株野生银花摘花一斤半、收入两元多钱中得到启示,把栽种银花做为发展多种经营的重点。
今年,全队平均每户栽银花1,360窝,共收银花37,000多斤,人均收入200多元。 (郑 洪)


第5版()
专栏:

改水治氟除病根
上汤村在河南省鲁山县,群山合抱,土地肥沃,曾有“小江南”之称。可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牙齿粗糙、焦黄,不少人驼背、拐腿、骨节僵硬,病情严重的甚至瘫痪在床。地、县防疫站派医务人员来调查,发现上汤村井水含氟量太高,上汤人的病是高氟中毒。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质、水文工作者查遍了上汤的井水、泉水,发现只有沙河水可以饮用。县水利局、防疫站立即帮助上汤村解决了引沙工程的勘测、设计、资金、设备等问题。去年十月开始,上汤人民投工三万多个,架起了三千七百米输水管道。到今年五月,上汤村户户用上自来水,结束了受氟毒害的历史。 常万举


第5版()
专栏:

引来山泉驱病魔
广西马山县古零公社塘栖村地处大明山脚下的大石山区,全村四十四户人家,饮用两眼泉水。自从泉水上游因采矿污染后,村里人深受污染的毒害,耕牛病死近五十头。
去年,马山县人民政府多次派人实地调查,拨给了塘栖村五千元作引水工程资金。有了政府的帮助,塘栖村社员自己动手,用了五个月时间,开土石一千多立方米,架接自来水管近一公里,从村南面的半山腰上引下了常流山泉。今春,塘栖村家家户户重新用上了无污染杂质的山泉水,笼罩人们心头的阴影除掉了。 零 剑


第5版()
专栏:

家产保了险 有灾可无难
诸暨县8万农户参加保险
浙江省诸暨县8万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37%)参加农村家庭财产保险。从去年1月至今年10月,保险公司已对937户赔偿暴风、洪水、火灾、冰雹等灾害所致损失13.3万元。
下宅大队社员方志灿、赵明德两家遭火灾,方家参加了保险,得赔款1,800元,已建起新房;赵家没有保险,民政救济70元,群众捐助100元,生活仍很困难。方口大队张戌富花5元钱,投保5,000元财产,火灾后已在废墟上重建新房。真是家产保了险,有灾可无难。
(虞德康)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南国宝草——象草
钟嘉
有没有一种饲草,既优质高产,又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有。禾本科狼尾草属的象草就是这样一种南国宝草。
象草的老家在非洲,热带、亚热带多雨地区是它理想的生长场所。三十年代引进我国以后,象草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区都能良好生长,可惜到现在还不太为人所知。象草营养丰富,脆嫩多汁,不用粉碎就能直接喂猪、喂牛,鱼也爱吃。象草是草中的“巨人”,二三米高是矮的,一房多高都不稀罕。它多子多孙,一株分蘖数十上百个,一个年度少则能割六七次,多则十几次,能连续割三至六年,其产量可想而知,年亩产二三万斤不成问题,水肥条件好,亩产八九万斤也是有的。在广东、广西一些地方,一亩鱼塘有一分地的象草足矣,半亩象草就供得起一头奶牛,这在尺土寸金的南方各省区,真能解决养殖业缺草的大问题。全国养塘鱼最多的广东顺德县,近几年普遍推广种植象草,1982年全县种象草16,500亩,平均亩产超过4万斤。象草的迅速发展,使这个县有名的人工生态系统,除“桑基鱼塘”、“蔗基鱼塘”外,又新增一个“象(草)基鱼塘”。
种植象草比较特别,不用种子,也不用根。它象甘蔗一样直立有节,割下长够100天的象草茎秆,削去叶片,切成一段段或整株卧埋一两寸深,十天半月后节节发芽,蔸蔸分蘖。广东、广西全年都可以种象草,利用农闲、雨天栽种,不误大田活儿。在华中、河北一带,则要在春天温度达到十三四度时栽种,种茎过冬需要窖贮或温室贮藏,若是在摄氏五度以下越冬,象草就有冻死的危险。象草对土壤并不挑肥拣瘦,酸土、微碱土皆宜,在农村的边角地上它就能大显身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