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屠格涅夫百年祭
郭锷权
屠格涅夫辞世整整一个世纪了。1883年,正值暮秋时节,俄罗斯涅瓦河畔的彼得堡(今列宁格勒)的沃尔科夫公墓又新辟了一个墓穴。俄罗斯文坛的巨星屠格涅夫终于落叶归根。作家客死他乡,他的灵柩从巴黎运到这里下葬。离屠格涅夫墓地咫尺之远,还长眠着文学批评大师别林斯基。捧读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猎人笔记》,一纸血泪斑斑的农奴苦难景象历历在目。难怪高尔基说:“给农奴制的严重打击的作品要算《猎人笔记》了。”
今年正逢被列宁誉为俄罗斯最伟大的语言大师屠格涅夫辞世百年纪念。世界各国的文化界人士都在纪念这位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屠格涅夫是一位不仅属于俄国的作家了。
伊凡·谢尔盖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在奥廖尔的一个农奴主的家庭里。他的母亲是一个凶残的农奴主。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农奴制度的激烈反对者,他用犀利的笔触描写了地主的残暴和伪善,并以深刻的同情刻画了农奴的形象。他终于和母亲决裂了。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社会民主运动高涨时期,屠格涅夫创作了反映社会生活问题的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他的长篇小说《处女地》,以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对当代社会的敏感,歌颂了七十年代的民粹运动。屠格涅夫的文学遗产象艺术的编年史那样反映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俄国社会的精神生活,并且能够迅速地揣测、反映社会意识中出现的新要求和新思想。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上人材济济,成果辉煌,涌现了象普希金、果戈理、谢德林、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蜚声世界文坛的作家。他们的伟大成就,不是由于他们脱离现实,在象牙塔里成长,而恰好相反,正是由于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人民解放运动,在斗争中经过锤炼。政治斗争的热情并没有束缚作家的“个性”,而恰好相反,它促进了作家“个性”的充分发展。
1878年,俄国革命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发生了震撼世界的“五十人案”、“一百九十三人案”和薇拉·扎苏里奇刺杀彼得堡市长以后,被迫多年客居法国的屠格涅夫读到索菲亚·巴尔亭娜受审时在法庭上的演说词时,颇为感慨地俯首吻了吻那张报纸。他十分钦佩和崇敬这位革命者的献身精神,同时他也预感到脱离民众的民粹派不可能获胜。感慨和悲恸使作家和诗人写下了散文诗名篇《门槛》。诗中塑造了一个坚强的、无私无畏的女英雄形象,这是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中最杰出的代表。那位女青年明知跨进监牢的门槛以后,等待她的只有严寒、饥饿、憎恨、嘲笑、轻蔑、侮辱、疾病,甚至死亡,但她却甘愿忍受一切痛苦,视死如归。屠格涅夫以“一个圣人”的崇高评语结束这个名篇。当屠格涅夫客死异邦后,灵柩从巴黎运回彼得堡,前来吊唁他的爱国青年在隆重的葬礼上散发了这首散文诗,以感激和表彰他对革命斗争的支持。
1982年,在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上,胡乔木同志即席给与会学生朗诵了《门槛》,以激励青年一代不畏艰辛,向四化进军。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到祖国。1880年,他还归国参加了伟大诗人普希金雕塑像的落成典礼。诗人向前来瞻仰普希金塑像的俄国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发表了最后一次讲话。他向人们深深地鞠躬致敬,嘴里喃喃地朗诵着普希金的诗句:“啊!俄罗斯,我深情地爱你……”
我国读者最早读到屠格涅夫的作品是1915年,即“五四”运动前四年。那年的7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小说界》杂志上,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屠格涅夫四首散文诗:《乞丐》、《玛莎》、《菜汤》和《愚人》。十月革命爆发那年的春天,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周瘦鹃从英文转译的屠格涅夫短篇小说《死》。“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屠格涅夫和俄国主要作家的作品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茅盾为《小说月报》草拟的书目中曾列入了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猎人笔记》和《父与子》。耿济之翻译的《猎人笔记》开始分期在《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连载。1922年,《小说月报》还发表了谢六逸撰写的《屠格涅夫传略》和耿济之撰写的《猎人日记研究》。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三十年间,我国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巴金和黄药眠以及丰子恺等转译或翻译了屠格涅夫的部分作品。
鲁迅先生生前多次倡导出版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文集未果。先生颇为感慨地说:“中国大嚷过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但他们的选集却一部也没有。”先生又说:“屠格涅夫被译得最多,但至今没有人集成一部选集。”*
今天,值得告慰鲁迅先生的是:据悉,有的出版社正在筹划出版从俄文版重译和翻译的《屠格涅夫文集》12卷本。
*见《鲁迅全集》1981年版第5卷第259页和第12卷第582页。


第8版()
专栏:

记柳亚子先生一首诗
陶白
忆一九五○年春夏之交,我在无锡苏南行政公署文教处工作时,有一天,柳亚老突然来看我。当时,我深感惊喜交集,惊的是:我是后辈,他的亲临,实在愧不敢当;喜的是:我竟有幸能亲见早为我们所尊敬的大诗人。在简陋的办公室,柳亚老精神矍铄,谈风幽默,平易近人,丝毫没有以前辈自居。我也就不感到拘束了。在踌躇之间,着人准备好文房四宝,恳请他为我留一点墨迹,作为纪念。他毫不犹豫,很乐意地接受我的恳请,不假思索,随即挥毫为我写下一首绝句,并附有题记。
绝句是:“芙蓉江上陶贞白,握手梁鸿溪畔时。我有私书要干谒,人间儿女半情痴。”题记是:“一九五○年薄游鼋头渚,识陶白处长,写此留赠。语多神秘,不足为外人道也。亚子。”观此,仍如王昆仑在《诗人·学者·战士——纪念柳亚子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一文中,对柳亚老的诗评:“……而解放以后诸作,更具有乐观进取、清新朴实的特色”,而且又是那么洒脱、坦直,诚可谓诗如其人也不谬。
柳亚老留赠给我的墨迹,在十年内乱中,系劫灰余烬,失而复得,似有神护者。当时,我并不知道柳亚老也戴上“反革命”的帽子。所幸没有牵连,在这幅墨迹中,不是有“语多神秘,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话吗?要是牵连上,我真说不清楚了。所以幸免者,现在看来,也许是柳亚老信手写来的草书,实在难以辨认;或者是给柳亚老戴的“反革命”的帽子,没有满天飞,错过了。
所谓“我有私书要干谒”,在全国解放初期,事属正常,同现在的所谓开后门,绝然不同。由于诸事鞅掌,顾不上,倒是事实。于此也可见柳亚老的立身行事,是那么谨严,同时他的诗题,又令人感到在诚挚中带有一点诙谐的味道。
其实语既不神秘,亦大可为外人道的。事过三十三年,敬公之于世,以表示我个人对柳亚老的缅怀。


第8版()
专栏:

红旗河,黄金的河
邵晨
听老人说,祖国东部边陲有一条红旗河。说是那里的沟沟汊汊全是黄金。所以,人们又称它是“黄金河”。
我铺开地图查找,没有找到它。
夏初时节,我来到东部边陲珲春,偶然看到有人拿着一瓶白酒,那商标上写着醒目的三个字:“红旗河”。我问红旗河的所在。那人诙谐地晃了晃酒瓶说:“红旗河,就是珲春河呀!”
珲春河发源于长白山脉的老爷岭。是图们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可是,珲春河何以又得名“红旗河”呢?
一天上午,我乘车来到位于马滴达公社的珲春金矿。路上,两山夹着一道漫长、曲折而又平坦的峡谷,珲春河绕山穿岭,象一条卷曲曲的飘带。河滩上留下了一道道采金船走过的足迹,满目是翻搅起来的连绵沙丘。一条条地壳变迁时移聚过来的金矿带,布满了珲春河的沟沟汊汊。
丰富的砂金矿带为民间采金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据资料记载,这里早在康熙年间就形成了一股“采金热”。群众三三两两布满了珲春河。每家每户占一块地方就插上一面小红旗,渐渐地,珲春河的两岸便成了一片旗河。于是,便得名“红旗河”了。至今,这里的群众还习惯地叫它“红旗河”。
金矿的同志告诉我:1925年前后,日本侵略者在红旗河流域成立了14个株式会社。14只采金船昼夜轰鸣,矿体遭到了掠夺性的破坏。红旗河象一个满身披金的母亲,不到几年光景便被肢解得七零八落,一个个“金娃娃”忍恨含冤地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解放后,国家在这里筹建了珲春金矿。现在,金矿排除了“左”的和右的干扰,合理布局,合理开采,逐渐跨入到年产万两黄金的行列。
由于砂金的移聚受河流、地层的影响,所以,人们又有“一步三换底,隔步不纳金”之说。因此,连环似的采金船挖斗要啃掉积岩二厘米,才能把沉淀在积岩上的砂金料旋上地面。这是一项何等艰巨、何等细致的工作了。
我们来到这里时,正赶上一只“金蛤蟆”破土上船。金蛤蟆重一克,形状似一只卧伏欲跳的青蛙,身上刻满了细密的脊纹,两只圆鼓鼓的眼睛盯盯地注视着前方。造型乖巧,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显然是古代铸就的一件珍奇的金首饰。至于它究竟产于那个朝代,就有待于考古学家去考究了。
漫漫的沙层何以有这种金首饰破土上船?当地的一位老人告诉我:在清代,这块儿有个外号叫张货郎的大地主曾有3斤装的一坛金子和金首饰。临死时,来不及告诉家人埋在那里便离开了人世。至于这个金蛤蟆是不是张货郎的遗物就很难说清了。不过,这里具有悠久的采金历史,倒是妇孺皆知的。
在返回的途中,我看到河边上还有三五成群的社员在淘金。我问:“采过金的地方还有金吗?”金矿的同志笑笑说:“人们不是说,鱼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吗?淘金也是如此。”他还告诉我,国家鼓励社员多淘金。今年,珲春县政府就对淘二两以上沙金的40名社员进行了物质奖励。
汽车在河边的公路上飞驰。我望着波翻浪滚的红旗河,心里充满了喜悦。红旗河呀,你流走了昔日的忧愁和苦闷,流来了今天的欢乐和富有。如今,你流成了一条真正为国家创造财富的黄金河……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道德法庭”小议
陈一言
近年来,不少报纸、刊物相继开辟了“道德法庭”专栏,很受广大读者欢迎。在“道德法庭”上,现代“陈世美”亮了相,不愿赡养父母的行为受到了谴责,“出国迷”也出了“洋”相……人们读了这些“审判”材料,拍手称快。
但是,也听到了关于“道德法庭”的一些非议:道德法庭既不符合法制又不符合道德,是大字报的遗风。
这样的非议,我以为是不公允的。
所谓“不符合法制”也者,无非是在“道德法庭”这个名称中,出现了“法庭”的字样。但这里的“法庭”是打上了引号的。某些文章中还出现“审判”等字眼,也不过是一种比方罢了。“道德法庭”专栏刊载的文章,并不能给人判罪,而只是对那些不道德的行为给予谴责。这种谴责的作用,与加强法制的作用,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互为补充的。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揭露批评形形色色不道德的行为,往往起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所没有起到的作用,解决了一些法院不可能全部解决的问题。
至于“不符合道德”的指责,更是不妥的。难道说对那些恋爱婚姻方面的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行为提出批评,竟是“不符合道德”吗?难道说,扶正祛邪,伸张正义,给那些“横竖横,不犯法”的人一点舆论压力,促其改正错误,竟是“大字报的遗风”吗?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思想武器,谴责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道德,清除精神污染,这正是讲道德的表现,与那种不负责的无中生有的“大字报”有何相干?
当然,“道德法庭”一定要注意避免不负责任的批评,避免批评失实和卖弄趣味。同时,还应多刊载一些体现社会生活主流的新道德、新风尚的人和事,正面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8版()
专栏:

白山水电站(外一首)
梁谢成一条飘动的玉带——松花江,一颗明珠系在玉带上;大坝拦住了松花江水,龙王庙里哪有治水的龙王!浪涛挟裹着无穷的力量,俯首听命,发热发光;当涡轮机转动起神奇的翅膀,生活,改变了昔日的模样!啊!白山水电站——我心中的瑰宝,你镶嵌在万山丛中,一片辉煌;祖国将为有你而感到骄傲,光芒将永远照亮她宽阔的胸膛!
泄水孔之歌激情,在你这儿喷涌,力量,在你这儿集中,你是松花江——粗犷巨大的喉咙!你向大地倾吐热爱,你向堤岸表述忠诚,你日日夜夜唱呵,唱个不停……唱拦江大坝的巍峨、牢固,唱地下厂房的壮丽、恢宏,你的歌声,象奔雷滚动在千山万谷之中。唱水电工人的忘我劳动,唱四化建设的伟绩丰功,你的歌声,象飓风动荡着人们记忆的苍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