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提出离开特里波利的条件
巴勒斯坦群众继续举行示威支持阿拉法特
本报讯 据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11月12日提出他离开特里波利的条件,并表示: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他将留下来继续领导战斗。
阿拉法特在特里波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到这里来是因为我的人民遭到了直接的威胁,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责任。因此,我不能在(他们的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离开这里”。他强调要保护巴勒斯坦人民,使他们免遭去年在贝鲁特发生的那种大屠杀。他说,只有在巴解组织战士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安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他才离开特里波利。他说,他一直同科威特外交大臣保持联系以获得这种保证,联系的结果将决定他的去留问题。
据阿拉法特的一位高级助手说,阿拉法特提出的安全保证条件是,希望派一支阿拉伯部队到特里波利现场,监督法塔赫两派之间的停火,同时,反对派部队解除对特里波利的包围,叙利亚军队也撤出这个地区。
阿拉法特的助手说,上述条件已遭到叙利亚的拒绝。但他又说,仍存在大马士革接受这些条件的希望。
据新华社大马士革11月12日电 巴雷德难民营的巴勒斯坦群众今天举行了示威支持阿拉法特,抗议叙利亚、利比亚军队和法塔赫反对派占领难民营,要求它们撤走并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搜查。反对派向群众开枪,有两名示威者受伤。
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群众今天继续示威,抗议以色列的占领和叙利亚、利比亚对特里波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的进攻。在图勒卡尔姆市,以色列军警开枪打死了两名参加示威的巴勒斯坦青年。哈利勒市的居民举行了罢工和罢市,他们向以色列军警投掷石块和酒瓶。
(附图片)
11月11日,约7,000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行示威游行,支持阿拉法特和巴解组织的正义斗争。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阿拉法特拒绝同利比亚领导人会晤
新华社突尼斯11月12日电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今天报道,正在突尼斯开会的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宣布,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拒绝去利比亚同利比亚领导人会晤。
利比亚领导人曾于前天和昨天两次写信给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信中说:“阿拉法特现在被包围着,处境很不妙。为使他渡过目前的难关,使特里波利的百姓免遭灾难,利比亚邀请他去的黎波里,并保证他的安全。”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在复信中说:“巴勒斯坦革命和它以阿拉法特为首的英雄领导,正处在最光荣的抵抗时期。广大民众为捍卫巴解组织、捍卫巴解组织的合法性和巴勒斯坦自决权而进行的抵抗和他们完全地团结在巴解组织周围,是巴解组织赖以生存下去并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信件说:“我们曾以为利比亚会认识到它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罪行。”“然而,我们发现利比亚的真正意图是继续对巴解组织及其合法领导耍阴谋,因此,我们宣布拒绝同利比亚领导人进行任何会晤。”


第6版()
专栏:

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股逆流
本报记者述评
最近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克莱本·佩尔等人在参院外委会就所谓“台湾前途”提出一项决议草案,并于11月9日为此举行听证会,拉了“福摩萨公共事务协会”这样的“台独”组织的一位头面人物,和属于美国新右翼的传统基金会的一位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到会“作证”,在台湾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参院外委会的这项决议草案重弹“台湾前途问题应该和平解决,免除胁迫”的老调,并扬言“解决的方式”要“能为台湾人民所接受”,并“同国会所通过的法律”相一致,云云。这里的所谓“国会通过的法律”显然是指美国国会1979年通过的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该法历来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坚决反对。至于所谓“解决的方式能为台湾人民所接受”,则是美国某些人为了攫取中国领土台湾并把它永远从祖国割裂出去而一贯玩弄的辞藻。这位以台湾命运的主人自居的佩尔先生,在听证会结束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他所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别的,而是他过去和现在都坚持的一个看法:“台湾不是中国的”,“台湾是独立于中国的一个国家”。
美国参议院中所谓“台湾人民前途”决议草案听证会是极少数人制造的反华闹剧。出席听证会的议员只有佩尔一人,会场冷冷清清,听众寥寥无几。但是,正当中美关系最近经过双方的努力有些改善、两国领导人即将互相访问的时候,美国国内一小撮人如此露骨地在台湾问题上发表反华言论,公然提出要台湾脱离祖国,其用心究竟何在?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和警惕。
台湾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的前途就是同大陆统一。完成民族统一的大业是包括台湾1,800万人民在内的10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至于一小撮卖国求荣的败类要求台湾“独立”,他们既不能代表中国人民也不能代表台湾同胞。台湾同大陆的统一完全是中国人民的内政,外人无权干涉。美国参议院中极少数人提出所谓“台湾前途”的决议草案,本身就是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必须予以强烈谴责。
无庸讳言,美国国内总有这么一小撮人,死抱着帝国主义、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思想不放,处处与中国人民为敌。他们一心要把台湾永远当作他们不沉的航空母舰。因此,这些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总想设置障碍,一有机会就兴风作浪,把两国关系拉向后退。这是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股逆流。尽管这种人人数极少,但如果听任他们胡作妄为,中美关系势必要受到不利的影响。这是一切珍视中美关系发展的人不能不严加注意的。


第6版()
专栏:

南部非洲前线国家首脑会议
谴责南非种族主义
新华社卢萨卡11月12日电 南部非洲前线六国今天在这里发表公报,谴责南非最近对莫桑比克的无理挑衅和继续侵占安哥拉。
南部非洲六个前线国家的首脑今天在这里举行了一天的会议。会议公报还谴责南非“继续阻挠联合国为实现纳米比亚的自由和独立而作的努力”。
公报在谈到南非局势时谴责南非继续加强它的镇压和实行非人道的政策,剥夺了黑人的权利。
会议结束后,前线国家会议主席、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南非种族主义及其支持者们谈论古巴从安哥拉撤军的时候,他们就是不谈谈南非从安哥拉南部撤军的问题。他指出,前线国家完全拒绝把纳米比亚的独立同与此毫无关系的事情进行联系的主张。
赞比亚外交部发言人透露,前线国家今天在这里开会,讨论南部非洲的形势并制定出对有关问题的共同政策,以便在两周后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英联邦会议上提出。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和博茨瓦纳外交部长莫惠。西南非洲人民组织主席努乔马也出席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墨西哥和巴拿马力主谈判解决中美洲冲突
新华社墨西哥城11月12日电 墨西哥参议院领导人安东尼奥·里瓦帕拉西奥·洛佩斯11日发表谈话说,墨西哥对中美洲问题所采取的明确立场是寻求和平解决中美洲的冲突,而反对任何武力解决。
里瓦帕拉西奥表示,美国气势汹汹的侵略态度不会使墨西哥对解决中美洲地区冲突的立场作出“战略性后退”。他重申墨西哥参议院对孔塔多拉集团和平努力的支持,认为尼加拉瓜和其他国家的自决权都应该得到尊重。
墨西哥外交部副部长维克托·弗洛雷斯·奥莱亚1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也重申,墨西哥支持尊重国际法的原则,反对使用武力。他表示欢迎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在道义和政治上有利于尼加拉瓜、有利于中美洲和平的决议,认为这项决议“意味着国际社会承担诺言不使用武力来解决目前中美洲所面临的冲突”。
据新华社巴拿马城11月12日电 巴拿马总统德拉埃斯普列利亚和尼加拉瓜执政委员会协调员丹尼尔·奥尔特加今天在这里重申,必须加强孔塔多拉集团所推动的政治谈判,以谋求解决中美洲地区的冲突。
奥尔特加今天上午抵达巴拿马后,与巴拿马总统举行了近两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分析了中美洲地区目前所面临着的严重紧张局势。他们认为孔塔多拉集团为中美洲和平所进行的活动是一个确实应该受到欢迎的行动,同时指出中美洲国家应该推动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全国和解行动。
奥尔特加今天下午已离开巴拿马回国。在此之前,他先后访问了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据新华社巴拿马城11月12日电 巴拿马副总统豪尔赫·伊留埃卡11日重申,巴拿马不是中美洲防务委员会成员,因而不会同这个组织的成员国一起反对尼加拉瓜。
他说,那些关于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巴拿马军队领导人开会采取反对尼加拉瓜行动的报道“完全是假的”。
伊留埃卡是本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刚刚回到巴拿马。他强调说:“我们反对干涉,赞成尊重各国人民的自决权。”


第6版()
专栏:

华盛顿两万人集会抗议美国中美洲政策
本报华盛顿11月13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 张亮报道:11月12日美国各界群众约2万人在华盛顿举行示威和集会,抗议美国政府的中美洲政策。
这天一清早,人们就纷纷来到国务院、卫生部和移民规划局等三处附近的广场上集会。他们中间很多人分乘400多辆大客车来自美国东部各城市。同日西部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以及其它一些城市也举行抗议集会游行。
中午,抗议群众分别从3个集合点出发,开始游行示威。游行队伍中高举着的标语牌和横幅上写着:“不准干涉格林纳达”,“不要战争,不要炮舰外交”,“不许超级大国干涉第三世界”,人群高呼押韵的口号:“炮舰外交破坏了民主”,“团结起来的人民不可战胜”。游行队伍中有青年学生,大学教授,工人,医生,宗教界人士,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婴儿的妇女,有坐着轮椅的残废人。游行后在白宫对面的广场上举行了集会。在大会上发言的人一致强烈谴责美国政府入侵格林纳达,干涉中美洲的政策。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杰克逊在发言中说,我们在这里集会是为了反对非正义、非人道和恐吓性的外交政策。一位国会议员指出,里根政府入侵格林纳达是不道德的、非法的和违反宪法的。游行集会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
这次示威是由名叫“11月12日联盟”的机构组织的,并得到70多个群众组织和很多知名人士的支持。
美国对格林纳达的武装入侵,受到了世界的谴责。然而,近时期来美国的新闻媒介却不断传出根据民意测验美国人民似乎支持政府入侵格林纳达的消息。美国政府的一些领导人也洋洋得意地陶醉于占领一个小小岛国的“胜利”中。今天的集会游行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举行的。此间人士认为,这才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的真正看法和意志。
(附图片)
11月12日,成千上万的群众在华盛顿举行示威游行,反对美国政府的中美洲政策。 传真照片(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

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接见我特使
新华社科伦坡11月12日电 马尔代夫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今天上午在马累接见了中国政府特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
加尧姆总统同宫达非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宫达非对加尧姆再次当选为马尔代夫总统表示祝贺,并向总统转达了李先念主席和赵紫阳总理的最好祝愿。他再次提到中国政府对加尧姆发出的访华邀请。加尧姆表示,他愉快地接受了中国政府的邀请,并要求宫达非向李先念和赵紫阳转达他个人的最好祝愿。
加尧姆说,他对两国之间的亲密关系表示满意,并希望这种关系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
总统在谈到马尔代夫的外交政策时说:“我们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而使国际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这种政策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会见之前,宫达非向加尧姆转交了李先念主席的祝贺信。宫达非及其随行人员已于今天下午返回科伦坡。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第一副总理访问埃及
本报开罗11月12日电 伊拉克第一副总理拉马丹昨天在出访欧洲回国途中对埃及进行短暂访问。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与他就两国关系和中东形势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友好会谈。
拉马丹在会谈后对记者说,双方讨论了两伊战争形势,特别是北部战线的情况。他说,穆巴拉克保证埃及将站在伊拉克一边,尽一切努力支持伊拉克,埃伊关系“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在稳步取得进展”。
在谈到目前黎巴嫩北部特里波利地区形势时,拉马丹说,我们共同反对巴勒斯坦人之间的相互残杀,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对巴勒斯坦内部事务的干涉,反对任何外国军队在黎巴嫩的存在,特别是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的占领。他说,“叙利亚军队对特里波利的包围有利于以色列的危险阴谋。”
埃及和伊拉克的关系自两伊战争以来在明显地改善。拉马丹是1979年以来伊拉克出访埃及的最高级官员。


第6版()
专栏:

日美加强同盟关系但贸易矛盾未解决
本报东京11月11日专电 记者孙东民报道:美国总统里根对日本的四天访问表明,日美同盟关系得到了加强,但贸易摩擦问题依然未得解决。
里根是在美苏在亚洲和全世界的争夺日益加剧、美国更加重视亚洲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的形势下访问日本的。日本则正力求从“经济大国”成为“政治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双方突出强调“世界中的日美关系”。日本报纸认为,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中的盟友,明显地在美国的世界战略中分担作用。
在日美首脑会谈中,双方表示西方国家应加强合作。中曾根重申他同科尔发表的保持西方团结的“东京声明”,得到里根的支持。在削减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问题上,日本要求美“以不牺牲亚洲为原则”,里根表示美国不同意在谈判时“把苏联中程核导弹的威胁由欧洲转移到亚洲”。对于亚太地区,里根强调美国重视亚太地区和这一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这显然是从美同苏在亚太地区争夺的需要出发的。
里根敦促日本进一步加强防务,作为西方一员发挥作用。中曾根也保证努力强化日美安保体制和防务。在这一问题上持反对态度的日本社会党、公明党等在野党认为,此举是要把“日美安保”扩大为“亚洲安保”,会促使日本向“军事大国化”发展,反而激化亚洲的紧张局势。
对于两国间长期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日美双方都采取了克制态度,但具体问题没有解决。日美双方同意设立投资委员会和日元、美元委员会,从金融方面减少日美贸易的不平衡,并为今后进行新的多国间贸易谈判作准备。据报道,美国对外贸易赤字600多亿美元中,对日贸易赤字约占三分之一。这次首脑会谈所以提出日元与美元的汇价问题,是由于美国有庞大的财政赤字,美元利率难以下降;日本因有刺激景气问题,日元利率难以提高。日美经济摩擦由贸易发展到金融方面的趋势,将在日美关系中出现复杂的因素。


第6版()
专栏:

巴海军参谋长宴请我海军代表团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1月12日电 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塔里克·卡迈勒·汗今晚设宴招待11日抵巴访问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华清率领的中国海军代表团。
塔里克·卡迈勒·汗在致欢迎词时说,巴中两国海军司令员的互访已使两国海军和武装部队之间“加强了睦邻友好、互相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他对中国海军建设方面的成就表示赞赏。
刘华清致答辞时说,巴基斯坦军队和人民在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长期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面对严重的军事威胁,他们积极建设防卫力量,并决心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他说,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巴基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并希望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6版()
专栏:

英国将把狮身人面像胡须归还埃及
本报开罗11月13日专电 镇守在开罗吉萨区三大金字塔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下额胡须终于将要从英国归还给埃及。
斯芬克斯的胡须原来长达5米。1817年,一个殖民主义者将它的胡子掠取献给英国,表示对大英帝国的“忠诚”,从此便一直“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这段胡子长75厘米,直径约40厘米,重达400至500公斤。
埃及政府多次向英国政府提出归还这一珍贵文物,但英国一些死抱着殖民主义不放的人却执意拒绝。据说他们担心,“这个先例一旦打开,以后的事就难办了。”去年,埃及文化部长访问英国时曾再次正式提出要求归还斯芬克斯的胡须。英国政府直到最近才明确决定在今年年底之前将斯芬克斯的胡子归还埃及。


第6版()
专栏:资料

“从贫穷到小康”的博茨瓦纳
刚独立时,博茨瓦纳被列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独立后十多年,它已奇迹般地一跃成为比较富裕的非洲新兴国家。博茨瓦纳,这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面积为5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它的首都哈博罗内,是个相当现代化的城市。
几百年来博茨瓦纳历尽沧桑。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时,茨瓦纳人从非洲中部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到1885年,英国正式侵占茨瓦纳人居住区,宣布其北部为“贝专纳保护地”,南部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贝专纳”。1895年,英国强行把“英属贝专纳”并入开普殖民地,1910年又把开普殖民地并入南非。贝专纳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和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进入六十年代,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贝专纳保护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斗争进入新的阶段。1965年英国不得不宣布贝专纳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9月30日贝专纳宣布独立,改称博茨瓦纳,意思是“茨瓦纳人之乡”。
独立之后,博茨瓦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博茨瓦纳从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新兴国家。它的经济获得了迅速、持续的增长,年增长率达10%,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长率较高的非洲国家之一。目前,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从刚独立时的80美元上升到705美元。博茨瓦纳全国交通原极落后,现已修筑了8,000多公里的公路,其中1,400公里柏油公路成了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独立前,博茨瓦纳由于多年的殖民统治形成单一经济——落后的传统养牛业以及产品专供出口的一座屠宰场和一座肉类加工厂。博茨瓦纳80%以上人口直接或间接地靠养牛为生。独立初期,牛的头数只有100多万头,现已增加到400万头,全国平均每人有近4头牛。牛与人的比例之高已居世界第二位。牛肉出口到欧亚非数十个国家。
博茨瓦纳另一项财富是矿产资源。过去这个国家被认为是“贫矿国”。独立后,政府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外资协助下,对本国矿藏进行了广泛的地质勘探,查明在卡拉哈迪沙漠和贫瘠的土地下拥有丰富的多种矿藏资源,其中有钻石、铜、镍、煤、铁等。钻石资源极其丰富。开采钻石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现有3个钻石矿,1982年产量创纪录,达到776.8万克拉(每5克拉合1克)比1981年增产56%,居世界第四位。钻石工业目前已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占外汇来源的80%,出口收入已占国民收入的一半。采矿业的收入已远远超过养牛业。
博茨瓦纳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就,主要是由于较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较现实的经济政策。博茨瓦纳政府主张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条件,着重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畜牧业和畜牧加工业。这一方针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无疑是恰当的。
博茨瓦纳在外交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超级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主张睦邻友好,积极维护非洲团结,因而在非洲各国赢得了声誉。
1975年我国与博茨瓦纳建交后,两国一直有着十分友好的关系。1976年,当时的总统卡马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促进了中博两国关系的发展。现任总统马西雷1980年曾以博茨瓦纳民主党总书记身份来我国访问。如今他的这次来访,也肯定会促进中博两国的友好合作。
施静舫
(附图片)
博茨瓦纳独立后,重视培养本国的知识分子,这是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博茨瓦纳女青年。新华社记者 戈春江摄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也门组成新内阁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总统萨利赫十三日组成以阿卜杜勒—加尼为总理的新内阁。新内阁由二十四人组成。穆贾希德·阿布·沙瓦里布留任负责内政事务的副总理。上届内阁中有十名部长继续留任。
巴西圣保罗州五万工人罢工
巴西圣保罗州大约五万名工人十一日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
西造船工人抗议造船业改革计划
西班牙许多城市的造船工人十日和十一日举行游行和集会,抗议政府制定的造船业改革计划,要求保障就业。西班牙政府最近制定一项改革造船业的计划。这项计划提出,将全国四万名造船工人裁减一半;将生产能力从目前的八十五万吨减少到五十万吨。
墨海军捕获三艘美国渔船
墨西哥海军十日捕获了三艘非法闯入墨西哥领海的美国渔船。今年以来,被墨西哥海军抓获的美国渔船已达五十一艘。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里根到南朝鲜活动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汉城消息:美国总统里根今天上午从日本抵达汉城,开始对南朝鲜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
当天下午,里根与全斗焕举行了会谈。据报道,双方在会谈中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里根重申对美国在三十年前同南朝鲜签订的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负有义务”。
消息说,南朝鲜当局对里根的访问采取了空前的保安措施,有十万多名警察和武装部队处于警戒状态。
据报道,在里根访问前夕,汉城大学、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中央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几千名学生相继举行示威活动。他们在校园内散发传单,高呼口号,抗议里根对南朝鲜的访问,要求美国政府取消对南朝鲜当局的支持,要求南朝鲜实行民主改革。警察对示威学生进行镇压,逮捕示威者和反政府的政界人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