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战略要地。1980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视察西藏工作时,号召西藏人民努力奋斗,建设一个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西藏广大军民热烈响应中央领导同志的号召,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工作,西藏自治区已胜利实现了“三年一小变”。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新成果。
把西藏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办好,是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实现祖国四化建设的要求。根本改变西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状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靠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同时也离不开汉族和其他一些兄弟民族的支援。现在,西藏广大民族干部,正同支边各兄弟民族干部一起,带领西藏人民治穷致富,并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民族团结的不断加强,西藏人民在实现“三年一小变”以后,必能达到“五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奋斗目标,让整个西藏高原更加生气勃勃,欣欣向荣。


第2版()
专栏:

年楚河畔青稞香
本报记者 陈明星
在西藏高原,今年是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年。许多地方湖塘干涸,江河断流。可是,年楚河两岸呈现一派丰收景象。一群群藏族农民,喜气盈盈,收打、碾磨青稞,到处散发着青稞的馨香。
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流经康马、江孜、白朗、日喀则4个县,于日喀则古城汇入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河道全长近200公里,耕地34万亩,宜耕荒地13.8万亩。过去,它是一条“害河”。汛期来临,恰似脱缰野马,肆意纵横,不知冲毁了多少田园、村庄,不知有多少人逃荒讨饭,流落他乡。党和政府十分关怀这里的藏族人民,从1963年开始,每年拨款100万元,抗洪救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78年春,日喀则地区成立了治理年楚河工程指挥部,世界屋脊上改造山河的伟大斗争,揭开了序幕。
千军万马齐上阵,艰苦奋斗治理年楚河。工地上搭起了帐篷,垒起了土灶。人们清理河床,修堤岸,挖坝基,运石砌堤,架桥筑路,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严寒酷暑。副指挥长、地区农牧局副局长白玛,常常哪里工程艰巨,哪里困难最大,他就出现在哪里,给大家做出了榜样。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奋战,1981年胜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修成主河道108.5公里,新架公路桥4座,扩大耕地5万亩。可灌溉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稳产保收面积达23万亩。在主河道两岸修建起两条公路,造林2.3万亩,相当于解放以来造林保存面积的三分之二。
昔日的“害河”,今天在人民手中变成了“益河”。近三年来,尽管年年遇到不同程度的旱情,还增产粮食9,400万斤。位于年楚河两岸江孜县的20个公社107个生产队的7万亩地,已基本上实现旱涝保收,连年增产,去年粮食总产比1979年增长八成。今年在特大干旱下,这107个生产队仍普遍丰收,预计可增产粮食150万斤。
改造年楚河,以江孜、日喀则、白朗三县受益最大。1982年与1979年相比,三县社员人均收入分别从127元、159元和134元,提高到370元、302元和257元;人均口粮从500多斤增加到800多斤。去冬今春,藏族群众治理年楚河又取得了新的成果,扩大灌溉面积1.3万亩,增加旱涝保收面积1万亩。


第2版()
专栏:

西藏实现“三年一小变”
1982年同1979年比较:
农牧业总产值增长18.76%,其中牧业增长7.2%;粮食产量增长了26.3%;副业产值增长了47.2%。
工业经过调整,生产逐年回升。发展最猛的是民族手工业,产值由45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
全区农牧民平均收入已达220元,增加73元;每个县的人均收入都达到了100元以上。
本报记者 王向坤


第2版()
专栏:

“神女”峰下人欢畜旺
本报记者 格来
吉汝牧区位于喜马拉雅山绰莫拉利峰(即神女峰)西部的隆吉草原上。周围雪峰四峙,山峦起伏,溪泉淙淙。一到夏季,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牛羊肥壮。牧民们把这块地方称为“幸福的草原”。
正是畜产品丰收的季节,我们访问了海拔4,900多米的吉汝牧区。草原就象铺在雪山上的美丽画卷,云彩般滚动的畜群,恰似镶嵌在青草碧波中的珍珠。
第一生产队畜产品加工大院,成了牧民活动的中心。年轻的牧民妇女袒露着胳膊,加工酥油、奶酪、奶渣、奶饼等各种奶制品;院内堆着羊毛、皮张和各种土特产品;屋檐下,挂满了串串奶干;仓库里堆满了大包的酥油、成捆的畜产品和藏贝母。
队干部告诉我们,今年天旱,但畜产品仍然增产。原因是建立了牧业生产责任制和调整了畜群结构,合理使用草场。
吉汝公社有3个生产队,83户牧民,440人,各类牲畜近3万头(只)。近几年中,牲畜总头数增长了4.6倍,牧民的收入增加了3倍多,新修了180多间新房,全公社的牧民都搬进了宽敞的新居。
最使牧民称心如意的是,公社在草原上办起了牧民学校,60多名适龄儿童上了学;新建起一座能容纳500人的礼堂;兴办了供销社、储蓄所,牧民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人民政府除了供应牧民足够的粮食外,还为牧民提供了修建房屋、畜圈等建筑材料,并拨款3.5万多元,帮助他们建设新牧区。
73岁的牧民拉俊一家6口人,有3个劳力,一年有3,000多元收入。老人告诉我们,现在牧业生产发展了,每个劳力一年可从队里分到10只羊,25斤酥油,8斤奶酪,32斤羊毛,30斤大米。他们家还养了3头自留奶牛,加上家庭副业,每年的收入约3,800元。他新置了藏柜、藏毯,用的是江西名瓷,酥油桶、铜壶、铝器都是新的,就连藏被也是彩线长绒毛做的。象拉俊老人这样的人家,在吉汝牧区只能算得中等户。
吉汝过去有过一段悲惨的经历。现在人欢畜旺,开始成为真正“幸福的草原”。


第2版()
专栏:

引路人
——记下司马镇党委书记、汉族干部张志厚
本报记者 景家栋
下司马坐落在喜马拉雅山麓的亚东河谷里,这个掩映在林海中的边境小镇,近四年来先后办起了编织、缝纫、面粉加工、鞣皮、制镜、建筑、木材加工、粉条加工、糕点加工,以及饭馆、酒馆、旅社、照相馆和浴室等行业,能劳动的人都就了业,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镇去年人均分配518元,比1979年增加3.9倍。今年农牧业丰收已成定局,人均分配将达到600元左右。谈起这些变化,藏族同胞对带领他们治穷致富的镇党委书记、汉族干部张志厚,总是赞不绝口。

张志厚刚到下司马,就遇上亚东河谷遭受严重干旱。那是1979年5月,群众不断到镇委要求救济。第二天他就偕同藏族干部到生产队,和社员一起背水抗旱,访问社员家庭。有的社员担心粮食歉收,生活发生困难,干部发愁群众外流,工作难做。在一个星期的调查中,张志厚察觉到,要解决干部群众信心不足,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单一抓粮的做法,广开门路。经过镇委讨论,他带领干部动员女劳力抗旱,要求集中使用有限的水,争取抗一片,保收一片;同时组织男劳力上山砍柴、挖药材,给建设工地拉沙运石。半个月时间就收入上万元,稳定了群众情绪。这一年,粮食虽受灾减产,但由于抓了副业生产,人均分配比上年还增加了85元。
经过这场抗灾斗争,张志厚的心和当地藏族干部社员贴得更紧了。

西藏民主改革前,下司马的群众既不务农,也不养畜,靠经商、背运、割草、砍柴来维持生活。后来,党和政府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开展边境小额贸易,生活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生产门路还是很狭窄,人口的增加,灾害的袭击,使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如何使下司马改变穷困面貌?张志厚同镇委的藏族干部反复交谈酝酿,针对亚东是交通要地,而农副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几乎还是空白这一点,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座谈会,统一大家的认识,制定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方针,即:“一种,二养,三加工,四服务,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工商综合经营。”
藏族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部分不宜种粮的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农业由广种薄收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牧业组成立起来了。副业队和运输组得到充实,开始常年生产;全镇30多名石匠和木工组成了建筑队,向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各个专业队组,实行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同时,改建浴室,修建饭馆和旅社,整修了下司马街道,维修了破烂的民房,利用其中一部分作为企业的场地。
正当他们热火朝天搞修建办企业的时候,有人风言风语,有人泼冷水,一些藏族干部产生了思想顾虑,有的泄气,有的担心。张志厚同他们一起学习党的有关政策,鼓励他们干。他对大家说:“路走错了,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干,建设边疆,改善人民生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他带领群众继续扩大面粉厂,又成立了编织组,利用当地竹子编制筐篮。1980年,下司马农业获得丰收,多种经营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群众提出不要国家补助,办起了小学,购买了两台解放牌汽车、四台手扶拖拉机,许多人家还盖了新房。

兴办集体加工业,在内地算不了什么。可是在下司马就是生产上的一个大变革。当时困难很多,没有设备,缺少管理人员,更没有人懂得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从四川请来技工,派人到拉萨、日喀则去学习,但是,请来的人扎不了根,派出去学习的人应不了急需。
“下司马需要有自己的技术队伍。”张志厚带领4名藏族青年到他家乡山东东平县,学习照相、制糕点和粉条加工。他怕藏族青年不习惯内地生活,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吃饭。这4名藏族青年经过几个月学习回到亚东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筹建了粉条加工厂,制作糕点供应市场;一座室内照相馆也办起来了。
1982年秋天,张志厚的大孩子患了重病,家中发来加急电报要他赶紧回去。他家中有八旬老母,妻子有高血压,三个孩子尚未成年。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他离开了亲人。现在,作为家长他不能不回去。可是镇里一批企业上马不久,怎能撒手就走?当他把该办的事办完,生产走向稳定时,两个月过去了,他才动身回内地休假探亲,并带着一位藏族青年同去。回到山东,孩子已经出院,还在继续休养、治疗。张志厚在家稍事安顿,便各处联系,安排同来的藏族青年学习制皮、制镜技术。他五次去济南,两次到南京,又跑江都、去鹿邑,并来往于山西、河北之间,为藏族群众办企业购置各种设备、材料,搜集技术资料,并聘请了两名粉条加工技术工人。在4个月的假期中,他留在家中的时间,不足三个星期。

下司马镇的藏族干部说,张志厚同志是全镇最忙的人。下司马每个企业的建立,都是由他带头筹划。他为发展养猪和增加肥源,试办过养猪场;还同社员一起进行青稞、小麦播种期对比试验,粮油间作试验,将贫瘠土地改种洋芋等。藏族群众把他当作贴心人。全镇373户,他熟悉每户的情况。他关心每户的疾苦,问寒问暖,为群众治穷致富费尽心血。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只住了一间房还兼作办公室和接待室,外出时和社员一起抓糌粑,回家时自己动手做饭。
喜马拉雅山谷的杜鹃花开过四次,下司马的生产年年发展,群众生活步步提高。这个边境小镇开始繁荣起来。张志厚本来早已确定内调,但当地藏族同胞向县委提出要求说:“我们需要张书记,他不能离开!”张志厚毅然留下来了。现在,他肩负着党的委托,为了不辜负藏族人民的期望,满怀热情,决心同当地群众一起把下司马建设得更美好。


第2版()
专栏:

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的塘河水电站的建成,为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动力。
本版照片为新华社记者
程 曦摄
西藏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图为亚东原始森林。
题头照片:拉萨布达拉宫


第2版()
专栏:

墨脱——一座“自然博物馆”
本报记者 许 群
提起西藏高原,人们往往会同高寒、荒漠和冰雪等联系起来。其实,藏南、藏东南许多地方,林木葱茏,四季如春,风景秀丽。被人誉作“西藏的西双版纳”的墨脱,就是其中之一。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南坡,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年降雨量在2,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以上。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在不到4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从海拔600米左右的幽深河谷,到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雪岭,垂直分布着热带至寒带八个自然植被带,几乎包括了从南亚到西伯利亚的所有代表性植被类型。迄今,在墨脱已发现三千多种植物。许多植物,在其他地方是草本,在这里竟长成高大的木本。有些名贵的树木,在祖国其他地方已濒于绝迹,在这里却大量生长着。
在墨脱的莽莽原始森林中,活跃着小熊猫、孟加拉虎、长尾灰叶猴、犀鸟、红腹雉鸡等一、二类保护动物。1980年国家颁布的西藏重点保护的20种珍稀植物和26种珍贵动物,在这里占一半以上。因此有些中外科学家把墨脱誉为“自然博物馆”。
居住在墨脱的门巴、珞巴和藏族人民,除种植稻子、玉米、青稞、鸡爪谷等粮食作物,还生产辣椒、棉花、香蕉等。他们用芭蕉叶编席、作垫、盖屋,用竹子编织各种手工艺品。近几年来,墨脱人民生活发生的变化更快,1982年人均粮食已达800多斤,人均收入近200元。


第2版()
专栏:

日光城的变迁
马 威
被誉为“日光城”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关怀和各兄弟省市区的支援下,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下面的几个统计数字,反映了这个城市历史性的变迁。
城市不断扩大。解放初期,拉萨市区总人口只有三万七千多人,其中居民二万一千多人;现在总人口已达十万七千多人,居民有九万二千多人。市区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三倍多。
工业从无到有。旧社会,拉萨纯属消费城市,近代工业几乎等于零;如今,已有了电力、纺织、皮革、建材、汽车修配、机械加工、食品、酿造、缝纫等各种工业和手工业企业九十八个,工业年产值已达六千多万元。
医疗事业迅速发展。拉萨解放前,只有一家“门孜康”,供上层人士看病,广大劳动人民无处就医;现在已有医院和医疗机构十四个,其中综合医院四个,病床七百五十一张。平均一千名城市人口有七张病床。
科学文化兴旺发达。解放后拉萨才兴办第一所小学。现已拥有大学一所,中专九所,大中专在校学生一千五百多人;普通中学十一所,学生六千二百多人;小学四十所,学生一万五千多人。还有了农牧、地热、太阳能、地质、医学和藏学等方面的科研单位九个,取得不少科研新成果。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藏汉“并蒂莲”
西藏日喀则县农牧科科长王太富和他的妻子米玛拉姆,被人们称为“高原上的并蒂莲”。王太富是汉族人,1963年毕业于甘肃农大,已经在这里勤勤恳恳工作了二十年,为牧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米玛拉姆就是在他的帮助下,由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兽医技术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