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农村调查

建立比较发达的养殖业经济
——关于湖南省养殖业的调查
李周梅
湖南省的养殖业,最近几年开始突破长期徘徊局面,去年出口畜禽水产品换回的外汇为全省工农业产品出口换汇总额的30%,成了我省农业生产的一个大头,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养殖业开始摆脱家庭副业的地位,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商品率显著提高,开始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和饲料工业的兴起,养殖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开始由传统的饲养方法向科学的饲养方法转变。
从湖南省的情况来看,大力发展养殖业,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养殖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左右,逐步建立起一个农、林、牧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是非常必要而且可能做到的。
湖南省具有养殖业大发展的客观条件。去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870多斤,可以用较多的粮食来发展养殖业;全省有9,000万亩草山、草坡可以用来发展草畜、草禽;有2,000万亩水面可以用来发展渔业;还有十分丰富的饲料资源。现在的情况是,相对说来,我们对5,000万亩耕地利用得比较好,而对其它大量的饲料资源却利用得很不充分、很不合理,有的甚至白白浪费掉了。象我省种植业现在的水平,如果没有发达的养殖业为它提供更多的肥料、畜力和资金,就很难保证种植业的持续增长。养殖业的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经济效益高,可以起“农业中的轻工业”作用。从发展养殖业入手,可以比较快地从5,000万亩耕地以外获得食物、肥料和资金,促进农业、林业和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林、牧之间出现良性循环,繁荣整个农村经济。
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养殖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农业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当前,特别需要研究解决一些带方针、政策性的问题。
第一,养殖业的发展要着眼于全省1,000万农户。饲养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是我们发展养殖业的基础。过去一个集体养殖场办不到的事,现在一个家庭办到了。我们要把发动千家万户搞养殖作为工作的重点,资金的投放、饲料工业的布局、良种体系的建设、防疫工作的开展、科学饲养技术的推广、产品的收购和加工等等,都要立足于千家万户,做到方便群众,讲求实效。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包括专业户),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养殖业的专业化、社会化,逐步朝着养殖业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第二,要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要在保证生猪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禽、鱼等生产。如果我们还象过去一样,一讲农业,就是粮食,一讲养殖业,就是养猪,那么,我们的农业和养殖业都会陷入困境。我们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一定要合理调整养殖业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1982年全省肉类总产量中,猪肉占98.8%,牛羊肉只占1.2%;在猪、牛、羊的存栏构成中,猪占83.3%,牛占13.2%,羊占3.5%。这种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充分利用我省的草山、水面,大力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和养鱼业。
第三,要采取大中小结合、以小为主的方针,加速饲料工业的发展。今后,国家主要是兴办各种动物蛋白厂、添加剂厂和预混合饲料厂,为社队小型饲料工厂提供各种动物蛋白和各种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促进和带动社队饲料工业的发展。对于社队,则提倡社办、队办、社队联办和群众集资兴办的办法,自筹资金,建设小型配(混)合饲料加工厂。
第四,要以提高产品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搞好品种改良工作。我省养殖业现在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品种退化,出栏率低,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1982年,生猪出栏率只有86%,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出栏率一般在150%以上;瘦肉率只有40%左右,出口肉猪中符合瘦肉型猪规格的不到20%,这对提高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扩大产品销路都十分不利。养牛,更是我省的一个薄弱环节。搞好品种改良,现阶段主要是走利用杂交优势的道路,要通过品种改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第五,尽快整顿畜牧兽医站,加强兽医队伍的建设,做好防治工作。在防疫工作上,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随着城乡经济的沟通,自由市场的开放,长途贩运的活跃,增加了畜禽疫病的传染途径;加上畜牧兽医站在打破“大锅饭”的同时,新的责任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一些地方工作放松了,以致近年来畜禽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当务之急是认真把兽医站整顿、建设好,队伍不能散,“大锅饭”不能吃,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不能偏。
第六,就地发展加工,全面搞活流通。当前要特别注意在草场资源丰富、牲畜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地方兴建奶品加工厂,有条件的可以建小型肉类加工和皮革、毛纺厂,促进草食牲畜的发展。要疏通渠道,解决农民“卖难”的问题。要积极试办牧工商、渔工商联合企业,把养殖业及其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联成一体。


第5版()
专栏:来信

我们养殖专业户的难处
生产场地小 布局太分散 产品销售难
现在一个5口之家的农村社员,住宅面积一般是3分左右,除了堂屋和厨房、牛棚、粪坑等占去的地方,院落不过是一二分地。以我家为例,今年6月份开始,我养蚯蚓100万条,现存蚯蚓种40万条,需占房子两间;又从上海引进蜗牛250只,现已繁殖到700只,到明年春天将会发展到二三十万只,这种东西,冬天需要暖房,夏天需要凉棚,得占用6间房的地方,两项生产共需3分场地,而目前我只有宅基地不到两分,叫我怎么办?
除了生产场地小的问题外,还有个布局分散的问题。农村虽然出现不少养殖专业户,但很少有连成片的,特别是新兴的养殖业,更处于分散状态。在目前技术指导跟不上的情况下,布局一分散,专业户之间就不便及时交流经验,影响生产。大庄公社有个人于今年6月引进蚯蚓良种3,000条,由于附近没人提供饲料管理经验,到10月上旬,才繁殖万余条,比正常繁殖量少40多万条。周围有些社员原来打算跟着干,看到这个情况后,也打消了念头。
从我的体会看,养殖专业户引种不算很难,难的是销售产品。例如,我们县二三百户养蚯蚓的农民,养出的成蚓,地、县、社都不收购,要到几百里外的大城市去卖,卖时往往又要以吨计算,谁家一下子能养那么多成蚓呢?只好几户、十几户联合起来出售,其中不便之处真多。还有,我们养的蜗牛,已经开始发展,用不了多久就面临销路问题,如果省、地、县都不组织收购,到时难道还要我们进上海销售?
河南省西华县 唐宝玉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相对稳定适当调整
浙江省温州市农委 刘化标
温州市的干部中,对调整责任田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承包田分定后,不宜再作调整;否则会影响责任制的稳定,不利养地用地,不利社员团结。另一种认为合理地调整承包地是群众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劳力的增减变化,专业分工的发展,今后还要不断调整。实行联产承包制后,承包土地到一定期限要不要调整?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分别向平原、山区、沿海农村工作的同志进行了调查,现在谈一点肤浅看法。
有矛盾就要调整 调整是为了稳定
根据平阳、瑞安、苍南、洞头、文成等六个县、16,510个生产队的统计,今年已有21%的生产队的承包土地作了调整。这些生产队调整责任田大致有三个原因:一、原来土地承包不合理,群众有意见。当初推行生产责任制时,工作跟不上,群众自发分地,没有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处理好三者关系,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一律按面积平摊,造成任务负担的严重不合理。象这类队的承包土地如果不适当进行调整,尽管原来生产责任制形式符合群众意愿,也难以稳定,更谈不上完善。二、承包合同期限已到。这类队原来土地承包基本是合理的,但随着人口、劳力的变化,农户之间出现了新矛盾,社员盼着承包到期时适当调整,如果到期不调整,将会使政策失信,矛盾加剧。三、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便于机耕、排灌、除虫、积肥、收种等操作活动,有利养地用地,群众要求进行调整。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属于应该调整的。它们之间尽管情况千差万别,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联产承包制已显示出巨大优越性,群众对这种承包制都非常拥护;在承包耕地上,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广大群众都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凡是已作过调整的社队,矛盾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群众较为满意。例如泰顺县岳巢公社上交垟五队(山区),1981年搞承包时,土地好坏远近一律切块平均搭配,家家户户都要耕种8个地段的田,花工多、效益差。通过这次调整,从原来8处减少为4处,效益提高近一倍,大家齐声称好。
我们认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是长期不变的。但是,实施这一政策的具体办法与措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需要根据群众的意愿,逐步进行调整。事实证明,这种调整或改变,不仅没有影响这一政策的实施,恰恰相反,它能够有效地促进联产承包制的稳定和完善。
大稳定小调整 让群众确定承包期限的办法好
究竟承包期限以多长为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地方群众愿意实行一种叫做“一定五年(或三年),一年一算,动粮不动田”和土地调整中采用“大片不动,小片调整,以零添整,就近抽补”的办法。
这种办法比之“一年一定,年年调整”和“一定十年、十五年,定死不变”的办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和适应性,它能及时调节各农户之间的矛盾。“一年一算”,使在承包期内,各农户之间,一年来因人口增减所产生的矛盾,包括一年中,晚婚、迟育、独生子女的奖励,男婚、女嫁、入伍、读大学、复员、回乡安置等迁出迁入的口粮增减,能及时得到适当的处理。它又保持了各农户的承包地段长期相对稳定。首先是采用“动粮不动田”和“留少量机动粮或机动田”的办法,可保证在承包期内社员承包地的稳定;其次是到期采取“大片不动,小片调整,以零添整,就近抽补”的办法,实现农户间承包地段的长期相对稳定,大大有利于鼓励农民向土地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基层干部认为,这种办法还可以应付外部因素引起的变化。例如,国家征购、加价任务的突然增减、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需要等等,都可以结合“一年一算”和“小调整”获得适当解决。
承包地段相对稳定 促使农民积极向土地投资
适当延长承包期限,相对稳定承包地段,是调动农民养地积极性,促使大家向土地投资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同志把单纯延长承包期限看成是解决养地问题的唯一办法,认为承包期限越长越好;有的甚至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原来承包基础是否合理,就向群众宣布原承包合同延长到十年、十五年。群众既不愿意就这样延长,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延长。这样做只能使原来因承包不合理而潜伏着的矛盾尖锐化,也达不到促使农民向土地投资的目的。
事实证明,调动农民养地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有合乎民心的好政策,还要能采取相应的实施办法;既能保证各农户的承包地段长期相对稳定,又能及时处理在承包期内出现的各种新矛盾,使农民真正相信政策不变,从而积极向土地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在调查座谈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调整、稳定、养地三者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调整不是推倒重来,稳定不是绝对不动。我们采取的办法是适当调整(小调整)、相对稳定(大片不动),以达到合理养地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目的。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议

喜看报刊进农家
段存章
近看各地通讯员来稿,一条条农民“订报热”的新闻摆在面前:山东省鱼台县王庙公社海南大队青年农民胡广新,拿出130元钱,订阅报刊杂志21种、41份,办起家庭阅览室,和邻居一起读报用报。吉林海龙县双泉乡八泉眼村孔守礼、崔学敏、郭连奎等三位社员,想多看一些国内各种报纸和刊物,他们联合起来订了明年的《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等报刊27种。上海郊区平均两个社员就订有一份报刊,辽宁铁岭县今秋有九万多农户积极预订了明年的报刊,就是边远的陕北山区宜君县,今年农村报刊发行量也比去年增长34%。农民致富心切,求知的欲望很高,把报刊看成了不可缺少的老师和挚友。湖南溆浦县“读报迷”李中一说得好:“报纸杂志,可以使人明政策,学技术,通信息,一举多得,一本万利。”
报刊纷纷进农家,这是农村出现的一种群众性的智力开发。到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家里走走,就会发现这些户订阅的报刊一般比别的农户多。农民们从周围许许多多先富起来的农户中看到,科学文化是“摇钱树”、“聚宝盆”。相反,缺乏科学文化,光凭老经验,即使吃大苦流大汗,仍然架不通致富的金桥。现在,农民有了致富的战略眼光。他们为了增产增收,不仅舍得在化肥、农药、优种等生产资料上投资,而且舍得在更为重要的智力开发上投资。这是广大农民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
由此想到,要注意研究农民“胃口”的新变化。这几年,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改善,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他们政治上要提高思想觉悟,生产上要增加新的科学知识;他们比过去更关心国内外大事,希望知道世界上发生着的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农民的“胃口”越来越大,恳切地希望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营养品”及时地传送给他们。八亿农民这支庞大的读者队伍需要什么,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一切严肃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必须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了。


第5版()
专栏:

读报用报 致富有道
——记农民李中一的经验
范庆凡
9月30日,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兴冲冲地来到湖南省溆浦县花桥邮电局,他到柜台前递上一张清单和50元钱,对营业员老舒说:“老伙计,听说要预订明年的报刊啦,我抄了个清单,请你们帮我订一下。”老舒接过清单一看,好家伙!什么《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中国药材》、《毛皮动物》、《植物保护》、《农村科学试验》,以及《美国农业》和日本的《科学与技术》杂志等,密密麻麻写了大半页。
这位农民叫李中一,是双井公社花口大队社员,人称“读报迷”。1980年以来,他每年都得订十多种报刊。别人问他为什么订这么多,李中一总是乐哈哈地回答:“报纸杂志,可以使人明政策,学技术,通信息,一举多得,一本万利。”
1981年,李中一从上海的《科学种田》杂志上看到有关地蟞虫饲养的文章后,马上与妻子商量,筹集280多元钱,专程到上海学习地蟞虫饲养技术,并带回4两虫种。他边学边养,越养越好,1982年售给国家干虫450斤,收入2,250元。
今年,李中一又从报刊上学到了饲养名贵中药蝎子和珍贵毛皮动物獭兔的技术。他还从报刊上学会了“水稻免耕法”、“巧施微量元素肥料”和“基肥无氮”等农业新技术。他家3.8亩责任田种双季水稻,1981年亩产1,789斤,1982年亩产1,896斤,今年亩产2,150斤。去年他家收入逾万元,今年前三季度纯收入达13,000元。
李中一说:“报刊上的技术是人民的,我学了技术要为人民服务。”从1980年开始,他根据报刊上介绍的科学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了《水稻栽培新技术》、《地蟞虫的饲养》等多种技术资料,先后赠给县内外6,000多个农户和单位。


第5版()
专栏:

玉泉山下葡萄沟
黑龙江省阿城县玉泉镇,位于张广才岭玉泉河谷,一年无霜期只有一百二十天左右,冬季气温降到摄氏零下三十多度,过去从来没有人栽过葡萄。一九八一年,老农李青山在自家房前建起一座日光照小温室,种了六十四株巨丰葡萄,第二年收获葡萄六百多斤,收入五百多元,为山里人致富打开了一条新门路。从此,附近的乡亲们纷纷建温室、种葡萄。
如今,玉泉山下的六条小山沟沟沟有葡萄,全镇一万二千农业人口,共栽葡萄二万五千多株,今年已收葡萄十五万斤,平均每个人从葡萄架上“摘”得了十二元钱,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沟”。
(彭毅)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肥田“能手”红花草
余垠
“种田两个宝,猪灰红花草。”
“一年红花草,三年田脚好。”
这两句农谚给予红花草的评价,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红花草是豆科草本植物,喜温暖潮湿气候,长江中下游稻区的农民把它当作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它伴着麦苗给那冬田大地描绘出美丽的画面,待到来年暖暖春日之下,一丛丛紫红色小花开放、一蓬蓬墨绿色鲜草竞长,农民扶犁将它掩青翻入地下,经过水沤发酵,就成了保证水稻茁壮成长的“佳肴”。
享有“鱼米之乡”美称的太湖地区,种植水稻已有几千年历史。时至今日,太湖地区仍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水稻亩产已达1,200斤左右。称赞太湖地区的稻米好,谁能想到这里面还有红花草的一份功劳呢?太湖地区的地力历经千年而不衰,种草养地是重要措施之一。太湖地区农民至少在三国时代就懂得栽培利用红花草了,到明、清年间,大面积种植红花草用作冬绿肥已非常普遍。古人靠直接观察,发现红花草可以肥田,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红花草的肥田本领得到了科学证实。水稻生长需要的氮、磷、钾,红花草中都有不少,1,000斤红花草鲜草,顶得上17斤硫铵、5斤过磷酸钙和4斤硫酸钾,可以帮助一亩水稻增产50斤。红花草根部还有生产氮素的根瘤,鲜草收割后,留在地里的根系总重量达1,000斤至2,000斤,可积累有机质,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太湖地区每年有20%左右的耕地冬季种红花草,亩产一般达4,000斤—5,000斤,超过万斤的也不少见。太湖地区的实践证明,只要有15%的耕地种植红花草,就可以满足全部稻田所需要的绿肥,红花草真是肥田的“能手”。
如今,红花草南跨五岭,北渡淮河,成了我国广大地区农民深深喜爱的冬季绿肥作物。您要是想查找有关红花草的资料,请别忘了它的学名——紫云英。


第5版()
专栏:

丰收的农家 马宜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