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榆林“三拓”与长城今昔
——西行随笔
冯并
榆林是一座并不算古的古城,但榆林的发展却有几度“沧桑”。到榆林的第一天,就听到一个“争论”,究竟是榆林“三迁”呢?还是榆林“三拓”呢?
这似乎是一个文化考证,又不仅仅是文化考证。这里有传统观念的变化,有新的信念的闪光。榆林城是和明长城一道出现的,它座落在榆溪河畔,北枕大漠,南接无定河谷。筑城是旧时战争的需要,也与一股泉水有关,泉叫普惠泉,俗称桃花水,大约是水质优良,人饮面如桃花。这固然有些夸张,却也名不虚传,因为这里的豆腐有名气,不能说与水质无关。据说,旧城原在泉水汇集的海子附近,后来向南发展了两次,城市的重心也就偏南了。然而,不管怎样变化,旧城的北城墙还在,倒是南城墙一移再移,所以也就有人正名说,榆林不是“三迁”,而是“三拓”。
为什么“三迁”论流行多年呢?怕也不是毫无根据。沙进人退,那似乎已经成为常规。就说长城,挡得住千军万马,挡不住风沙,到头来,成了风沙的桥头堡,一股一股地输送沙流。几百年来,沙漠南下,插向榆林城的两翼,风口上,长城也被掩埋。吃够沙漠苦头的人,怎么敢想到“拓”而不想到“迁”呢!
然而那毕竟是束手无策时的哀叹,以至于谈虎色变,即便是“拓”了也不敢当作“拓”。我倒想,“榆林三拓”的意义并不在榆林城的本身,榆林人防沙治沙三十年,重新估价了自己的力量:只要坚持不懈地种草种树,拓不仅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动人的现实。榆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18.74%,乍听不算高,但是,想到这儿是风沙区,原来的覆盖率只有1%,你就不能不为十八倍于原来的数字动容。他们的树是一棵棵地种出来的。没有老本,没有侥幸,只有干旱的考验和风沙的熬煎。三十年如一日,这本身就是荣誉大奖,何况他们筑起了三条可以抵御甚至歼灭风沙劲敌的新长城呢!一条是沿明长城北缘的防风固沙林,总长1,900华里。一条是黄河沿岸的红枣林带,一条是南下公路两旁的苹果园林带。防风林确实起了拓的作用,恢复了被流沙埋压的200万亩土地,并且种上了水稻。我到长城脚下的牛家梁林场,场长很自豪地带我走了一圈,往日的沙漠不见了,碗口粗的油松和杨树一眼望不到边,旱柳和沙柳丛中,沙打旺开着紫花,苎条绽着金蕾,一片生意。我在林中寻觅着往日的明长城,它已淹没在万绿丛中,显得那样矮小。这儿是从1965年开始种树的,十八年后已成气候。它的旁边是谢家洼大队,条田林网笔直如带。这个大队的稻田有6,000余亩,稻子出现在长城以北的瀚海中,绿色长城起了巨大作用。在榆林城的两边,也有一片令人触目的新绿盖住了南侵的流沙,那是干部和居民们义务造林的成果。他们打算,榆林城向西发展,向往日的流沙地区开拓。这将是一次古来未有的真正的开拓,开拓的先锋就是棕色的根与绿色的叶片。
榆林的开拓并不止于自然环境的改变。榆林人有沙柳的性格,不断地萌发着柔韧的枝条,萌发着理想的新叶。它的东边发现了储量230亿吨的煤,它的东边也发现了储量780亿吨的更大的煤田,连榆林城下也是煤的海洋。那是侏罗纪的优质煤矿,很难得。地区工业局的老刘给我热情地描绘了榆林以及杨家将的故里神木、府谷的开发图景。他说,林业上,牧业上,工业也要上。甩掉吃返销粮的帽子,也甩掉财政补贴的帽子。有了煤,便可以向华北供电,搞合成氨、搞电解铝,他们还有大量的石英砂、石灰石、食盐、硫铁矿。工业终究要在无工业的榆林诞生。到那时,榆林不仅是三拓,会是四拓、五拓,不断地开拓。他们向着未来,信念与正在耸起的绿色长城同在。


第8版()
专栏:

“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
毛书征
风华正茂的共产党员安珂、杨威,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挺身而出,勇斗歹徒。相形之下,也有一些见义不为,甚至吓破了胆,不敢承认自己的钱包被扒窃了的人。
面对这些现象,一种感情油然而生:敬佩、愤慨、痛心。令人敬佩的,自然是那些无私无畏、舍己助人的人,叫人痛心而愤慨的,自然是那些明哲保身、畏怯惧祸的人。六十多年前,鲁迅在他的著名小说《药》中,曾悲愤沉郁地描述了当时封建统治势力杀害革命者时,那些围观者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和自私落后意识。今天,历史虽然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但是由于十年动乱造成的社会风气不正,这种落后意识又在一些人的身上复活了。这也充分说明,我们某些同志的精神世界已被污染得相当混乱,是非不清,麻木不仁。这也充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来教育、规范人们的心灵和行动,是多么重要,多么迫切!
身怀六甲毅然下河救人的陈燕飞曾说过:“救人于危难之中,这是我们工人阶级应有的品德,也是我们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对这个“起码的道德”,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身体力行、说到做到,而有的人却逃避不为、言行不一呢?《论语·为政》中有句话:“见义不为,无勇也。”无勇源于怕死,无畏来自无私。安珂、杨威等先进人物,所以能够奋不顾身地救人于危难之中,正是因为他们具有爱憎分明、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情操,并能处处自觉地用共产主义的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动。
陈毅同志曾说过:“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安珂、杨威的品质之可贵,就在于他们不是把共产主义的理想、精神、道德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在日常生活里把崇高理想和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成为“理想和行动的综合者”。
“见贤思齐焉”。人人都应该向安珂、杨威等英雄人物学习,做一个“支持好人好事,反对坏人坏事”的言行一致的见义勇为者!在当前,扫除精神污染已经成为我们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不可低估精神污染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损失,更不可听任污染传播。旗帜鲜明,永远是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行动哲学。


第8版()
专栏:大地

百泉碑石
段新桂
人人都有值得回味的岁月,而最真切的常常是自己的童年;人人都有值得怀念的地方,而最难忘的常常是自己的故乡。在我,童年和故乡是铭刻在心碑上的清新的诗句和美妙的乐段,就象诱人的“百泉”一样。
河南辉县的百泉,是中州的一面明镜,映照着古往今来多少志士才人的身影;而泉水吟吟,恰如中华民族悠长历史的琴音。这琴音,在血气正盛的男子听来,也许会产生柔中有刚的感觉,但我却更多地欣赏她的柔和。当我回到百泉的时候,正是黄金色的秋季,空气里飘荡着谷子、玉米和果子的芳香,碧绿的泉水映着湛蓝的天空和无声地变幻着的白云,越发显得清澈。
我默默地伫立在泉边,轻歌细语似的泉水叩开了我的关闭已久的童心。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百泉度过的。那时候,我和小姐妹们尽情地吸收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滋养;我们爱听鸟儿的啁啾,爱看每一朵在灌木丛中微微颤动的小花,我们在绿色的田野里奔跑,追逐蜻蜓和蝴蝶,采集野花和野果。自然界的这些美丽的生灵和芬芳的草木,给我们幼小的心灵形成了飞动和静穆两种不同的美的感觉;而当夕阳西下,牛羊归来的傍晚,我们静听田野间汩汩的泉水流淌声,低吟细诉,我们又沉醉在动和静奇妙结合着的音乐世界里,在人间,又象在天上。到了秋季,我和小姐妹们一起下地,刹玉米,割豆子,摘酸枣,拔鸭鸭苗,毛眼棵,满身沁汗,面扑纤尘,于是我们又一起到百泉洗一洗手和脸,感到神清气爽,充满着劳动的愉快。有嬉戏时的忘情,有劳动中的欢欣,我们初步领略着这种人生的节拍。
百泉不仅有着永恒的自然美,而且有着感人的社会美。池畔湖中的亭台楼阁放射着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耀眼的诗赋碑刻是我国古代才志之士心灵的花朵,永不凋谢,馥郁芬芳。百泉之水宛如玉液琼浆,无私地滋润着我们稚嫩的心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使我们产生了对于人生的美好理想。我和小姐妹们曾经各自诉说过自己的心愿:不学孙登的长啸,也不羡慕邵雍的“安乐窝”。我们崇敬抗金的岳飞,崇敬明末志士彭了凡。通过他们所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可宝贵的社会美,她同百泉的自然美交相辉映,同样保有永恒的魅力!我们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做些什么呢?我们憧憬着科学家的奖章,文学家的桂冠。如果我们将来能在广漠的天宇上发现一颗从未有人发现过的星座,写成一部有着不朽动情力的文学作品,我们就无愧于百泉对于我们的哺育,我们将会象哺育我们的百泉一样,融自然美与社会美于一身……
时间是生命的积累。正值我们生命的黄金时期,十年动乱压抑了我们的求知欲,使我们失去了正确地使用和发挥自己禀赋和才能的机会;我离开了百泉,接受那熙熙攘攘、“知识即罪恶”的熏染,时光虚掷,头脑空空。记得在1969年的一天,我和儿时的伙伴重又来到百泉,见到的是秋风黄叶,听到的是百泉的叹息……
十几年过去了,今天当我再一次回到百泉的时候,百泉又恢复了她的美丽的容颜,恢复了她的动人歌唱,激起了我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啊!真善美就是百泉,就是我的故乡,就是我的祖国,就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信心和力量!
在党领导下的奋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日子里,百泉碑石,又将留下多少壮丽的诗文!
百泉啊,你流吧,流吧,象我们伟大民族的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一样,百泉水,流不断。


第8版()
专栏:

长安二题
峭石
钟楼戴满头翠珠,披一身云锦,日日夜夜,您矗立在长安城的中心。来了又去了的风,聚了又散了的云,吹拂着您瓦上的霜,洗涤着您砖上的尘。朝您望着,初夜的千万扇窗户,朝您开着,清晨的千万座大门,灞桥的柳丝,太白的清泉,都向您投来一颗殷殷的心。几多烽烟曾在您身旁燃起,几多勇士曾在这儿生死相拚,那一响响宏亮的钟声,曾唤醒了多少浴血的灵魂?您的金顶辉耀着日月,您的栋梁支撑着乾坤,谁能说你仅仅是个古迹?我说你象征着民族的精神。
大雁塔你有多么雄伟的身躯,拔地而起,直插蓝天深处,巍巍秦岭,如你腰间一缕丝绫,滔滔渭水,是你脚下一弯细流。风铃,在檐角载歌载舞,塔窗,在晴空吞云吐雾,我问地下这澄澄的黄土,怎有偌大力量,承担如此重负?黄土在回答:我无尚光荣,因为我有着坚强的脊骨,我负载的并不是一百万块青砖,而是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叮咚的驼铃,带着热烈的希望,五色的丝绸,载着闪光的诗句,葡萄美酒把人送进如花梦境,琵琶使人忘记跋涉的劳苦。我认识了您,大雁塔,您,代表了一个伟大的高度,每一块砖,都是一个金铸的字,您,是一册读不尽的史书!


第8版()
专栏:

我走向秋天
刘建春我走向秋天,走向流蜜的果林……在早春的日子里,我曾用心犁将荒土开垦,播下的种子,凝结着我甜美的憧憬。那嫩绿的春之树,是我喷洒的热泪,点点滴滴将希望滋润。炎炎酷暑中,为使纯贞的追求不枯萎,我洒下一片爱的甘霖;皎皎星月下,为早日聚集生活的浓香,我开启智慧和辛劳的犁铧,深深地耕耘……我走向秋天,走向金色的早晨……


第8版()
专栏:

鹅〔中国画〕桑麟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