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新摩登时代
冯昭奎
当前,以机器人、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新技术正在许多国家迅速推广。在资本主义国家,新技术的使用虽然提高了生产水平,但也使千万职工失去了工作,加剧了社会矛盾。然而,唯独在日本,社会上对于新技术的“抗拒反应”要缓和得多,机器人、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似乎颇为顺利。现在,日本已成为机器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每十台机器人中有七台是“日本人”。
日本果真是机器人的“世外桃源”吗?只要深入探讨日本微电子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就不难发现,机器人、计算机的推广应用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矛盾和危机具有普遍的性质,日本也不例外。
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各个领域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极重要意义。然而,在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采用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动机在于它的省力、省人效果。日本企业既然实行终身雇佣制,力图避免解雇职工,就必然要采取其它法子来对付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据日本电机劳联最近透露,日立、东芝等13家电机企业由于引入新技术,使女职工总数从十二三万人减少到五六万人。可是,企业并未解雇一人。没有解雇,却“消失”了七八万女职工。“她们到哪里去了?”原来,青年女工由于婚后退职等原因,大约每六七年就要更换一茬。企业正是利用这种周期性的自然退职,在不解雇职工的条件下提高了自动化的程度。
据日本《经济新闻》1981年底对近百家企业的调查,半数以上的企业表示在今后五年将不再增人或甚至减人,许多企业还表示今后要提高录用新职员的规格。这表明日本企业相当普遍地采取了既不解雇、也不增雇,靠自然减员来吸收被自动化挤出来的多余劳动力的手法,从而把自动化排挤工人的压力,从现有职工身上转嫁到比较缺乏组织性和抵抗力的未来职工身上,致使广大求职者的就职前景日趋黯淡。
目前,日本的许多企业正在积极扩大机器人、计算机等的应用。例如,仅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就计划在十年内将机器人设置台数增至十万台,相当于1980年全世界机器人的“总人口”。同时,机器人的功能还将显著提高。这意味着目前微电子技术的社会影响还只是初露端倪。随着技术的发展,工厂自动化与办公室自动化双管齐下,将排挤出越来越多的职工,以至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能否继续控制失业人口的上升,终身雇佣制能否继续保障工人不受解雇的威胁,都将成为很大的疑问。
必须指出,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一部分工人从现有职业中被排挤出来,而且也诱发新的职业来吸收工人。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必将引起社会生产能力和经济容量的扩大,技术进步所吸收的工人的数量也必将多于所排挤的工人的数量。但是,由于生产关系的变化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产业、职业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特别是被排挤的劳动力与要吸收的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不相适应,因而微电子新技术的冲击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起的就业危机将会延续相当长的时期。据各方面的统计,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日本企业职工中男职工、技术职工、年轻职工的比例明显上升,这反映了在就业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女职工、非技术职工和中高年职工。
对于大企业来说,吸收多余劳动力的另一办法是把原先转包给中小企业的工作逐步收回,将原先委托“外制”的零部件改为“内制”,以便使本企业增加工作岗位,安排多余职工。无怪乎《日刊工业新闻》惊呼日本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产生了如同国际上的“南北问题”那样的矛盾和隔阂。
现在,再来看看在终身雇佣制“保障”下的企业内职工的境况。由于机器人等自动机器具有代替熟练劳动的功能,使得包括熟练技能工在内的大批工人被迫改行。结果,在一部分经常需要更换工作的职工中发生了由于精神过度紧张而引起的“转职病”。即使幸运地留在原来生产岗位的职工,也因采用机器人、数控机床和计算机控制,他们的主要任务变成了编制程序、操作监视、维护修理等,工作极为单调、枯燥,甚至令人感到“失去了干活的意义”,而精神紧张、疲劳却有增无减。1982年日本航空公司一架飞机由于引擎反向喷射而坠落,据专家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驾驶员不能忍受那种把人“机器人化”的操作环境而发生精神失常。
艺术大师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生动地刻划过当年被“机器化”了的工人的悲惨境遇,反映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矛盾。如今,微电子新技术时代,又出现了一连串新的矛盾,虽然与“摩登时代”里机器生产给工人带来非人劳动相比,情况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讲,它同样带来了一种非人化,即剥夺人们劳动和工作的权利,这就不可避免产生与加剧企业主与职工之间的矛盾,加深社会动荡,从而给资本主义制度带来新的激烈冲击。
如果卓别林还健在,多半会有一部《新摩登时代》问世。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一派白虹起 千寻雪浪飞
——伊瓜苏大瀑布纪游
胡积康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阿根廷北部和巴西交界的国境上,它如银河飞落九天,素帛飘降深涧,是世界五大名瀑之一。
飞机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起飞,经过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伊瓜苏瀑布区。从空中俯瞰,只见一条大河,似巨龙一般穿行在莽莽的热带雨林之中。突然,河面仿佛被利刀所断,河水飞泻跌入幽谷,激起的水雾和凝在山巅上的白云连成一片。空姐报告说,“这就是伊瓜苏大瀑布。”
伊瓜苏系土著民族瓜拉尼语,意为大水。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美丽的酋长女儿爱上一个印第安青年。但酋长嫌弃青年家境贫寒,不准女儿和他结婚,并偷偷把她许配给一个富家子弟。女儿对爱情忠贞不渝,她在反抗无效后,怀着满腔悲愤,挥泪跳崖投河。于是,她的眼泪变成了瀑布,永远诉说着她的不幸。
伊瓜苏瀑布呈弧形,总宽达2,700米,平均落差72米,每秒钟流量1,750立方米,有飞瀑275条。气势磅礴,景色奇丽。
从伊瓜苏国际旅馆至瀑布有上、中、下三条游览线路,因视线和角度的不同,瀑布显示出不同的雄姿。
下路是一条红土小径,它蜿蜒伸向密林之中。路边彩蝶飞舞,小鸟啁啾。那些热带林木有的阔叶扶疏,华盖如冠;有的盘根错节,虬枝披覆。百花在翠绿中争艳,芳香在浓荫中飘溢。小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几条飞瀑自天而降,其声如雷,震耳欲聋。瀑布跌落处白雪堆砌,碎银翻腾,溅起的水柱高达三十余米。河水汹涌澎湃,扑向深沟险壑,势若游龙,雾缠云绕,凉气袭人。沿河石壁上有一绿栏石桥直达瀑布下端,石桥边上竖有一块木牌,上写“波塞蒂瀑布”。原来,这是伊瓜苏瀑布群中最长的几条瀑布。
循河边小径前行,俯视河谷,巨流激荡,犹如万马奔腾。经千转百回,又见一组雄伟无比的瀑布群,名曰贝哈鲁纳,亚当和夏娃,拉努塞和圣马丁瀑布。它们宽数百米,高近80米,如一匹匹白绢高悬。整个山谷惊天动地,雾锁烟横。更有几只雄鹰翱翔在山巅上,时而掠过瀑布顶端,时而疾速地扎向深涧。瀑布上游,游人三三两两顺着小桥飘然而过。
中路比下路视野更加开阔,举目可望到对岸的巴西游客和最为神奇的魔鬼峡大瀑布。魔鬼峡瀑布的形状犹如一把张开的折扇,瀑布下跌后,河道顿时狭窄险峻。这里是阿根廷和巴西的国界。在阿根廷一侧有米特莱、贝尔格拉诺等4条瀑布。在巴西一侧有弗洛里亚诺,贝哈明等5条飞瀑。九条瀑布凌空倾泻,下赴绝涧。在艳阳之日,彩虹自半空中悬挂下来,一直沉入谷底,更增添了魔鬼峡的神秘色彩。
如果说自下路和中路游瀑布已经使人流连忘返的话,那么登瀑布源头,极目远眺,更使人心旷神怡。在瀑布上游修有一座带绿色栏杆的小桥,桥面蜿蜒曲折,连绵3,000米,使游人可达瀑布边缘。扶栏西望,奔腾湍急的伊瓜苏河注入滚滚的巴拉那河,巴拉那河对岸的巴拉圭只留下一个淡淡的剪影。河南是阿根廷领土,河北是巴西境界。
伊瓜苏河发源于巴西南部潮湿的热带雨林,它沿途汇集了大溪小流,穿过维多利亚山口,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巴西和阿根廷交界的平坦谷地奔腾。但在伊瓜苏突然受到阿古斯丁岛的阻拦,水流顿时平缓下来,河道宽达3公里,形成一个水深仅一米左右的小湖。湖水流到70米高的绝壁时,飞泻成瀑,瀑声数里之外可闻,成为世界上闻名的自然奇观之一。
阿根廷政府十分重视开发和保护伊瓜苏瀑布游览区。1928年,政府专门颁布了法令,征购了瀑布周围65,000多公顷的土地,辟为国家公园。1975年在瀑布上游兴建了小桥,使游人在瀑布源头如履平地。目前,伊瓜苏瀑布区拥有现代化旅馆,每天有二至三班航机直达阿根廷首都。伊瓜苏已成终年游客云集的旅游胜地。(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外见闻

怀拉基地热站之行
张达干
地热资源是新西兰的一大宝贵财富。这个国家不但把许多间歇泉、沸泉等地热奇观开辟成吸引外国游客的旅游区,也利用地热能源为本国人民造福。
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新西兰外交部的米勒先生邀请我们到怀拉基地热站游览风光。我们由罗托鲁瓦市坐车出发,沿着怀卡托河西行。怀卡托河是新西兰最长的河流,它由南向北,流入南太平洋,沿河建有8个水电站和两个地热电站,怀拉基地热站位于它的中上游处。
米勒先生亲自为我们开车,他一路上给我们讲起了怀拉基地热电站的历史。
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新西兰就一直进行着如何开发地热能源的争论。到了四十年代,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结论:地热的最好出路是用来发电。1949年,新西兰政府通过一个五年开发计划,在方圆35平方公里的怀拉基地热区钻孔试验。1956年电站工程承包给了一个由新西兰、英国和瑞士三方组成的国际承包组织。整个工程于1963年结束。
说话间,小车开到电站附近。远远望去,田野上热气蒸腾,雾蒙蒙的一片,汽体喷出时的尖啸声不绝于耳。车开近时,只见高大的汽井塔矗立在白色的雾气中,如突兀的山峰刺破云海,直指天穹。巨大的输汽管道卧野数十里,纵横交错,不见首尾,似蛟龙穿行在云里雾中。风起雾散,远方翠绿的山峦、密林在眼前浮现;瞬间热汽蒸涌,遮住视线,绿林和峰峦又飘然而去。好一幅迷人的画卷!
我们在井田深处的一座灰色砖房前下了车。房前挂着“怀拉基地热电站咨询处”的牌子。这个咨询处是专为国内外前来观光的人们设置的,游客们可在这里了解热汽田的自然概况,地热钻探开发和电力生产情况等。米勒先生领我们来到地热生产流程图前,介绍说,怀拉基地热站位于一个长250公里、宽50公里的活火山区内。地下热汽的产生是由地下的高温溶岩将地下水汽化而成。在地表钻孔打井后,高压汽就会顺井道喷出来。喷出的汽体这时水分极多,约占汽体总重的80%。送入汽旋式分离塔后,分离出的干燥气体由管道引向电厂,推动汽轮机叶片发电。分离出的热水由于骤减到与外界相同的大气压,便释放出大量的汽体,形成了我们在井田区看到的壮观景象。
咨询处内有一位和蔼的、专家模样的老人值班,负责解答游客们提出的问题。
经米勒先生介绍后,他热情地伸出双手,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管道每隔一定距离呈凸字形?”
“因为管道也象铁轨一样,有热涨冷缩的现象。大约每三公里长的管道,伸缩长度就有六米之差。制成凸字形,起保护作用。”
“地下的热汽能供应多久?”
“难讲。不过目前的供汽量每年平均下降5%到7%。尽管有这样的比例,发电量仍不受影响,因为每年对现有的热汽能充分利用。”
老人还告诉我们,怀拉基地热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9万千瓦。实际发电量最高峰时达15万千瓦,占新西兰北岛用电需求量的十分之一。整个电站耗资4,300万新元。现在怀拉基地热井田里已打井一百多孔,实际能用来送汽发电的有61孔。这些井的深度平均超过610米,最深的井已经达到1,500米。
解答完我们提出的问题后,老人最后建议我们到游客的观景台观看地热区全景。
来到山坡高处的观景台俯瞰地热站全景时,已近黄昏。你瞧,一根根不锈钢的管道在夕阳下泛着银光,犹如数条涓涓细流,涌出峡谷,流过田野,汇集到远方的电站机房。那井区里喷涌的热汽,团团相聚,升腾直上,恰似地平线上泛起的云海雾浪,直扑天际,蔚为壮观。
是啊,新西兰人民在征服大自然的同时,又创造出大自然所没有的壮丽景象。(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拿破仑死因新探
曹 聪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死于流放地圣赫勒拿岛。关于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时的官方尸体解剖结论是:拿破仑死于胃癌。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研究人员分析了拿破仑的一绺头发后报告说,他头发中的砷含量为正常人的十三倍,于是,“拿破仑是被人用砒霜(砷是其中的主要成份)毒死的”之说流行一时。
最近,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有可能结束由拿破仑之死引起的争论,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根据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化学家戴维·琼斯的看法,杀害拿破仑的罪魁可能是糊墙纸。十九世纪使用的糊墙纸上,涂有含砷的绿色颜料。当时,糊墙纸蒸发出的砷致人死命的事情时有发生,限于条件,死因都令人费解。琼斯从拿破仑死亡时的住屋墙上揭下一张墙纸,检验后发现,墙纸中的砷含量也很高。他说,拿破仑体内积累有砷,可能归咎于此。不过,其数量并不致于送命,最多只能引起他生前所患的恶心、体弱和四肢肿胀等症。
拿破仑的头发,一直是科学家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加拿大科学家采用一种比以往的研究更准确的技术——中子轰击法分析头发,得出的结果与以往的截然不同,头发样品并不含有太多的砷。相反,他们发现头发中有一定数量的锑。锑是一种有毒的金属,广泛用于十九世纪的各种药品中,不过剂量很小,不会致命。研究人员指出,正是锑这种与砷同族的化学元素,可能干扰了对砷的测定,造成砷含量高的假想。他们说,拿破仑死时的尸体解剖结论——他死于胃癌是正确的。(附图片)
拿破仑住屋的墙纸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

家用卫星信号接收系统
田建华
目前北美地区上空有12个同步通信卫星,每个卫星可以传播相当于24路家用电视节目的信号。这些通信容量中共有120路用于传播家用电视节目。
美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农场已开始使用卫星天线系统直接接收卫星传播的电视节目。这种卫星天线系统主要由定向碟形天线及调制器组成。碟形天线直径为10至15英尺,固定在地面上。天线中央是一个杆状低噪放大器,它的内部有一个空压机工作使之保持干燥。这种放大器可以大大放大信号而不产生失真。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室内的调制器,将微波信号变换成家用电视信号。人们可以调节这个调制器来选择任何一个卫星24个频道中的任何一个。
天线支脚有两套可调节的拉杆。拉杆在安装时已作好记号,按记号调节就可使天线对准某个卫星。还可另加一个遥控装置进行自动调节。另有一种天线仅调节一个拉杆的长度就可使天线对准卫星。天线可用铝网制作,并可用较细的金属杆支撑。
凭借这样一套卫星天线系统可以接收全美三大电视网以及当地电视台和电缆电视公司播放的节目。目前这种系统每套价格约为一万美元。据估计今后二十年间,其价格将会减少到普通黑白电视机的水平。(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金字塔之谜
元济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地球聚合物研究所工作的法国工业化学家约瑟夫·大卫杜维斯,最近出版了他的专著《石头之书》。他在这本书里,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对几千年来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解答,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之多,其中最大的一座是位于开罗以南吉萨的大金字塔。塔高一百四十多米,整座塔用二百多万块巨石砌成。大多数石头有一人来高,每块约两吨半重。人们在观赏大金字塔的时候,不禁感到惊讶:金字塔是怎么建筑起来的?奴隶们是如何凿出、搬运和吊起那些巨石的?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而那些巨石何以堆砌得如此严丝合缝?一些人推论,古代埃及人使用了畜力或者辘轳;另一些人则把这归功于域外之物的力量。科学家们研究了金字塔,也没有说出金字塔究竟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因此,金字塔虽然传世已近五千年,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始终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充满了各种神奇的传说,至今仍然有许多未能解开的谜。
约瑟夫·大卫杜维斯从化学和显微的角度研究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人造的。他说,他的化验结果证明,大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由石灰石和贝壳混凝、人工浇筑出来的,其方法类似于今天浇灌混凝土。他解释说,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十分好,使人难以辨别出它同天然石头的差别。大卫杜维斯的另一证据是,他还发现了夹在石块中的一绺约一英寸长的头发。他认为,这绺头发是建筑工人在浇筑石头时掉进混凝土内的。混凝土是用重二十磅至三十磅的筐子装运的。因此,他估计,当时约有一千五百人在工地上劳动,而不是后人所设想的五万或十万人。根据大卫杜维斯的研究,古埃及人兴建金字塔用了四种建筑材料:粘土砖、石灰石粉末砖、在现场浇筑的人造石和用木模子浇灌出来的石灰石大梁。
大卫杜维斯说,经他化验、研究用的五块大金字塔石头是研究埃及古代文物的学者送给他的,对这些石头的来源及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有些科学家说,由于考古研究已经证明人类早在几千年以前就知道制作混凝土,大卫杜维斯的论断是可信的。一些科学讨论会已经承认他的研究成果。也有些科学家对他的论断提出了疑问。他们说,开罗周围有许多花岗岩山丘,古代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使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二百多万块人造石头?
看来,金字塔之谜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