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继续落实和完善牧业责任制
周惠 布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畜牧业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生产责任制的逐步落实、完善,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几年,全区相当大的地区连续遭受自然灾害,但畜牧业仍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6月末,全区牲畜总头数达到4,721.9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改良畜增多了,大畜增多了,基础母畜增多了,畜产品增多了,内蒙古的畜牧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内蒙古畜牧业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基本处于“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状况。自治区成立以后,党委从实际出发,实行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和步子要稳,政策要宽,时间要长一些的方针,从而在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保持了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后来左倾思想滋长了,1958年,随着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内蒙古牧区也全部实行了公社化。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作法,大大挫伤了牧民群众的积极性,畜牧业生产出现了停滞甚至下降的状况。后来,调整了社队规模,纠正了“五风”,实行了定工、定产、定生产费用,超产奖励的办法,畜牧业生产又逐步好转。在十年动乱中,把自留畜、“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等政策都作为“资本主义”横加批判,各族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挫伤殆尽,畜牧业从草场到牲畜都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认真地回顾和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积极恢复和放宽了自留畜政策,逐步落实和完善了各种形式的牧业责任制。开始是恢复“三定一奖”作法,并从定到组逐步发展为定到户;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发展到“包畜到户,仔畜比例分成”等各种“包干到户”的形式。目前,全区实行各种畜群“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社队已占90%以上。
畜群“包干到户”大量发展以后,出现了新的情况。在承包户的畜群中,既有集体畜,又有自留畜,使生产和经营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新问题?科尔沁左翼后旗伊胡塔公社等地的牧民在实践中初步创造了“作价保本,提留包干,现金兑现,一定几年”的形式,将过去集体和承包户以实物(仔畜)分成改为现金分成,将包头数纯增改为包产值,这就解决了集体畜和自留畜有亲有疏的问题,再辅之以统一的计划收购和税收等政策措施,这样就比较适当灵活地调节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积极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实行畜牧业责任制仅注意落实牲畜饲养管理的责任制还不够,必须结合落实草牧场使用、管理和建设的责任制,才能使畜牧业责任制的内容更为全面。过去人们只注重第二性生产,忽视第一性生产,不抓畜牧业的基础建设,草牧场长期吃“大锅饭”。不解决这个问题,不抓草原建设,畜牧业是没有出路的。因此,在落实各种畜群“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同时,我们重点抓了固定草牧场使用权,落实草牧场责任制的工作。随着《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试行)的公布,广大群众更加积极地种草种树,建设草原。
当前内蒙古推行畜牧业责任制,总的来说是健康的,但完善的工作量还很大。我们要继续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赵紫阳同志最近视察呼伦贝尔盟时对畜牧业所作的指示,在完善畜牧业责任制的同时,把重点放到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上来,大力发展饲料、饲草和畜产品加工业,疏通牧区商品流通渠道,为牧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加快畜牧业向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速度。


第2版()
专栏:

金世琳——为牧区乳品加工闯新路
全国解放后,金世琳放弃了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毅然回到了抚育过他的内蒙古草原,现在他是内蒙古自治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蒙古族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轻工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三十多年来,金世琳为筹建、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辛勤地奔波在万里草原。五十年代末,他主持的乳品科研首次为我国试产了“奶油粉”,“维生素强化奶粉”、“速溶奶粉”等八种新产品,其中有的产品走在世界乳品工业的前列。这几年他先后出版了《酸性奶油的制造》、《乳与乳制品生产》等七部专著,约100多万字;取得了“减轻甜炼乳钙盐沉淀缺陷的研究”等十五项科技成果。其中日处理两吨半原乳的“牧区小乳品厂生产工艺”已于1979年在内蒙古正镶白旗新建的乳品厂正式应用。


第2版()
专栏:

沙木腾——沙海愚公
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漠里,有一块面积约3,000多亩的绿洲。流沙在一排排茁壮挺拔的树木面前驯服了。这块林带的主人叫沙木腾,他天天与风沙搏斗,年年植树种草不止。无论是林彪、“四人帮”的打击迫害,还是自然灾害的袭击,都没有动摇过他绿化荒沙的决心。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沙木腾老汉已年过七旬,可他治沙种树的雄心不减当年。他决心把自己的全部造林本领都传授给儿子,让子子孙孙治沙造林不止。


第2版()
专栏:

清格尔泰——研究契丹文取得成果
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教授清格尔泰(蒙古族),近些年与陈乃雄、邢复礼、刘凤翥、于宝麟几位同志合作,在契丹小字的研究上,取得国内外瞩目的学术成果。
契丹文字已失传六七百年,除宋王易的《燕北录》有五个契丹字的记载外,没有留下任何书面文献资料。本世纪二十年代在昭乌达盟巴林右旗辽庆陵出土的契丹文碑刻,曾被称作无人能解的
“世界之谜”。清格尔泰等同志从一九七五年着手契丹文字研究后,对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真的整理,从契丹小字中一些既能确定语义、又能确定语音的汉语音译转词入手,参照汉语古音韵学,对与契丹语同一语源的古代蒙古语言以及其它通古斯语族语言的研究,终于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现在,他们已能释读契丹词语近四百条,分析出来的词法形态达七十种左右,为其中二十几种附加成分作了程度不同的说明,更重要的是已经为契丹小字三百七十几个原字中的一百三十几个构拟了音值。国内外学者认为他们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第2版()
专栏:通讯

打粮沟门的变迁
赤峰县打粮沟门公社,从前是有名的穷社,社员编了顺口溜说:“打粮沟,不打粮,年年都吃返销粮。”如今的打粮沟门,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社员说:“人精神,马精神,山水林田都精神。”
变化从何而来?公社管委会主任孙国荣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打粮沟门开始发生变化,可群众心里总不大托底。去年胡耀邦同志来我社视察,亲自对我说,党的现行政策不会变,社员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人人甩开膀子大干,去年甩掉了吃返销粮的帽子,人均占有粮食超过1,000斤。今年庄稼长势比去年还好,打粮沟门这才真能打粮了!”
其实,打粮沟门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粮食增产上。他们还因地制宜确定生产方针,发扬山区地广草多之长,大力发展了养殖业。1980年公社从外地买进1,200多只奶山羊,卖给社员们饲养。1981年公社建起了一个小型乳粉厂,当年收购和加工鲜奶11.2万多斤,农民增加收入2万多元。胡耀邦同志来视察时,肯定了他们办乳粉厂的成绩,坚定了干部群众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的信心。去年10月,公社又建了一座饲料加工厂,现已生产饲料20万斤,每只母羊在产奶期,可以得到100斤左右优质饲料。现在乳粉厂日产奶粉由去年的110斤增加到250斤,质量全部达到一级标准。
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发展。全社已建沼气池36个,公社建了太阳能浴室。去年胡耀邦同志视察时,全公社还没有一户有电视机,现已有30户社员买了电视机。很多人乐滋滋地说:若是胡耀邦同志再来,就请跟我们一块看电视。
(《内蒙古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飞腾吧,骏马
——《内蒙古自治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展览》巡礼
刘少华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形东西狭长,幅员辽阔,好似一匹昂首长啸、四蹄生风的骏马。而今,在党中央确定的“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指引下,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正以新的成就,新的气势,展示着她的巍巍雄姿。
党中央根据内蒙古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内蒙古的经济建设方针,应下决心以二三十年或半个世纪的时间,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地制宜,走出一条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为了宣传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总结自治区发展经济建设的新经验,内蒙古自治区举办了《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展览》。这个展览是一堂通俗的生态学讲座,是一次“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成果的荟萃。
内蒙古自治区横亘北部边疆,境内茂密的森林、肥沃的良田、坦荡的牧场、丰富的矿藏,与山川、湖泊、沙漠互为一体,构成了当地发展农林牧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本区的自然特征认识不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认识不足,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量开荒种地,乱垦滥伐草原森林,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使内蒙古的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而且加剧了农牧矛盾,影响了民族团结。二十多年来,全区沙化面积扩大了1.1亿亩,结果是农业吃牧业,风沙吃农业,路子越走越窄。
在内蒙古这块干旱、风大、沙多的土地上搞经济建设,路子到底该怎么走?科学的回答是:种树种草,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走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新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林牧为主、多种经营”这一战略转变,内蒙古党委果断地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生产布局,把林草建设扶上了第一把“金交椅”。从1980年开始,全区以建设“三北”防护林为重点,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大力植灌木、种牧草,恢复植被。在开展种树种草过程中,内蒙占把造林方针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改为以个人为主,个人、集体、国家一起上。在植被建设上,把乔、灌、草的次序改为草、灌、乔,以草当先,护林护牧护农。由于政策放宽,方向对头,全区造林治沙、绿化荒山、建设草原的规模日益扩大。翁牛特旗过去三十多年营造人工林160万亩,个人造林仅占3万亩。改变造林种草方针,这个旗的造林专业户、重点户成了林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栽一片成一片,种一坡活一坡。不到两年,全旗就种树65万多亩、种草32万亩。全区林草建设局面为之一新。到目前,内蒙古各地共划给群众荒山、沟坡宜林地1,100万亩、天然次生林509.7万亩。近两年来,全区新造林2,084万亩,围建草库伦2,300万亩,种草种柠条1,000多万亩。十二个旗县超额完成“三北”防护林年度造林计划,全区造林进度和成林面积比前三十年平均年造林进度和成林面积高出两倍。
种树种草好,一绿解多愁。位于丘陵地区的赤峰县,多年坚持植树造林,有林面积从解放初期17万亩增加到200多万亩,覆盖率由1.7%提高到30%。1981年5月,该县太平地公社遭受持续68小时的暴风袭击。可是林网挡风沙,万木护良田,66,000亩禾苗安然无恙,秋后获得好收成。这件事在国内外引起震动,成为造林史上的一个壮举。还有毛乌素沙漠中的伊金霍洛旗,在土地普遍沙化的情况下,坚决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从1974年起,他们共压缩耕地100万亩,封沙育草200万亩,造林200万亩,结果人进沙退,粮多畜旺,浩瀚沙海开始变绿洲。
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给千百万农民和牧民带来了欢乐和吉祥。坐落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各族干部和群众认识到,靠天养畜靠不住,只有种树种草,建设草原,才有牧业的大发展。他们在林牧为主、多种经营方针的鼓舞下,落实生产责任制,固定了草牧场使用权,一手种林草,一手抓科学,草原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几年来,他们采取国家投资和个体联户自筹资金的形式,围封草库伦40多万亩,实现草、水、林、机、料、舍六结合。就这样,畜草矛盾解决了,牧业抗灾能力提高了,畜群出现了百产百活、百头百壮的奇迹。
随着林草建设的大发展,内蒙古生态系统趋于改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生产开始稳步上升,经济效益大提高。198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21.8%;粮食、油料、甜菜产量和牲畜总头数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农区、牧区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3元和396元,比1978年翻一番。林牧农业这个基础加强了,给全区整个经济增添了蓬勃生机。在展览会上,有大批精美的毛纺织品、皮毛制品、乳制品和林木产品,品目繁多,引人注目。近两年,内蒙古围绕林牧为主方针,把轻工业往毛纺等农林畜产品加工业的方向上转,重工业往为农林牧业、轻纺工业服务上调,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合理,轻纺工业出现了飞跃。1982年,全区轻纺工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35.4%。
《内蒙古自治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展览》开幕后,在全区各族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从这里受到了启迪,看到了希望,振奋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内蒙古的斗志。可以预期,只要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坚定不移地实践“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脚踏实地干二三十年,内蒙古这匹慓悍的骏马,就一定会插上双翼,驰骋飞腾在伟大祖国的北疆!


第2版()
专栏:

富饶的内蒙古
毛纯礼
美丽的草原,茂密的森林,肥沃的农田,丰富的矿产……内蒙古,这块祖国北疆富饶广阔的宝地,今天正在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内蒙古大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达88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辽阔的草原上,生长着1,000多种牧草。1982年底,全区大小牲畜存栏总头数达3,348万头,居全国首位;牛羊肉产量占全国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山羊绒产量也居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全区林地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14.7%,在全国居第二位。全区有农田8,000万亩,平均每人占有耕地4亩,居全国首位。
内蒙古动物资源和地下矿藏很丰富。据调查,全区有鸟类362种,兽类114种;有近百种矿种,4,000多个矿点。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94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全国新建的五大露天煤矿,有4个在内蒙古。此外,还有盐、碱、芒硝、耐火粘土、石墨、蛭石、萤石、石灰石、白云母、玛瑙、硫磺、玻璃砂等数十种矿藏。(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美丽的草原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力格公社沙图大队牧民利用太阳能、风能为生产生活服务。
巴林右旗白音塔拉草原站用打草机打储牧草。
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系助理研究员李艳芹在观察沙打旺的生长情况。
国家重点工程元宝山发电厂正在加紧建设。
(本版照片由白斯古郎、杨慎和、孙福乡摄)


第2版()
专栏:

涂友仁——草原为家育“明珠”
“内蒙古是干旱草原,只能养粗毛羊,不能养细毛羊。”高级畜牧师、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副院长涂友仁以自己的科研实践,打破了这种论断。
涂友仁家在四川成都,二十五年来,他以草原为家,深入调查草原的畜种,学会了蒙语并用蒙语向牧民传授绵羊改良知识,培训改良绵羊的技术骨干。在他的参与和推动下,被誉为“草原明珠”的内蒙古细毛羊以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等培育成功,使内蒙古的细毛羊由1958年的20万头发展到1,300万头。
他主张引进外国良种杂交与土种择优选育并举。以他为主发表的《乌珠穆沁羊研究》一文,使土种肥尾羊得到推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