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马背上的小红军
陈靖
在延安时期,有的同志向陈赓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老陈,听说你一生有两怕,在国民党怕廖仲恺,在共产党怕彭德怀,是真的吗?”陈赓平静地点头默认着。站在一旁的贺炳炎同志说:“老陈还有第三怕呢……”陈赓给贺炳炎一拳,人们都静下来了。陈赓同志心情特别激动,眼圈发红,大家也就不便往下问了。
这位在黄埔时代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怕的却是一个廖先生,第二次国内战争中,又有人传他怕彭总。但谁也不知他还有第三怕。直到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同志逝世的那个晚上,陈赓同志道出了他的第三“怕”。
“快出草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同志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这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他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


第8版()
专栏:

谈改稿
——芸斋琐谈
孙犁
传说《吕氏春秋》成书后,悬之国门,千金不能易一字。我常想:这可能是一种神话。事实上,任何人的文章,不会一个字也动不得。但又听说,当代有一位作家,前些年,他的一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编辑认为有一个字,需要改动一下,他不接受,请叶圣陶去和他说,他仍坚持不改,而终于改不成。这真的成为千金不易一字了。我不知道是一个什么字,所以也无法评议其是非。
如果关于吕氏之书的传说,是为了说明这部书,经过作者反复推敲修改,文字上已经完美无缺,没有多少指责的余地,那是可以理解的。对后来的作者,也是有教育意义的,但绝非说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做到一个字也不能改动。
“敝帚自珍”也是我们的一句老话。又有人说,人们偏爱自己的作品,象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但不管如何自珍与溺爱,总还是允许别人有所非议挑剔,当然也要看非议挑剔得是否得当。
别人大砍大削我的文章,特别是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例如《荷花淀》,一处就删去八行,二百余字,这是我写过文章,表示过抗议的。前几年,有一位中学老师为一个部门编选业余教材,选上了《山地回忆》,寄来他对此文的修改清样。只是第一段,我就看到,他用各种符号,把原来文字,删来改去,勾画得象棋盘上走乱了的棋子一样。我确实是非常不愉快了。我想:我写的文章,既然如此不通,那你何必又去选它呢?
但是,对于编辑部提出的,个别文字的修改,我从来是认真考虑,虚心接受的。因为我知道,我的修辞选句的功夫,并非那么深厚。
现在,大家又在推崇我们古代文字之美了,都在欣赏古文古诗。那些作品,读起来就是好,也真有它们的生命力。我体会到,古人的这些传世之作,其产生,固然因为作家的才力,更多的,恐怕是他们修改的功夫。他们的文章,篇幅都很短小,但绝不是一挥而就,就认为尽善尽美。而是改过若干次,即不是一次两次。传说王勃是才子,他的名作《滕王阁序》,也不会是没有修改就定稿的。
古人写了文章,很多是贴在墙上,来回的念诵,随时更易其文字。寄给朋友们看,征求意见。十天半月甚至半年一年的在那里用功。每一个字都印在心里。是这样写文章的。
越到老年,我越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如果我们读书,不只读作家的发表之作,还有机会去研究他们的修改过程,对我们一定有更多的好处,可惜这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很少很少。
1983年9月7日


第8版()
专栏:大地

雨中赶路
鲁之洛
车到西林吉,正遇上滂沱大雨。雨声哗哗,冷风呼呼,我穿着毛背心都感到有几分寒气。正应了同车的一位老大爷的话:“别看这是暑天,只要一刮风下雨,就赶上秋凉了。这北疆,冷着哩。”
我只身来到这个最北边的县城,人生地不熟,没带伞,碰上这大的雨,怎么办!我正提个大行李袋站在月台边犯难,听到那位老大爷朝我喊:
“愣着干啥?还不快去挤公共车!离街里还有七八里,只这趟车,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啦!”
这时,我才注意到旅客们呼呼喇喇冒雨朝前面几辆交通车冲去。我唯恐车子开走,将行李袋朝肩上一扛,跟随着爬上一辆蓝色大客车。
车里挤得满满登登的,连个插脚的地方都难找。我那大行李袋没地方搁,一会顶了这个人的脖子,一会撞了那个人的脸颊,上面积着的雨水,哗哗往下浇,把旁边坐着的一位大汉新的咔叽衣浇了个透湿。在公共场所,因拥挤弄脏人家的衣裳而闹起轩然大波,是常见的事。我正担心这位大汉光火,他果然粗声大气开口了:
“呃,你那大包里装的啥宝贝,这么扛着!”
我心情紧张了,连忙陪不是:“对不起,对不起!……”
“不是这个意思,是要你把包放下!”大汉粗声大气地说。
我为了难:大包朝哪搁?
大汉朝大腿上一指:“就搁这儿!”稍一欠身,将行李袋拎了过去,搁在自己大腿上:“嗨,谁出门没个难处!”
车停在塔河县人民政府大门口,不再往前开了。原来我是慌急中误挤到县机关的交通车上了。热心的大汉告诉我,这儿离我要去的边防驻军营地还有4里多路。
雨仍在哗哗下着。我刚走下车,等在车门边的一个小姑娘,热情地走过来问:
“叔叔,你要到边防去(群众对边防部队的简称)?”
“是呀!”我心里奇怪:这小姑娘怎么知道的呀!
“刚才我在车上就听说了。”小姑娘高兴地说:“我们同路,我领你去吧!”
这北方新城,布局宽而散,建筑物没有连绵成片,街道一片泥泞,行人极稀少,要找个问路的人都很困难,现在有人主动领我去,心里自然有说不出的高兴。
这时,小姑娘把一把撑开的尼龙伞遮到我的头上,两人并肩而行。
她不过十一二岁,留着两个齐肩的小辫,脸儿象苹果似的红扑扑。一路上,她咭咭呱呱什么都跟我谈,可就是不肯告诉我她姓什么,叫什么,在什么学校念书。我懂得,她是要学雷锋精神,再问也白搭的。我很惦念她走过了自己的家,几次提醒她,她都说:“还在前头哩!”走了好一阵,前面出现一大片建筑物。她领我到一个有军人站岗的大门边说:“到了,这就是边防!”
我问:“那你的家还在前头?”
她却俏皮地一笑说:“得往回走哩。”
哦,原来她是专程送我的!我站在雨中,望她一跳一跃远去的背影,心头阵阵发热。


第8版()
专栏:

题画诗二首
窦二墩
聂绀弩吓得三魂少二魂,《聊斋》陆判夜敲门。君魂自有红须发,万缕飘萧画二墩。大盗盗国家,小盗盗御马。盗马欲何为?马上打天下。彼时天骄剪凤麟,是非颠倒日月昏。绿林崛起窦二墩,誓为中夏扫胡尘。虽有此心功未立。天下英雄长叹惜。韩羽画人未画马,须发皆动如生者。龙潭虎穴闯不怕,令人羞死黄天霸。
双下山
荒芜佛爷、菩萨、罗汉,
一刀两断;清规、戒律、教条,
一笔勾销。爱情似火烧;生活把手招;自由象大雕,展翅在九霄。咱两个相护相保、相依相靠,白头偕老,眼前这浅水滩儿,何须烦恼,一霎时就趟过了。〔注〕《窦二墩》、《双下山》均
韩羽所作戏画。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子女的责任
秦海
有个老干部,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在外地工作,想调回城市来,多次请父亲想办法。他劝告儿子,在外地工作也很好;再说由他出面也不符合党的原则。大儿子最后发怒了,说:“你心里既然没我这个儿子,那我也就没有你这个父亲了!”从此与父亲断绝了往来。
二儿子要结婚了,要父亲给弄一套房子。他要儿子到工作单位去解决。儿子嫌只能分一小间,不愿意。他说,那就把自家的住房腾出一间来。儿子也不愿意,逼着他非解决一套不可。他不愿干,二儿子也大怒,说他没有情义,立即搬到单位去住,从此亦不回家,连结婚都没有告诉他。
最后还有小女儿,半年前参加了工作,当售货员。她嫌工作不好,要父亲出面帮她调换一下。他原也不愿意,女儿立即威胁说:不然,就不认这个家了。两个儿子已经“出走”,女儿若再如此,那他的晚年就太孤独了,再加上老伴苦苦哀求,这次他终于让步,出面帮女儿调换了工作。女儿满意了,他心里却很痛苦。
应该说,这个老干部还是党性较强的。他最后向女儿让步,可以说是“万不得已”。当然,也可以责备他没有坚持到底;但是,他的儿女们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为自己的子女谋私利,搞不正之风,甚至到了不顾党纪国法的地步。这里,主要责任当然在他们自己,但与他们的子女们也往往有些关系。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作为领导干部的子女们,应该怎么办?


第8版()
专栏:

念奴娇
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卅四周年国庆
袁晓园
凭栏高阁,望东风,旌帜飘扬灿烂。灯火天安门广照,历史展开新卷。指点江河,安排山岳,到处花红遍。前程似锦,一部宏文争看(邓选)。回想风雨当年,忧怀故国,心似浮萍泛。捩转乾坤惊世界,同庆辉煌局面。举国腾欢,进军四化,豪气冲霄汉。遥呼隔岸,人间乐园共建。


第8版()
专栏:

《建设者之歌》组画之一〔木刻〕
于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