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认准道路 奋勇夺标
陕西省长武县三任县委书记领导农民植树种草的事迹
本报记者 徐士杰 肖德木
“三任书记一道腔,林茂畜多粮满仓”,这是陕西省长武县农民对十年来带领他们坚持种树种草、治穷致富的三位县委书记的评语。这三位书记是:王俊玉、雷志海、桓志信。人们夸他们象接力赛的健将一样,认准一条道就勇往直前,拚搏夺标,硬是改变了穷长武的旧貌。
与十年前相比,这里森林覆盖率由百分之几提高到二十几,每户有林木八亩;去年人均有粮食735斤,今年一季小麦,人均收到600多斤,吃粮再不靠国家,还有余粮外调。
受任于败军之际
1973年初,“解放”了两年的原县委书记王俊玉官复了原职。消息传出,许多长武人面带笑意,奔走相告。人们知道,他是个有抱负的老八路,只是刚上任不久就靠边站,雄才未展。在那动乱的年代能有个信得过的人出来主事,不容易呀!但是,王俊玉自己却不象大伙那样高兴。他感到肩上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沉重,因为眼前的长武农民,比他九年前第一次上任时更贫苦了;干了二十多年,老百姓连个肚子都没“混”饱,身为书记,难辞败军之罪。当然,这些年因为“靠边”,群众会体谅自己,问题在于怎么才能找出一条治穷的路子来。
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他曾经一连许多天,和同志们走村串户,向社员求教,找干部谈心。据了解,古时候的长武县林茂水浅,筑城屯兵;如今却是满目沟壑,林木不见,水也深深潜入地下百米多。这给王俊玉很大的启发,高原干旱的病根,就在那毁林开荒、水土流失。王俊玉和同志们一起提出了一个突出抓林,塬、沟、坡综合治理的设想,制订出了全县综合治理规划。
王俊玉下决心,从造林抓起,打长武的翻身仗。每年春秋,他都带头栽树;每次下乡,他都大讲造林;每年年终,他都认真检查规划兑现情况。他还带头执行县里“毁一栽三赔五元”的护林规定。一次,他坐的小车撞倒了巨家公社西王庄大队路边的一棵小树。车停下来,他向护林员当场道歉,并掏出五元钱依法赔偿。
两眼盯住一条道
1976年,是神州大地结束动乱的一年,也是长武人造林治穷、迈出大步初见成效的一年。经过全县人民连续三年奋战,全县所有原田和80%的沿河滩田因势划成方格,四周栽树成网,80%的宜林荒沟、荒坡披上了新绿,长武县人均已有一亩半林木了,当然绝大部分还只是茁壮的幼苗。
正在这个幼苗需人抚育的时刻,县委书记要由雷志海接任的消息传出来了。不少人心悬着:在那什么都“大干”的动乱岁月里,“张书记挖,李书记填”,几乎成了惯例,现在虽说大动乱过去了,可雷书记能把这些幼苗照看好吗?
雷志海似乎也看透了群众心头的疑问,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抹掉这个问号。雷志海在长武并不是“新官”,1974年就来这里和王俊玉唱一台戏,只是角色不同。他很清楚继续造林、综合治理的重要,刚上任就出“安民告示”:1973年的那个综合治理规划是个好规划,咱们要不断地修订它、完善它。他根据头三年已经取得的成果,提出了后五年贯彻落实的措施。
1978年,长武县曾经刮起一阵不大不小的怀疑综合治理的冷风。当时,邻近长武的旬邑县干部强迫命令、违法乱纪严重,受到党中央的严厉批评。一些人就说:“长武和旬邑也差不了多少”,有人还进而怀疑“综合治理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雷志海带领干部分析长武的实际情况,认为在农业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中,确实存在强迫命令、“瞎指挥”等错误,但不能“泼脏水连孩子也一起倒掉!”于是,县委一班人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分清是非,果断作出决定:错误坚决纠正,成绩必须肯定,干部的积极性要保护,农田建设和植树造林还要坚持。长武县的植树造林、综合治理比过去搞得更扎实了。
治旱就靠“草木经”
1980年9月,桓志信同志带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走马上任了。群众称他是“解放牌”书记,一来他参加工作于解放初期,二来他思想比较解放,一上任就在长武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不多久又在渭北旱塬上第一个普遍搞开了“大包干”。
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搞好综合治理?县上县下,人们都担心。桓志信带领调查组走访了全县一半的公社,走一处,问一处。一个来月下来,他写出了《要致富,多栽树》的调查报告。他以调查所得反复在干部群众会上讲他对造林、护林、育苗、采伐和全面推行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十条意见。果然,在林业推行责任制后,全县植树造林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桓志信带领全县人民坚持山、水、林、田、草综合治理,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了三点:一、综合治理的中心一环是植树造林,必须不浪费一分荒沟、荒坡,突出抓种树。二、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条沟一条沟地承包给社员来治。三、从实际出发,明确一部分社队以林牧为主。到1990年,将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户均养大牲畜增加到一头,人均粮食提高到1,000斤,户均养猪羊3头。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设想啊!可以预言,有桓志信这样的书记带队,有长武人的奋勇进击,今日的设想就将会是明天的现实!


第5版()
专栏:问题讨论

最近几个月,我们收到不少农村读者来信,对一些地方调整责任田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些来信表明,调整责任田已成为目前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为了有助于大家交流思想,统一认识,做好工作,我们决定从今天起,在本栏陆续选择发表一些读者的来信和文章,供农村工作同志研究这个问题时参考。  
         编 者
责任田要大稳定小调整
湖北省钟祥县 康勋良 李义新
当前,一些农民怕变,主要是怕责任田不稳定。有的虽然把肥运到田边了,仍然不敢撒下去。他们要求在完善责任制时,一定要坚持大稳定这个前提,同时根据需要进行一些适当调整,使其不断完善。这种完善,决不是大调整,而是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小调整。这种调整,目的是使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得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群众愿望,更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责任田稳定不变,是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稳定大包干责任制的基础。就我县而言,大部分责任田的划分基本合理,适合家庭作业,虽然有些地方责任田的划分有点零散,但目前不妨碍耕作,不妨碍科学种田,群众还没有调整的要求。如果少数干部强行调整,必然会挫伤农民种地养地、挖掘土地潜力的积极性。因此,我县县委明确宣布,责任田长期稳定不变,一般增人不增田,减人不减田。
当然,有些地方责任田搭配严重不合理,劳力、人口增减变化较大的,以及承包耕地后要求退田专门从事工副业生产的,或因农田水利建设挖、压、占地减少耕地面积的,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适当加以调整:第一,对责任田搭配严重不合理,生产条件差别大的情况,可采取变通调节的办法,降低承包产量,减少集体提留,或者由集体组织劳力帮助改变生产条件,责任田稳定不动。如果大多数群众要求调整的,也可重新划分,合理搭配。第二,对少数迁出户退包的责任田,或因劳力减少种不了而退包的责任田,可合理安排给迁入户或劳力、人口增加较多的户。第三,对因农田基本建设、国家征用土地而无田种的农民,应安排他们进社队企业做工,不打乱其他农户承包的责任田。第四,一些有技术专长和经营才能的农户,愿意退田,专门从事养殖业、手工业以及其他加工业,而有些种田能手和劳力多的户,愿意接受退包的责任田,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转让。
总之,调整责任田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不能放任自流。土地转包后,不准撂荒,不准买卖,不准摆脱国家计划,做到国家农业税不落空,集体的提留不落空,提供农副产品和统调工的任务不落空。


第5版()
专栏:问题讨论

土地打乱重分 群众忧心忡忡
9月7日晚,我县丰田公社龙石大队陈仓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宣布将承包土地打乱重分,冬种按重新分包的责任田撒绿肥、种油菜……一些群众听了忧心忡忡,有的来县里询问,划分责任田才一两年,难道党的政策又要变了?不少农民不愿在承包田里投工、投肥、投资了。有的户口在队的干部职工家属,听说这次不分口粮田,也人心惶惶,影响了团结。
陈仓生产队共7户,35人,有耕地72亩,1981年按人六劳四的比例划分了责任田。今年,有两户社员(共12人)迁入本队。因迁入人口多,生产队又无机动田,于是来了个重新划分责任田。
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减,特别是随着专业户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在土地分包上作些适当调整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因地制宜,严格掌握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决不可将土地打乱重分。
江西省贵溪县 吴家林 李根福


第5版()
专栏:问题讨论

不能让占便宜的长期占便宜
我们生产队划分承包责任田已有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有的人死了,责任田不退出来;有的人出嫁了,在婆家事先分了责任田,在娘家分的责任田也不退出来;有的人顶职、提干,转了城市户口,责任田仍然没退。在这三年中,按计划生育规定生下的子女没有分责任田,只好到自由市场买高价粮吃。
这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群众说,占便宜的长期占便宜,吃亏的长期吃亏,难道党的政策能允许这样吗?呼吁火速调整承包田。
湖南省新化县 袁盛邦


第5版()
专栏:农村通讯

这样的竞争对谁有利?
——记合川县粮食加工专业户陈灵明的兴衰
熊永华 陈彬如
事情发生在四川省合川县铜溪公社圣灯六队。
1981年,社员陈灵明兴致勃勃地与生产队签订了承包粮食加工房的合同,全年上交队里1,200元。这年,天不凑美,合川发生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陈灵明的加工生意不够景气,全年收入只有1,100多元。老陈讲信用,二话没说,卖掉肥猪,凑足1,200元交给生产队,合同兑现,分文不欠。
头年吃了亏,老陈不气馁,继续承包加工房。社员群众看到陈灵明贴了劳力又卖掉肥猪,出面讲情调减包产指标。生产队同意1982年只上交纯利800元。这一年,陈灵明一家起早贪黑,勤干苦做,年终获得纯利1,200余元,除去上交款,进钱400多元。陈灵明才得了点实惠,个别干部就眼红了。今年初,陈灵明与队上续订合同,队里突然提高承包金额,说是要上交1,200元才“搁得平”,声言“你不包别人要干”。陈灵明只答应上交1,000元,队上仍不松口,生意没有谈拢。一转身,生产队却舍高求低,以700元的低价把加工房悄悄包给了另外两个社员。
加工生意被人家夺走了,怎么办?陈灵明决心“另起炉灶”。今年1月,他向国家贷款,向亲友借款,凑集了4,000多元本钱,新修加工房一间,安装起粮食加工的全套机器设备,在距生产队加工房数十米处,办起了家庭加工房。5月16日,正式开张。由于加工质量和服务态度较好,生意倒也兴隆。没过几天,门庭冷落的生产队加工房突然宣布降低加工费20—30%,陈灵明家庭加工房的顾客锐减。
6月1日,陈灵明也被迫降价。不几天,生产队加工房再次宣布降价,对本队社员还作了特别优惠的规定,同时宣布承包者的700元上交款豁免。势单力薄的陈灵明再也无力向生产队加工房“看齐”了。
时至今日,专业户陈灵明已面临绝境。顾客不临门,上千元的机器等于一堆废铁。2,200元贷款,莫说还本,利息也无法付还。一家人愁眉苦脸地坐在加工机器房,失望地看着社员挑着粮食经过门前,走向生产队加工房。


第5版()
专栏:

养鱼专业户王黑皮受灾后
7月上旬,一场大暴雨淹没了湖南省汉寿县西竺山公社养鱼专业户王黑皮承包的40多亩鱼塘,经济损失达1万余元。在这困难时刻,王黑皮得到国家贷款1,500元,社队又为他从外地买来70万尾鱼种,减免他的2,400元提留款。
王黑皮十分感动,决心做到国家的鱼一斤不少交,集体的钱一分不少给。他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了三个月,鲜鱼终于丰收了,获利7,000多元满有把握。他把大伙儿叫去看他家拉网起鱼,有意露富,并提出不减上交任务;得到领导同意。 聂晓甫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为“接力赛”叫好
肖俊
在运动场上,每当我们看到接力赛跑运动员,一棒接一棒地夺标取胜的时候,无不为他们那种同心协力、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由此联想到实际工作,确实也很需要提倡这种“接力赛”精神。长武县十年里得以“林茂畜多粮满仓”,不正是三任书记在工作中开展了一场卓有成效的“接力赛”而取得的吗?
当然,实际工作毕竟不是体育活动,具体目标不象赛跑的“终点”那么明确,道路更不象跑道那么坦荡无阻,总会出现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坎坷。就说农业吧,上至集体化农业怎么搞,下至每个地区如何改造山河,在那什么都“大办”的年月,“张书记挖,李书记填,王书记来了不知怎么办”的现象几乎到处可见,把农民折腾苦了。最近几年,党中央领导我们拨乱反正,才算初步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各地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基本上摸准了自己要走的路子,明确了具体目标,过去那种“你挖我填”的蠢事一般不会再干了,农民也不会答应那样干了。
事情又有复杂的一面:客观情况经常变化,人事更迭也是常事;即便认准了目标,还要有接力赛运动员的迅猛顽强精神,才能真正办好几件事情。长武县近十年的第二任书记就遇到了“怀疑综合治理”的冷风,好在他头脑清醒,没让“泼脏水连孩子也一起倒掉”。第三任书记又及时领导农民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把“综合治理”引向新阶段。他们这样对正确目标既有必胜信心,又不墨守陈规陋习,确是一种领导艺术,值得借鉴。
长武是大西北的一个典型。开发大西北的伟大事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大力提倡“接力赛”的精神,前仆后继,艰苦奋斗,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历史上留下的大西北满目疮痍的景象,一定能在我们几代人手里改造过来。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草场建设的新军——老芒麦
钟嘉
几年来,我国草场建设中一支新军突起——人工驯化的老芒麦加入了改良草原的行列。
人们还记得,新疆天山北坡辽阔的宜牧草场,曾经在风沙、盐碱和垦荒者面前奄奄一息,大片撂荒。自从1977年老芒麦来到这里,撂荒地又恢复了生机,老芒麦向杂草展开攻势,已经初战告捷。在青海省甘子河公社,老芒麦成了混播人工草场中不可缺少的角色,过去,天然草场13亩地才能养一只羊;如今,人工草场只要5亩地就可以养一只羊了。老芒麦从野生到驯化还只是1969年以来的事,老芒麦人工草场却赢得了广大牧民的喜爱。
最先驯化老芒麦的是兰州部队山丹军马总场二场的草原改良连。牧马战士选中老芒麦来承担建设草场的重任,自然是由于老芒麦长处极多。老芒麦在禾本科披碱草属各种牧草中,数它叶片宽、叶量大,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也名列前茅;摆在牲畜面前,分外得到偏爱。老芒麦登得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它的根子扎得进石砾质坡地,零下三四十度它不死,沼泽甸、盐渍地它不嫌。牲畜践踏、数次刈割,它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次播种可利用二至六年。老芒麦还有一个大优点:越冬率高,青草期长。每年春天,老芒麦比别的牧草早10天左右返青,一冬天嚼干草、啃草根的牲畜总是最先吃上鲜嫩的老芒麦。


第5版()
专栏:农村新事

喇叭搬家
前些年,河北省文安县新镇公社二十六个大队先后都安上了高音喇叭。按理说,这是件好事。可惜,那时每天播放的都是些空对空的大道理,群众听了不对口味。再说喇叭管理也没个章程,一天二十四小时谁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吵闹得人心里烦。后来,电工想了个办法,把喇叭移到村外,喇叭口冲着地里。
实行责任制后,社员迫切需要了解党的有关政策和农业科学知识。地、县有线广播为满足群众的需要,定时播放有关节目。每逢播放学科学、学技术的节目时,大家只好到村外喇叭底下去听。有些社员为了听全听好,就是晚吃一会儿饭,少干点活也乐意。
这事很快反映到公社干部那里,大家一商量,决定把移到村外的喇叭再搬回来,同时还确定专人负责,建立了管理制度。社员们无不拍手叫好。 郑志礼


第5版()
专栏:

丰收不忘全国支援
海阳精选花生种供应各地
闻名全国的花生优良品种“海花一号”,今年在它的故乡——山东省海阳县又获大丰收。海阳农民没有忘记去年特大干旱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他们已精选出8,000万斤良种,准备供应全国各地。
“海花一号”在全国20个省市、100多个地区推广了80万亩,增产幅度为20—50%。为满足外地购种要求,海阳县建立了11处原种繁育基地。高家公社实行“三级精选”,确保不出杂果。发城公社还印了“海花一号”栽培、防病“明白报”,与良种一同提供给用户。
崔鸣宣


第5版()
专栏:

果园生产梨罐头
江苏省兴化县果园场加工糖水梨罐头,由于随采随制,罐头质量好,深受订户欢迎。去年的192万斤梨全部加工成罐头,产值达114万元,盈利16.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徐敬高


第5版()
专栏:

加工利用次杂木
湖北麻城县三河口公社把当柴烧的次杂木加工卷线盘和包装箱,创产值18万多元,集体增收一万多元,社员增收7万多元。   傅光明


第5版()
专栏:

粮食专业户的喜悦    范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