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高原“明珠”放异彩
——西藏民族手工业迅速恢复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陈明星 刘仙鹏
“珍珠”亮了
“被埋没的‘珍珠’又亮啦!民族特需产品又多啦!”最近记者在西藏采访,到处听到藏族群众这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在拉萨、日喀则、江孜、泽当、昌都等古老城镇的市场上,工艺精美的地毯、围裙,实用美观的藏装、藏帽,质地优良的藏被、氆氇,绚丽多彩的金银首饰、工艺美术品、藏式家具、藏鞋和藏腰刀等,琳琅满目;木碗、陶罐、草垫、马鞍等更是品类繁多,目不暇给。一位藏族老阿爸高兴地说:“这样的繁荣场面,真是多年来少见呀!”
自治区手工业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自1980年5月党中央对西藏工作发出重要指示以来,西藏的民族手工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目前全区民族手工业已有地毯、毛纺、民族服装、民族鞋帽、铁木器和工艺美术等7个行业;国营和集体企业共108个,家庭民族手工业遍及农牧区。去年仅国营和集体企业的产值就达1,5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加23.3%。三年前,手工业品品种只有864个,而今已增加到1,300多个,其中有97个品种被自治区评为优质产品。有些民族特需用品除供应当地外,还销往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族聚居区。
致富之路
西藏各地在恢复和发展民族手工业时,注重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呈现出各有侧重,多彩多姿的局面。例如,拉萨市的重点是藏族服装、藏式家具、藏被和工艺美术品,日喀则地区的重点是地毯、金银铜器和藏腰刀,山南地区的重点是氆氇和围裙……
记者来到山南地区扎囊县,它是著名的“氆氇之乡”。氆氇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种类繁多,一般用来做衣服和坐垫。扎囊县藏族群众有织氆氇的专长和传统,产品名传遐迩。近三年来,县政府积极扶持这项手工业,拨款10多万元,添置氆氇机1,500多部,培训织氆氇能手1,300多人,还帮助一些区、社买了汽车,以便长途运销。这样一来,打开了致富之路。在扎囊,处处喜闻机杼声,穷县一跃成了富县。去年光是氆氇等纺织品的销售额就达360多万元,加上其他收入,人均收入为272元,比1979年增加了1.7倍。
新的活力
在民族手工业企业的生产中,责任制起了很大的作用,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藏毯的故乡江孜县,有个卡垫厂,所产的地毯以结构紧密、花色新颖、经久耐用而驰名中外。1981年底,该厂实行责任制,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在一年之内,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13%。拉萨市城关区的卫星羊毛社过去没有搞责任制,职工们劲头不足,搞不到充足原料,企业濒于关闭。从1980年底起,从车间、班组到个人,层层实行责任制,同时与阿里地区签订了产、供、销合同,解决了原料供应问题,羊毛社很快就“起死回生”了。去年该社产值达到33.6万元,比实行责任制前增加2.6倍,工人日工资也由原来的几角钱增加到2.5元以上。卫星羊毛社一跃成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先进集体。
重显身手
由于落实了党的有关政策,西藏许多手工业老艺人积极性高涨起来,在生产上重操旧业,大显身手。过去曾为达赖喇嘛和当地政府官员做过鞋子的老鞋匠扎西次仁,民主改革后成了鞋业合作社的工人,一直做普通鞋,其高超技艺未得施展。1980年以来,政策放宽了,他如鱼得水,欢跃起来,不顾年老体弱,首先恢复了濒于失传的金绣鞋生产。这种鞋是皮底缎面,用各种彩色丝线镶帮,绣有彩虹状的花边,精致典雅,舒适耐穿,深受艺术团体、外国游客和回国探视的藏胞的欢迎。现在,他做的两双高级金绣鞋已送往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手工业品评比。
近三年来,全自治区有1,000多名象扎西次仁这样的老艺人,重操旧业,发挥作用。
前景广阔
最近,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后指出,发展西藏民族手工业的潜力还很大。从历史上看,现有的手工业品品种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产值还没有达到,生产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地毯行业现有职工1,100多人,按每人每年平均织毯30平方米计算,年产量可达3.3万平方米,而去年实际产量只有2.4万平方米。此外,原料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以牛皮为例,近几年全区每年生产35万张牛皮,如果更新设备,提高加工原皮的能力,再把原皮制成皮鞋,那么产值可达7,000万元。仅此一项,就相当于现在全区民族手工业产值的3.6倍多。
西藏民族手工业有自己的特点:耗能少,资金周转快,占用资金少,适于分散的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所用的原料,尤其是畜产品加工所用的原材料,相当丰富。全区农牧业的不断发展,为民族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
西藏民族手工业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只要继续放宽政策,加强领导,做好工作,这颗高原“明珠”一定会放射出更瑰丽的光彩。(附图片)
拉萨市城关区工艺美术综合厂生产的金包顶帽、藏族女装和女帽是自治区的优质产品。
本报记者 陈明星摄(附图片)
题头照片:正在建设中的乌鲁木齐新疆化肥厂。
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摄


第5版()
专栏:

“好钢用在刀刃上”
内蒙古农牧部门用发展资金办了八件好事
1980年以来,国家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累计达1.35亿元。当地农牧部门分得9,305万元,占69%。他们在分配和使用这笔钱时,坚持统筹安排,突出林牧业这个重点,“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农、牧民生活,三年来先后做了八件事:
——播种牧草672万亩,围建草库伦100万亩,建草料基地21处、草籽繁殖基地23处和大小贮草库1,147处。
——为山区人民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社员调剂牲畜60.2万头,为11.3万户缺畜少畜农牧民解决了困难。
——造林247万亩,围封抚育28.7万亩,育苗7.7万亩,在路旁等处植树334.8万株。
——新建商品粮基地12处,良种场17处,玉米种子加工厂1处,改造土默川盐碱地1.1万亩,种植绿肥150万亩。
——架设农电线600公里,解决了83个大队9,100户农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建设沼气池2,939个,太阳灶40个,试办新能源村1处。
——新打和新配套筒井1,274眼,打旱井16,573眼,建设扬水站、水坝、截流等工程66处,铺设管道102.5公里,解决了20多万人和33.9万头牲畜的吃水困难。
——修建鱼池1,160亩,建养鸡、鸭、兔场13处,扩建养鹿场2处,种果树29,600亩、药材2,374亩,还建了23个社队企业。
——为老区困难户和边境困难牧民建住房3,240间,添置蒙古包150顶。孟农


第5版()
专栏:

上海市民建、工商联派人赴宁夏
开展经济咨询服务卓有成效
今年以来,上海市民建、工商联三次派出经济咨询服务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传经送宝,受到兄弟民族人民的欢迎。人们把咨询服务称作“久旱逢到的甘霖”。
咨询队由上海市民建、工商联成员中富有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组成。自今年4月起,他们分三批来到银川市和固原、灵武、中宁等县,对日用化工、皮革、皮鞋、针织、服装、食品等行业作蹲点调查,并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半年来,咨询工作成效显著:一些停产的企业恢复了生产,亏损的企业有了盈余,呆滞的企业活跃了起来。
固原皮革厂以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差,连年亏损,停产达半年。咨询队来到该厂后,与技术人员一起,设计、试制成功底革、面革、服装革、彩色革等14种新产品,并改革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新产品受到用户欢迎。原先拒收该厂产品的自治区皮革公司,现在主动来订货。上海市皮革公司也从该厂订了价值3.5万元的皮革。
固原童装厂自去年8月建厂以来,产品销路一直不好,企业亏损。咨询队帮助该厂改进管理制度,建立流水作业线,使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显著提高。新设计出来的各式童装有60多种,在市场上很畅销。目前,这个厂已扭亏为盈。
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产丰富,但由于生产局限性较大,有些东西被当做废物扔掉了。进驻灵武县罐头食品厂的咨询队同志,发现该厂用西瓜瓤制做罐头之后,把瓜皮全扔了,觉得很可惜,建议用瓜皮生产蜜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8月中旬制作出香甜可口的西瓜蜜饯。接着,又帮助该厂利用当地价格低廉的茭瓜,试制成功茭瓜蜜饯。这两种产品都是国内首创,9月初上市以后,商业部门纷纷前来订货。
咨询队还举办各种技术和管理讲习班,培训了当地600多名职工。
凌云


第5版()
专栏:工商短论

“金山”如何打开?
方咏
上海市民建、工商联经济咨询服务队赴宁夏仅仅半年,就使当地一批企业打开了生产的新局面。靠的是什么呢?不是大笔资金,不是成套的新设备,而是科技的力量。
依稀记得孩提时听到的一则神话: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座金山,内藏无数珍宝,只因没有金钥匙,珍宝沉睡着……。终于有一天,金钥匙被人们找到了,金山打开了大门,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很象那座金山。那里资源丰富,遍地是宝,但由于地域偏远和历史的原因,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个别地方甚至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靠什么来打开这座“金山”呢?只能靠“金钥匙”,即先进的科学和技术。
各种形式的智力支边,就是将“金钥匙”送往“金山”。这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值得提倡。
目前,国家的财力、物力有限,不能一下子拿很多资金用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而智力支边花钱少,见效快,有助于缩短这些地区同沿海的差距,并可为将来的大规模开发提供经验。


第5版()
专栏:

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情况
1949年 1980年 1982年 平均每年递增农业总产值 31.2亿元 170.9亿元 281亿元 4.8%工业总产值 5.4亿元 228.9亿元 283.9亿元 12.7%粮食产量 231.1亿斤 660亿斤 748.8亿斤 3.6%牲畜年末总头数 0.4亿头 1.7亿头 1.8亿头 4.6%发电量 193.4 亿度 221.3 亿度铁路通车里程 0.35万公里 1.2万公里 1.226万公里 3.9%公路通车里程 1.14万公里 21.16万公里 21.65万公里 9.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9.8亿元 203.4亿元 245.3亿元 10.3%
(国家民委提供)


第5版()
专栏:

插翅飞翔
——广西动员各方力量扶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
本报记者 钟瑞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着壮、汉、瑶、苗、侗、回、仫佬、毛难、水、彝、京、仡佬等十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000多万人。他们聚居的县,大多是边境、山区和林区,过去交通阻塞,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中,列入国家财政补贴的达47个。
如何使这些地区由“穷”变“富”呢?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森林、矿产和土特产资源。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当地群众和干部把这种落后状况叫做“端着金饭碗讨饭吃”,强烈希望有关部门帮助他们刨掉穷根。
经过认真分析,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动员各方力量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工业的方针,决定连续五年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扶助民族地区工业(去年和今年已拨出1,000万元)。此外,银行今年给这些县贷款300多万元,加上各县自筹资金,这两年共集中了1,900多万元,投入到90个工业建设项目中。这批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增加工业产值7,900多万元,增加税收1,900多万元。
自治区还有计划地组织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主要工业城市与一些地区挂钩,进行对口支援。广西工学院,广西大学和广西轻工、化工、机械研究所等单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区,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广西在动员各方力量扶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时,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重点发展小型矿山开采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例如,桂北地区的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滑石矿藏量丰富,自治区便拨款30万元,银行贷款65万元,帮助这个县扩大滑石生产,使滑石矿和滑石粉的年产量增加了4倍,每年可增加产值590万元。
为了满足山区少数民族对各种生产和生活特需品的需求,这两年,自治区有关部门帮助靖西、田阳等县民族特需品的生产厂家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


第5版()
专栏:工商知识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手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以艳丽的色彩,优美的图案,为人们所喜爱。主要产在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
远在唐、宋年间就有关于壮锦的记载。南宋人周去非在广西做官时,就看到过“白质方纹”的“緂布”。“緂布”,就是壮锦的前身。明代壮锦已成为贡品。清人张祥河称赞“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
壮锦点缀着壮族人民的生活。床毯、被面、台布,乃至几垫、挂包、头巾、背带,无不可用壮锦为之。壮锦有20多种传统图案,如“二龙戏珠”,“蝴蝶朝花”、“凤穿牡丹”、“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解放后,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发展出80多种新图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仲文


第5版()
专栏:工商知识

和田毯
“天上有多少片云,和田有多少花毯”。这是诗人对地毯之乡——和田的赞美。
和田,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一个小城镇。不是新疆人,也许不太知道它,但一定会记得毛主席的词句“万方乐奏有于阗”。那古于阗国,就位于今天的和田地区。
和田地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59年和田地区民丰县曾出土地毯残片,经专家考证,那是东汉时期的遗物,其织法,同现代和田毯无多大差别。
和田地毯属东方式地毯,图案优美、新颖。高明的工匠无需看图,就可以信手织出几十种图案。按花纹样式,传统图案可分为八大类:阿娜尔古丽(石榴花式)、卡斯曼(散点排列式)、开力肯(波浪式)、拜西其切克(五朵含苞欲放的花)、夏姆努斯卡(蜡花式)、伊努斯卡(波斯式)、艾地亚努斯卡(洋花式)和博古式。解放以后,织毯工艺不断发展,图案题材更加广泛,作工更加精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弋 戈


第5版()
专栏:通讯

热闹的喀什集市
本报记者 石正章
“巴扎天”(赶集的日子),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农村集市上人山人海,汽车、拖拉机和数不清的毛驴车、马车和牛车,纷至沓来;骑毛驴的老人,骑自行车的青年,以及近年才出现的骑摩托车的人,涌进一个个“巴扎”(集市)。在一些大的“巴扎”,赶集的一天多达10万人,成交额在20万元以上。
喀什地区管辖12个县市,有230多万人口,其中维吾尔族约占90%。1978年,这里开放了原有的63个“巴扎”。随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目前“巴扎”已增加到95个,成交总额由1978年的3,600多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1.7亿元。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多万元。
在集市上,可以看到,农民的穿着比过去好多了。维吾尔族姑娘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小伙子中,穿土布的少了,穿化纤布的多了。过去农民时兴穿靴子,现在青年人爱穿质量好的皮鞋了……
农民的购买力迅速增长。莎车县贸易公司和供销社把价值8万元的商品运到一个公社商店,两个月就卖光了,其中5,000双皮鞋两天之间就销售一空。据喀什地区商业局统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品的零售额每年以8%左右的幅度上升。
今年,喀什地区小麦喜获丰收,其他农副业生产情况也不差,农村购买力进一步增长。维吾尔族农民大都把钱花在扩大再生产和发展家庭副业上。一个突出现象是,农贸市场上的牲畜交易十分活跃,牛、马、毛驴、骆驼、牦牛和绵羊购销两旺。在喀什市东郊新开辟的一个“巴扎”上,牲畜成交额有时一天就达10万元左右。此外,农具也很畅销,拖拉机有人买,小农具是热门货,化肥则是供不应求。
在生活用品方面,上海的乔其绒和杭州、苏州的绸缎等,都深受欢迎。然而这些纺织品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致使数以千计的个体商贩常驻内地采购,运回新疆后抬价出售。如果允许当地有关部门与上海、江浙等地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工厂直接挂钩,势必有助于稳定物价,满足群众的需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