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随笔

为壮美呐喊
蔡师勇
由电影评奖而引起的关于男演员的议论,余波未尽。倘能平心静气,细究近年来银幕上的男性角色,则不难发现,确乎多多少少存在着“缺乏的就是男子汉的魄力”(歌德)的倾向。这里所指的,主要不是外形,而是内质。影片《血,总是热的》塑造了一个为四化献身的建设者罗心刚的形象。他被写得坚强、果敢、泼辣。只要演员气质对头,有智力、有表演技巧,都可以演出“男子汉的魄力”来。《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列宁,同高尔基站在一起时显得身材矮小,依旧产生崇高而伟大的印象,就是人格的力量使然。陆文夫《围墙》里的马而立,因长了一张“娃娃脸”而不被重视。但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比周围那些空谈家更具有“男子汉的魄力”么!所以,提高男演员水平的关键,还在于剧作本身。
自然,电影主要是诉诸视觉,观众对于演员的外形极为敏感。有的导演说,选好演员等于完成了一半工作,不是没有道理的。一般地讲,要求演员美也是不错的。可是,曾几何时,不少演员都象身着“大地牌”风雨衣的模特儿,尤以男演员为甚。穷源竟委,也许是同那位名叫爱德蒙特·博克的十八世纪英国美学家的鼓吹,有一定的关系。是他把崇高和美硬分成两样东西,于是所谓美就剩下了小巧、光滑、娇弱。直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将崇高、滑稽和美“三权分立”。似乎只要一说到美,就指的是某种甜甜腻腻的东西。其实大谬不然!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多样性、丰富性。有悲剧美,有喜剧美;有豪放美,有婉约美;有阳刚美,有阴柔美;有优美,也有壮美。司空图的《诗品》列举二十四种诗歌风格,实则为二十四种互不相同的诗歌美的形态,而以“雄浑”为首。“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二人推崇壮美。李白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杜甫说:“诗贵瘦硬方通神。”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古长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不都以壮美而征服人心吗?尊优美,抑壮美;尊壮美,抑优美,均不足取。但鉴于银幕上男演员之相对弱势,特为壮美呐喊几声,怕不是多余的吧?


第8版()
专栏:群众文化

延边点滴
本报记者 卢祖品
在延边参加全国民族文化工作会议期间,我记下了那里的点点滴滴。
“多拉吉”
我们第一次在朝鲜族老乡家里过夜。因来得匆促,主人洪钟仁抱歉说:“没有什么招待。”但是不断的劝饮已超过我的极限。
我们在炕上盘膝夜话。洪钟仁忽然问:“吃过多拉吉吗?”我们满头雾水,反过来问他:“什么叫多拉吉?”第二天清早,他内弟车昌淳拿来一篮子桔梗,是一种开红花的植物根部,白色,状同人参。不一会,炒了满满一大盘。“朝鲜族名菜,请,再干一杯。”
这是吃的“多拉吉”。
两小时之后,在百草沟公社运动场上,几百名身穿“则羔利”和“契玛”的青年妇女和小伙子翩翩起舞,那乐曲就是朝鲜族著名民歌《多拉吉》。我过去在电影中听过,旋律很美,但是叫不出名字。
这是唱的“多拉吉”。
在延边,唱起《多拉吉》,大家就乐得手舞足蹈。客人也被邀请加入舞阵。
歌舞处处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吃团圆饭,唱歌跳舞。
整个延边,从老人到小孩,几乎都会唱歌跳舞。
歌舞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位朝鲜族同志告诉我,有这么一对夫妇,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他们平日节衣缩食,千方百计供儿子上学。结果,老大老二老三先后读完大学。他们还要继续供老四、老五上大学,可惜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在延边,父母留给子女的主要不是钱,而是知识。”这是他的结论。
延边群众的文化水平确是比较高的。1953年全州普及了小学教育,不久又普及了初中教育。延吉市居民平均每百人中就有3人是大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对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影响。
我们参加龙井镇东盛公社一年一度的老人节。8月15日那天,由党政领导出面,给全公社年届花甲的老人集体祝寿。节目很多,除了体育竞赛就是舞蹈。数千名青年男女在广场上跳集体舞,动作优美和谐,风度翩翩,同专业舞蹈演员的演出差不多。
然而,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艺海明珠
我们按照会议安排来到和龙县,县文工团女中音池春花的独唱,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幕揭开了,湛蓝的天宇透出辉煌的玫瑰色;桔黄的是稻谷,深褐的是古树,翠绿、墨绿的是奔腾的海兰江。演员上身斜襟短衣,下着水粉长裙,莲步细碎,飘飘欲仙。她的歌声,象一泓清泉跃出山涧,缓缓流过溪谷。这时繁星在闪烁,水中的石子也披上诱人的色泽。溪流潺潺,慢慢地,终于同江河汇合一起,同大海汇合一起,同天空汇合一起。清丽而雄浑,十分柔美。
很久没有获得这样的艺术享受了,有人把她同某一位享盛名的歌唱演员相比,称她为“某某某第二”。然而,这种比是不必要的,池春花就是池春花。


第8版()
专栏:音乐舞蹈

巴蜀歌舞来自生活
胡大德
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歌舞团,出访欧洲前曾在京公演,给首都人民带来了一台热烈欢快、色彩丰富的巴蜀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巴蜀地区的汉、藏、彝、羌、傈僳等各族人民的新的精神风貌。
荣获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的杜长松,用他自制的三孔五音一寸半长的口笛,奏出了苗岭山上的欢歌。藏族女歌手德西美朵、歌坛新秀李存琏都以嘹亮、奔放的歌声,描绘出一幅幅巴山蜀水汉藏人民生活的风情画。特别是晚会表演的10个舞蹈作品,全部是该团历年来自己创作的,无论是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弹起月琴唱起歌》、汉族舞蹈《观灯》、傈僳族舞蹈《跳蹢脚》,还是新创作的反映四川人民新的生活的《巴蜀欢歌》、反映羌族少女天真活泼的《百合花》等舞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韵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这些舞蹈的产生,来自编导们丰厚的生活底蕴,来自传统舞蹈、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创新,来自编导们对历史、文化、生活的考查、研究。比如《快乐的罗嗦》里独具风格的“罗嗦步”,手腕快速的甩动和小腿快速的划圈,就是冷茂弘同志参加凉山翻天覆地的民主改革时,看见两个奴隶提着砸断的锁链在山上奔跑相告的兴奋情景深受感动后,又在学习彝族“瓦子嘿”舞蹈韵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观灯》中多变的“草帽花”,是编舞者从学习汉剧《王大娘补缸》中的“帽子花”加以推陈出新,并把他在观察到儿童们在批判“四人帮”的漫画前那种欢乐讥笑的情景相融合之后才创造出来的。所以,《快乐的罗嗦》和《观灯》,虽然是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作品,但它们在我国舞坛上,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访广州《周末》画报
本报记者 胡思升
一份九个人办的四开四版的周末小报,从三年前创刊时发行13万份,猛增到目前的120多万份,成为广州街头人们争相阅读的业余文化佳品,难道其中没有值得借鉴的原因吗?
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周末》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扶正祛邪,针砭时弊,反映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推动人们奋发向上。例如广州画家黄增立的《一位姑娘的难处》,反映了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画作好,构思新,通俗而又给人启示。
广东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乐叔和虾仔》,就来自《周末》画报上的固定幽默连环画。这一老(乐叔)一少(虾仔),一个爱打抱不平,一个天真无邪,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或颂扬之,或鞭挞之,嘻笑怒骂,皆生妙趣。《聋哑商店》,讽刺某些售货员不答理顾客,装聋作哑。《啼笑婚姻》,描绘有的父母为了钱财嫁女的悲剧。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栏目的多样化也使人向往。“香岛掠影”、“礼貌须知”、“科学幻想故事”、
“笑话笑画”、“世界奇闻”、“海外拾趣”、“周末晚会”、“寓言”“外国小幽默”、“老广州话广州”、“小品文”、“故事新编”、“剑花”(漫画专栏),等等,共数十种,均是短小精悍,生动有趣。
同群众的切身问题息息相通,读者面自然而然地扩大了。“编者老王”和“陈大姐信箱”,以平等待人的态度答复各色人等遇到的各色问题。“周末信箱”不回避问题,不板起面孔训人,而是循循善诱。
这张小报虽小,它的画家队伍有100多人。这使《周末》画报的画作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从而增添了引人的魅力。
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到《周末》编辑部检查工作时说:九个人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办一张小报,发行120多万份,不简单。他还对《周末》画报的内容、编排进行了热情的鼓励。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丰收舞
阿 老画 金哲(朝鲜族)诗春,拱弯刚劲的臂膀夏,舒展丰满的腰肢旋转哟延边——浑圆的秋天转向田野,转向稻浪肩扛圆圆的手鼓——圆圆的象一轮美丽的月亮。喜悦,涨满绚烂的彩裙,欢笑,潇洒地萦绕回荡。旋转哟延边——妩媚的秋天转向成熟,转向金黄彩云的漩涡托起手鼓——金黄金黄圆圆的太阳。丰收了,延边,跳呵头上是祖国蓝晶晶的天扬起飘带,把彩虹似的希望
横在天上。丰收了,延边,跳呵脚下是祖国黑油油的大地甩起舞步,把沉实的信念
镌进土壤。历史也旋转着随我们向前,向前肩头是辉煌的太阳、明洁的月亮起舞的民族哟,跃动的民族,此刻,正旋转着一个更伟大的思想……
(金一译)(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挨批的自觉性
八三年九月 华君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