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农村通讯

这里开始了良性循环
——记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肉牛生产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有些人说:肉牛生产纯粹是牧区的事;平原农区没有草山、草坡、草滩,大量养肉牛不可能;养肉牛需要精饲料,国家如果不拨给粮食就养不起来;还有,养肉牛成本高,无利可图,群众没有这方面的积极性……
然而,在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副县长周万才同志告诉我,这里群众养肉牛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全自治县肉牛饲养量和出栏数,分别从1979年的304头和94头,增至1982年的9,300头和4,263头;今年的形势更好,1—6月已分别达到7,916头和4,663头;养牛农户也从1979年的170户增至现在的5,100多户。
大厂与北京市的通县相邻,17万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是典型的平原农区。为什么这里的肉牛生产发展得这么快?你说主要是回族农民有养牛习惯?那么,5,100养牛农户中有2,300是汉族农户,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实地访问,解开了我心上的疙瘩。
牛多钱多富户多
250户人家的夏垫公社北坞四大队,是大厂恢复养肉牛最早的一个村庄。四年多来,累计养肉牛3,000头,出栏2,200多头,收入现金24万多元,户均970多元。在这绿树掩映的村子里,我们到处看到红砖红瓦盖的新房,据说205户共盖了1,000多间。许多新房顶上,银白色的电视天线高高挺立,看来已不下百副之多。进院子瞧瞧,哪家窗前都停放着一辆甚至几辆自行车。宽敞明亮的房间里,沙发、立柜、酒具柜等与缝纫机、收录机、电风扇作伴……在大厂公社三大队,我们访问了回族社员海朝英的家。这位40岁的妇女,丈夫在外工作,全家7口人只靠她一人劳动。自1981年以来,她除了种12亩责任田外,共出栏肉牛15头、奶牛一头,盈利3,100多元,加上农业收入的增加,这个原来全村有名的困难户很快变成了富裕户。她自豪地告诉我们:从去年5月以来,她家两次盖了新房。
大厂养肉牛,几乎100%是商品生产。养牛农户运用本地的育肥老、弱、残牛的传统技术,投入自产的饲料,付出许多的辛苦,一般喂养三个月就能出栏,平均每头牛获纯利100元左右。这既为农村多余劳力找到了一条生产门路,又成了他们劳动致富的一条途径。四年多来,这个县共出栏肉牛14,929头,纯收入达166.6万元,平均每个养牛户327元。这个事实,不仅否定了“养肉牛无利可图”的观点,而且生动地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向自然经济告别,开始踏上了商品生产之路。
牛多肥多粮棉多
大厂这几年粮棉连年丰收。1982年同1978年相比,粮食亩产增加116斤,达到711斤,皮棉亩产增加74斤,达到87斤。今年8.2万亩小麦,单产比去年增加95%,总产比去年增长1.1倍。县里同志强调指出:粮棉增产,一是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此外,养肉牛提供的大量有机肥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分析是客观的。大厂的回族群众,主要聚居在大厂、夏垫两个公社,而这两个公社的土地面积,占了全县40%还多。十年动乱期间,回族农户家庭养牛被视为资本主义而遭禁止,他们种地需要的有机肥料就失去了来源。许多地块因为既施不起化肥,又没上粪肥,变成了“卫生地”。那时候,回民社队的地力越来越弱,亩产长期在400斤上下徘徊;40%的土地一直低产,全县的产量怎能上得去呢!北坞四大队党支书刘焕臣对我们说:“到1979年,我们每亩施化肥150斤,但粮食单产才625斤,皮棉亩产才22斤。恢复养牛以后,亩施粪肥从一车花秸和泥增到三五车纯牛粪,化肥减少到每亩50斤以下,可粮棉单产、总产却年年提高。去年粮食达到每亩958斤,皮棉达到每亩113斤。今年小麦亩产又比去年提高132斤。”在这位50多岁的老农民看来,所有这些新纪录的出现,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嘛!
十年动乱时,大厂是“牛少——肥少——粮棉少”;这几年是“牛多——肥多——粮棉多”。这雄辩地证明,在平原农区,农牧分离必然两败俱伤;农牧结合则会带来良性循环。看来,农民完全懂得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轨道的实际意义。这也就是他们不要国家拨粮食而大养肉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养牛业带动了加工业
大厂县城很小,新建筑犹少。牛肉冷冻厂崭新的米黄色厂房,如鹤立鸡群,十分引人注目。养牛农户知道,有了这个厂,就不必再担心牛育肥了没处卖。县领导清楚,有了这个厂,就能象母鸡孵小鸡一样,带出一大批县社工厂来。
51岁的厂长、共产党员王振江,长期在土产、外贸、食品部门工作,是位远近闻名的摸牛(凭目测和手感确定牛的出肉量)专家。他告诉我们:牛肉冷冻厂是在外销活牛因铁路运输没保证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抢时间建设起来的。从去年10月2日投产到今年8月底止,已经收购加工肉牛8,448头,出成品牛肉1,325吨多,向国家上交税、利53.5万元,相当于建厂投资的66%。他十分自信地说:“两年拿回全部投资,已经毫无问题。现在县里领导的注意力,集中在今后如何搞好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接着,他如数家珍似的介绍了今后的一些设想:搞皮革加工,先土法上马手工生产重皮,比出卖生皮每张能多获纯利60元左右;搞牛骨制品,对每年副产的80万斤至100万斤牛骨,逐层逐次地充分加以利用,这比单纯出售生骨,每年能增值40万元;用牛油制清真肥皂、香皂;用牛内脏如胆汁、胰脏制药;用牛血制取市场上紧缺的高蛋白饲料血粉……
请相信,王厂长谈的这些绝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空计划。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已在县塑料制品厂的一间旧厂房里,看到了刚加工好的一张张油光放亮的牛皮;在陈府公社一个大队,看到了洁白如玉的各式各样的骨制品……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大量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变单纯出售原料为出售制成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实行产品增值,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我们高兴地看到,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肉牛生产,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第5版()
专栏:工作札记

把养牛业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
中共山西省和顺县委书记 李应明
和顺县位于太行山脊,全县宜林宜牧山场面积246万亩,占总面积的73%。目前,全县有近70%的农户都养上了牛,并出现了1,000多个养牛专业户和重点户。去年,全县共出售牛3,000多头,商品率达14.8%,最高的1981年达到25.4%。从我县养牛的实践来看,养牛业已出现了三个新的转变:一是从饲养单纯的使役牛转向了饲养乳肉役兼用牛,二是把牛从主要作为耕作工具转向了主要用于商品交换,三是从出卖活牛转向了肉、皮、骨综合利用。
三个转变,带来了商品率的显著提高。四年来,全县仅出售商品牛这一项,就收入了853万元,户均316元。养牛最多的寺铺大队,去年人均收入366元。看来要养牛致富,就必须把养牛业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近年来,我们县委和县政府抓住这个关键,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调整牛群结构。人常说:“牸牛下牸牛,三年两犋牛。”发展商品畜,扩大母牛群是基础。全县实行“见母必留,先留后选”的原则,每年春秋都要对牛群结构进行两次大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一个精干的、有繁殖能力的母牛群。近两年来,全县共为社员买母牛和修圈舍贷款130多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目前,全县母牛已发展到9,883头,占牛群总数的42.3%,年新增小牛在3,000头以上。在扩大母牛群比例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冷冻输精的方法,积极改良本地黄牛,大力发展以乳肉役兼用的西门达尔杂种牛。现在,改良牛已占总牛数的35%。这就是靠“母”(扩大母畜群)增加商品牛的数量,靠“改”(改良本地黄牛)来提高商品牛的质量。
搞好加工和综合利用。过去把牛作为商品,仅仅是停留在卖活牛上;这显然是不利于提高养牛业的商品率的。出售一头中等的活改良牛,只能卖600多元,而一经屠宰,肉、骨、皮分别出售,就能卖800多元,增值20%;如再对肉、骨、皮等进行粗加工的话,就能卖1,000多元,比卖活的增值67%;如果充分发挥母牛的乳用性能,按目前我县日产奶最高24斤计算,一头西门达尔杂种母牛年产奶就是6,000多斤,收入1,500多元,比卖活牛增值1.5倍。为了搞好加工和综合利用,县里在办好食品加工厂和皮毛加工厂的同时,还兴建了一座乳品厂。
加快周转流通。愈是出槽快、周转快、流通快,养牛业就愈是发展快。要把养牛业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必须把生产和流通统一起来,而且要以流通为前提,使流通成为生产的媒介。为此,全县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多渠道经营。在县外贸和食品公司搞好经常收购的同时,每年春秋两季还要在较大的集镇组织十多次牲畜交易会,年成交额都在100万元以上。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从“猪大如牛”说起
方放
黔南瓮安县科技局的一位同志和我们谈专业户情况时,说起这样一件事:中火大队有一户社员,养了头约400斤重的大肥猪,在门口墙上写了四个大字:“猪大如牛”,引起不少过路人的注目。我们问:“为什么这样写?”回答说:“表示高兴的心情呗!”
我们沿路所见,大肥猪可真不少,有的肚子挨着地,几乎走不动了。据说这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前几年,这一带有些人还吃不饱哩,哪有粮养猪?再说,养多了还要“割尾巴”,农民也不敢放手养。
我为农村的新变化而高兴。但高兴之余,也引起一些联想:怪不得城市肉店尽卖大肥肉,原来是农村多养大肥猪。近来,北京市肥肉供应的情况好象更突出了。就连西单菜市场这样大的副食商场,去晚了,排队也难买上瘦肉。多少家庭主妇和买肉的,望着那些色白如雪、膘厚过寸的大肥肉,面有愠色,欲买又止;走吧,别处也买不到瘦肉。
人们不禁议论纷纷:为什么不能多养点瘦肉猪?瘦肉都哪儿去了呢?有的说是收购价格有问题,养瘦肉型猪,反而赔钱,谁愿多养?有的说是商业部门有顾虑,怕收购办法一变,可能影响收购。还有人说是调运和供应办法有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城市人民渴望买到瘦猪肉,长期未得解决,这是事实。据说,有些地方培育出了瘦肉型猪,但迟迟推广不开,这又是什么原因?究竟如何满足人民需要?猪养多大为好,如何发展瘦肉型猪?该是解决的时候了。
我国人民除回民外,多以食猪肉为主,长期以来“猪为六畜之首”,其他草食动物特别是肉牛不多。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养牛的积极性不那么高,大片草山废弃,牛肉供不应求。这是另一方面的问题,看来也需要研究解决。


第5版()
专栏:来信

川东农民卖茧难
最近,我们到川东调查,当地干部群众强烈反映:四川省实行蚕茧公司统一经营蚕茧、全额收购的办法后,人为造成卖茧难,可苦了交茧的农民。
有的收购站每天云集7,000多人,出动民兵、警察都难以维持秩序,农民无奈,只得用铁丝把茧筐一个个穿起来,排成一条长龙。合川县90个公社,33万户农民,今年产茧1,300万斤,仅有30个收购站,且不说农民每次交一二斤茧要跑几十里路,因交茧期集中在几天之内(否则就会出蛾),一个收购站一天怎么能接待几千农民?农民有茧难卖,有的地方已出现抛茧砍桑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呢?蚕茧丰收,收购任务加重是一个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蚕茧公司下设的网点太少。那么,能否靠蚕茧公司大量增设网点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不可能。原因是蚕茧属于季节性收购,无收购任务时,人员、设施都闲着,造成浪费。
看来,解决农民卖茧难,势必恢复基层供销社代收的业务。基层供销社面广、人多,从事季节性收购,完全可以通过内部调剂人力、物力来解决。由此我还想到,农村除现有的粮食、食品收购外,其他计划内农副产品收购任务还是相当大的,完全可以交给基层供销社去完成,这样也把供销社收购与扶持生产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了。
 曹小宁


第5版()
专栏:

鼓励农民和农技员夺高产
新津县设立高产奖励基金
四川新津县从今年小春开始,设立主要农作物高产奖励基金,鼓励农民和农技员夺高产。高产攻关指标是:成片面积一亩以上,小麦亩产900斤,油菜420斤,水稻1,300斤。
全县有120多户参加了竞赛,其中21户可达到指标。文井乡陈自立种了2.3亩小麦,亩产935斤,创全县小麦单产最高纪录。经县、乡、村三级联合验收后,奖给他100元高产攻关奖金。 (车玉华)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赶制水泥柜
陕西省大荔县汉村公社农民以水泥代木材,赶制了近7,000个水泥储粮柜(缸),可以储粮462万斤,平均每人362斤。西汉村农民蒙春喜一家就做了7个储粮柜。 陈俊茂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争购铁粮仓
辽宁省东沟县十字街乡有8家小工厂制做铁粮仓,还是供不应求。小学综合厂立秋前就卖出60多个,到9月11日,等着取货的又排到38号。 姜景亚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向沙漠“收复失地”的沙枣
江东流
电影《牧马人》所描述的那个故事,被拍成电视剧时名为《沙枣情深》。用大西北和内蒙古地区沙荒盐碱地上到处可见的沙枣树,来比喻身处逆境而挚爱祖国的许灵均,这是别具一番深意而又十分贴切的。
沙枣别名银柳、香柳、桂香柳、夏桂、千里香。这众多的昵称,说明人们对它是多么的喜爱和敬重。它生命力极强,既不嫌弃塞外的贫瘠,也不惧怕戈壁的荒凉。它耐严寒,数九隆冬的冰天雪地,冻不坏它带刺的枝干。它耐高温,在地表温度高达70℃的沙漠里,也不会被灼伤。它耐干渴,在年蒸发量为降雨量30倍的地方,照样正常生长。它不畏风沙,植株周围积沙2米,反而比在不积沙或积沙少的地方生长更旺盛。把它种在盐碱地里,它能降低水位、减少盐分,起改良土壤的作用。它繁殖容易,播种、植苗、扦插、压条、根蘖分株,哪种办法都行,而且成活率高。实生苗栽活后,当年可长到1米,四五年就能开花结果,盛果期可延续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
在沙枣100来岁的生命途程中,要求于人的很少很少。它既不需要灌溉,也不需要施肥,发达的根系自带着根瘤菌,可使表层土壤的氮素增加。据测定,三五年生的沙枣林,土壤含氮增高30%。然而,它贡献于人的却很多很多:泛银灰色的绿叶,捋下来就是牲畜的美肴;紫铜色的枝杈,修剪下来便是上好的烧柴;清香四溢的银白色小花,富含蜜汁,通过蜜蜂便能为人们奉上芳香和甜蜜;黄里泛红的果实,既可以生吃,也可以制果酱、熬糖、压面条;成年壮树的躯干高达5至7米,是制作家具和建筑房舍的优良材料。
勇于艰苦奋斗、自我牺牲的沙枣,是向沙漠“收复失地”的英雄。


第5版()
专栏:

“蚕姑娘”来到田坝村
龙沛云
田坝村坐落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四十里外的莽莽群山中,是个只有8户人家42口人的边远小山村。“得天独厚”的是荒山空地多,全村人靠12亩
“望天田”和21亩坡地旱土过日子,年年靠国家返销、救济、贷款……
1979年春,县政府特地从数千里外的江西引来了5,000棵良种山桑树苗,无偿地送给田坝村,扶持他们靠山吃山,摆脱穷困。栽桑养蚕在四川、江浙是农家常事,而在偏远的苗乡松桃就比较稀奇,不少人没见过“蚕儿”是什么模样。田坝村忠厚的山里人信得过共产党,信得过人民政府。让栽桑就栽桑,踏踏实实地照县里派去的技术员的要求,松土、锄草、施肥、杀虫,把个50多亩荒坡修整得和菜园一样精细,桑树苗当年就长到一米多高。1980年,田坝村开天辟地第一次迎来了“蚕姑娘”——“三元杂交蚕”,8户人家共养了12张籽(蚕籽计量单位,1张籽重10.2克,约2.2万头蚕),采桑,喂蚕,抖沙(清除蚕粪),前后只花了35个早晚工夫,就收了707斤鲜茧,得现金894元。这全村人均不过22元的养蚕收入,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从此,养蚕一年比一年多,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去年,户均养蚕收入已经达到509元,最多的一家达876元,少的一户也有165元,又白又胖的蚕姑娘给田坝村带来了新气象。
原来只有五栋木房的田坝村,从1980年起已经新起了三栋新瓦屋。贷款年年累积的田坝人,去年家家主动去信用社结算,连本带利全部还清。过去靠向亲戚朋友借牛打田翻土的谌一明、杨秀云等五户人家,各家用桑蚕收入款购买了一头耕牛。
田坝人更喜爱蚕姑娘了。今年8月,已有6户人家修好了小蚕养育房,另两家打算秋收后再修,为明年多养蚕创造条件……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周围的村村寨寨:山村变富要盯住山啊!


第5版()
专栏:农村信箱

你想种聚合草吗?
本报本版9月15日在《草木“百家姓”》专栏里介绍了优质高产的聚合草以后,陆续收到各地100多封来信,渴望找到聚合草种,尽快“试种宝草”。为此,我们访问了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饲料研究室等有关部门。据他们介绍说:
聚合草是从朝鲜等国家引进的。1976年—1979年这四年,我国出现了“种植聚合草热”,各地种植面积约40多万亩。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聚合草》电影、有关部门出版的《聚合草》期刊,及时宣传、交流了各地种植经验和科研成果。
聚合草适应性强,适宜栽种的地方很广,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长好。它需要充足的水,大量的肥,水少、肥少就长得不茁壮。南方炎热、多雨,容易烂根死亡,东北严寒,措施跟不上,也怕过冬。从多年实践效果看,最适宜种植的地方,有云贵高原、长江以北、辽宁以南等地。聚合草有优点,也有弱点。它生长快,再生力强,产量高,是猪等家畜家禽的好饲料。但它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全部用它来做饲料,一般需要搭配其它饲料25%才比较安全。它的叶子上有刚毛,牲口吃,刺嘴,需打成浆喂。聚合草一般只开花,不结子,靠无性繁殖墩。种根长途邮寄不便,最好是就近找种根。一般各省的畜牧研究单位都有,比如吉林省农科院畜牧所、贵州省农科院畜牧所、四川省农科院畜牧所、西北农学院等单位,都曾栽培推广过聚合草。 本报记者 段存章


第5版()
专栏:

山东省章丘县宁家埠公社宁一大队秋粮丰收,取得1,380亩玉米平均亩产860多斤的好收成,创造了历史的最好水平。图为农民宁继路家堆满玉米的一角。
钱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