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本报评论员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这是不可分割地密切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在当今的世界上,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是威胁各国独立和安全的主要力量,而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来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不反对霸权主义,允许霸权主义者横行霸道,维护世界和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现在,霸权主义的名声很臭,反霸成了一种时髦,甚至大小霸权主义者也在大唱“反霸”的高调,把自己打扮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好汉,而把别人称做霸权主义。这就很有必要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就是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者世界的霸权。辨别一个国家是不是搞霸权主义,不是看它的面积、人口和兵力有多少,而是要看它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大国不一定都搞霸权主义,小国却也有搞霸权主义的,而且在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支持下搞得很凶。
霸权主义一词,源出于希腊的历史,本是指个别的大城邦对其他城邦的控制,后来演变为指一些国家凭借实力蹂躏别国主权和独立,对他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为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武力兼并、领土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列强争夺霸权的局面,以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殖民体系的瓦解,老牌帝国主义已经不行了,一个超级大国企图乘机称霸世界,结果在一再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拖得筋疲力尽,逐渐衰落;另一个超级大国乘机崛起,企图取而代之。这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在世界上抢占战略要地和战略资源,以各种方式控制别国,保持和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自己出面或者支持地区霸权主义者进行武装干涉和发动侵略战争。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威胁着各国的独立和安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今天的世界很不平静。在欧洲,两个军事集团严重对峙,剑拔弩张;在非洲南部,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和外国雇佣军仍在肆虐;在红海之滨,冲突频仍,烽烟未息;在中东,以色列气焰嚣张,一再对邻国发动武装挑衅;在阿富汗,苏联侵略军的血腥屠杀有增无已;在印度支那,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战争在继续进行;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风紧云急,成为世界上一个新的热点。总之,地球上到处都出现动乱和不安。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世界战争的危险日益增加。这不能不引起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严重关切。
有人散布一种论调说,今天的纷争和冲突,差不多都发生在第三世界,可见造成紧张局势和战争危险的根源,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超级大国的争霸。这种说法完全是颠倒是非。诚然,在亚非拉的一些国家之间,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往往引起某些争端。但是,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插手,它们之间的争端是比较容易通过平等协商得到合理解决的,就是一时发生激烈的冲突,也不难平息。事实上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争端的背后,总可以看到超级大国的影子。它们常常利用和扩大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分歧,从中挑拨,借机插足这些国家和地区,争夺势力范围,这就使得这些地区动乱不休,危机迭起,冲突升级。目前超级大国的争夺,主要在第三世界进行。因此,第三世界国家实际上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最直接的受害者,怎么能够把产生动乱和威胁和平的责任加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头上呢?
也有人散布另一种论调,认为只要承认超级大国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就可以避免它们之间激烈争夺,从而减少世界战争的危险。这种论调也是荒谬的。首先,这等于要各国人民承认超级大国可以拥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也就是承认它们在世界上的霸权统治。这样一来,其他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还有什么保障呢?况且这种想法也是极不现实的。两个超级大国都想压倒对手,称霸世界,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每一方都想挖对方的墙脚,削弱对方力量,获得凌驾于对手之上的优势。可以说,争夺优势,特别是争夺军事优势,既是它们争霸的主要内容,也是它们进行全球扩张的重要手段。要想让超级大国停止争霸,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都告诉我们,和平不能靠忍让来维护,靠乞求来取得,只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才是保障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的唯一正确途径。从霸权主义者的侵略扩张活动来看,它们采取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局部的,而是为其称霸战略服务的。因此,各国人民就需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不管是谁在哪里搞霸权,就在哪里反对它,打乱它的战略部署。它们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就群起而攻之,施加种种压力迫使其退却;它们利用各种借口对别国进行政治渗透、经济剥削和军事控制,就联合起来同它们斗争,不使其阴谋得逞;它们用武力侵占别国领土,就支持被侵略的国家挫败它们的侵略行动,或者拖住它们的侵略力量,使其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总之,各国人民提高警惕,制止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使它们的侵略扩张计划处处碰壁,难以实现。只要各国人民团结一致,互相支援,同霸权主义的一切表现进行坚决的斗争,世界和平就有可能得以维护。


第6版()
专栏:

赵紫阳同蒙博托继续会谈
参观游览了扎伊尔河和恩塞莱港
据新华社金沙萨1月3日电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今天在同中国总理赵紫阳举行第二次正式会谈时强调:扎伊尔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扎伊尔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干涉扎伊尔的内政。
赵紫阳总理在会谈时指出:两国领导人的会谈是成功的,通过两次会谈,使他对扎伊尔更加了解了。他赞赏扎伊尔捍卫独立主权,摆脱外来控制的立场。
蒙博托总统今天下午陪同赵紫阳总理去金沙萨郊区的恩塞莱庄园参观访问。参观之前,他在“卡曼约拉”号游船上同赵总理进行了第二次会谈。
蒙博托介绍了扎伊尔的对外政策和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
谈到非洲问题时,他说,非洲统一组织面临着危机,扎伊尔坚决维护非统宪章的原则。他说,扎伊尔积极支持纳米比亚独立,不同意把纳米比亚独立与古巴从安哥拉撤军问题相联系。他说,扎伊尔反对南非实行的种族主义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统治是不公正的。
谈到中东问题时,蒙博托说,扎伊尔自1976年以来一直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他说扎伊尔虽然同以色列恢复了外交关系,但坚持中东问题的解决不能忽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存在。他说,巴勒斯坦有返回家园和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阿拉伯国家有收复失地的权利。
谈到阿富汗和柬埔寨问题时,他认为扎伊尔在这些问题上同中国的看法是一致的。
赵紫阳总理说,中国对非洲统一组织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表示关切,希望非统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作出努力,使这些困难和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他说,只有超级大国是不希望看到非洲团结、统一的。
赵紫阳说,中扎两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许多共同点,即两国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都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正当权益,双方都有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双方都认为现在国际经济秩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而愿意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作出努力。
赵总理说,他对这次访问很满意。
赵总理再次邀请蒙博托总统及夫人在适当时候访问中国。
赵总理今天下午还会见了各国驻扎伊尔的外交使节。
据新华社金沙萨1月3日电 赵紫阳总理在蒙博托总统陪同下今天中午乘坐总统专用游艇“卡曼约拉”号游览了扎伊尔河,并于下午2点20分到达恩塞莱港参观。
恩塞莱是1967年扎伊尔人民革命运动的诞生地,现在是一政治和旅游活动的中心。
赵总理一行在第一国务委员肯戈陪同下参观总统庄园。庄园牲畜饲料加工厂和家禽饲养场引起中国客人的很大兴趣。
参观结束时,赵总理在留言簿上题词:“扎伊尔共和国拥有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和广阔前景。恩塞莱庄园体现了蒙博托总统对农业的重视和关怀。我相信,扎伊尔政府和人民在‘农业是发展中心’方针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振兴农业,发展经济,使扎伊尔走向繁荣昌盛。”(附图片)
一月三日,赵紫阳总理在蒙博托总统的陪同下,乘船到恩塞莱港参观。图为赵紫阳总理和蒙博托总统向欢迎群众招手致意。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阿游击队袭击喀布尔国防部和苏使馆
苏联士兵不愿到阿富汗送命
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3日电 据阿富汗伊斯兰通讯社透露,阿富汗自由战士在苏军入侵阿富汗三周年之际——1982年12月27日晚上,猛烈袭击了喀布尔当局的国防部,使这个部的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并打死打伤7人。
同一天,自由战士还用迫击炮和大炮袭击了苏联驻喀布尔大使馆,打死打伤卫兵10名,并使大使馆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另据阿富汗新闻社今天援引喀布尔消息说,去年12月27日这一天,尽管苏军占领下的喀布尔市戒备森严,但仍可听到炸弹的爆炸声和反苏反政府的口号声。
在喀布尔城西部,一个老百姓在白天朝一辆军车扔了两枚手榴弹,炸死了11名苏联士兵。
去年12月26日,喀布尔政权国家情报局的一辆吉普车在通过哈奥里广场时被一枚手榴弹炸毁。这个地方离总统府只有一公里。
喀布尔市的主要输电线路在二十天前遭到破坏后,至今仍未修复。
新华社伊斯兰堡电 据阿富汗新闻和文献中心最近报道,一名被阿富汗游击队俘虏的苏联士兵说,他和他的同伴都不愿到阿富汗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有生命危险的。
这个十九岁的苏联士兵叫瓦辛克·尤里·耶凡诺维奇,是去年11月20日被俘的。那天在喀布尔附近的桑格纳维什塔地区有5辆苏军坦克遭到游击队火箭炮的袭击,耶凡诺维奇乘坐的最后一辆坦克被击中。
这名苏联士兵说,他是和其他30名苏联士兵一起被派到阿富汗的,他在编号为26039的部队里担任无线电通讯机械兵。他说,他不了解阿富汗的情况,因为他是在几天前才到达喀布尔的。


第6版()
专栏:

赵紫阳向恩古瓦比陵墓献花圈
新华社布拉柴维尔1月4日电 赵紫阳总理今天上午前往恩古瓦比纪念馆,向刚果已故总统恩古瓦比的陵墓献花圈。
花圈的缎带上写着:“献给刚果劳动党已故主席、共和国已故总统、中国人民的朋友马里安·恩古瓦比”。
赵总理在刚果总理戈马和文化、艺术和科研部长塔蒂·卢塔德的陪同下,在恩古瓦比的陵墓前默哀一分钟。
恩古瓦比1970年至1977年任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劳动党主席,在1977年3月遇刺身亡。
生前,他曾访问中国,为发展刚中友好合作作出了贡献。


第6版()
专栏:

一份不祥的新年礼物
——评塔斯社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声明
新华社记者 唐山
苏联塔斯社去年12月31日就阿富汗问题发表的声明,是苏联当局给渴望独立、自由的阿富汗人民和盼望1983年能带来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赠送的一份不祥的新年礼物。
塔斯社在这篇声明中表示,苏联要把它自己对阿富汗的所谓“国际主义义务履行到底”。它说,“企图使苏美关系以及东西方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围绕阿富汗发生的事态”,“以为苏联会受这种做法的影响”而改变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这种打算是痴心妄想”。
塔斯社的这项声明,是对最近一个时期某些以为苏联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立场已经有所“松动”的人泼了一瓢冷水。它以明白的语言告诉人们,苏联侵略阿富汗的顽固立场不会改变,它的十万侵略大军不会撤离,它已经占领的地盘不会放弃,它既不打算恢复阿富汗的独立和不结盟地位,也不打算消除对阿富汗邻国、对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苏联不仅在口头上宣布要继续坚持对阿富汗的侵略行径,而且正在苦心经营,以便长期占领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作为其推行南下扩张战略的前进基地:阿富汗的一些大型战略空军基地和后勤基地已经或正在进行扩建,阿富汗的土地上已经置放了苏联导弹,苏联通往阿富汗全境各地区的渡口、桥梁和战略公路正在不断扩建和延伸,苏联的顾问控制着卡尔迈勒政权的军队和所有要害部门。
塔斯社的这篇声明再一次提醒人们:对苏联霸权主义绝不能抱任何幻想。全世界爱好和平和支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只有对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给予更加坚决有力的支持,并继续保持和加强对侵略者的压力,才能使阿富汗问题在符合阿富汗人民利益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础上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第6版()
专栏:

独角滑稽戏
——你不走开,我就在这里坚持到底!
方 成画


第6版()
专栏:

吴学谦谈中非经济技术合作原则
平等互利 讲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金沙萨1月3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下午在这里接见扎伊尔记者时说:中国同非洲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吴学谦说,赵紫阳总理在同扎伊尔领导人进行会谈时表明,中国同扎伊尔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有着广阔的领域和前景。
他说,双方在会谈中探讨了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除了过去的贷款援助方式外,还可以考虑采取合营的办法,来建设某一个项目。扎伊尔方面赞成了这一意见。他指出,双方都希望通过两国有成效的合作,为“南南合作”创造好的经验。
在谈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经济合作时,吴学谦说,根据中国的经验,这种合作应该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经济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应该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的劳动热情,并且积极培养本国的人才,建立起独立的民族经济体系。
在回答关于将在新德里召开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问题时,吴学谦重申了中国支持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支持不结盟国家所遵循的非集团、独立、以及反对干涉和侵略的政策。他赞扬了不结盟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在上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民主柬埔寨的席位被很不合理地空缺了。他表示希望,即将在新德里召开的首脑会议,能恢复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的合法席位。他指出,西哈努克是民主柬埔寨的主席,也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完全有权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吴学谦在谈到中苏关系问题时说,中国真诚地希望同苏联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苏联主要领导人也表示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现在的问题在于苏联应采取具体行动来消除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的障碍。他重申,中国反对苏联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政策,同时愿意就改善两国关系问题进行磋商。


第6版()
专栏:刚果通讯

中刚人民真诚合作的象征
——访刚果布安扎水电站
新华社记者 孙星文
座落在刚果南部穆库库卢峡谷中的布安扎水电站,是刚果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是由中国和刚果合作兴建的第一批水电工程,也是刚果经济建设中规模最大的工程之一。工程从1975年6月破土动工,1979年5月落成,7月移交给刚果政府。这座水电站有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4万千瓦,全长241公里的高压输变电线路穿越丛山峻岭,把源源不绝的电力输送到南部重要经济区的马丁古、黑角等大城镇。这些地区的居民曾把布安扎电站送来的电喻为“及时雨”。
前不久,记者访问了这座水电站,看到它和所属各变电站、配电点和联网点的运行操作,都由刚果工人和技术人员掌握。当年,这些来自刚果各地乡村的纯朴农民,怀着学好技术、建设国家的热情,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帮助下,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电站竣工时,许多人已掌握了一种或多种技能,不少人成为电工、电焊工和车工,有的还能维修汽车、机电器材和安装机器等。不少工人达到了三级工水平。青年技术员穆贞契不仅能熟练地掌握操作技术,而且还学习了许多专业理论知识,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现在,他已成长为电站的工程师了。
据介绍,在电站送电前,马丁古等城镇的电力严重不足,常闹电荒。许多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买不起供火力发电机用的昂贵的柴油,经常开工不足,致使企业出现亏损,变成国家的财政包袱。布安扎水电站供电后,情况大不相同了。象恩卡伊和卢特特的糖厂、食用油厂、水泥厂、石灰石粉厂,由于使用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生产不断发展和扩大,而能源支出却节约了70%。至于黑角市,受益就更大了。刚果的这个“经济首都”,集中了30万人口和上千家企业。过去这里仅有一家设备陈旧的热电厂,供电能力有限,时常得分区停电。由于电力不足,不仅生产受到影响,就连每天不可缺少的自来水也供应不足。刚果朋友深有感触地说,他们吃尽了缺电的苦头。现在好了,工厂可以开足马力;夜晚全市家家灯火通明,人们再也不用为自来水供应不足而发愁,并且可以随意使用家用电器了。
布安扎水电站发电后,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为国家增加了大笔收入。水电站目前的负荷为2.2万千瓦,从1983年起,黑角市的两家石油公司和一家炼油厂也要用布安扎水电站的电力,水电站的负荷将接近4万千瓦。预计今年刚果政府可收入电费92亿非洲法郎,加上输电前准备用于柴油发电的支出30亿非洲法郎,实际收入等于120亿非洲法郎。仅这一年的电费收入就相当于电站和输变电工程的总投资115亿非洲法郎。由于供电问题得到解决,刚果政府正计划开发贝洛山的镁矿,创办大型造纸厂和国家第二水泥厂。
在参观电站过程中,刚果工人马科蒂向我们讲述了当年他和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奋战难关的动人往事。在高压线路的勘测定位中,有一处12公里长的地段是在无路可通的深山老林,这是全线勘测的难关。当中国技术人员和刚果工人组成的勘测组进入山谷时,骄阳似火,水气弥漫于整个山谷,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遇到黄蜂、毒蛇,中国技术人员就抢先引开或消灭它。刚果工人争背仪器,抢登高地。互相勉励,艰苦奋战,终于顺利地完成了勘测任务。
现在,这座凝结着中、刚两国人民深厚情谊的水电站,正为刚果人民的经济建设事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们赞誉它是“刚中两国人民真诚合作的杰出象征”。


第6版()
专栏:

黎以美第三轮谈判未获结果
新华社贝鲁特1月3日电 黎巴嫩、以色列和美国代表团今天在贝鲁特南郊哈勒迪举行了第三轮撤军谈判。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黎巴嫩代表团团长安托万·法塔勒会后对黎巴嫩长枪党电台记者说,第三轮谈判“没有越过所有的障碍,还需要一些时间。”
今天只举行了三方代表团团长级秘密会议。黎、以代表团团长分别在会上阐述了各自的立场,美国代表团团长德雷珀要求双方采取灵活的态度。
据悉,黎巴嫩的最新立场是:一、拒绝谈判“关系正常化”问题,接受讨论“两国未来的关系”;二、坚持以1949年同以色列签订的停战协定为基础,作出安全安排;三、黎巴嫩方面不能无视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决议,特别是呼吁以色列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的安理会五○八和五○九号决议。据宣布,下轮谈判于本星期四在以色列的谢莫纳镇举行。


第6版()
专栏:

沙特拒绝皮姆访问
新华社伦敦1月3日电 沙特阿拉伯政府3日宣布,英国外交大臣皮姆预定下个星期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是“不合适的”。这样,英国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困难。
沙特的这项宣布,是针对英国官方去年11月拒绝接待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在内的阿拉伯七方委员会代表团的行动作出的。
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赫德3日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发表谈话说,英国正在通过秘密谈判,谋求使阿拉伯代表团在几个星期之内访问伦敦。


第6版()
专栏:

特里波利两派民兵还在打仗
本报讯 贝鲁特消息:1月3日和4日,黎巴嫩特里波利市两派民兵仍在激烈冲突,造成30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报道,经过连续四天的猛烈交火,原有25万居民的黎巴嫩第二大城市特里波利的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粮食、水和医药的供应紧缺,居民大部逃离这个城市。
叙利亚根据黎巴嫩总理瓦赞的要求,在1月3日派遣了一个特别军事小组前往特里波利,希望平息这场黎巴嫩两派民兵的战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