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学术与思潮

探索人类未来的未来学
王建新
最近,美国著名未来学家A·托弗勒,应中国未来研究会的邀请来我国访问,并与京沪等地的我国未来研究工作者进行了学术座谈。他的两部著名未来学著作:《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都曾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成为多次再版的畅销书。
未来学是最近二十多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横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
未来学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西德O·弗勒希特海姆教授创造的。当时,仅把未来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概念,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和社会造成了许多未曾预料到的影响和后果,人们迫切希望通过对未来的研究去预测未来的前景,遂使对未来的研究活动由社会科学转向自然科学,开始着重应用研究。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科学技术的空前高速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影响,对未来的研究面临大量的新课题,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更科学、更有效的研究未来的手段。这时,国际的和各国的未来研究机构大量涌现,未来研究发展成为世界规模的研究活动。
用“未来学”还是用“未来研究”来命名现代未来研究活动,至今没有统一。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未来研究”这一学术称呼逐渐被广泛采用。此外,也有用偏重方法论和预测技术的“预测学”来代替“未来学”的。
现代未来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下列5个方面:预测社会诸方面发展趋势的社会预测;研究科学发展趋势、发展途径、发展策略的科学预测;研究与技术发明和应用有关问题的技术预测;研究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经济预测;以及研究未来战争可能性和战略目标、战术手段的军事预测。它包括了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模式,地区发展规划,经济增长模式,科研发展重点,技术发明评估,劳动与就业,人口与粮食的未来,资源与能源开发,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信息与情报技术,空间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进步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等等。
现代未来研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预测依据,评价决策价值,避免决策错误;探测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点,促进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促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预警发展过程中新问题与新趋势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源来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未来学在国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事未来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围绕着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不同看法,出现了所谓的“悲观论”派和“乐观论”派。以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O·佩切伊为主席的“罗马俱乐部”是“悲观论”派的主要代表,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增长的限度》一书中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世界前景感到悲观,认为当代社会的人口增长、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增长、环境污染的增长、军备竞赛的增长、城市化趋势的增长……是连锁反应式的全球性增长。照此下去,到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矿产资源将耗尽,粮食生产的增长将终止,环境污染将无法消除。为了避免这种可怕的灾难性局面发生,他们主张从全球出发考虑问题,确立
“全球的平衡”,建议急剧缩减人口、限制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是零度的这样一种导恒状态的社会”。以美国未来学家H·康恩为所长的“赫德森研究所”是“乐观论”派的主要代表,他们承认某些危险是不可避免的,但对科技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人类可以克服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正处于向超工业社会“大过渡”的时期,使增长受到限制的不是自然资源等因素,而是社会和人的因素。尽管两种学派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给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后果的预测结果如何不同,但他们力图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协调统一所开展的争论,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最近几年,国际性的未来研究机构,如“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罗马俱乐部”、“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世界未来学会”、“‘2000年的人类’学会”等,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和各种专题讨论会、圆桌会议,频繁交流未来研究观点和预测成果。我国也派出代表参加了一些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环境保护组织等也都对未来进行专门研究。欧洲文化基金会制订了“2000年的欧洲”计划。美国除了著名的“兰德公司”和“赫德森研究所”外,陆、海、空三军还有各自的未来研究部门。瑞典政府设有未来研究部。不少国家成立了“2000年委员会”。我国也于1979年初成立了未来研究会。原来持否定态度的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近年来也积极开展未来研究,在经互会内开展一些预测工作。
随着未来研究活动的蓬勃开展,未来研究著作大量出版。如D·L·未都斯的《增长的限度》,O·佩切伊的《八十年代的挑战》、《未来问题一百页》,H·康恩的《2000年》、《下一个200年》,以及前面提到的托弗勒的两本书等,都是很有影响的未来学代表著作。
今天,未来学和未来研究在一些国家已普及到小学、中学、大学和成人教育。在我国,通过近两年的宣传,也开始引起各界的注意。国家科委、国家计委以及一些省、市、部分大企业相继成立了预测机构。为了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未来研究的重要性应得到充分重视。(附图片)
图为几本著名的未来学著作


第7版()
专栏:世界影坛

迦太基电影节小记
胡 滨
去年十月下旬,我作为中国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突尼斯举办的阿拉伯、非洲国家第九届迦太基电影节。
参加这次电影节的有二十五个阿拉伯、非洲国家,计二十二部影片参加比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按规定,阿拉伯、非洲以外国家的影片只能参加会外展出。展映我国影片《沙鸥》时,影院几乎坐满了人。映后,观众围住《沙鸥》的导演张暖昕同志向她祝贺。当我们问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影片时,他们说:“象《沙鸥》这样反映中国人民现实生活的影片,我们很喜欢。我们不喜欢空洞无味的说教。我们希望导演只提出问题,而将答案留给观众。”
我国影片《阿凡提》受到电影节的特别重视。十月二十四日晚,突尼斯电视台转播了《阿凡提》。这一作法,是电影节的首次尝试。播映后的日子里,我们听到了许多赞扬与祝贺。人们亲切地称“阿凡提”为“中国的施哈”(施哈是阿拉伯传说中阿凡提式的智者)。电视台在转播过程中就陆续收到观众打来的电话,要求重播。之后,突尼斯电影公司还购买了这个影片的发行权,他们非常希望能在全国放映。
突尼斯利用其兼有高山、大海、沙漠、森林的特殊自然条件,努力吸引外国电影制片人、导演来突摄制或合拍影片。美国太空科幻片《星球大战》的外景就是在突尼斯拍摄的。目前,突尼斯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片基地。突尼斯的电影工作者也借此机会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荣获本届电影节评判委员会特别奖的彩色故事片《远涉重洋》,是突尼斯与比利时两国合拍的。导演是突尼斯人穆罕默德·本·穆罕默德。影片描写一个阿拉伯青年与一个波兰青年由于不同的原因来到西方国家,入境时先后遭到英国、比利时海关的拒绝,走投无路,只能在一条船上栖身。为结束这悲惨的命运,他们作出种种努力。影片触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思想性强,表演真切,打动了观众。放映期间几乎场场客满。马里人西赛导演的影片《风》(获最佳影片奖)、摩洛哥人苏海尔·本·巴尔卡导演的以反对南非种族主义为主题的政治影片《杀人狂》(开幕式首映片),也给人以很深的印象。(附图片)
左图:参加本届电影节比赛的苏丹第一部故事片《达茹尔》剧照。右图:《远涉重洋》中的一个镜头。


第7版()
专栏:

柯钦港的“中国渔网”
我们在印度的喀拉拉邦,参观了特里凡得琅的艺术馆。这儿不仅珍藏着许多印度近代的名画,而且有不少中国画,其中一部分是西藏画。据讲解员介绍,这些中国画多数是过去喀拉拉邦土王访问东南亚国家时收集的。我们不禁想到:在历史上喀拉拉邦有没有同中国的直接来往呢?当我们到达喀拉拉邦的海港柯钦时,终于找到了答案。
柯钦是印度西海岸的3大港口之一。这里的港湾幽静,一些小岛和半岛星罗棋布,岛上有不少名胜古迹。我们在早晨登上一艘游览船,驶向玛丹切利半岛。上岸后,只见岸边礁石堆中,一长列地耸立着二、三十个渔网架。每个渔网架先用几根粗大的木头作为支柱,上有一根横木,一端为渔网,一端捆着大石头。当渔民打鱼时,就把悬着石头的一端抬起,使渔网下沉到海里,过一阵又往上压石头,渔网就上升,然后把活蹦乱跳的鱼虾取出。据介绍,这种渔网是印度商人在中国元朝忽必烈时代从中国引进的,在当时比较先进,时至今日,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捕鱼工具,因此就传留下来了。岛上的“中国渔网”是本地的一景,也是过去南印度和中国友好来往的见证。
·李 路·(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友谊之花

竹酒忆深情
黄权衡
你可能见过许多种竹子:毛竹、水竹、湘妃竹乃至方竹,可你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酒竹吗?你可能品尝过世界各地的名酒:中国茅台、英国威士忌、法国香槟和意大利葡萄酒,可你知道坦桑尼亚的竹子酒——乌兰兹酒吗?这种酒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原料,也无需任何酿制加工和提炼,只要将酒竹拦腰切一斜面,酒浆便会慢慢地从这几乎实心的竹子中渗流出来。如同割橡胶一般,套上个大竹筒接着,收集起来便可饮用。
每当和亲友们饮酒聚会时,我总要回忆起在坦桑尼亚品尝乌兰兹酒的往事。
那还是1965年10月,我们去坦桑尼亚南部高原地区的恩章贝县考察、访问。从达累斯萨拉姆出发前,我们以为坦桑尼亚到处都是炎热非常的,所以穿得很单薄。没想到了恩章贝县,竟有不胜秋风萧瑟之感。地高天凉,加之阴雨绵绵,有时人们不得不向火饮酒御寒。所以,当地人普遍有喝酒之习,喝的就是乌兰兹酒。
一天清晨,我们寻着鼓声来到一座村落,正值那里在举行婚礼,热情的村民用舞蹈和掌声来欢迎我们。村里的长老为我们让座,几个围着草裙的小姑娘捧着酒送到我们面前。酒上浮着一些白沫,却又不似啤酒,其色乳白又略带微绿。我一边接酒,一边向陪同官员投以迟疑的目光。他告诉我说:“这叫乌兰兹,是竹子酒,很好喝的。”
我将酒送到唇边,一股鲜竹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尝了一口,酒味甚浓,略带甜味,香醇爽口。于是一饮而尽,而且也劝其他几位同事饮了。这又引起了一阵欢乐,有人鼓掌,妇女们尖声地喝彩,所有的人都在会心地微笑。
当我们走出村子的时候,我才注意到,这村子的周围到处生长着一丛丛翠绿欲滴的酒竹,竹不甚大,异常茂密。啊,酒竹,你和热情好客的坦桑尼亚人民一样,令我难以忘怀。乌兰兹酒,奇妙的天然佳酿,永远散发着中坦两国人民友谊的馨香!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有这样一位专栏作家
顾 健
她身材矮小,说话柔声细语,可她的文章有很高的威信。旧金山市和纽约市的行政当局曾先后请她担任城市计划长官,她都谢绝了。她一再表示不愿做官。纽约市民都熟悉她的名字: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伯。
赫克斯特伯为《纽约时报》撰写建筑评论专栏有十八年的历史,给纽约市的规划法带来了许多变化,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金。
赫克斯特伯自孩提时代就居住在纽约高楼簇集的曼哈顿,今年已62岁。她的父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爱好艺术,曾教过她写韵诗,可惜在她11岁时就去世了。她的母亲也有很好的美学鉴赏能力,不久前才病故。
年轻的时候,赫克斯特伯受的是历史学教育,在四十年代当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管理员。后来,她去过意大利,靠富布赖特基金资助研究建筑设计。回国后,她开始为一些杂志撰稿。1963年,她被《纽约时报》录用,成了美国报业史上第一位专职的建筑评论员。据说,这个职务是她自己创设的,“它正是我一心想做的事。”
在纽约,当一名报纸的建筑评论员可不容易。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你的观点有没有权威。“在我工作的领域里,只有以最镇静、最讲求分析的方式处理问题才会有信誉。”“小题大作、危言耸听没有什么好处。”“必须在研究过许多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否则我本来不会有那样的威力。”赫克斯特伯坚持说,她对权威本身并不感兴趣,可是有了权威才能实现变革。
她一向主张城市应有长期的建筑规划,并要通过法律来保证规划的实现。照她的话来说,因为没有建筑规划法,休斯敦市成了“一个临时的居民区,没个城市的样子”。
曼哈顿的圣巴多罗买教堂要在自己的院落里建造一座现代风格的高塔,尽管教长声称是上帝的旨意,赫克斯特伯仍坚决反对。她呼吁保持古代建筑群的完整。
她批评西方建筑界流行的追求高耸、追求形象美而忽视人的需要的倾向。《旧金山纪事报》的建筑评论员阿兰·坦姆科说,当建筑学处于混乱和自我陶醉状况时,她是真正人本主义的一名代表。她一贯重视建筑的社会作用。
赫克斯特伯把在报纸上发表建筑评论文章看成一场不停息的战斗。每逢她为了公众的利益赢得了胜利,她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去年,赫克斯特伯受聘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建筑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并且从《纽约时报》退休。她曾是该报编委会的成员,但年龄不饶人,她发觉报纸的最后时限常常使自己筋疲力尽。她计划写成两本书,暂定的书名是《为什么人的建筑?》和《现代建筑学的死亡和再生》。
赫克斯特伯住在曼哈顿公园大街一处楼顶房屋里。房内布置简单,按她的话说,是“现代和古代风格的奇妙混和”。(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呵,东京(四首)
鲁 琪诗 方 成画
雨中东京下了飞机便是雾蒙蒙的秋雨呵,东京为什么不让我重新认认你?你忘了?四十年前的我可我却没忘腥风血雨中的你。不要羞见故人吧过去的一切都让给宽恕了但愿永远永远听到今天的笑语。
歌女你为什么这样唱歌?这不是歌只是一串串轻声的叹息。你眯缝着眼睛干什么?是不是想掩住那里藏的哀伤和忧郁?你为什么不哭难道眼泪就没有一滴?你该哭哭出声来吧何必这样压抑!
暗淡的小灯笼在繁华的新宿区夜间我看见一盏盏暗淡的小灯笼。灯笼下坐着手相者灯笼上写着:运命鉴定。有人离开这里满面轻松有人离开这里心事重重。难道人们真的不能掌握命运?却让几条掌纹来决定吉凶。
在一家中国饭店他凝望着我们眼里充满了渴望、羡慕、惊异。一瓶高粱酒饮了一杯又一杯看起来有些醉意。我看见他的眼睛湿了酒杯里落进的眼泪一滴一滴……他站起来了冲着我们欲语又不语突然抓起杯一口喝下了残酒和泪滴。他走了转身对我们微微一笑意外的一笑笑得那么忧郁。他是谁?店主人:一个台湾人来吃顿“中国料理”只为了温温童年的记忆。(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