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重点使用地方财力物力 加强科学技术力量
广西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
本报讯 记者肖美俊、通讯员陈海云报道: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发展粮食生产,在全区建成了197个以公社为单位的商品粮基地。这批商品粮基地公社,占全区公社数的20%,粮食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35%,征超购任务占全区总任务的50%。从1980年至1982年9月底,基地公社在完成粮食征、超购任务后,还多卖给国家15亿多斤粮食,现在广西全区已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广西历来粮食不富裕,丰年节约一点还够用,歉年就缺粮。由于口粮无保证,使一些适于发展经济作物的地区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1980年,自治区在150个公社建立第一批小型商品粮基地,当年全区粮食增产3.5亿斤,全区粮食收支平衡有余,从而调减了低口粮地区的征购任务,支援了山区、丘陵区开展多种经营,使全区一大优势蔗糖生产得到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
自治区在建设商品粮基地中,适当集中地方财力、物力,支援基地公社搞好各项生产建设。自治区领导部门对基地公社给予五个“优先”: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和材料;优先保证农业贷款;优先支援社队企业的发展;优先照顾化肥供应;优先提供饲料加工设备,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两年多来,共拨给基地公社水利投资1亿多元,占全区水利经费的50%;奖售化肥34万多吨,占全区奖售化肥总数的30%多。由于资金、物资重点使用,基地公社的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今年,区领导部门还拿出资金,补助各基地公社修建乡村运粮道路。
自治区还坚决实行奖售和奖励政策。公社完成一定五年的粮食超购任务后,按交售余粮的数量奖售紧俏工业品和标准化肥。区领导部门还用地方外汇进口化肥,用部分大米向区外串换肥料,保证奖售政策的兑现。对贡献大的公社和大队给予经济或物质奖励,多超多奖。奖励款大部分用于基地社、队的生产建设和集体福利事业,一部分用于奖励社、队干部。
他们还重视加强基地公社科技力量,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分配,优先满足基地公社的需要。三年来,197个基地公社农技推广站共配备了技术干部1,242名,其中大、中专水平的占94.5%,每个站少则五人,多则十人以上。区和有关县还自筹资金,由各农技站轮训大队和生产队的农技员,并为农技站增添必要的仪器设备,解决部分建房问题。


第2版()
专栏:

自力更生建设商品粮基地
本报评论员
广西自力更生建设商品粮基地,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各地借鉴。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证十亿人口有饭吃,是一件带全局性的大事。目前我国粮食还不宽裕,一些余粮省虽然每年都有一部分粮食上调给国家,但不少省、区却要国家调进粮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商品粮基地的部署,这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供需矛盾的一项战略措施。国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些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调进的省、区也要根据本地的条件,建设一批中小型商品粮基地,努力作到粮食自给或自给有余。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广西,发展粮食生产不是它的优势,过去不少年份需要国家调进粮食。近几年,他们从全局、从当地的需要和实际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小型商品粮基地,作到了粮食自给有余,调剂了余缺,不仅解决了全区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利于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作物布局,有力地支援了山区和丘陵区的林、牧业和土特产生产,促进了甘蔗、水果、油料作物等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全面发展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建设商品粮基地,国家有重点地支援一部分财力、物力,是完全必要的,但主要靠各地自力更生。如果单纯依赖国家,伸手要钱要物,结果很可能一事无成。从目前大多数省、区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看,是有条件建设一批中小型商品粮基地的。广西不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他们从地方财政中集中部分资金和物资,支援了商品粮基地搞好各项基本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使基地建设取得了切实的进展。
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粮食生产,必须保证粮农的经济收益。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种粮比种经济作物的收益低,影响粮农增产粮食的积极性。怎样使当地粮农和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在收益上大体平衡呢?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对粮农在生产上大力扶持,在交换上给予照顾,确保按照国家计划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得到实惠。广西对商品粮基地的公社,实行超任务交粮奖售短缺生产资料和紧俏工业品,并对贡献大的社、队给予经济奖励等办法,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我国有几片传统的老商品粮基地,历来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又确定陆续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粮基地。只要加强这批新老基地的建设,同时,各省、区再自己建设一批中小型商品粮基地,力争几年内作到粮食自给,那么,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供应情况,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


第2版()
专栏:工作札记

抓紧粮食生产 带动五业兴旺
中共宁安县委农村工作部 肖志松
开创农业新局面,首先要选准突破口。最近我到吉林省怀德县参观学习后,对此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地处松辽平原的怀德县,人均四亩地。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比黑龙江省并不算多;但论粮食产量、发展速度、对国家贡献,比黑龙江省一些县多。1982年在多年少见的大旱情况下,粮食总产达到18亿斤,又比上年增产15.4%。向国家提供粮食11亿斤,商品率高达61%,全县农村人均贡献1,300多斤。
怀德县开创农业新局面,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首先在挖掘土地潜力上大作文章,用粮食的大增产带动多种经营的发展。这县的领导同志说:“我们首先是下大气力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开展多种经营就有了条件,农业翻番就有了可靠的基础。”这一战略思想,对我们宁安县很有启示。
十二大以后,我县在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时,有些同志认为,全县粮食生产油水不大了,今后主要应着眼于多种经营生产;甚至设想把甜菜、烤烟、黑豆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由历史上最高的15%扩大到20%以上,用挤粮食生产的办法来提高农业产值,达到翻番的目的。这是不实际的。我县农村也是人均4亩地,与怀德同属杂粮区,一年一茬庄稼,其他条件也和怀德差不多。如果我县粮食生产达到怀德目前的水平,即亩产700斤左右,那么,全县粮食总产就可以达到6亿多斤,产量就可以翻一番,产值增加7,000多万元。
粮食生产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基础。从发展趋势来看,从事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人会越来越多,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同时养猪、养牛、养鹿、养禽等多种经营项目,如果没有充足的饲料粮,要谈发展也是一句空话。粮食生产是发展多种经营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农业翻番的物质基础。
实现农业翻番,要五业并举,全面发展。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思想,但这决不是说可以平均使用力量。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突破口在哪里,需要因地制宜。在我们这里,土地的潜力很大,粮食生产依然是一个大头,必须优先考虑发展粮食生产,进而带动五业兴旺起来,使农业翻番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把造林由“定期存款”变“活期存款”
本报记者 张铭清
人们常说,“山是绿色金库,种树是在银行里存款”。但是,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从采种育苗,整地造林到前期抚育管理,投工报酬都不能兑现,等于“定期存款”,一般要一二十年才能取用。眼前用钱“支”不出来,影响农民的造林积极性。因此,变“定期存款”为“活期存款”,使农民得以“零存零取”,是调动他们的造林积极性,发展林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目前,造林资金的来源是育林基金和林价款,每生产一立方米木材可提取5元作育林基金。过去育林基金是由省统收统支,扶持造林。后来一些地方改为分成的办法。福建省从1980年开始采取省、地、县按3、1、6比例分成的办法。这样,产材越多的县育林基金留成的越多,产材少的沿海县几乎没有什么育林基金可留。靠省里分成的育林基金补助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产生了育林基金使用不合理的矛盾。象建阳、三明林区,育林基金的发放就高于省定的每亩7元的标准,有的县高达每亩几十元。而沿海少林县,育林基金达不到省定标准,造林资金就更加困难,造林前期投工报酬兑现更不可能,致使大片荒山没有绿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地区提出,除了在林业生产中抓好合理间伐、搞好林地间种套种部分生长周期短、收益快的经济作物外,可以采取发放预购定金和增加补助的办法,在中幼林期由国家提前分期付款预购,以使农民提前受益,到林木成材时全部付清,预购定金或补助款可以由林业部门组织营林公司,向农业银行申请中、长期低息贷款,或使用积存的育林基金发放部分预购定金,或发放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可根据当地情况确定。低息贷款的利息可用育林基金支付。大田县去年有30万元育材基金,全年只用15万元育林基金付利息,得到贷款511万元,用于收购中幼林和提高造林补助,去年底已完成11万亩林地准备,是地区下达任务的2.7倍。
当前林业生产中营林队伍弱、造林资金少已成为影响林业生产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而后者与前者又成因果关系。森林工业企业的利润高,很大一部分是从营林劳动创造的价值转移过来的,不看到这一点,不把这些利润返还一部分扶持、发展林业生产,森工企业就陷于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尽快解决造林资金问题,让农民造林育林的劳动报酬能够及时兑现,是林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2版()
专栏:

发展生产前和生产后的经济联合体
沅江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生产
湖南省沅江县农村经济联合体,正由生产领域扩大到生产前和生产后的科技、流通、加工服务领域,为促进商品生产、搞活流通渠道创造了条件。
1981年,沅江县农村普遍建立“大包干”责任制以后,出现了一批专业户、重点户。随着生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捕鱼、烧砖、植桑养蚕等生产联合体。为了适应这些生产联合体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为它服务的经济联合组织便应运而生。
目前,沅江县生产前的经济联合主要内容有:繁育良种、培育鱼苗、育秧技术承包、病虫害防治技术承包等。草尾公社福西大队姚见龙等五个社员,在经营承包耕地的同时,主动联合起来,利用剩余劳力,向大队、生产队承包水面5亩2分,喂养鱼苗。1982年共供应社员鱼苗25万多尾,还有存塘大鱼苗3万尾。
这个县生产后的经济联合主要内容有产品的购销、运输、加工等项目。沅江县盛产柑桔,去年柑桔总产量达到30万担,比上一年增加近一倍。
这些经济联合体,都是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 (据新华社)


第2版()
专栏:农村简讯

农村简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收成好
本报讯 一九八二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农作物受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与一九八一年相比:粮食面积虽然减少三十三万亩,但总产仍有增加,达到十八亿五千万斤;棉花总产一百五十多万担,增长百分之五十一,甜菜总产增长一成以上;农业产值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九。
林业生产仅春季造林面积就超过上一年全年造林总数的三分之一。牧业生产也有新发展,牲畜年终存栏二百七十万头,比一九八一年增长百分之二点二。 傅必铎
昌图县交售商品粮九亿斤
本报讯 一九八一年交售商品粮为全国前列的辽宁省昌图县,一九八二年战胜严重旱灾,又获较好收成。据年末统计,粮食产量达到十七亿四千万斤,交售商品粮九亿多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
宁陵县白腊杆丰收
本报讯 素称“白腊杆之乡”的豫东沙区宁陵县,一九八二年又产优质白腊杆一百五十万根,收入可达一百七十五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白腊杆是沙区一宝,有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全县条农间作网由十一万亩增加到十五万亩。
(王伟 一民)


第2版()
专栏:

适应新的形势 放宽购销政策
文登县发展渔工商一体化经营
本报讯 通讯员于拥勋、安郁燧报道:山东文登县水产供销公司积极帮助渔业队搞渔工商一体化经营,让利于渔民,促进了水产供销工作的发展。
文登县渔业生产队实行了不同形式的专业包干责任制,同时放宽了鱼货购销政策,允许渔民在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后自由处理自己的产品,县采取三条措施,帮助渔民发展生产:一,代渔民搞鱼货二次加工。这个县90%的鱼货来自9个纯渔业队,队里没有冷藏加工的能力,自销的鱼货无法搞二次加工。水产供销公司主动承担了这部分任务,使渔民多收入330万元。二,搞好海上服务,水产供销公司的15条海上服务船,深入渔民作业海区,及时收购鱼货和供应冰、油、水、粮、菜等生产生活资料,支持渔民多投网、多捕鱼。三,帮助筹建生产、加工、运销服务公司。为了帮助纯渔业队和渔农结合队提高经济效益,水产供销公司积极支持他们集资成立服务公司,把派购以外的鱼货加工、储存、运销业务统管起来。
1982年县水产供销公司收购鱼虾6,500万斤,比上年增长14%;上缴国家的利润和税金,比上年增加10%。


第2版()
专栏:

谁建池 谁养鱼 谁受益
江都县农民利用废塘荒滩建鱼池
本报讯 通讯员赵昌智、倪玉泉报道:去冬以来,江苏省江都县12万多干部社员战严寒、破冰冻,改造沟、塘、荒滩,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精养鱼池有12,500多亩。
江都县水面资源比较丰富,除大型河道和湖泊外,可利用的河沟、池塘水面约8万亩。1981年冬天至去年春天,全县改造废沟废塘1,000多个,建成精养鱼池5,000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县委把属于公社而又长期荒废的水面,下放给大队,实行谁建池,谁养鱼,谁受益的原则。零星低洼地、小沟塘,由专业户自己进行改造,养鱼收益归自己所有。
鱼池建设注意与发展水利、积肥、饮水卫生、建房、筑路结合。


第2版()
专栏:

深山区农民贺新春庆有鱼
霍山县渔业生产增长一倍
本报讯 通讯员朱奇荣报道:地处大别山的安徽省霍山县,1982年捕鱼100多万斤,比上一年翻一番,结束了深山区农民一直用“木鱼”(木头刻鱼状)贺新春、庆有鱼(余)的历史。
为了改变山区群众吃鱼难的问题,1981年初,县委和县政府帮助各地建立健全渔业生产大包干责任制,做到了塘有主、鱼有责、农有利,调动了社员养鱼的积极性。与儿街公社利用房前屋后闲散地开展家庭养鱼,开挖鱼塘700多个,150亩水面放养各种鱼5万尾。一年捕鱼11.3万多斤,除自食外,提供商品鱼1万多斤。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乔端贤传艺不为钱
湖北省兴山县高岚公社白果园大队一生产队有个天麻种植能手乔端贤,主动登门向全队24户社员一户户地传艺。去年,这些社员种天麻产值上万元,户平均收入410元。
种天麻需要一定的投资,每斤种子价值四五元。1981年冬,白果园大队有几户经济较困难的社员,想种天麻,又怕技术不过关,会赔本。乔端贤在县科委的支持下,与这样的7户社员签定了技术合同,保证每斤种子收5斤鲜天麻,超过部分双方对半分成,欠产的,由乔端贤赔欠收部分的20%。这一下大家放心了,当年下种93斤,结果实收超过合同263斤,收入超过1,320元。7户社员提出超产部分要按合同分成,乔端贤都一一谢绝了,他说:“我不是图的那几百元钱,只要你们的天麻丰收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乔端贤帮助本大队132户社员种上了天麻,还向其他大队、公社的几十个农户传授技术。他的名声越传越远,外县、外省的农民纷纷写信或登门求教,他都一一回答,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近两年来,他出外传经不下百多次,没取分文报酬。
郝明知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队干部热心筹划生财路
因为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去年秋天我们的农活早早就结束了。有手艺的人都在计划怎么干,我们这些刚踏上社会的青年,没学到什么手艺,能干点什么呢?正当我们着急之际,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桂美、会计崔明善,不辞劳苦为我们筹划生财之路。他们经过几天奔波,终于和平度县马兰公社艺品厂取得了联系,为该厂加工汽车坐垫和花篮,还请了刘淑民师傅来辅导我们。由于大队的支持和刘师傅的热心帮助,我们只用了8天时间便学会了。现在每人一天能编坐垫两套,纯收入近5元,编花篮的每人一天能编四五套,纯收入四五元。从此以后,我们的忧虑全消除了。
山东省莱西县院上公社
北辛庄大队 崔 军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鄂东豆丝香千家
豆丝,是鄂东人民喜爱的传统食物。新年前夕,我们在黄冈县范家岗公社跑了十几个大队,路上,挑粮去轧豆丝浆的社员络绎不绝;机房,等待轧豆丝浆的农民熙熙攘攘;村前村后,到处摆着大筐小箕,晒满了制好的豆丝。
我们来到石头院大队的轧米机房,机务员高方照告诉我们,他们从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就开始为社员轧豆丝浆,每天天刚亮就响机,天黑了还不能停,一天开机十二三个小时。他高兴地说:
“我开了十九年的机子,还从来没有象这样忙过。”他们统计,十天中,已加工粮食六万多斤,每百斤收六角钱的加工费。我们问,为什么今年做豆丝的人特别多?这个说:“托责任制的福,今年哪一家没有几百、上千斤余粮!”那个说:“再也不担心受穷了,要是前两年,有粮食也不敢做这么多豆丝。”
杨天宝 何观森


第2版()
专栏:农村新貌

喜上眉梢
浙江省长兴县去年农业获得大丰收,仙山公社茅塔大队社员蔡定安向粮管所出售余粮后,心里美滋滋! 徐永辉摄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连续三年粮食丰收。一九八二年总产十一亿四千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图为乌拉特前旗公庙粮站一角。
新华社记者 陆金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