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戈壁明珠
——访新疆石河子地区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王震同志的率领下,发扬三五九旅的南泥湾光荣传统,一手拿枪,一手拿锄进入石河子,垦荒造田,造福人民。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已拥有18个农场,20万顷耕地,20多座大型工厂,能生产近千种工业产品。石河子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纺工业和粮、棉、糖的生产基地,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
本报通讯员 余自立
本报记者 王 东摄影报道
石河子垦区近年来每年产皮棉50多万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河子垦区十分重视科学种田,小麦单产由原来的200多斤,增加到350多斤。
八一毛纺厂利用当地闻名的新疆细毛羊的羊毛生产毛料、毛毯等产品,现在已有20个品种、60多个花色,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河子蔬菜研究所农艺师李树肾,1963年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新疆,一直搞蔬菜研究,在同志们的配合下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国家奖。这是他们培育的牛角椒。
天山脚下的紫泥泉种羊场,在原“军垦细毛羊”的基础上,又培育出细毛羊新品系。
哈密瓜是新疆的特产之一。今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哈密瓜又获丰收。
新疆吃糖历来靠调进,有了糖厂后,解决了新疆地区吃糖的问题。这里的甜菜是我国含糖最高的。
红山嘴电厂是农垦战士一锹一镐建起来的,一年发电1.4亿度。
石河子地区主要靠它供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