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开创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钱信忠
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新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这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我国人口现状与基本国策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人口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致使人口增长过快。1949年末,全国大陆人口总数为五亿四千一百六十七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全国大陆人口为十亿零八百一十七万,较1949年增长了四亿六千多万,相当于两个美国或四个日本的人口数。
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放以后,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我国人口变化在很短的时间里,即由解放前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低、世代更替迅速的粗放型,转化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平均寿命延长、世代更替减慢的过渡型;二是受“左”的错误影响,对人口增长过快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而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造成了人口恶性膨胀。
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50至1958年,共出生1.86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060多万人,形成了持续九年的第一次生育高峰。1962至1970年,共出生2.42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600多万人,形成了第二次生育高峰。1971至1975年,虽然已经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五年仍然出生了1.19亿人,平均每年出生2,380万人。因此,第二次生育高峰实际上一直延伸到1975年,先后持续十四年之久。从1976至1981年,共出生1.1亿人,使每年出生人数由2,000万人以上,降到每年平均1,800万人。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70年的26‰,下降到1981年的14.55‰,十年累计少生6,000多万人。近两年,由于受前面生育高峰的影响,出生率有所回升,但计划生育工作依然有新的进展。目前,全国已有1,246万对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有八个省、市的一胎率已达80%至90%以上。但是,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仍是十分严重的,今后控制人口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年龄构成轻。预计今后每年平均将有2,000多万男女青年进入婚育期,必将不可避免的形成又一次新的生育高峰。根据党的十二大确定的人口发展计划指标,在未来的十八年里,每年平均净增人口不能超过1,03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必须迅速降到10‰以下,而且随着人口基数的逐步加大和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还需要继续下降。因此,今后的方针只能是普遍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和大力提倡晚婚、晚育,才能缓冲前两次生育高峰的潜在影响。如果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总数不仅要超过12亿而且要突破13亿。人口增长趋势要延续七十年左右,大约要到2050年才能缓和下来,人口总数高峰值将要达到18亿。假若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对于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和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都是极为不利的。
控制人口增长问题在农村尤为重要。我国10亿人口,8亿农民。农村是今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我国农村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由于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3亩,下降为现在的1.5亩,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耕地5亩的水平。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94%人口集中在38%的土地上,6%的人口分散于62%的土地上。目前农村劳动力已呈现过剩状态。今后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民富裕起来,只能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不能把富裕起来的希望寄托在增加劳动力上。如果不坚决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势必进一步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搞活经济带来的大部分效益,就会被所增加的大量人口消费掉(过去的十八年中,平均每年增产粮食的52.7%是用于新增加的人口),从而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极大障碍。
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还要有效地提高人口质量。目前因近亲婚育等原因,全国有先天、遗传缺陷病人二三千万人。这不仅是国家和家庭极大的负担,而且严重地影响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
党中央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现状,认真地总结了我国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做出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英明、科学而富有远见的重大决策。这必将进一步提高全国人民对于实行计划生育战略意义的认识,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促进我国人口发展由目前的过渡型转变为更为先进的人口发展类型。
力争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
开展计划生育,到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和极大地提高人口的素质,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科学性和群众性的长期工作,必须遵循党的十二大精神,依据新宪法的规定,加强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靠立法和政策,靠科学技术,靠宣传教育,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一、制定有关生育的法律,落实计划生育的各项具体政策。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告诉我们,上层建筑对于人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要立法”。只有建立必要的生育条例和法律,明确公民在生育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使计划生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我们将根据新宪法中有关计划生育的条文的规定,通过调查研究,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尽快地制定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并能有效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生育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准则。
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提高一胎率,严格控制二胎和坚决杜绝多胎生育”的政策,是今后二三十年内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为了保证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必须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的各项具体政策。既要坚持思想教育为主,也要辅之必要的经济措施、行政措施和组织措施。农村在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同时,必须制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计划生育责任制。要把生育计划落实到社队和个人。在划分责任田、自留地、宅基地和进行专业承包、副业安排时,要体现对独生子女家庭,特别是对独生女孩家庭的照顾和奖励。要坚决维护女婴及其生母的身心健康,对于虐待和残害女婴及其生母的犯罪行为,要依据法律予以打击和制裁。要大力发展集体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险事业,切实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加强计划生育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夫妇从结婚到生育能力衰退,有长达二三十年的避孕时间。为广大群众提供适合生理特点,安全、可靠、有效和简便的避孕药具,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手术水平,才能保证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我们要把生殖生理、优生和节育技术的研究做为攻关项目抓紧进行,尽快搞出具有八十年代水平的计划生育新的技术成果。要加强分类技术指导工作,从有利控制人口增长和人民健康出发,针对不同对象的身体特点、婚育情况和避孕的实际效果,分别推广避孕药具、上环或永久性节育措施,提高避孕效果,尽可能地减少因计划外怀孕而造成的人工流产。对采取绝育措施的,必须保证手术质量,杜绝事故。要做好避孕药具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及时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避孕和节育技术是直接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并且最终要为群众所掌握和接受。为此,要大力普及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知识。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树立共产主义生育观。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将使人类自身生产由盲目变为有计划,由祈望“多子多福”变为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光荣,自觉坚持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婚姻、家庭、生育以及思想领域里一场深刻的变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认真、扎实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要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群众的自觉,计划生育是不可能搞好的。
今后一段时期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和学习、执行新宪法,把宣传计划生育做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教育群众以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道德和纪律观念对待生育问题,深刻领会实行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历史意义,清醒地认识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现实,摆脱“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陈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地处理国家、民族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地、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为实现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真正有眼光的一着
嘉定县自筹资金培养人才
本报讯 记者肖关根报道:上海市嘉定县决定每年从地方自筹资金中拿出25万元,从社队企业利润中拿50万元左右,用于智力投资,培养人才,为后十年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
近几年,嘉定县农业、副业和工业发展很快,随之而来的矛盾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在讨论如何实现20年战略目标时感到,如果再不重视智力投资,不抓紧培养人才,别说翻两番,就是维持现有的生产增长速度也是很困难的。他们在看到了这个尖锐的矛盾以后,一不等待国家统一分配大专毕业生,二不指靠上级增加更多的教育经费,而是自己筹措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他们经过调查和人才预测,制订了到1990年的人才培养规划。
嘉定县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是,委托各级各类学校代培。学制二到四年。人员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从每年高考未录取的学生中择优选送一批人到大专院校培训;二是县、社(镇)、大队企业中年龄在25岁以下,经过文化考核、体格检查合格者送到大学、中专培训。前一类人员培训费由县统一支付,每人每年约1,000元,毕业后在全县范围内择优录用;在职职工由选送单位负担培训费。
另一个渠道是,随着教育结构的改革,将几所普通中学改为中专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农业、多种经营、工业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为了筹措资金,他们要求县、社、队每年要把智力投资列入预算支出项目。县政府从地方自筹资金中拿出5%;社队企业从利润收入中拿出1—3%;县的社队工业局在收取的管理费中,也要拿出一部分。
1982年暑假,嘉定县已有14名工艺美术人才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73名财经人才从财经学校毕业。目前,在上海科大、上海工大、上海农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召新会计学校等九所院校学习的还有260多人,在本县中专学校培训的有170多人。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肯定了嘉定县重视智力投资的做法,认为这是真正有眼光的一着。


第3版()
专栏:

沙市发现商代古文化遗址
它是一个有别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新文化类型
本报讯 通讯员邱声鸣、记者龚达发报道:湖北省沙市市新近发掘出一处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古文化遗址。这是一个有别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新文化类型,为研究楚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这座遗址位于沙市东郊周梁玉桥附近。1982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这个遗址进行发掘,在不到200平方米的掘面里,发掘出一座商代房屋遗址和十多个祭祀坑。房址占地40平方米,朝西南方向,呈“吕”字形,分前后室。前室为饮食活动场所,后室为卧室。这座房屋毁于一次火灾,房址后侧可以看到被大火焚烧后土墙倒塌的明显痕迹。在离房屋不远一个祭祀坑内,发现了一具完整的人体骨骼。据分析,死者可能是被杀后用于祭祀的。在这次正式发掘以前,考古技术人员已在遗址附近出土了大批商代陶鼎和部分陶鬲、陶釜等陶器,以及大批卜甲。
考古工作者认为,这一重要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至西周中晚期历史,补充了一个重要缺环,对探索楚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第3版()
专栏:

古交矿区支援山区教育事业
本报讯 山西省古交工矿区建设指挥部资助古交一中建起一座教学大楼,为逐步解决山区青年上中学难的问题创造了条件。
位于吕梁山腹的古交区,经济落后。由于教学经费不足,校舍少、桌凳缺,一些小学毕业生不能上中学,特别是近几年煤矿建设队伍逐年扩大,子弟就学人数也逐年增加,上学难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情况,矿区建设指挥部提供158万元,为古交一中、二中各建一座教学大楼并新建一所容量为700多名学生的小学校舍。1982年下半年,先建成了古交一中的教学大楼。新学年开学后,全校初高中学生、包括扩招的五个班的新生在内,全部搬入新教学大楼上课。
李太轩


第3版()
专栏:

《华声报》创刊
本报讯 全国性的《华声报》一月二日正式创刊出版。叶剑英委员长为《华声报》创刊题词:“发扬侨胞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
《华声报》面向华侨、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者,以及关心侨务工作的广大群众;主要报道我国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国内外侨界动态、侨乡建设、祖国风貌、华侨历史以及文艺副刊等。
《华声报》每周出一期,对开四版,向国内外发行。


第3版()
专栏:

湖南成立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
最近,湖南省成立了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有会员一百二十四人。他们自愿组织起来,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传帮带,继续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第3版()
专栏:

中医治疗中风急诊患者大有作为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对一百四十名中风急诊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施治法则,采用通腑化痰法治疗,病情好转和基本痊愈的有一百二十名,治疗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五。


第3版()
专栏:

全国出版大批农业科普读物
一九八二年,全国各地编辑出版了大量农业科普读物,仅农业出版社就出版了一百二十多种农业科技图书,总发行量达五百多万册。


第3版()
专栏:

电子工业部表彰和奖励先进
电子工业部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举行授奖大会,对全国电子工业系统的一百零二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三十七个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予以表彰和奖励。
(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青年要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一番成绩来
习仲勋薄一波肖克等同志会见团十一大代表
统战部人大民委国家民委招待出席团十一大的少数民族代表
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习仲勋、薄一波、肖克等同志今天分别会见了出席共青团十一大的陕西、宁夏、青海、广东、山西、湖南的代表。他们勉励青年们发挥先锋和突击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仲勋同志在看望陕西代表时说,他认为这次团十一大开得有三个好:一是开了个民主、团结、胜利的好会;二是通过了一个好的工作报告;三是选出了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这三个好主要是贯彻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结果。他说,不论什么工作,不走群众路线、不发扬民主都是搞不好的。你们这次大会发扬了党的民主作风和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就开得很好。
他说,全国2.5亿青年,是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一支力量,这支力量调动起来,能带动起好的社会风气。1983年不论是从政治、经济上,还是从实现党风、经济形势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来说,都是关键性的一年。从今天第一天就要起步。我们要和时间赛跑,一分钟都不要浪费。
习仲勋同志今天还看望了出席共青团十一大的宁夏、青海、广东的代表们。
薄一波同志上午会见了来自山西的50多名代表。他勉励青年们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说,年轻人有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什么困难都不怕,什么苦都可以吃,对什么坏东西都敢斗争,生活就有意义;有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就可以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四化建设作出一番成绩来。
肖克同志在看望湖南代表时,希望青年们学习先辈的榜样,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奋发有为,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今天晚上在民族文化宫举行茶话会,招待出席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260多名少数民族代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刘澜涛、包尔汉,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一起出席了茶话会。出席茶话会的还有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全国青联代主席刘维明。
乌兰夫在会上讲话。他相信经过这次团代会,在新的一年开始后,共青团一定会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和活跃因素,也一定能够团结更多的各族青年,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为开创民族地区团的工作的新局面和进一步巩固、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克尤木·巴吾东也讲了话。
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各族演员和代表们在会上演出了文艺节目。茶话会洋溢着民族团结热烈气氛。
中央统战部的其他负责同志,人大民委和国家民委的部分委员,出席了今天的茶话会。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报》
△光荣榜:总政通报表扬抢险救灾先进单位
《北京日报》
△通讯:新年京华气象新《四川日报》
△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文章:新老交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解放日报》
△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次在护士中晋升一千六百二十一名护师
《文汇报》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们——介绍化学家黄耀曾、灼伤科专家杨之骏、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和指挥家黄贻钧为四化建设作出的贡献
《南方日报》
△广东省汕头市郊珠浦大队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去年共投资四十五万元举办集体福利事业
《湖北日报》
△蒲圻县粮食重点户严永先夫妇元旦前夕光荣入党,县委书记登门祝贺
《光明日报》
△四平市同五十七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协作关系
《工人日报》
△吉林省二建瓦工班长赵泽义注意做思想工作,被命名为特等劳模
《健康报》
△全国中医内科急症经验交流会认为:中医治疗急症有广阔前景
《辽宁日报》
△营口县高坎公社团员青年开展“敬老包户责任制”活动,为社会风气好转作贡献
《天津日报》
△天津海洋勘探局成功地打成一口详探井,发现可喜的工业油流


第3版()
专栏:

安徽凤阳县城西公社胜利大队女青年李顺花(右),被录取为风阳县农业技术学校的学员。 新华社记者 袁 苓摄


返回顶部